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际工程标准体系与标准应用(精)
分类
作者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求,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际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管理模式和技术特点,揭示了国内外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异同; 分析了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在基础资料收集、投标、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存在的标准应用问题及其根源; 从工程理念、适用条件、标准结构、材料标准、试验方法、计算方法、施工技术和控制标准等层面,系统揭示了混凝土工程、基础处理工程、地下工程、土石坝工程、公路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HSE)等中外标准差异,为中国水电施工/路桥技术标准与国际工程技术标准对接提供了依据; 结合国际工程案例系统总结了国际工程标准应用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提升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国际工程标准应用能力的策略。
本书可供国际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工程标准体系研究
第1章 标准和标准体系
1.1 标准
1.2 技术标准
1.2.1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
1.2.2 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
1.2.3 技术标准与技术壁垒、垄断
1.3 工程技术标准
1.3.1 工程技术标准的概念
1.3.2 工程技术标准的分类
1.4 国际主要技术标准体系
1.4.1 标准主要差异
1.4.2 标准应用影响因素
1.4.3 标准应用地区
第2章 我国标准体系
2.1 我国的标准化历史
2.2 标准管理
2.2.1 标准主管机构
2.2.2 标准管理与更新
2.3 标准内容结构
2.3.1 标准层级
2.3.2 标准编号
2.3.3 标准专业分类
2.4 我国标准体系主要特点
2.4.1 标准体制——计划经济色彩
2.4.2 标准管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
2.4.3 标准结构——强制性和推荐性结合
2.4.4 标准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2.5 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相关标准的特点
2.5.1 标准编号缺少逻辑
2.5.2 标准行业划分不统一
2.5.3 我国标准专业分类号的划分指导意义有限
2.5.4 发展趋势
第3章 国际标准体系
3.1 国际标准化组织
3.1.1 概述
3.1.2 起源及发展
3.1.3 组织概况
3.1.4 ISO标准的内容
3.1.5 IS0标准体系特点
3.1.6 ISo标准体系与其他标准体系的关系
3.2 国际电工委员会
3.2.1 概述
3.2.2 组织结构
3.2.3 标准分类
3.2.4 IEC与ISO的关系
3.3 国际电信联盟
3.3.1 概述
3.3.2 组织结构
3.3.3 区域代表处
第4章 美国标准体系
4.1 引言
4.2 标准相关组织或协会
4.2.1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
4.2.2 美国垦务局
4.2.3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4.2.4 美国混凝土学会
4.2.5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4.2.6 美国各州公路和运输工作者协会
4.2.7 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
4.2.8 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
4.2.9 美国公共交通协会
4.2.10 美国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
4.2.11 美国钢结构协会
第5章 欧洲标准体系
5.1 引言
5.2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5.2.1 概述
5.2.2 组织结构
5.3 欧洲标准制订流程
5.4 欧洲标准在成员国的制订与实施
5.4.1 欧洲标准转化为欧盟成员标准
5.4.2 标准编号形式
5.5 CEN与IS0的合作
5.6 欧洲土建标准体系
5.6.1 欧洲土建标准体系架构
5.6.2 欧洲土建标准相关法规
……
第二部分 国际工程标准应用问题分析
第三部分 中外水电施工和路桥标准对比
第四部分 国际工程标准应用案例
序言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标准化工
作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欧美发达国家利用自身
工业发展的优势基础,较早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制定
、认证和管理制度,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占有主导权。由
于欧美发达国家标准体系与我国标准体系存在较大差异,
系统地研究国际工程标准体系与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中的
标准应用问题,有助于加深对国际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理
解,解决中国企业不适应国际工程技术标准的突出问题。
本书对中外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管理模式、技术特点进
行了对比,分析了主要国际工程技术标准使用的地域分布
情况及影响力; 分专题开展了中外技术标准对比研究,从
指导思想、设计、材料、试验和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
对标,揭示了国内外技术标准的主要差异; 总结了国际工
程标准应用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使用国外技术标准与中
国技术标准在海外项目推广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为标准对
比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其中,第一部分为国际工程标准
体系研究,第二部分为国际工程标准应用问题分析,第三
部分为中外水电施工和路桥标准对比,第四部分为国际工
程标准应用案例。本书成果有助于解决中国对外承包企业
不适应国际工程技术标准的瓶颈问题,提高项目投标和履
约能力,促进中国标准国际化,为推进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做出贡献。 第一部分国际工程标准体系研究从国家、
区域和专业等层面,研究了各标准体系结构、组织与管理
体制和机制、技术特点,比较分析了各主要标准体系的定
位及相互关系,分析了国际工程常用技术标准应用分布情
况,构建了国际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系统对比了国内
外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异同。中外标准体系差异主要表现
在: ① 我国标准化历史明显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一
定程度上造成我国标准在成熟度、协调性、影响力等方面
与欧美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② 多数欧美国家标准化工作
以行业协会或私营领域为主导,政府扮演相对次要的地位
,而我国标准化工作由政府主导。③ 多数欧美国家标准体
系由技术法规和自愿性标准规范相结合,我国则主要由强
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构成。④ 欧美国家标准体系构建了
统一有效的标准制修订和合格评定机制,而我国标准制修
订与合格评定机制还存在一定的割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标准的有效执行。为推进中国标准与国际工程标准对接以
及中国标准走出去,在国家层面应当: ① 鼓励专业团体
和个人参与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工作。② 整合各行业标准以
提高标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③ 改变长期以来以内需为主
制定标准的方式,放眼全球,促进国内外标准对接。④ 协
调行业标准,系统地把标准翻译成权威认证的外文版本,
以利于我国标准国际化。⑤ 系统地进行国内外标准对比,
为国内外标准对接提供支持。在企业层面应当: ① 推动
国际工程从业人员学习和理解国内外技术标准差异,注重
转变原有标准应用思路,提升合同意识和对外沟通能力。
② 注重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的统一性,以有效
地应对标准应用问题。③ 加强与国外标准化机构的联系,
通过成为会员、参加会议、聘请专家咨询等沟通交流方式
,帮助企业人员熟悉国外标准结构、内容和应用习惯,同
时增强国外工程师对中国标准的了解和认可度。④ 利用自
身行业影响力,推动整合行业资源,协调已有国内工程标
准的翻译和推广,促进国内工程标准体系对外统一。第二
部分国际工程标准应用问题分析调研了我国企业国际工程
项目标准应用现状,分析了相关企业在基础资料收集、投
标、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存在的标准应用
问题及其根源,结合案例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提出了提
升我国企业国际工程标准应用能力的策略,主要包括: ①
项目投标阶段,承包商应当重视项目核心信息的收集和所
需知识的学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提升投标与履约阶段
的高效交底和衔接,加强对外合作以及时获取仅通过自身
内部难以获取的信息或知识。② 设计管理方面,承包商应
对设计深度和责任、设计进度以及设计质量加强过程控制
,要高度重视EPC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③
采购管理方面,承包商应当不断熟悉国外标准及其与国内
标准的差异,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理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
质量保证体系,重视采购全球化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④
施工管理方面,要充分明确国内外施工技术标准差异,重
视技术标准差异管理、HSE管理,建立良好的接口管理组织
架构。⑤ 风险应对方面,应当熟悉当地法律与合同文件,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以充分争取利益相关方的理解与支持
,建立标准相关风险管理数据库以加强对标准差异引发问
题的总结提升。第三部分中外水电施工和路桥标准对比根
据实践需求分14个专题进行了标准对比: ① 对比研究了
中国、欧洲、美国等国家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标准,揭示
了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典型环境腐蚀因素测试方法和混凝
土有害离子测试方法标准差异。② 从纵向逻辑体系和横向
条款
精彩页
第3章国际标准体系
3.1国际标准化组织
3.1.1概述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目前拥有162个成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在国际标准化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3.1.2起源及发展
国际标准化协会(ISA)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前身。“二战”的爆发导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的工作被迫终止。1946年10月,中国、英国、法国、美国等25个国家派出代表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研究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并制订章程和议事规则。1947年2月2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1991年,ISO理事会决定修改章程和议事规则,以使更多的国家能够参与到高层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在ISO理事会第16届会议上,新的章程和议事规则获得批准。
总体来看,ISO的起源及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1) 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建立的丰富的公会组织协议,为ISO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国分别建立的标准化组织推动了ISO的形成。
(2) 1947—1964年,ISO标准化活动主要在欧洲开展,并开始对全球工业,主要包括水泥、钢材、塑料等行业起到指导性作用。
(3) 1964—1986年,ISO把对各国标准的“建议书”,增强为“国际标准”,诸多国家开始采用ISO标准,ISO标准在大多数工业领域占据了标准的支配地位。
(4) 1987年至今,ISO标准开发进入新的更加广泛的领域,即伴随着ISO9000系列的诞生,在质量管理标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1.3组织概况
1. 宗旨
ISO致力于广泛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促进全球标准化及相关活动的发展,促进自由和公平的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科学、技术、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2. 组织机构
ISO的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理事会、技术管理局和中央秘书处等,见图31。
图31ISO组织机构
ISO主要官员有6名: 主席、主管政策的副主席、主管技术的副主席、主管财务的副主席、司库、秘书长各1名。
全体大会是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新章程执行后,每年9月召开一次大会。会议主要研究ISO战略计划、财政状况以及年度报告中涉及项目的有关事项等。
理事会是ISO具有实权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担负着司库、秘书长等职位的任命、技术管理局(TMB)成员的选举、中央秘书处财务预决算的审定等任务。目前,参加ISO理事会的代表大多为理事国标准化机构的负责人,缺少工业界人士,这种结构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但对尽快了解工业、商贸界的需要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管理局是负责ISO技术管理和协调的最高管理机构,所有技术委员会(TC)都由技术管理局管理。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则负责制订国际标准。
中央秘书处负责其他机构(如全体大会、理事会、TMB等)秘书处的工作。
3. 标准的制订
ISO的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负责标准制订工作,每个技术委员会定期把其制订的工作计划提交给技术管理局审阅,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
① 考虑制订工作计划的环境;
② 说明工作计划中正在拓宽、已经完成、接近完成、稳步进展以及没有进展或应撤销的领域;
③ 评估现行标准是否需要修订;
④ 预测新的需求。
3.1.4ISO标准的内容
现今的ISO标准应用,主要分为11个标准族类:
 ISO 9000 Quality Management(质量管理)
 ISO 1400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环境管理)
 ISO 3166 Country Codes(国家编号)
 ISO 26000 Social Responsibility(社会责任)
 ISO 50001 Energy Management(能源管理)
 ISO 31000 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
 ISO 22000 Food Safety Management(食品安全管理)
 ISO 27001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信息安全管理)
 ISO 45001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职业健康和安全)
 ISO 37001 Anti Bribery Management Systems(反受贿管理系统)
 ISO 13485 Medical Devices(医疗设备)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制订都是由各自技术委员会负责,每一类标准都有明确的分工,例如ISO9000是由TC176委员会负责。由于工程建设标准涉及范围广(包含设计、材料、机械等诸多方面),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族群。ISO中与工程相关的委员会见表31。
表31ISO中与水电施工相关技术委员会及标准
序号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
1ISO/TC61/SC13(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日本
2ISO/TC74 Cement and lime(水泥和石灰)比利时
3ISO/TC77 Products in fibre reinforced cement(纤维增强水泥制品)比利时
4ISO/TC163 Thermal performance and energy us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建筑环境中的热性能及热能的使用)日本
5ISO/TC205 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建筑物环境设计)
日本
6 密西西比河谷分局(MVD)
位于维克斯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