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周振华,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政协常委、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获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跨世纪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上海领军人才”等荣誉。 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宏观经济、城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出版《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崛起中的全球城市.理论框架及中国模式研究》《上海迈向全球城市:战略与行动》《服务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大变局之趋势》《全球城市:演化原理与上海2050》等专著20余部,其中2部专著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主编《中国经济分析》系列、发展战略研究丛书等。在《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0余项。 目录 0 总论:当今世界体系中的全球城市 0.1 城市: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的重要单元 0.2 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基本节点 0.3 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全球网络次节点 1 重要前提:以国家战略展开全球城市建设 1.1 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及亚洲地区争夺 1.2 全球城市建设是国家战略体现 2 首要问题:明确战略目标与核心任务 2.1 战略目标:成为主要网络节点 2.2 核心任务:打造全球网络平台 3 路径选择:探索合适有效的发展模式鲋 3.1 特定约束:卷入性、中转性、分散化 3.2 全球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 4 必然趋势:构建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基础 4.1 产业基础转换是必然趋势 4.2 把握服务经济发展条件及其问题:为产业转换奠定基础 4.3 制定产业发展导向及其方针:促进服务经济发展 5 空间调整:向多中心城市模式转变 5.1 从单核心到多中心:调整空间结构,实施功能分解 5.2 建设郊区新城:拓展城市容量 5.3 调整中心城区:提升城市功能 6 发展路径:寓于全球城市区域合作 6.1 基础:全球城市建设与全球城市区域共生 6.2 前提: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7 地方行动:坚持转型与创新 7.1 转型发展: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7.2 考量标准:新视角、新维度 7.3 创新驱动:全球城市建设之灵魂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全球城市”区别于“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等概念。作者早在本世纪初就致力于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先后出版了《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全球城市:演化原理与上海2050》两部重量级著作,以及简明读本《卓越的全球城市:新目标与新征程》,为全球城市发展研究提供了中国理论和上海样本。本书是《卓越的全球城市:新目标与新征程》的姊妹篇,为需要全面了解全球城市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的读者,提供不同维度的解读。本书在全球城市理论框架下,在提供全球城市理论的基本常识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践角度回答如何建设全球城市问题,并结合上海国际经济、航运、贸易、金融等中心建设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探索实践,研究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发展路径选择等,为上海在特定阶段的全球城市建设提供了诸多实践性、可操作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