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极简欧洲史(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何炳松 |
出版社 | 应急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1913—1916年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美国成斯康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现代史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等,擅西洋史研究。最早将西洋史学引进中国,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等,影响至为深远。与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目录 上册 第一卷 蛮族之入侵及基督教会之事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之目的 第二节 历史之起讫 第三节 中古时代之意义 第二章 蛮族入侵以前之欧洲 第一节 罗马帝国统一之原因 第二节 罗马帝国衰替之原因 第三节 罗马文化之衰替及基督教之传入 第四节 纪元初年之基督教会 第五节 东部罗马帝国 第三章 日耳曼种人之入侵及罗马帝国之瓦解 第一节 西Goth王国与Vandal王国之建设及匈奴之入侵 第二节 东Goth王国之建设 第三节 罗马文学之衰替 第四节 东帝Justinian之武功及Lombard种人之入侵 第五节 Frank王国之建设 第六节 Frank王国之政情 第七节 蛮族与罗马文化之融合 第八节 中古时代之事业 第四章 罗马教皇之兴起 第一节 基督教会得势之原因 第二节 中古教会之政权 第三节 罗马教皇得势之原因及其机关之发达 第四节 罗马教皇Gregory the Great 第五章 修道士及日耳曼种人之入教 第一节 清修主义及寺院制度 第二节 英伦三岛中之传道事业 第三节 欧洲大陆上之传道事业 第二卷 封建制度之发达及民族国家之兴起 第六章 Charles Martel及Pippin 第一节 charles Martel之内政 第二节 回教之兴起 第三节 回教徒之武功回教国 第四节 Pippin之篡位 第五节 Pippin与罗马教皇之携手 第七章 Charlemagne 第一节 Charlemagne之性情 第二节 Charlemagne之征服Saxon种人 第三节 Charlemagne之征服Lombard种人 第四节 Charlemagne之征服Slav种人及回教徒 第五节 Charlemagne之称帝 第六节 Charlemagne之内政 第七节 Charlemagne之提倡教育 第八章 Charlemagne帝国之瓦解 第一节 Charlemagne帝国之分裂 第二节 法国德国之起源 第三节 Charles the Fat之统一帝国 第四节 帝国不能统一之原因 第五节 封建制度之权舆 第九章 封建制度 第一节 封建制度之起源 第二节 封建制度之要质 第三节 附庸之义务及贵族之种类 第四节 封建制度之内容 第五节 封建时代之私斗 第六节 教士之息争及国王之得势 第十章 法兰西之发达 第一节 Hugh Capet之建设法兰西王国 第二节 法兰西国中之小邦 第三节 法国君主之地位 第四节 法国境内之英国领土 第五节 中央政府之建设 第十一章 中古时代之英国 第一节 Normandy人入侵以前之英国 第二节 William the Conqueror之入英及其政绩 第三节 Henry第二之政绩 第四节 大宪章 第五节 国会之发达 第三卷 皇帝与教皇之争雄及十字军 第十二章 十世纪及十一世纪之德国与意大利 第一节 德国初年之历史及Otto第一之事业 第二节 神圣罗马帝国之起源 第三节 Conrad第二与Henry第三 第四节 教会及其领土 第五节 教会之流弊 第六节 皇帝与教皇争雄之开端 第七节 改革教会之动机 第十三章 Gregory第七与Henry第四之冲突 第一节 教皇之主张 第二节 Gregory第七与Henry第四之争执 第三节 Henry第四之末年 第十四章 Hohenstaufen族诸帝与罗马教皇 第一节 皇帝Frederick第一 第二节 Lombardy诸城之政情 第三节 Frederick第一与Lombardy诸城 第四节 Frederick第一之失败 第五节 Henry第六 第六节 教皇Innocent第三之得势 第七节 皇帝Frederick第二与教皇 第十五章 十字军 第一节 十字军之起源 第二节 第一次十字军 第三节 骑士团 第四节 第二次以后之十字军 第五节 十字军之结果 第四卷 中古时代之一般状况 第十六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 第一节 中古教会之特点 第二节 教皇 第三节 大主教主教及牧师 第四节 教会之仪节 第五节 忏悔礼与圣餐礼 第六节 教士之势力 第十七章 异端及托钵僧 第一节 教会之利弊 第二节 教士之腐败 第三节 异端之兴起 第四节 扑灭异端之方法 第五节 St.Francis 第六节 Francis派之托钵僧 第七节 Dominic派之托钵僧 第八节 托钵僧之事业 第十八章 乡民及市民 第一节 中古时代乡农之状况 第二节 中古时代城市中之状况 第三节 中古时代之商业 第四节 中古时代商业之障碍一 第五节 中古时代商业之障碍二 第十九章 中古时代之 精彩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之目的 历史之范围 泛言之,凡过去人类所为、所思、所望者,皆历史也。历史为研究过去人类事业之科学,广大无边,然模糊异常,不易究诘,埃及象形文字之解释,中古寺院制度之叙述,印度蒙古皇帝之缕举,Napoleon战争之记载,皆研究历史者所有事也。即如罗马帝国之如何瓦解,一八九八年美国与西班牙之何以战争,Calvin对于Luther之思想如何,十八世纪时代法国乡农所食者为何物,亦无一非研究历史之材料,历史范围之广,于此可见。 本书之目的 兹所述者为中古欧洲史,为期虽短,然极为重要。本书之目的,在于叙述自蛮族南下以后至近世诸国兴起时止之各种重要变化,以明近世欧洲文明之渊源。然干余年间,民族国家蔚然兴起:伟人英杰,代有其人;加以文物典章,时有变化;研究者不一其人,著作之书,汗牛充栋。兹书所述,仅得数十章之文字,其不能包罗一切,可想而知。则抉择材料,约取成书,编者之责,固甚大也。 注重一般状况 编史而仅述时与事,读史而仅记时与事,两无裨益。研究历史者,应知过去人类生活之状况如何?其制度如何?职业如何?事业如何?中古时代,既无币制,经商之方法如何?基督教在社会上之势力如何?僧侣之生活如何?有功于人类者何在?凡此诸端,皆吾人应详述者也。故本书之目的,一言以蔽之,在于说明上古之欧洲,如何一变而为近世之欧洲。 抉择材料之审慎 吾人既欲撮千余年来人事变化之大纲以便读者,故偶然之事及奇异之迹,不得不略去不提。吾人所注意者,在于过去人类之习惯及制度,凡偶然之事之可以说明此种习惯及制度者,则取以为材料焉。 研究过去应有同情 吾人研究过去之人事,断不可心存藐视,以荒谬目之,须平心静气,具有同情。盖史家之目的,不在批评过去制度之当否,而在说明过去制度之由来及其变化。例如中古时代,凡不信基督教者,则以火焚之。此种习惯,在今日视之,宁非无理?然研究历史者断不可肆口谩骂此种习惯之非是。其责任乃在于研究十三世纪时,何以无论何人,皆赞成此种习惯之存在。故本书所述之中古欧洲史,始终以同情贯彻其间,不作诛心之论,盖过去制度之得以存在,必皆有优点者也。 第二节 历史之起讫 历史分期之不当 一般变化进行甚慢 将人类之过去,分为数期,谓某期终于四七六年,而某期即自此始;某期终于一四五三年,而某期即自此始;此种时代之划分,实不可能。人类之习惯,非一朝一夕所可造成,亦非一朝一夕所可变更。虽有时一战之后,国祚因之而绝,政体因之而变。工商业或因之而盛,或因之而衰,人民之精神及语言或因之而变。然此种变化,其来必渐。战争或革命以后,农民之耕耘也必如故,工人之作业也必如故,商人之贸易也亦必如故。即文人学士之著书,国民家庭之生活,亦皆必如故。故政体变迁之影响于人民习惯上者,进行甚慢,有时且并无影响之可言。 例如法国革命亦非骤然之变化 十八世纪末年之法国革命,为历史上变化之最骤者;然稍加研究,则知法国之革命其来甚渐。而且当日革命者,并不能骤改法国之政体,因法国虽于一七九二年建设共和,然为日甚短,不久即有Napoleon之称帝,其专制且较前王为甚。即在今日,法国之政制中,尚留有王政时代之遗迹焉。 历史之继续人类有保存旧习之倾向,其结果即为历史上所谓“历史之继续”(Unity或Continuity of History)。故人类习惯无骤变之迹,亦无骤变之理,此语殆成史学上最重要之原理。 一般变化无一定之时日 编历史者,若谓其书始于何年终于何日,吾人即可断其忘却史学上之原理。现在编欧洲史者,每有一定之起讫。抑若某名王即位,或某大事发见,而欧洲之状况即为之丕变者然。实则普通之变化,断无一定之时日。故研究历史者,应就事实之实在情形而研究之,不可强限以时代。须知各民族之风俗习惯,新陈代谢,犬牙交错,初无全体一致之迹也。 第三节 中古时代之意义 中古时代之起点不著 故吾人对于欧洲史上之所谓中古时代,不能断其以何事或何年为起点。罗马帝国之西北境外,有所谓蛮族者,未与罗马人接触以前,其事已不可考。他日西部罗马帝国之倾覆,即出诸若辈之手。北方蛮族之为患罗马者,约始于纪元前百年顷,其时曾为罗马名将Marius所败。五十年后,Julius Caesar曾著书述其战败蛮族之陈迹。此后再过五百年,北方蛮族乃有建设王国于罗马帝国境内之举。西部之罗马政府,至是瓦解。而中古时代,于是乎始。 罗马文化之衰替不始于中古 然谓罗马文明至是扫地以尽,亦殊不然。盖罗马之文明,自Augustus在位之黄金时代而后,即日有变迁。日耳曼民族未入侵以前,罗马之文学与美术,早已衰微不振,与中古时代相同。而中古时代之思想及状况,则在罗马帝国时代,已见端倪矣。 中古时代之意义甚晦 故所谓中古时代者,其意义极不明了。本书所指者,约自纪元后五世纪初年起至十四世纪止,前后凡千年之久。 黑暗时代四字之不妥 昔日研 导语 《极简欧洲史》由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所著,是一本理论深厚、视野开阔、文笔典雅的难得之作。作者以美国名史家鲁滨孙与比尔德的经典著述为蓝本,融合中西史学理论,经过精心的剪裁与编排,呈现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挖掘欧洲历史进化之陈迹,洞悉过去、现在、未来之联系,以达博古通今之目的。 序言 中古欧洲史序 我国人研究西洋历史的道路,凡有两条,一是读西洋 历史名著的原本,一是读中国人自己的编著或译本。 自十九世纪以来,西洋的历史学,靠了新材料的发见 ,及新史观的兴起,他的发达真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而历 史名家的著作,也是日新月异,美不胜收。所以我们若能 直接读他们的著作,实是研究西史的一条最简捷最有效果 的道路。但不幸因为文字的困难,因为书籍的昂贵和难致 ,这一条路便成为少数学者的私径了。于是大多数的学子 ,便不得不向第二条路走去。 但第二条路也不是平坦大道。现在我国人自己所编的 西洋史,在性质及数量上,均尚免不掉贫乏的讥评。国中 为历史而研究西洋历史的人已经不多;加之这一类少数的 学者,又大都执教鞭于国内各大学,甚少闭门著书的机会 。而西洋历史的材料,在国内更不易得,此尤足增加著书 的困难和失望。 至于译书的一件事呢,在表面上看来,他似乎是极易 的,但实际上亦有许多困难。第一,历史的著作,大抵是 偏于学术的,所以他定不能得到群众的狂热欢迎,因此, 人们或因得不到相当的报酬而气馁。第二,凡是文笔清通 的人,都能译几篇文艺小品,而不致有大舛误:但假使你 不曾研究过历史,你译出来的史学名著,怕就要免不了“ 贻笑大方”“贻害后学”的一类考语了。第三,历史是最 富于人性的一个学术,所以它的取材及范围,亦当以人为 根据。欧美人所著的历史,在我们东方人用世界的眼光看 来,有许多是累赘可删的,有许多是应当增加材料的。但 这一件事更不易做,更非素无历史研究,或乏世界眼光者 ,所能下笔了。因此三个原因,历史名著的好译本,在今 日的学术界中,遂等于凤毛麟角。 本书的译者,是我在北大时的同事。他的史学和史识 ,是我素来敬佩的。他的学识,本可以使他自编一书而绰 有余裕。但他因感到自己编书的不易完满,又因深佩美国 前辈鲁滨孙氏的史学,所以便很谦虚的,把鲁滨孙的这本 书译成中文,以饷国内的学子。何先生的历史学识和研究 ,既足以消灭上说的第二个困难;而这个译本中卷数的分 配,章节的排列,以及材料的剪裁,亦均足以显出译者的 眼光及目的,上说的第三个困难,到此也就无形的消解了 。不但如此,上面我们所说的研究西洋史的两条大路,第 一条岂不是我们所认为更满意的吗?现在大多数的学子, 虽仍不能自己去走那一条路;但靠了翻译的幻术,他们竞 可以去“卧游”那个走不通的仙境了。岂不快哉! 鲁滨孙是美国的一位很有名的教授和学者,他的这本 教科书的风行,是没有能和他竞争的。我希望他现在靠了 何先生给他的这一套优美的华服,在我国能受到更大的欢 迎。 陈衡哲 十三年九月一日序于南京 内容推荐 《极简欧洲史》以简练的文字,从不同角度,对欧洲历史作了精要而透彻的叙述,如蛮族入侵是如何发生的、中古时期政教之争发生的原因、罗马的崛起与衰落、文艺复兴和改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等。本书将带你抽丝剥茧,从层层缠裹的历史线团里,捋出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一根根线头,追根溯源,重现欧洲历史进程中的方方面面,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告诉你欧洲文明的缘起、滥觞,进而发现人类发展的轨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