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毛泽东(共和国领袖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马英民//陈翔//傅琳//龚青//路秀华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毛泽东(共和国领袖故事)》生动而全面地向听众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包括他的成长历程、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如何带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如何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国后如何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工作中的失误等,真实反映了毛泽东的人生轨迹、性格特点、奋斗精神、革命理想、爱国情怀、谋略智慧等。 目录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求学路漫漫 游学 征友 野蛮其体魄 主张大留学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工人力量大如天 举家走上革命路 缔造共产党 深入矿井 创办农民夜校 虎口脱身 三湾改编 会师井冈山 “反对本本主义” 漂亮的伏击战 四渡赤水 举行奠基礼 论持久战 欢迎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 “我有我的生产任务” 精兵简政办法好 交洋朋友 为人民服务 重庆谈判 最后撤离延安 转战陕北 进京赶考 出访莫斯科 为了藏族人民的幸福 送子从军 尊师情 不做寿 “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 致表兄的信 两个与两万个 畅游长江 回韶山 情系卫士 节俭美德 爱吃家乡菜 追悼陈毅 会见尼克松 向章士钊还债 读书一生 导语 共和国领袖的历史,是共和国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资源。本丛书采用故事体裁,讲述同共和国的命运紧密联系的共和国领袖人物的生动故事,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末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自领袖人物的幼年到投身革命,到在战争舞台上叱咤风云,到在建设、改革开放年代“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均有描述,文笔清丽,细节生动,展现了创建、保卫和建设共和国的全景和历史航程,展现了领袖人物的千秋风采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本书为《毛泽东(共和国领袖故事)》分册。 精彩页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一个男孩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农民毛贻昌家诞生了。家里为他取名泽东,字咏芝(后改润之)。他们家的头两胎婴儿都夭折了,母亲文七妹生怕泽东也不能长大成人,就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一块巨石,认作“干娘”。泽东是母亲所生的第三个孩子,他的乳名就叫“石三伢子”。 童年时期的石三伢子是个十分聪明、可爱,也出奇地淘气的孩子。 韶山冲有一个心灵手巧的邹四阿婆,她会做许多种干果。梅子、黄瓜、茄子、生姜什么的,一经她的手,就变得又好看又好吃了,把孩子们馋得直流口水,多么想尝几口啊!只是,邹四阿婆可不会让别人白吃自己的东西。她总是把这些食品放到高高的房顶上晾晒,而且看得很严。孩子们又是怕她,又是恨她,就打起了偷吃食品的主意。可是,上到房顶去拿吧,容易被发现;用竹竿挑吧,又怕弄出响声,惊动了主人。小伙伴们可犯愁了!正在这时,石三伢子想出一个“请天兵天将帮忙”的办法,可把小伙伴们逗乐了,他让伙伴们拿来一根长绳和一根竹竿,自己捉来一只大螳螂。 “这就是天兵天将。”石三伢子指着螳螂说。 然后,他就用线一头拴住螳螂,一头扎在竹竿上,手举竹竿一挥,螳螂被抛到干果里,再往下轻轻一拉,螳螂强有力的前爪就把干果勾了下来,小伙伴们就从地上捡。这样反复多次,小伙伴们都吃到了干果。这件事邹四阿婆硬是没弄明白,还一个劲儿地骂那些贪嘴的乌鸦和喜鹊呢! 石三伢子很调皮,但也很诚实。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人家菜园里偷黄瓜吃。正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时,主人来了!伙伴们吓得赶紧四散逃走。石三伢子没有跑,他当面向主人认了错,请人家原谅。主人没有打他,也没有怪他,反倒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虽然毛泽东小时候很淘气,但是留给人们更深印象的,还是他的纯朴、勤劳和乐于助人。 从6岁起,泽东就开始帮大人干活了。渐渐地,他学会了锄草、摘豆荚、打猪草、喂猪、放牛、打柴、推谷、舂米等农活。 毛泽东放牛是很会动脑筋的。每天清晨,太阳还没有爬上山,他就把牛牵到后山坡上,让牛吃上它最爱吃的带着露珠的鲜嫩青草。他把牛栏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经常用铁篦子给牛梳毛,不让牛毛里长虱子,他家的牛膘肥体壮,很少生病。他和小伙伴们一放牛,大家就都玩不成了。可是,爱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啊,这使小伙伴们很苦恼。怎么办呢?还是毛泽东为大家想了个好主意:他把小伙伴们分成两个班,一班放牛,另一班去割草、拾柴和采野果。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把牛拴起来,让它们吃割好的青草,小伙伴们就围坐在大树下吃野果,讲故事,做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回家时还带着干柴,大人们见了也高兴。因此,小伙伴们都乐意跟他一起放牛,称他是“牛司令”。 他不但善于放牛,慢慢地,他还成了犁田、插秧、收谷等农活的好手。 他在屋后的山坡上开了一块菜地,种各种各样的菜,把地收拾得就像花园一样,他按节令种的豆角啦,茄子啦,苦瓜啦,辣椒啦,长年青翠,果实累累,一家人都吃不完。 毛泽东自幼同情受剥削、受压迫的穷人,经常和母亲一起,背着父亲,给一些贫苦的人家送米送衣,帮助他们做些事情。一个秋天的下午,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毛泽东正要去晒谷场抢收自己家的谷子,一眼看到一位邻居阿婆正独自一人收谷子,他立刻赶去帮忙。结果,阿婆家的谷子在雷雨前收好了,毛泽东自己家的谷子却被淋湿了,还被水冲走了不少。父亲为此很生气,问他为什么不管自己家的而去帮别人。毛泽东说:咱家的谷子是自己的,损失一点不要紧;那位阿婆要缴租,家里又少吃的,再遭到损失,不就太难过了吗?父亲听了,也就无话可说了。 儿时的生活,对毛泽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一天天萌生、滋长着热爱、救助受苦群众的情感。这也许是他后来以国家、天下为己任,立志为解放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劳动人民、改造旧社会而矢志奋斗的缘起吧。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