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批评与灵性/唯美主义文本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炜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批评与灵性》是作者张炜的散文作品集,共计79篇,分“缺什么”“是什么”“我的书”“思与悟”“大自然”“一些事”“苦吟篇”“师友们”八辑编辑,文章包括《读者的迷失》《你的坚韧和顽强》《烟台有肖平》《关天乡土》等。
目录
自序
辑一 缺什么
缺少自省精神
缺少稳定的情感
缺少说教
缺少不宽容
缺少行动
缺少保守主义
案头工作
现实的真诚
诗意
倾听自语
诗人
关怀巨大的事物
辑二 是什么
文学是忧虑的、不通俗的
艺术在本质上拒绝轰动
艺术是战斗
大师的排斥力
自己的秩序
一辈子的寻找
一种特别的健康
文学马拉松
批评与灵性
辑三 我的书
记《精神的丝缕》
记《纯美的注视》
记《古船》等
记《怀念与追记》
记《我的田园》等
记《一潭清水》等
记《葡萄园畅谈录》等
记《融入野地》等
记《生命的呼吸》
辑四 思与悟
午夜思
长篇估
冷静思
沉默悟彻
文思
长篇的“气”与“力”
面对汹涌的
危机潜入盲角
讨论“浪漫”
冷与热
辑五 大自然
那条河
关天乡土
尊长
大自然使我们真正地激动
遥远的动力
心中的黄河
失去的朋友
辑六 一些事
人体艺术
插图艺术
感谢
校园的琴声——大学生与文学
读者的迷失
贺三百
读者有三种
作家分两类
辑七 苦吟篇
苦恼
开端
让我寻找
你的坚韧和顽强
写散文
开拓和寻找
一部作品
情绪
不同的小说
它像磁石
像写信一样
男人的歌唱
纪实文学
但愿文学能够
寂寞营建
辑八 师友们
烟台有肖平
山路
文友
一个人,一首长诗
水手
低语
安于回忆
风雨北郊路
南方与北方之间
序言
屈指算来,我发表作品的时间至今已有三十年了。这
么长的一个时段,以篇目论,写得最多的是散文。
我一直认为,散文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因
为它不是虚构,它仅是真实的纪录。所以有时候,我会特
别看重自己的这一部分文字。
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清代以前,诗与散文是高贵的文
体,而小说还算不上。士大夫们不作小说。只是很久以后
,小说作为一种吸纳力极强的文体,自身发生了蜕变和再
造,这才有所改观。但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够包容
诗与散文,有了它们的特质,于是不再等而下之。
可见散文的雅致与清纯。
三十年里我一直把散文当成心灵的刻记。一个人面对
时代生活必有声音,而散文就承载了这发声。生命如何经
历,怎样蜿蜒曲折、悸动和感激,都在这些文字中了。所
以当一个人于几十年之后再次抚摸从前的篇章,也就等于
抚摸自己的历史。
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将这些繁复琐碎的篇目整理和
顺,依次编排。这一次终于有机会这样做了,并加了一点
源出文字的图片,从而使记录和说明进一步清晰起来。
这些散文一直编下去,会有许多卷。于是它们让我珍
惜的同时又是许多不安,因为我的稚嫩和浮浅都罗列出来
。但我不能一一擦掉昨天。
生活仍在继续,这些文字还在继续。我知道自己在目
击,在幻想,在追忆,在言说,在感激和痛苦,在化为一
行行文字。
2005年2月16日于万松浦书院
导语
《批评与灵性》一书是作者张炜三十年来散文选集,主要刻记了作者三十年来的心灵,内容涉及对我国国民性的认知和感触、生活体悟、大自然、对师友的回忆、作者所著之书、文艺等,内容雅致、清纯,侧面反应了作者的生命经历。
精彩页
缺少自省精神
自省精神应该成为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头之一。然而再也没有比这一个时期更缺少这种精神的了。当我察觉到这一点时,我深深地惊讶了。我想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山东作家,所以更为缺乏自省能力。作为一个作家,还有比这方面的缺憾更为可怕的吗?
这意味着所有作品都不可能达到应有的人性深度,意味着创造力的衰退、没有尽头的编造和应付。环顾四周,自信太多,自省太少。人类最伟大的一个特性也许正在消失。世界上只有人才会谴责和追究他自己——这是多么冷峻和庄严的行动。没有自省和自我批判,世界就无法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生活中常常散发出阵阵馨香和温柔,其原因就是有人在自我愧疚和忏悔中升华了,不断把崭新的东西贡献给生活。去掉了对自身弱点的考查和剖析,那么整个世界都带出了三分虚伪、减少了应有的意义。人们的创造性必然削弱,结果更多地是机械的重复和无谓的堆积。在艺术这个行当中,也许只有自省精神才能使人从根本上避免沾沾自喜,才能一扫骄横之气。他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当着大作家。
我想每个人的自省,必然会直逼人类共同的弱点——它是难以克服的,但毕竟处于被认识被追踪的境地。对于自身的挖掘,会造就多少惊心动魄的、朴实无华的真正的艺术品。这些艺术是饱和着血肉和体温、无比生动无比真切的。也许作家除了通过自省而趋向完美之外,别无他途。批判的锋芒永远向外,是我们习惯已久的痛快方法。这表明了我们的胆怯和弱小——特别表明了生命力不够强盛。一个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艺术的人不怕失去什么——他好像本来就一无所有。
那些大艺术家总是一再地表现了他们的无畏和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独有的真实。
真正的自省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气。那将不仅仅是怀疑自己的力量、智慧、误解、犹豫、软弱之类;不能仅仅是这样。我们要求的首先是回到道德上来——我们一开始也许就要追究自身的道德问题。
这不是很痛苦吗?
然而一定要先回到道德上来。
先让自己变得赤裸无遮,接下来剖示就容易了。那是复杂到极点的工作,层次很多,障碍很多,但那时已经无法躲闪和回避了。
一个作家在漫长的创造生涯中,除了自省之外,好像余下的工作已经不多了。我想,我会把这种工作化为各种形式,并以此,仅仅以此确保我创作的生气勃勃,难道这是不可能的吗?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作家的自省精神像血脉一样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之中,而不是针对一时一事的自我批判。如果这样做了,那将是远为辛辣沉重的反思;那么含泪的笑声、长长的沉默——一切都有了。
我想起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可能是普遍的。那就是人们在他的童年更容易承认自己的弱点。这种可贵的勇气原来与烂漫的童心紧紧相连。人长大了,本来更有力量、更自信了,可偏偏害怕起批判自身。艺术家永远需要那样的一颗童心,需要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天真无邪。当心灵蒙上尘埃的时候,首先是自己动手去清扫。
深深的、常人无法理解的疼痛,在心底泛开来。为了轻松一些,让我们互相诉说吧。
1986年12月17日
缺少稳定的情感
在如此热烈、如此昂扬的气氛之下,我总觉得缺少了一种什么东西。眼前的一切随时都可能消失——这种担心也与缺少那种东西有关。作家们更多的冲动、激昂和愤慨,显得越来越难以持久。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上,刺激人们生发议论、表示好恶的方面太多了。这是个耗费激情的特殊年头。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我们缺少的,恰恰是更为稳定的情感。即兴的、煞有介事的、不负责任的、排泄式的发挥太多,情感在此成为最廉价的了。好像他们有的是激情,像水一样取之不绝。实际上在最需要的时候,却总是一次次枯竭。
情感是神圣的。
因为它是漫长的生活培植出来的,是生命之树的叶子,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种特别的支付必须是慎之又慎、永不反悔的。它的支付权永远只存在于每个人自己,它甚至不可以借贷。
可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在一种无形的力量之下,我们真是慷慨极了,连一点伪装的矜持也没有。那简直是心悦诚服的、由衷的。问题的关键越来越显露出来了,即不在于它是否是自然而然、是否是出于自身意愿,而在于它是否是有价值。这才是值得讨论的。
由于一次次的轻率,这种本来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变得像通货膨胀时的纸币一样。它无非是频频出现的某种现象,犹如变化无常的节令中人们经常感冒一样。这就严重危害了创作界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信誉。因为人们长期以来最重视的不是作家的主义,而是他们的情感倾向。不难想象这种损害是多么巨大和多么可怕,简直是难以修复的。
显然,历史会嘲笑这一类轻浮。也许浅薄的天性是不可挽回的,生活提供了无数例证。最流行的观念对他们的影响总是最大,最时髦的词汇也总是最早被他们掌握。他们对于时鲜的东西,从来不问青红皂白。他们的所谓深思熟虑总是停留在早就规定好了的层次和方向上,结果只能是更花哨一些的迎合。他们的好恶仿佛不是从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