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巩故事(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曾巩文化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永明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曾巩故事(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分别以祖德懿范、年少曾巩、立志坚守、官宦生涯、奋励京师为章节标题,共计92个曾巩生平的小故事,全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全面完整地诉说了曾巩先生的传奇一生,行文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且史料性、文学性、趣味性兼具;人物形象丰满,矛盾冲突的尖锐与故事情节的曲折引人入胜。对“讲好曾巩故事,宣传曾巩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细读精研。
作者简介
王永明,1969年7月生。毕业于抚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现任南丰县博物馆(曾巩纪念馆)馆长。江西省历史学会曾巩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3年与人合著《梦圆曾巩祠》,2018年与人合著《曾巩文化读本》(初、高中版),2017年在抚州市电视台“抚州文化大讲堂”栏目讲《千秋醇儒一一曾巩》(10集)。
目录
第一章
祖德懿范
曾密公旧宅
荣亲园
秋雨名家
军峰山齐云院
春日郊游远足
曾易占玉山失官
第二章
年少曾巩
曾巩对对子
南丰读书岩
试作《六论》
始得欧公文
如皋隐玉斋
游玉山小岩
第三章
励志坚守
就学余靖
京城与王安石定交
太守寄赠玉茗花
冬过建昌望麻姑山
京城结交王君俞
京城拜谒欧阳修
京城拜别欧阳修
落榜回乡受辱
曾巩与李觏
王无咎请字
王安石还乡省亲(上)
王安石还乡省亲(下)
身染沉疴
撰写《仙都观三门记》
滁州拜见欧阳修
曾易占病逝南京
刘沆雪中送炭
躬耕南源
千古文章《墨池记》
范仲淹青睐
撰写《宜黄县县学记》
迎娶爱妻晁文柔
南轩苦读
惺惺相惜
创办兴鲁书院
出版祖父诗文集
朱氏夫人听响卜
曾巩入太学
嘉祐二年的那场科考
梅府堂前赏石榴
欧公饯行
撰写《拟岘台记》
第四章
官宦生涯
拜谒李白墓
过金陵访介甫
欧公荐才
撰写《为人后议》
相国寺听琴
编校《战国策》
黎安二生就学曾巩
曾、王暌离
自求补外
考察鉴湖
徐诜不干己事案
停罢“助役钱
南湖行
曾巩赈灾
修建北水门
捕杀周氏
剿灭“霸王社
悼念欧公
曾巩游西湖
曾巩去齐
吕升卿寻曾巩过失
陈师道谒见
襄州治大狱
襄州祈雨
“小星必天狗
宜城县长渠
曾巩游岘山
鄱阳讲学
军过而不扰民
洪州治大疫
三曾洪州聚首
回故里安葬亲人
曾巩访杜法师
福州整治寺庙
福州除盗
“太守与民争利,可乎?
游览道山
京城盛传治声
曾巩去闽
改差知明州
修明州城墙
抚恤崔举
辞高丽土产
雪亳州
第五章
奋励京师
廷对延和殿
“藐视士大夫
辞修《五朝国史》
“大手笔自有人也
遗恨江宁府
后记
序言
宋代的江西是文化辉煌、群星璀璨的地区,所谓“两
宋文人半江西”。其时人文鼎盛,堪与汉唐比肩,给后世
留下丰厚的精神遗产,江西的才俊们做出很大的贡献。唐
宋八大家,宋占其六,而江西又占宋之半壁。在这些熠熠
群星间,曾巩是炫人眼目的存在,用朱熹的评价就是:“
公之文高矣,自孟、韩以来,作者之盛未有至于斯。”
曾巩早年求学期间,家庭频遭变故,以致他以单弱之
身“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但“艰难困苦,玉汝于
成”,终于进士及第,走上仕途。在馆阁九年,校勘、编
定了多种史书。馆阁之后自求外放,转徙七州,政务处理
精敏清廉,政声流芳千古。在曾巩的著述生涯中,于文学
、理学、史学、金石学等文化领域均有重大的建树,王安
石对他的成就推崇备至:“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
之斗。”这是曾巩的生前之名。
从南宋朱熹的崇奉开始,历元、历明、历清,数百年
间,他的声望一日高于一日。明初的朱右创《八先生文集
》,嗣后就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八大家”选本系统。到清
初被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编《唐宋八大家文钞
》,此书共选曾巩文章128篇,几等于同书其余宋五大家选
文的总和。曾巩的声誉到达顶点,几乎无人可以颉颃。也
就是说,在八九百年的时间内,曾巩在文学上的声望是不
亚于欧、苏、王的,甚至某些方面、某个时期还受到过特
别的褒扬。作为中国文学史两宋期间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人
物,曾巩被誉为“上续孟子,下启濂洛”,也因此,他被
视为“千古醇儒”。
后世对曾巩这样的尊奉,可用陈师道的诗来形容:“
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这是曾巩的身后之名。
五四狂飙突起,曾巩的历史命运遭遇重大转折。提倡
科学、民主,高呼“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对
于素以“醇儒”面世的曾巩,自然处在横扫之列;他的“
古文”以说理为主,提供了我国古典散文审美体系中别具
一格的类型,但与其时新文学运动提倡文学革命、张扬以
抒情性、形象性为核心的西方“纯文学”观念,发生严重
冲突,曾巩和其他文学先贤一起,跌落到被冷落、被贬抑
的低谷。虽有不同的声音,但甚为微弱。这不仅是对历史
人物的不公,更是不利于深刻认识曾巩遗产对于当下社会
的精神价值,不利于文化选择的多样性,不利于民族性的
坚守。我们不能自弃取径,自毁宝藏。
1983年,江西省在曾巩故里南丰县举办了曾巩逝世
900周年的纪念活动。学界重新审视曾巩,对曾巩的文学、
史学的存在致以相当隆重的敬意。从此曾巩重新进入现代
人的视野,他的文本被重新阅读,重新评价。曾巩自然是
经得起重新阅读和重新评价的。
2019年是曾巩诞辰1000周年,江西各地举行隆重的纪
念活动。这是一次盛会,也是一股东风,我们要借此更深
入地研究曾巩,拿出更多的成果来,以慰藉这位曾一度备
受冷落的大家。曾巩诞辰千年之际,江西省及曾巩故里南
丰及早谋划,推出这套《曾巩文化丛书》,一共8册,从曾
巩的诗、文、传记、家族、年谱、生平事迹、仕历等方面
着手研究,力图全方位展示曾巩整体的完满形象。丛书作
者既有省内外曾巩资深研究学者、专家,也有本地新的研
究人员,《曾巩文化丛书》墨香浓郁,琳琅满目,深耕细
作,推广了曾巩文化,又培养了后继人才,可谓一举数得

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探寻两宋江右文化繁荣兴
盛的原因,必须以深刻分析研究人物个案为切入点。这套
《曾巩文化丛书激是一次很好的践行,值得细读精研。
是为序。
(王水照,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
文学学会原会长)
导语
讲好中国故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曾巩故事(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从曾巩不同凡响的人生中撷取特别能表现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之人品、之才气、之魅力的故事近百个,通过简洁凝炼的笔触生动再现曾巩的传奇一生,在写法上既有严谨的学术精微,又有作家生动的文学想象,为读者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基础性文本。
后记
两年前,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夏老长主任
对我说,为迎接“曾巩千年诞辰”,中心拟策划一套《曾
巩文化丛书》,问我能不能承担其中一本《曾巩故事》的
写作任务。“讲好曾巩故事,宣传曾巩文化”,是我的工
作,于是我就答应了。
曾巩的故事来源于哪里?我在《抚州地区民间文学集成
·南丰卷》(曾志巩、刘之凡主编)等通俗读物及宋代文人
笔记、地方志中一共找到十余则曾巩的故事。这些故事大
都是“传说”,与我们所认知的“曾巩史实”相悖太过,
因此从中选取了《荣亲园》《曾巩对对子》等5则进行改编
。那么,更多的故事就只有编撰了,而我认为不能无厘头
地编撰,较为靠谱的做法,就是根据曾巩的诗文内容来演
绎故事。举一个例子,《京城盛传治声》这个故事就是根
据曾巩诗《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创作而成。如此,故
事就有依据了。按照这个思路,我参照曾巩诗文及李震先
生《曾巩年谱》、王琦珍先生《曾巩评传》、李俊标先生
注译的《曾巩集》,列出了一个将近一百则故事的篇目提
纲。每一则故事独立成篇,综合在一起总体反映曾巩的一
生行迹,因此在叙述故事时揉入了相关的一些史料。当然
,故事毕竟是故事,我借鉴了曾巩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但是未必与史学研究完全一致。比如,当前曾巩研究专
家李震和王琦珍两位老师,一致认为宋仁宗景祜三年曾巩
18岁时不曾参加科考,而我还是继续保留了这一次曾巩进
京科考的相关故事。
写作进展极为艰难。既然冠以“故事”,就必须要具
备故事的要素: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故事情节等。曾巩
是一位醇儒,“取舍必度于礼义”,其为文平正,为人、
为官亦称四平八稳。北宋党争尖锐激烈,他游离于党争的
漩涡;熙宁变法轰轰烈烈,他游走于变法的边缘。他没有
遭贬谪,因为自求补外才由京城到地方任职。所以,考察
曾巩励志坚守、“政者正也”的一生,其形象是鲜明的,
但是他没有如王安石、苏轼一般跌宕起伏的戏剧性人生,
要创造出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就很难。很长
一段时问内,夏老长主任不断地敦促我要加快写作进度。
江西人民出版社王一木先生也向我提供了很多意见,并催
促我要加快速度。他们都觉察到我的进度很缓慢。
直到2019年1月,我把“曾巩在福州”的几则故事发
给福建省文史馆馆员、闽江学院教授邹自振先生,把“曾
巩在齐州”的几则故事发给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管委会
原工会主席任正先生,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对我的写作
思路给予了鼓励,认为之前很少有人这样写名人故事,是
非常值得尝试的一种方法。邹自振老师更明确地说:史料
性、文学性、趣味性兼备,“可以保持这种文风”。我深
受鼓舞,至此才完全明确了自己写“曾巩故事”的思路和
叙述方式,写作也就进展更快了。
要写好历史人物故事,必须兼具史学修养和文学才华
。深入研究宋史和曾巩,故事才能稍稍使人觉得真实可靠
;有文学才华,故事才能生动吸引人。可惜,我这两方面
都缺乏,虽然努力追求集史料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体
,但是这“三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当你看清楚了
路,看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自己够不着的时候,这种心情
有多么地糟糕。这就是我面对此书文稿的心情。
初稿出来后,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的领导和老师
们给了我很多修改意见。尤其是夏老长主任的意见特别多
、特别细,但是我没有完全执行好他的意见,实在是惭愧
。在此,对上述所有的老师们、对直接或者间接给予了我
帮助的老师们,表达我诚挚的感谢。
此外,还必须感谢南丰县委党校年轻的谭诗锋先生。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抚州市社科联罗伽禄先生希望我能
在“曾巩千年诞辰”之前,拿出一本关于曾肇研究的专著
。我自己确实也很想做这件事,为了挤出时间,我找到了
谭诗锋先生合写《曾巩故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作
未能持续,谭先生写的九篇曾巩故事则录入其中,即《滁
州拜见欧阳修》《曾易占病逝南京》《撰写(宜黄县县学记
)》《迎娶爱妻晁文柔》《创办兴鲁书院》《捕杀周氏》《
曾巩去齐》《吕升卿寻曾巩过失》《出版祖父诗文集》。
读者朋友们,您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觉得可信的内
容,就当做“史料”去读;觉得不可信的内容,就当做“
故事”去读。——没想到写名人故事竟然有这一便利,可
以“搪塞”认真的读者朋友。而这,正是我“认真”地提
醒读者朋友们的地方。
王永明
2019.3.18
书评(媒体评论)
曾巩(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史学家,世称“南丰先生”。2019年是曾巩诞辰1000
年,江西推出这套《曾巩文化丛书》,一共8册,从曾
巩的诗、文、传记、家族、年谱、生平事迹、仕历等
方面着手研究,力图全方位展示曾巩的整体形象。探
寻两宋江右文化繁荣兴盛的原因,必须以深刻分析研
究人物个案为切入点。这套《曾巩文化丛书》是一次
很好的践行,值得细读精研。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原会长王水照
精彩页
曾密公旧宅
在闽赣大地上,连绵盘亘着两条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致平行的山脉,即武夷山脉和雩山山脉。两山脉之间,是一条狭长的低谷,低谷中吁江蜿蜒如带。就在雩山山脉主峰军峰山之东侧,吁江河之北岸,有一座古老的城镇,即南丰县城。宋代的时候,还是土城墙的南丰县城东隅奉亲坊之前街,也就是现在的东门老街旰江东路老针织厂一带,有一栋宅子,为南丰曾氏世居之所。因为曾巩的祖父曾致尧卒后被封为“密国公”,所以人们称此宅子为“曾密公旧宅”。“曾密公旧宅”体量极大,坐北朝南,门宇轩昂,前堂五进,以穿廊连接后庭,两侧耳房和偏院次第排开。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八月二十五日,曾巩就出生在这“曾密公旧宅”里。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曾巩的父亲曾易占考中进士,受命为镇东节度推官,将远赴越州上任。上任的这一天,曾家张灯结彩,后庭红烛高照。厅堂香案上方一块大匾“东鲁家声”;匾下是一幅意境清远的中堂山水画,两侧一副对联“忠孝传家远,诗书济世长”。曾氏一家齐集于此,曾易占母亲黄氏夫人端坐在香案前的八仙桌右边,曾易占深深三拜之后,走近母亲,奉茶,侧立。黄氏夫人对曾易占说道:“我儿此番前去官任上,须三省其身,忠君爱民,勤政廉洁,不辱没我们曾家‘东鲁家声’!”曾易占再向母亲深深一拜,说道:“谨遵母亲教诲!”然后又侍立在母亲旁边。
黄氏夫人的目光慈祥地扫过每一个人,对着曾易占平静地说:“我们曾家从洪立公开始居于南丰。宋开国以来,你父亲是本邑第一个进士,到现在,今时你和卑儿同榜高中,已经共有八位进士了。祖先荫泽后世,我们曾家越来越兴盛了。”黄氏夫人顿了一顿,继续道:“我们曾家之兴盛,你的祖母太夫人功不可没啊!太夫人年幼时就很孝顺,母亲生病了,几天都吃不下饭,日夜服侍母亲。嫁给你祖父仁旺公后,侍奉公婆又极为恭谨,就像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样。仁旺公不幸早逝,太夫人操持家事,亲自授经教育儿辈。太夫人虽女流之辈,但见识卓远,治家有方,丝毫不让须眉。我们曾家早在太宗朝时,族众已经超过两百。那时这栋宅子已经建成,如今日一般,两百余口同住此屋,同吃一锅。族众中有一善致富者,想分家另起炉灶,就叫妻子去打探太夫人的意思。有一天,他妻子不露声色地问太夫人:‘为什么别人家分开过同样活得好好的?’太夫人一听,明白了几分,就说:‘人多才能活得好!人多,德义名声就高;德义名声高,财货才能聚集;财货聚集,那么自然就能活得好了。俗话说,财货不进不义之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方还不罢休,又问:‘人多,开支就大呀,不是吗?’太夫人说:‘上天生养众民,有有福的,有无福的。但是人多则有福者多。有福者庇护无福者,无福者仰赖有福者。有福者和无福者相互依赖,共同立足,那么大家自然都能活得更好了。’太夫人一番话,说得对方心服口服,从此不再起分家的念想。如此,我们曾家同族而居一直延续至今。推想太夫人之意,我们曾家聚族而居,以‘六艺’之学教育子弟,仁爱孝悌、忠信直谅之品行,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育化于身心,内则修身养德,外则忠君爱国,是为曾氏子弟!”
从尧、咨尧等稽首称是,儿孙辈们伏地齐声道:“谨遵母亲(伯母、祖母)教诲!”
黄氏夫人又缓缓说道:“同族而居还有一大好处,考取功名,在外为官者,妻儿家小能有所依,不必以家为念,可以尽心为国效力。”说完,眼睛看着曾易占。曾易占回复道:“孩儿明白!”
曾巩时年六岁,此时如平日一般缠绕在祖母膝间,祖母将其揽在怀抱。黄氏夫人抚着曾巩的头,慈爱地说:“你父亲高中进士,今天即去上任。我的巩儿长大了也像父亲一样考进士,治国安邦,光耀门楣。”曾巩忽闪着一双大眼睛,说道:“孙儿定当不负祖母期望!”黄氏夫人颔首大喜。 黄氏夫人说道:“时辰不早了,别误了我儿路程。”说着,牵着曾巩的手站立起来。曾易占扶着母亲往外走去。一家人随黄氏夫人一直将曾易占送至东门关外的方家洲。
荣亲园
曾氏一家随黄氏夫人和曾易占来到东门城外方家洲曾家的一处祖产“荣亲园”。这个园子很大,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沿着园子围墙一带芳草萋萋,古树参天;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成群的麻雀受到惊吓从草丛中一哄而起。园子的一角有一栋平房,里面收拾得极为整洁,锅灶炊具一应俱全。曾家人踏春、郊游便是在此歇脚,曾巩也时常随祖母或者兄长曾哗来此玩耍。 黄氏夫人带领众人人得园内,早有人接迎着,服侍坐下,供上茶点。黄氏夫人感慨万分,对曾易占说:“我儿此番前去上任,我等送你到这里,意义非凡啊。”曾巩年幼,仅仅觉得“荣亲园”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丝毫不知道其特别之处,听了祖母的话,不解其意,便问道:“祖母此话有何深意?”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3: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