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路上的夜行(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关宏志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关宏志教授的随笔集。关教授从事交通运输科研教学工作,兼任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书主要汇集了其2012年上半年在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想,包括对交通问题的认知、对大学教育的思考、对社会生活的感想、旅行见闻等内容。 目录 第一篇 会议间的短暂凝视 三九天里的暖流 如此逃离为哪般? 学生YY 会议间的短暂凝视 话说大学“特色” 心中有张照片 未临界 诌议所谓订单式培养 戴老先生二三事 “是自己的脚不行” 这是我的学生 做专家的本分,做人的本分 科技领域的“乞丐” 谁能让学生们不再落泪 又是一年答辩时 考卷后的留言及其思考 又到一年离别时 没有超越就没有学术的进步 由职称评审引起的思考 理论建树与实践成就之间——关于学术批评的思考 第二篇 人在美途 人在美途——2012年美国旅行日记之一 美国(不)是天堂——2012年美国旅行日记之二 2012年春节的记忆——2012年美国旅行日记之三 不可没有的民族精神——《太平洋的奇迹》观后感 贵族之于社会进步 今天我的车限行 “零输豪”带给我们的自豪 当分子 世界在战马 那些留在记忆中的“表情” 国在山河破 葫芦僧判葫芦案之处罚闯黄灯 暗流 请轻轻地行使你的权利 如果没有精神和思想的制高点 当代诡辩三部曲 马克思为什么是德国人? 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打领带? 关于张衡和哥白尼的思索 不能苟同 只立德,不立功 理性的民族和非理性的民族 做你面前人的朋友 那些看上去气势恢宏的背后 第三篇 超越现实的渴望 超越现实的渴望 集团利益优先 明哲保身 霸气外露 质疑他人的动机 人格分裂症 红酒兑苏打水 逃离苦难 非独立人格 家长拦路现象 因迟到引起的下跪 打群架 挤车现象 第四篇 回家的爸妈 病中絮语 回家的爸妈 双亲的幸福节约生活 半途停笔的感慨 生活的花絮 走着走着(外两篇) 戏剧般油画的命运 温雪 风中的日落时分 你们还都好吗? 老屋所感 静静的小花 被玻璃幕墙分隔的世界 生活在灵魂里的艺术(二则) 今天是个好日子 这来去匆匆的京城雨 打保龄球的联想 2012年父亲节、母亲节 总有那么一天 2012年初夏的西安记忆 不爽的时尚 2012年仲夏的杭州 2012年同学聚会 豪雨一直在下 入住大连金石滩琐记 序言 人生如旅,岁月如歌,旅其所行,歌其所兴,且歌且 行! 周末畅读关老师的《路上的夜行》,恰如与久未谋面 的老友相约伊萨卡小镇,享受闲散舒适但又不乏鸿儒思辨 的夏日周末午茶。人生大事小事、世间点点滴滴,于平实 处叙事,于好奇处审美,于不经意间行文——这便是我读 这本书时的感受,也是读关老师其他非学术作品时的感受 。 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从这些作品中,我读到的是现 代生活中早已被嘈杂繁忙的工作生活剥夺的凝神遐思和难 得放飞的精神图腾。好的作品,尤其是触及人们心灵纯真 自留地的文艺、文学或音乐,流淌于作者行云流水的笔端 ,始于滋滋细腻的灵感,源于恰到好处的触动和捕捉。 这是我粉读关老师文集的感触,感触于他的灵感、他 的思考、他的忧虑。在平淡的日子里,在或忙或闲的旅途 中,有一双好奇的眼、一颗敏感的心,幸福与充实就是这 么唾手可得。 衷心希望有更多读者能足够幸运地读到关老师的作品 ,并沿着他的足迹思绪,去寻找和享受本属于你的遐思与 图腾。 祝你好运! 高怀珠 2019年初夏于伊萨卡 导语 各种思潮、观点也是纷繁多样。鉴于对关教授的观察与思考的欣赏与共鸣,以及所受之启发,特此推荐此书给我的朋友和社会大众。希望关教授这些灼见,能够给在路上夜行的人们一点温暖和光亮,从而沉静而又乐观地前行! 书评(媒体评论) 一位交通领域学者的随笔之作,既有对当前教育 大势的独特思考,也有教书育人时的润物无声;既有 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感悟,也有旅途当中的趣闻阅历; 既有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也有对家庭生活的细腻感触 ;既有对自然的用心观察,也有对生灵的眷眷之情。 文笔流畅,旁征博引,读之有感,掩卷有思。 ——李瑞敏 清华大学 每篇小文,着墨工作上生活里的点滴,关注后辈 学业,关爱凡间疾苦,小中见大,似描绘一幅情景, 实诉说一丝情怀。 ——严红 交道运输部 本书记载了关宏志教授一篇篇日常工作生活中遇 人遇事遇物而发出的“小语境”手记,其中却蕴含着 开物成务的“大气势”,寥寥数笔,读来却可生美味 、生锦绣、生大道。 ——刘干 南京塞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精彩页 三九天里的暖流 2012年1月8日 (一)暖心的学生 尽管是暖冬,在这三九天里,北京的气温还是降到了入冬以来的最低点。 此刻,阴沉了一夜的天空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把院子里的地面和车顶都染成了白色。零零星星的小雪,尽管不那么酣畅淋漓,但也给千冷冬天里的人们带来了一丝丝期待。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那随时可能停下的落雪,心中还是升腾起一个愿望:再下得大一点吧! 突然想起有几个毕业的学生说好了今天要来看我。 “这雪,不会影响他们出行吧?”心中不禁为他们的行程担忧。 于是立即拿起电话给学生之一的H君打了过去。H君回电说,此刻他已经在路上了,刚才他也询问了其他同学,大家均在路上。 闻言,心稍安,静静地等待他们。 几乎全部是在约定的时间,HS君、F君和P君抵达了。而H君,因为道路突发事故导致堵塞,耽搁了大约半个小时。 元旦聚会那天,H君几个人因为各自有事没能参加。而这几日又正值年底,大家都非常忙。但是当他们听说我身染微恙后,立即相互联络,约定了今天来看我。 因为身体原因,不便去外面的餐馆就餐,午餐就安排在了家里。算不上是丰盛的午餐,却让我和学生一起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尽管身体还不允许我久坐,但是,那暖融融的场景,让我暂时忘记了病痛。 (二)Y君来访 正要吃午饭,突然电话响了起来,是已经毕业的学生Y君打过来的。他说那天听到我病了以后,一直想找个时间来看看我。 那恳切的问候,实在让我感动。 不一会儿,Y君来到我家。 没有人要求他们来看我,但是,他们悉数来了。学生的来访,犹如一股暖流,冲破这三九天的严寒,直抵我的心田。 如此逃离为哪般? 2012年2月5日 春节期间去美国小转了一圈。要说此行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就是来回飞机上的那些中学生了。 碰巧的是,此行当中,一位朋友也带着他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和我们同行。中学生同行肯定不是为了参加学会的学术会议,其目的和飞机上遇到的其他中学生一样——探路,也就是实地看看美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中学生中的部分人已经加入了准留学队伍,成了准留学生。 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留学,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昨天,一个事业上小有成就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一是问候新年,二是看我是否已经回国。谈着谈着,话题就延伸到了他儿子去美国留学的事情上。 原来,这位朋友有意把他的儿子尽早送去美国——“孩子在国内读书太辛苦。”此外,他认为尽早送儿子去美国,更容易让孩子融入美国社会。 可是,他儿子才刚读小学。 听了朋友的打算,我立即劝阻道:我不赞成这样,理由有几点。 ·孩子还小,成长的过程中不能没有家长的教育和陪伴。即便是孩子有妈妈陪读,男孩的教育中也不能缺少父亲这一角色。没有父亲时时处处的影响,对男孩的心理发育不利。 ·对于融入美国社会这一问题,要看怎么理解。在某一个层面融入其实很容易,但是,要高层次地融入,那便是几代人也未必能做到的。 ·你们的家庭不能这样天各一方。分离的副作用太大,我见过很多因此而破裂的家庭。 朋友听完我的话,若有所思,有意和我进一步交流。 放下电话,回想起此次赴美的感受,我陷入了沉思。 究竟是什么使得国人如此不惜代价,要送这么小的孩子出国留学? 中国近代送幼童出国留学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1872年。历史记载,那一年的8月11日,清朝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出洋。詹天佑、梁敦彦、黄开甲等人,就在这批留学生当中。 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四十年。和当年有所不同的是,留学的形式从官方派遣扩展到了民间自发,规模也从当年的三年内分四批共一百二十名,扩大到了今天的中国学童遍布世界各地,不计其数。 在经济大发展之后,大量国民出国留学,本来不值得大惊小怪。当年,美国人就曾大量涌入德国的大学,学习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战后的日本人也曾大量涌入美国留学,并引起过日本有识之士的担心。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那些留学人员相继回国,逐渐建设起了一个不亚于留学地的家园。然而,这些国家并没有出现过如同我们当下这样的大量送未成年人出国进行以定居为目的的“留学”。和其他国家的留学情形相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的留学热潮,不能不引人思考。 遥想1872年,当时我们国家送幼童出国的目的,是培养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今天那些家长的动机,则是帮助他们逃离社会现实、逃离自己的家园。这个现象,反映出那些有能力送自己未成年孩子出国的人们对当下教育制度的逃避、对社会前景的担忧。而那些“有能力送自己未成年孩子出国的人们”,很多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精英。 从长远来看,这些孩子长大后遍布世界各地,或许对中国不无裨益。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认为,如此大量的幼童被送出国读书是一个正常现象。 P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