《青鸟》的作者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他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他的剧本充满诗意.被称为诗剧。1911年,梅特林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讲述了圣诞前夜,仙女蓓丽吕娜从天而降,请求蒂蒂尔和米蒂尔兄妹俩帮她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于是,两个孩子便开始了一段梦幻般的旅程。他们在思念之土见到了过世的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在夜神宫殿,兄妹俩坚定自己的立场,见到了青鸟;在幸福花园.他们经受住了美食和安逸的诱惑,知道了真正的幸福;在未来世界,他们见到了即将出生的孩子以及各种奇特的发明,历尽波折,孩子们也隐约明白了“真正的幸福就在身边,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全书充满了童话剧般的优美诗意,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意味,具有浓郁的艺术魅力!
“阅读力就是成长力”,这个理念越来越成为父母和老师的共识。的确,阅读是一个潜在的“读思考领悟”
的过程,孩子通过这个过程,打开心灵之窗,开启智慧之门,远比任何说教都有助于成长。
儿童教育家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将阅读目标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从当前的图书市场来看,小学生图书种类、品类虽多
,但都未做分级。从图书的内容来看,有些书籍加了拼音减少识字难度,可文字量又太大,增加了阅读难度,并未考虑孩子的阅读力处于哪一个阶段。
阅读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阅读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但阅读力的发展受到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阅读方法和阅读兴趣。如果阅读方法不当,就不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而影响阅读兴趣的关键因素是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所以孩子的阅读书籍应该根据智力和
心理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
教育学家研究发现,1~2年级的孩子喜欢与大人一起
朗读或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通过阅读,孩子能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一阶段要培养的阅读方法是朗读,要培养的阅读力是喜欢阅读、可以借助图画形象理解文本、初步形成阅读习惯。
3~4年级的孩子阅读力迅速增强,阅读量和阅读面都开始扩大。这一阶段是阅读力形成的关键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默读、略读;阅读时要重点品味语言、感悟形象、
表达阅读感受。
5~6年级的孩子自主阅读能力更强,喜欢的图书更多元,对语言的品味有要求,开始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评价标准,要培养的阅读方法是浏览、扫读;要培养的阅读力是概括能力、品评鉴赏能力。
本套丛书编者秉持“助力阅读,助力成长”的理念,
精挑细选、反复打磨,为每一学段的孩子制作出适合其阅读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好书。 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这套书,孩子能收获阅读的幸福感,阅读力、成长力得到提升。
学而思教研中心
在一个奇妙的平安夜,一个仙女从天而降,请求蒂蒂尔和米蒂尔兄妹俩帮她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于是,两个孩子便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他们穿越迷雾森林,在回忆国中见到了已经故去的亲人;他们勇闯夜宫,为了找到青鸟而开启一扇扇恐怖的大门……
全书充满了童话剧般的优美诗意,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意味,具有浓郁的艺术魅力!
樵夫的木屋
序幕
从前,有一个樵夫住在大森林边缘的小镇上,那里不仅有他的一座小木屋,还有他的妻子以及一对儿女。他的儿子叫蒂蒂尔,今年10岁了;他的女儿叫米蒂尔,刚满6岁。两个孩子既乖巧又勇敢。
蒂蒂尔长着一头乌黑的卷发,有一双炯炯有神(形容人、动物或其他事物的眼睛明亮,很有精神)的大眼睛,天生一张笑脸,谁见了都会喜欢他。他长得很高很结实,每天在森林里追蝴蝶,摘浆果,一蹦蹦跳跳地玩个不停,因此他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蒂蒂尔的脾气很好,还非常勤劳,大清早他就会小跑着跟爸爸到森林里干活。他身上的衣服虽然有些旧,但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仿佛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微笑着等待他的到来。
米蒂尔却是另一种样子。皮肤雪白,一对羞怯(害羞胆怯)的大眼睛湛蓝湛蓝的,像田野里的勿忘我花一样。她天性敏感,再不起眼的小东西她看见了也会惊叫一声,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吓她一跳。她身上穿的长连衣裙虽然补了又补,但总是那么整洁。她看上去那么美丽可爱。尽管她还是个孩子,但内心深处已经具有了女孩子特有的美德。她待人温柔体贴,充满爱心。无论哥哥走到哪里,她总是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地跟在后面。
镇子的四周环绕着一片大森林,那里满是可爱的绿草地以及高大的树,树上挂着甜美的果子。斜坡上到处长着美丽的花草,鸟儿们披着美丽的羽毛唱着歌在树林里和灌木丛中飞舞。离屋子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沿着斜坡中间流着,起着泡,发出淙淙的声音来。
每天早晨,樵夫都走进大森林里。他在那里不停地忙啊忙啊,砍伐木柴,采摘野果,还得把所有的东西都背回家。砍好的木柴拿去换面包,野果也拿去换一些生活用品,只有采摘得足够多的时候,才舍得带给儿女们吃一点。
讲到这里,你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很穷很穷的樵夫。
他们的小木屋十分简陋,建在离路几步远的地方,小屋破旧不堪,但绝对不是惨不忍睹(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形容极其悲惨)的。
春天的时候屋后铺展着绿色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樱草、野麝香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花儿。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屋后流过,阳光照在水面上闪闪发光。
但是现在,草地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雪,偶有几枝枯黄的草茎直直地伸出来,凛冽的寒风从森林里跑出来肆意(不顾一切由着性子去做)地游荡。
富人家的孩子们住在小屋对面一幢豪华的大房子里。房中的客厅、餐厅整天灯火通明,蒂蒂尔和米蒂尔从自家小屋的窗子。能将对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一到白天,他们常看见大房子里的孩子们在暖房里、平台上,或者庭院里玩耍。暖房里种植着各种奇花异草,就连城里的人们都要从远处赶来,在暖房中赏花。
樵夫家临街的百叶窗紧紧地关着,希望能把寒风关在了屋外。一扇窗子下,有张凳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有点惨白。房门在左边,横着一根门闩。右边另有一扇门,走进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整个房间暖洋洋的。木柴在壁炉里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火苗热情地舞动着.温暖塞满了整个房间。
房间里虽然简陋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放得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衣柜、挂钟、纺纱机、厨房器皿、大面包箱以及水龙头等生活用品该有的都有。桌上放着一盏灯,衣柜角两侧蜷伏(指躯体伏卧)着一只狗与一只猫,它们的鼻子藏在尾巴下面睡得十分香甜。它们中间放着一大块蓝白两色的大方糖。墙上挂着一个圆形鸟笼,里面关着一只青色的斑鸠。左边的小房间里,蒂蒂尔和米蒂尔睡的小床就放在那里,床头放着两张椅子,搁着折叠整齐的衣服。此时,他俩睡得正香,皎洁的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射进来,正好映在他们的床上。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