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想在书里养只猫》收入10篇童话。讲述的都是温暖的故事。《绿果儿山的秘密》讲奶奶为绿果儿山的狐狸们做糕点,孙女也很愿意继续这个工作,坚持一辈子也不觉得辛苦,甚至会觉得有一点点自豪。《灯花姑娘和山妖》讲灯花姑娘“阿鼓”跳了三天三夜,熄灭之时,终于让失去小山妖的老山妖空虚忧伤的心重新开始跳动。无数灯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救回了动物和人类“幼崽”。《嘀噜的叽里咕噜宝典》讲述的是打破陈旧观念的故事。《木鱼小姐的种子》让铅灰色小镇有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也让小镇居民终年的叹息消失、总是紧抿的嘴有了弧度……廖小琴的童话笔触柔软,充满真善美,想象天马行空,短句的运用让文字显得流畅、有节奏。 作者简介 廖小琴,笔名麦子。喜欢行走在路上,喜欢探寻不一样的世界,热爱这世间万物。 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丰子恺图画书奖、“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文学奖、冰心新作奖大奖、“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特邀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0届高研班学员。 有《大熊的女儿》《棉婆婆睡不着》《星星猎手》等书出版。 目录 绿果儿山的秘密 灯花姑娘和山妖 嘀噜的叽里咕噜宝典 想在书里养只猫 森林里有一片海 牧羊男孩的狮子 女巫的“惩罚” 好想和兔九说说话 搓根麻绳种上树 木鱼小姐的种子
导语 童话集《想在书里养只猫》是金种子童话系列作品,共分10篇,包括《绿果儿山的秘密》《灯花姑娘和山妖》《嘀噜的叽里咕噜宝典》《森林里有一片海》《牧羊男孩的狮子》等,讲述的都是温暖的故事,用童话的表达方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 书评(媒体评论) 廖小琴的作品构思奇巧,素朴的叙述中给人温暖 和感动。 ——谢倩霓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少年文艺》 主编 作者从真实的生活内部出发,努力探取成长的能 量与生命的意义,进而反观、呈现更为复杂的现实图 景。 ——李利芳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精彩页 十月,绿果儿山上的枫叶全红了,整个山林像燃烧的大团云朵,红得令人心醉。阿芽和奶奶正走在这片枫林里。 “记住,无论她们问什么,都不能回答,只能点头或摇头。”奶奶又讲。 “知道啦。”阿芽说。 每年的十月初九,奶奶都会到绿果儿山。阿芽早就想跟着她来,可一向疼爱她的奶奶一直不同意。 “那地方不是小孩儿去的。”她说。 好奇怪的理由,这令阿芽更想跟着去了。奶奶经不住她的磨缠,这一年总算勉强同意了。 “可是,你一定不要讲话,无论发生什么事,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能讲话,只能点头或摇头。”出发前,奶奶反复叮嘱。 祖孙俩在黎明时就出发,拎着满篮的绿豆酥,沿着后山一条小路,穿过一个山洞,走过七八个弯道,就到了这片枫叶林。太阳慢慢升高,铺天盖地的阳光,金针般从叶缝中漏下,使得林中的路似乎都蜿蜒成了一条红彤彤的地毯了。 “阿芽记住奶奶的话了吗?”奶奶又问。 “知道啦!”奶奶今天真是好啰嗦啊,阿芽想。 又走了一会儿,当她们拐进了一个山坳坳,一位衣着华丽、眉眼细细的妇人马上迎了上来:“哎呀呀,你总算来啦。” “不好意思,因为今年带着她,所以比往年迟了。”奶奶说着,向妇人递上所拎的糕点。奶奶做的糕点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名的,尤其擅做绿豆酥。 “你就是阿芽?” 阿芽刚想回答“是”,但突然想起奶奶的叮嘱,于是马上改为了点头。 “来吧,大家都到齐了,就差你了。”妇人笑眯眯地说着,冲祖孙俩招手,红色的指甲在阳光下分外耀眼,还有那身火红的衣服,令阿芽感到害怕。也许真是来了一个不该来的地方呢。 山坳坳,就像一个大圆盘,站在里面的枫树都笔直笔直的,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兵。妇人带着祖孙俩,绕过一棵比一棵粗壮的枫树,来到一座用树皮搭建的木屋前。 “嘎吱。”轻轻一推,木屋的门便开了,三位穿着火红衣服、涂抹着厚厚脂粉的妇人,马上迎了出来。 “咦,香菊今年带来了一个女孩儿呢。”女人们眯起眼,细细打量着阿芽。 “她是我孙女。”奶奶说。 “这女孩儿好可爱。奇怪,她好像一点儿也不怕我们呢。”一位妇人笑眯眯地说着,俯下身,瞅着阿芽。哎呀,是什么味道?好像一股野獐子的淡腥臊味,伴着浓浓的脂粉味儿,直冲脑门,惹得阿芽好想打喷嚏。 祖孙俩被请进木屋的后院。 阿芽原本稀里糊涂地跟着,此时一抬头,却吓了一大跳:哪有什么后院,分明是一间足足能容下几百人的大屋子,中央摆着长长的桌子,上面摆满各种吃食,野苹果、地瓜泡、醋栗、蛋卷、桃片、水晶饼……咦,唯独没有绿豆酥呢。 餐桌两边已坐满男男女女。他们拿着勺筷,看向奶奶和阿芽。 “好啦,期待已久的绿豆酥已送到,大家开始一年一度的狂欢宴吧!”迎接祖孙俩的那位妇人,举起手中糕点,兴高采烈地向众人宣布。 “狂欢!狂欢!”先前还表情严肃的男女们,附和着,举起酒杯,开始高呼。 P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