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味的人(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邱伟杰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味在本书中的含义指:品味,体味,有味的,令人喜悦开心的。本书通过对人生各个阶段、各种处境的体验化描述、分析,来引导快乐幸福的价值观,主张不同性情的个体都有不同幸福的滋味。如何活出个人特别的一番美味,是本书的切入点。作者聚焦于美学普及和推广(美普作家),较上一本《美的人》从体质、气质美的层面切入,本书更为深入地剖析精神美、灵魂美和生活美,从美丽中国美的人到开心中国味的人,主张在物质生活富足之后获得更高的快乐境界。
作者简介
邱伟杰,1974年生,浙江金华人,长年从事美体事业,并对人之美的艺术哲学有独到的认识,涉足东方美学和当代美体科技领域;学者,散文作者,美体事业的实践家。邱伟杰在《美的人》之后,有完整的写作计划,将着手在人之美的领域推出系列丛书,其内容将涵盖思想、人生、艺术人文等多方面,其写作语境将融合多媒质的多角度和多重体验。邱伟杰的作品,通俗易懂,又思考犀利,并观点新颖,常给人横空出世且心心相印的阅读感受。
目录
自序 味啊!
第一章 刻面的宝石
第二章 人生艺术
第三章 情趣探源
第四章 欲望的回归
第五章 走出困境
第六章 体味,不断地体味
序言
味啊!
在老家浙江,不管你做什么,人们总会习惯性地问一
句:“味否?”这里的“味”在我乡音中读作“Fi”(四
声)。问味否,就是问你快乐吗,舒服否。你可以用“味
么味么”(快乐极了)、“有点味的”(有点快乐)、“
哈农味”(特别快乐)等等不同程度的“味”来做回答。
其实,在长达几十年的过去,我一直没能找出“Fi”所对
应的汉字。幸得前几年有缘结识一位语言学家同乡,才终
于知道“Fi”这个音,说的是汉字的“味”。
味,滋味也,就是味道。我们吃肉咸,吃橙子甜,或
是闻橙皮香,都是味道。这是味的第一层意思,质料层面
的,即滋味。第二,就是趣味,情趣,即人的审美倾向,
也就是事物属性层面的。还有一层意思,是关于审美活动
的,即体验,体味。
滋味,趣味,体味,构成了味的三个层次。
那么,这本《味的人》与上一本《美的人》有什么关
系呢?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美。美是品质的静态分析,
味是美的动态分析。所以,味是美的生发,是美的更高层
面。如果说《美的人》是一本关于人体美的书,那么《味
的人》则是一本关于人生美的书。
季路问孔子什么是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这话是说,如果你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生,那又怎么能够
知道什么是死呢?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又何尝不是死
的一部分呢?在我们有限的人生时间中,我们到底该如何
寻到和达到“人生美”呢?
吃一碗小馄饨解馋,喝一碗烧酒壮胆。零落在人生时
境中的点滴快乐与幸福,汇成了我们全部人生的美好。什
么是快乐?字典解释为感到高兴或满意,医学上称此为人
类的一种精神愉悦,是一种舒服的状态,现代还有人说快
乐是成功的副产品……关于快乐和获得快乐的指南星罗棋
布,仿佛快乐和幸福成了一种人生试卷的评分。
除却我用来生长成人的那些年岁,其余我都交给了美
。从发掘美、展现美,到认识美、言说美,我历经几十年
不弃地体会累积,到现在总算可以说是略有心得。看来,
对美的追寻和探索,便是我的趣味所在,既予我浩繁的缤
纷滋味,又让我进入了人生之体味,味么味么!
你到底快乐吗?能不能更快乐?本书并非要给你们答
案,而是将我之所思分享出来,给诸位铺陈多种路径,为
大家解惑人生之味提供些许参考,是以大乐!
味啊!味味死!
导语
以味论道,以味达道,故中文有味道一词。味以“合”、“进入”为基本途径,而区别于以“距离”为基本场景的“听”和“看”,它是纯个体化的体验,形而上者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又能形成群体的交互,形而下者凝聚为各种味觉体系,比如菜系。这是味之道,亦是中国文化之道。
本书以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思想方法,对人生之各种可能遭遇进行了情感导引而非理性规训式的分析,处处以发其本心为旨,最终归结于人生美,作为《美的人》续篇,两书一起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普及美学的体系。
书评(媒体评论)
在老家浙江,不管你做什么,人们总会习惯性地
问一句:“味否?”这里的“味”在我乡音中读
作“Fi”(四声)。问味否,就是问你快乐吗,舒服
否。这本《味的人》与上一本《美的人》有什么关系
呢?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美。美是品质的静态分析
,味是美的动态分析。所以,味是美的生发,是美的
更高层面。如果说《美的人》是一本关于人体美的书
,那么《味的人》则是一本关于人生美的书。
——邱伟杰
精彩页
钻石原先是蛋面的,红宝石也是蛋面的。这些璀璨的宝石,都是从蛋面到刻面,再到今天精准切割的八心八箭,甚至更多的几十种不同的刻面。为什么宝石会从单一的蛋面,走向璀璨缤纷的刻面呢?都是为了不断发现价值。人生其实就是从蛋面到刻面的过程。粗放潦草的人生就是蛋面,混沌得很,无外乎吃饱睡足,考试过关。但丰富的人生,就开始有刻面,有对品质的要求和需要。如何发现价值的多面性,就好比宝石以刻面去闪射光泽。
人类对珠宝的热爱,一定早于宝石学的诞生。钻石,又叫金刚石,摩氏硬度为10,是世界已知物质中最坚硬的,也是所有宝石中硬度最高的。钻石一词的英文“adamas”源自希腊语“ανΤμα”,意为不可战胜,坚硬无比。古希腊人认为钻石是众神的眼泪,还有人认为它是流星陨落到地球上的碎片。在梵文中,钻石的意思是雷电。一直以来,人们都相信钻石具有通神的超能力,能够避除邪魔。我们的先人还认为钻石会生小钻石,连17世纪著名的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Bovle,1627—1691)也曾表示认同这一观点。
世界历史上第一家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在20世纪30年代末,成功书写了一句至今难以撼动的经典广告语:“A diamond is forever”。也许你并不认得这句话,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一定是一句你不知自己何时听说,却已然在脑海中存在的话。据说,这句被当作世界经典营销典范的中文翻译,是戴比尔斯公司通过香港的奥美广告公司征集译文,经过将近半年的不断甄选而最终敲定的。谁能想到,经过短短几十年时间,钻石成为我们确定婚约、象征爱情的信物。以钻石作为矢志不渝的爱情寄托,并非我们亘古沿袭的传统,是通过一句对钻石硬度、恒定性进行放大的广告语,重新建立的新习惯。我提这件逸事,并非意在夸赞其营销与推广的成功,而是告诉大家,我们正是通过这句把钻石与爱情强行对等的广告语,才普遍开始了与钻石遭遇的命运。
抛开色度与净度,所有人想到钻石,首先就是它的光芒。而钻石之所以呈现出我们今日所见的亮闪,得归功于20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商人的偶然发现。这位日本商人在销售普通圆钻的过程中,恰好发现其中有一些切割极好的圆钻在专门观测钻石的切工镜下,正面能看出八个箭头,从反面看,则呈现出八颗闪光的心。这一发现经后来大量的数据总结,明确表明只要普通圆钻的切工落入某一范围,就可以呈现出标准的八心八箭的图案。偶然的美的瞬间,成就了八心八箭切割法走向大众的必然。尽管钻石在色度、净度上的差异分级异常严格,但谁也无法阻拦经过完美切割后的钻石所闪烁出的光华。
人生同理。美亦同理。除了自觉,也常常会有偶然的他觉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这些偶然,也许恰好示意着一些血脉根性中的必然。
一颗钻石通过精准的八心八箭切割,产生出炫丽夺目的火彩。雪白的底子,射出斑驳陆离的彩光,是人生刻面化将收获的至高妙处。一个素净的美人,倘还会歌咏,精通诗韵,或是善茶能言,怎不令人层峦深陷,惊异叹绝! P7-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