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史演义(现代白话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唐史演义》为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丛书中唐代部分。本书共一百回,讲述了李渊父子起兵进驻长安、大唐王朝一统天下、贞观之治、武则天代唐立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以及中唐时期的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唐朝灭亡等,煌煌三百年历史。本版特对原著部分内容做了白话改译,较其他版本更适合青少年阅读。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卓越的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历时10年,蔡东藩将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尽书于笔下,成书11部,21册,1000余回,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书“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语皆有本”,较之《三国演义》,更忠实于历史;较之“二十四史”,更通俗易懂;较之《国史大纲》,自评自注更加生动有趣。此书一经出版,即受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风靡全球,重印几十版,累计销量逾千万册,实为通俗史著之经典巨著。蔡东藩因此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目录
第一回 隋末天下大乱
第二回 李渊起兵晋阳
第三回 义军攻破长安
第四回 隋朝灭亡
第五回 秦王妙计平薛举
第六回 李密叛变被杀
第七回 刘武周败走
第八回 四面楚歌的洛阳城
第九回 东征北伐
第十回 征讨窦建德余党刘黑闼
第十一回 平定江南
第十二回 修和突厥
第十三回 玄武门之变
第十四回 英雄难过美人关
第十五回 贞观之治
第十六回 大唐雄师深入吐谷浑
第十七回 一代贤后病逝
第十八回 和亲西域
第十九回 无可救药的太子
第二十回 太宗亲征高丽
第二十一回 唐朝全盛时期
第二十二回 天竺、龟兹归降
第二十三回 一代圣主唐太宗辞世
第二十四回 武昭仪狠心杀女儿
第二十五回 高宗易后
第二十六回 百济火亡
第二十七回 李劫灭高丽
第二十八回 高宗废立太子
第二十九回 裴行俭征虏
第三十回 徐敬业造反
第三十一回 武则天屠杀李唐宗室
第三十二回 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第三十三回 作死自己的和尚面首
第三十四回 契丹灭亡
第三十五回 狄仁杰病逝
第三十六回 神龙政变中宗复位
第三十七回 中宗的糗事
第三十八回 上官婉儿恃宠而骄
第三十九回 韦皇后谋害亲夫
第四十回 唐隆之变
第四十一回 太平公主叛乱被诛
第四十二回 玄宗初年
第四十三回 开元盛世
第四十四回 红颜再祸水
第四十五回 李林甫毒计害太子
第四十六回 梅妃的回忆
第四十七回 一代佳人杨玉环
第四十八回 不安好心的安禄山
第四十九回 你侬我侬长生殿
第五十回 安史之乱
第五十一回 杨贵妃命丧马嵬坡
第五十二回 唐肃宗灵武称帝
第五十三回 安禄山被刺身亡
第五十四回 肃宗收复两京
第五十五回 张巡、许远双忠死义
第五十六回 史思明降而复叛
第五十七回 唐玄宗凄凉的晚年
第五十八回 史思明父子兵败被杀
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的郭子仪
第六十回 郭暧醉打金枝
第六十一回 软弱的代宗
第六十二回 德宗的财税改革
第六十三回 四镇连兵叛乱
第六十四回 千古忠臣颜真卿
第六十五回 奉天之难
第六十六回 贝州之战朱滔败走
第六十七回 李晟收复长安
第六十八回 有勇有谋的窦桂娘
第六十九回 大唐三朝元老李泌
第七十回 韩全义掩败为功
第七十一回 昙花一现的顺宗
第七十二回 藩镇叛乱迭起
第七十三回 宪宗平藩
第七十四回 大唐少有的贤公主
第七十五回 李愬活捉吴元济
第七十六回 李师道伏诛
第七十七回 游猎无度的穆宗
第七十八回 河朔三镇再次沦陷
第七十九回 郭太后怒叱奸臣
第八十回 灭烛之变敬宗被弑
第八十一回 接连不断的战火
第八十二回 朋党之争
第八十三回 甘露事变
第八十四回 动过手脚的遗旨
第八十五回 一代将才李德裕
第八十六回 武宗灭佛
第八十七回 宣宗之治
第八十八回 王式智平浙东
第八十九回 赫赫战功的高骈
第九十回 溺爱不明的懿宗
第九十一回 黄巢起义
第九十二回 黄巢称帝
第九十三回 黄巢败亡
第九十四回 僖宗被挟去凤翔
第九十五回 碌碌无为十五年
第九十六回 王师兵败
第九十七回 三镇再叛
第九十八回 刘太监废主
第九十九回 宦官扫尽悍将引来
第一百回 朱全忠弑主唐朝灭亡
序言
被过分演义的一代
先有石晋、刘昫和史官张昭远等几人,一起合力编纂
了两百卷本的《唐史》,也就是我们后来的《旧唐书》,
详细记录了大唐一朝二百九十年的史事。后人对这套书有
些评价,说这部唐史记录不得章法,很多史实也没有依据

于是,宋朝庆历年间,朝廷开始组织人力重新撰写唐
史。《新唐书》共二百二十五卷,前后花费了十七年才成
书。这套书的主编是欧阳修和宋祁。话说这欧阳修和宋祁
,都是北宋有名的大儒,对比刘昀和张昭远这些人,他们
俩的名气可就大多了。此外,重修唐史的团队又前后花了
十几年,搜集资料参考文献。那些在五代时期还未曾为人
所知的史料,到北宋时也大多被人考据流传开来了,这些
都被作为参考,《新唐书》应该算是很详细严谨的了。而
且对于编史来说,最开始撰写的那批确实比较难做到尽善
尽美,后世重修的人有了基础依据更容易成功。虽然《新
唐书》已经做得很好了,依然有人给差评。说用字选词太
过生涩,不便阅读;对诏令文书的删节,也不太让人满意
。哎,足可见著史确实太难了。
写史难,读史也难。泱泱《旧唐书》就有两百卷,《
新唐书》更是到了二百二十五卷,有多少人能一一看完,
阅览无遗?此外,后世还有诸多其他版本的唐史,比如孙
甫的《唐史记》,赵瞻的《唐春秋》,陈彭年的《唐纪》
,袁枢的《唐史纪事本末》等等。这些多的上百卷,少的
数十卷不等,即使没日没夜地阅读考究,恐怕也不能尽皆
了然。
我学识有限,想把这相关的所有唐史都看完,实在难
以尽阅,再加上那一阵身患疾病,力不从心,就放弃了,
转而去搜寻民间流传的相关小说、演义来读。像《隋唐演
义》《说唐全传》《薛家将》《征东》《征西》《罗通扫
北》等作品,以及《西游记》《长生殿》《镜花缘》《绿
牡丹》等小说,每天潜心研读。当然心里也有一个标杆,
这些作品里也有很多荒唐无稽的描述和编造的故事,这些
内容不但不能增加世人的学识,反而会扰乱人心。
我资质一般,曾搜列宋、元、明、清等几朝的史事,
编撰为系列通俗演义。这一系列作品陆续在国内出版发行
,承蒙大家不嫌弃我的学识浅薄,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也算为当时通俗历史的普及做了点儿贡献。
这回我再次不自量力,着手编撰唐史通俗演义,成书
一百回。这部作品以正史记载为基础框架,但求真实可信
;辅以民间传闻修饰润色,但绝不虚构杜撰。
在这部作品里,我还力求能够破除一些关于唐史的缪
传。比如徐懋功从未做过军师,李靖(李药师)也根本没
有仙术;罗艺叛乱被杀,并没有子孙;秦琼扬名天下,却
并没有荫蔽儿女;唐玄奘去西竺取经,也没有招装什么妖
魔。薛仁贵在天山立下丰功伟绩而扬名,并不是因为儿媳
妇樊梨花。至于都说武则天淫乱,却从来没听说过她生过
一男半女这事儿,以及杨贵妃被诛杀,后来又说她皈依佛
门了等事,显然都是荒腔走板胡编乱造的。对于这些子虚
乌有和以讹传讹的说话,我在书中都有辟谣。作为一个著
史人,力求破除世俗迷信,还原、补充真实历史,是应有
的操守。
《唐史通俗演义》修成,这部作品成书仓促,难免有
些细小错漏,各位读者看官,请见谅勿怪。我能力有限,
希望诸位史学家批评指正。
中华民国十一年夏
蔡东藩自序于临江书舍
导语
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风靡海内外,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民国时期精心挑选的学生课外补充读物!系统学习中国历史的入门读本!
著名史学家柴德赓强烈推荐!毛泽东列给儿子毛岸英的必读书!
现代白话版,译者刘子儒深得蔡东藩精髓,文笔流畅,史学功底扎实!
以轶闻为纬,既有《三国演义》式的血肉丰满;以正史为经,更有《资治心通鉴》式的确凿严谨。
书评(媒体评论)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
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著名史学家 顾颉刚
我们的民族历史要承,要绪,读蔡先生的书可以
导你入门,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著名作家 二月河
如果我们需要理解中国历史的丰富和复杂,蔡著
确实是一部难得的线索清楚、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
作品。
——北大教授 张颐武
毛泽东为何喜爱蔡著?原因很多,但蔡著成功实
现了历史真实和趣味性的统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著名学者 杨天石
精彩页
第一回 隋末天下大乱
李渊,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是西凉武昭王李的七世孙。东晋时,李暠率军占据西凉一地,自称为王,传位于儿子李歆,后来被北凉灭掉。李欲生个儿子叫李重耳,李重耳生个儿子叫李熙,李熙生个儿子叫李天锡,李天锡又生个儿子叫李虎。李虎在西魏立了大功,被魏王赐姓大野,封为太尉。
因为辅佐北周伐魏有功,李虎和李弼等八人号称“八柱国”,死后被封为唐国公。北周灭亡后,隋朝建立。李虎的儿子李闼效力于隋朝,袭封唐国公。
李闼的妻子独孤氏,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同胞姊妹,因此文帝与李闼,名为君臣,实为姻亲。李闼的儿子李渊,身体强健,器宇不凡,隋文帝觉得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对他十分喜爱。李闼过世后,隋文帝命李渊世袭爵位,继任谯、陇二州刺史。
隋炀帝继位后,封表兄李渊为太守,后又升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隋炀帝率军出征辽东时,派李渊督运兵粮,接济大军。这时,隋朝故相杨素的儿子,楚国公杨玄感起兵叛乱,围攻东都洛阳。李渊飞书禀明隋炀帝,隋炀帝慌忙率军归来,任命李渊为弘化(甘肃省合水一带)留守,抵御杨玄感。后来,杨玄感兵败身亡,李渊就一直留守在弘化。李渊平时对身边人很宽和,深得人心。
此时,隋朝政治荒暴,已经让百姓怨言四起。最开始,隋朝将亡的谣言只是在坊间流传,后来竟传人宫廷,就连隋炀帝也经常听到这些谣言。
有些什么谣言呢?一则谣言说:“桃李子,有天下。”还有一则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蒲山公李宽的儿子李密,就是李弼的曾孙。他因祖宗余荫入朝为官,被隋炀帝授官左亲侍。隋炀帝见李密额头棱角分明,眼睛白多黑少,就说他非常狡猾,随即就罢免了李密的官职。杨玄感叛变的时候,李密与他密谋,后来,杨玄感兵败,李密就逃入瓦岗山投奔翟让。李密一心想利用谣言,自己称帝,哪知真命天子是另外一个姓李的,不是他。
隋炀帝把李密赶走后,又怀疑郕公李浑不安分。他一边诬陷李浑谋反,杀了李浑并诛灭其亲属;一边大造龙舟,到处游山玩水。
后来,隋炀帝又听说李渊很得将士之心,于是又开始猜忌李渊,派使臣到弘化传召李渊。
因为李浑被诛灭亲族,李渊正在兔死狐悲,隋炀帝突然召他觐见,李渊就猜到对方不怀好意,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于是,李渊装作生病的样子,接见使臣,说自己病重,等病好了,就马上去觐见皇上,并拿出许多金银珠宝送给使臣。
使臣得了许多钱财,很乐意做个人情,于是满口答应着告辞了。回去后,使臣在隋场帝面前回禀,说李渊病重,并为李渊说了很多好话。当时,隋炀帝正在恣意淫乐,也没有心思顾及李渊,于是,李渊这件事就被搁置了好几个月。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