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点怀疑对象/文学新势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袭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杨袭,2008年始发表小说,有多部作品被转载、获奖,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现居黄河口。
书评(媒体评论)
杨袭认为写小说是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也是
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当杨袭以一条河、一个小镇、
一座高塔、一群生老病死的普通人,慢慢建构起自己
的文学世界,在那些充满隐喻的细枝末节里,我们读
到了杨袭生命和思考的重量。她始终站在真诚面对生
活、真诚表达自我的立场上,即使文坛各种浪潮汹涌
,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她对人世和生命,始终有
审慎而冷静的观察,并且一直在寻求答案。
——张艳梅
目录
夜风习习
办挺韩寒
菜狗来旺
蓝鸟
你当我是谁
死亡波尔卡·1995
找奶娘
折翅的老根儿
重点怀疑对象
阿叹的火车
姑娘十八
向西,再向北
三声蛙鸣
精彩页
夜风习习
我再次到达泥河镇时,日已西斜,懒洋洋地挑在镇西面粉厂上方。我从北边来,方口袢带鞋上沾满稀泥,肩上背着装满咸梭鱼的布袋,手里攥着一把紫红色的水蓼。我长长的影子一直拉过小路和路边的野草,跌到路东边荡漾着绿色藻类的水沟里。
等我站上镇西小石桥,将已经蔫软的水蓼扔到桥下时,确定上了那个瘦高挑儿的当。
其实,和瘦高挑儿分手不久,我心里就开始打起鼓,不祥之感在心里慢慢扎下根,很快钻入五脏六肺,脚下也踉踉跄跄起来,一连摔了几个跟头,弄得满身泥水。但我强撑着,心想没准儿真是他说的那样,明天或者后天,我出海的父亲就回到家了。在我很小的时候,也许是刚开始上小学,也许还要早,我就再也没见过父亲。母亲说父亲出海打鱼了,说他回来时,会给我带红色盖子的小螃蟹和各种形状的海螺。我盼望他带回一只闪着银光的马蹄螺,我最好的伙伴片片就有一只。但片片几次告诉我,我父亲不是出海打鱼了,是同邻村的刘家寡妇小焕私奔了。有人在一个叫衡水的地方见到过他们。我生了片片的气,她每说一次,我就好几天不跟她说话。我不相信父亲会和那个叫小焕的私奔,那女人吊着眼角,穿着翻领褂子,一看就不是个正经人。
我记得父亲离家的前一天,他坐在我们家院墙南边的麦秸垛上,眯着眼望着很远的地方,也许是看着天边突起在地平线上的防洪坝,也许是看着天上一只盘旋的苍鹭。我问父亲在看什么,父亲转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远方,把我揽在怀里,说:“看我自己的心。”我不明白父亲的话,不明白看心为什么不低头看而看那么远的地方。我说:“不要看心,看的话还得扒出来,你就死了。”父亲说:“是,所以,人永远不可能明白自己的心。”我听着无趣,就从他怀里挣出来,找片片去村北掐苘麻果儿去了。
第二天,第三天,此后的很多天,母亲带着我在村里、去邻村,见人就问见没见到我父亲。母亲一连找了很多天。最后确定再也找不到父亲后,从大门口将我抱进屋里,趴在炕上嘤嘤地哭起来。母亲一会儿哭得像一只绿头苍蝇,一会儿哭得像一只老蝉,边哭边揪着一条布单。我坐在炕沿上,手里摆弄着一只沙包,母亲的悲伤感染了我,我哭了一小会儿,肚子就咕噜咕噜叫起来。母亲擦了把脸,擤了把鼻涕去做饭。母亲把柴草利落地折断扔进灶洞,用衣袖擦着脸,堪称欣喜地对我说:“你爸到海上打鱼去了,出海一次要好多天,到时候给你带红盖的小螃蟹和海螺。”说完回头继续往灶里添柴,肩膀一耸一耸的。
母亲从此更加忙碌了,天一亮就扛着锄头、攥着镰刀下地干活,晚上回来吃过饭后洗净手,在炕边支起小桌,舞动着小小的棒槌织花边。母亲说:“织一张,赚两毛钱。”母亲还说:“要一天能织十张该多好啊,那我们就过上好日子了。”但根本织不了十张,十来天,才能织一张。所以,慢慢地,母亲就不给我吃鸡蛋了,我看着母亲捧着鸡蛋往一只草编的笸箩里放,母亲小心翼翼地放好,盖上盖子,对我说:“鸡蛋拿到街上就能卖钱,卖了后,过年就给你扯件花褂子。”我在母亲欢快的声调中憧憬着快快过年。
我在愉快的憧憬和悲伤的失望中上着学,长高了,长壮了,能跟着母亲一起下地拔草了,能为母亲做饭了,能在母亲卖鸡蛋时快速算好价钱了。冬天,母亲将炕烧得热烘烘的,我们早早爬进被窝,母亲拿棉被裹住腿脚纳鞋底,我趴在被窝里写作业。母亲说:“好好学,考高分,考个大学生,进城工作,等妈老了跟着俺闺女去享福。”我看着母亲笑得细弯弯的眉眼,写得更有劲儿了。
我一直是全班第一,母亲每次捧着我的奖状都不停地亲。班主任吴老师在村口碰上我和母亲,说:“明年五年级了,平平和和学着,也稳稳地考个县一中。”吴老师说完蹁上洋车子去教育局开会了。母亲却将脸转向一边。我知道,是吴老师说开学后要交三十二块五毛钱的学费,把母亲吓住了。
我站在小石桥上,想着那天清早,母亲边给我梳辫子,边对我说:“你见了你老姑父,对他说钱用到年前就还,你说咱们家里有鸡有鹅,到那时吃不完的粮食也粜一些,就能还他。”
P1-3
导语
杨袭以一条河、一个小镇、一座高塔、一群生老病死的普通人,慢慢建构起自己的文学世界,在那些充满隐喻的细枝末节里,可以读到了杨袭生命和思考的重量。
每一个故事情感细腻,作者能将人物的情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序言
“文学新势力”文丛·序
张清华 邱华栋
2012年10月,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再度激发了国
人的文学激情,也唤醒了各界在文学教育方面的旧梦。这
其中就包括北师大。因为一段至关重要的学缘,莫言曾于
1991年获得了北师大授予的文学硕士学位,而此刻,作为
母校的师大自然倍感荣耀,遂立刻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写作中心,并邀请莫言前来担任主任。中心成立之初
,其核心职能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就是文学教育和创
作人才的培养。
需要稍加追溯前缘,才能说明这套文丛的来历。1988
年,由当时在研究生院任职的童庆炳教授牵头,由北京师
范大学提供学制条件,牵手中国作家协会所属的鲁迅文学
院,共同招收了首届作家研究生班。那时的学位制度还相
对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各种规章还没有现在这样严苛和
完善,所以运作相对容易,招生考试环节也相对宽松。因
此,一批在当时的文坛已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便被不拘
一格,悉数收罗。之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受过太正规
的教育,刘震云几乎是唯一一个,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77
级的本科毕业生,系出正宗名门。余华便只是在浙江海盐
上过中学;莫言之前虽有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两
年的经历,但更早先却是连中学教育也不完整;严歌苓、
迟子建等差不多都只是受过中等专业教育;其他人我们未
做过严格的统计,但可以肯定,其中多数未曾上过大学。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这些人是那时中国最具希望的一批,
是青年作家中的翘楚,未来文坛的半壁江山。从这里出发
,二十年过后,他们的确未负众望,为中国文学争得了至
高荣誉,也几乎成为一代作家的代言人。
很显然,这一传统成为北师大和鲁迅文学院共同的一
个记忆,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
是两所学校引以为豪的历史。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再续昔
日文学教育的前缘,找回这一无双的荣耀,也就是很自然
的事情了。
因了以上的缘由,2叭6年,北师大校方经过认真研究
,参考过去的合作模式,从全校不多的单招单考的硕士名
额中拿出了20个,交由文学院和国际写作中心,来寻求与
鲁迅文学院合作,并于2017年秋季正式招收了“非全日制
”学术型文学创作硕士研究生。为了省却过于烦琐的制度
性限制,我们特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二级学科下,设
立了“文学创作方向”,并采用了学术导师加创作导师相
结合的培养模式,以给学员创造更为合适和充分的学习条
件。鲁迅文学院则为他们提供居住和学习的物质条件,提
供尽可能好的一切形式的支持,并拟在培养方案中结合鲁
院的讲座制培养模式,两相结合,尽显特色互补的优势。
同时还必须指出,有几位至关重要的人物支持了这项
事业。时任北师大党委书记的刘川生教授、校长董奇教授
,他们在推助写作中心的文学教育工作方面给予了大力支
持,在制定相关体制机制方面也给予了诸多方便;晚年在
病中的童庆炳教授,多次勉励我们传承好过去的经验,大
胆探索,争取把工作尽早落到实处。中国作协这一方面,
作协党组、特别是铁凝主席也同样给予了积极支持和热诚
关怀;分管鲁迅文学院工作的吉狄马加书记,则在工作中
给予了非常具体的关心和指导。
参与该项工作,制定合作规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以及日常服务管理等诸项事务的,便是本文的两位作者
,时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的邱华栋,和北师大文学院
负责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兼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
。整个过程中,要想实现两个职能完全不同的单位之间的
密切合作,在所有培养工作的环节上都无缝对接,是一个
至为琐细的工作,难以尽述。好在这不是一个“工作汇报
”,我们在此也就从略了。主要想说明的是,两校之间目
前的合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一切都在愿景之中。
迄今为止,该方向的研究生已经招收了三届,共56人
。从总体情况看,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在学员中,有鲁迅
文学奖获得者乔叶、鲁敏,有多位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获
得者,有“70后”“80后”广有影响的青年作家,像东紫
、杨遥、朱山坡、林森、马笑泉、高满航、闫文盛、曹谁
、曾剑、王小王,等等,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已经有了相
当出众的成绩,或是十分丰富的经验,然而他们共同的诉
求,又是都有“充电”的渴望,有成大家的梦想,所以因
了冥冥中某种命运的感召,汇聚到了一起。
关于文学教育,历来也是分歧明显众说不一的,有人
坚称“大学不培养作家”。这话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大学
的使命很多,成败胜负的确不在乎是否出产了一两个作家
。但这话的“潜台词”值得商榷——其意思是有轻蔑的,
是说“你培养不了作家”,“作家不是谁培养出来的”。
这当然也对,没有哪个大学敢说自己“培养”了几个作家
,而只能说,那儿“走出了”哪些个作家和诗人。但这么
说是否意味着文学教育是无必要的呢?似乎也不能。因为
照某些人的逻辑,我们就可以反问,大学不能培养作家,
难道就可以“培养”经济学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法学家
吗?谁又敢于说,他们“培养”了那些伟大和杰出的人物
呢?很显然,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都是很难通过“定制”
来培养的。但从另一方面说,大学又必须要提供人才成长
和受教育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宣称大学不培养作家又
是不负责任的。回顾当代文学的历史,文学的变革和作家
的成长与大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密切相关。“文革”及“
文革”前大学教育的草创和荒芜时期,也出现过许多作家
,但他们要么是从战争年代的洗礼中锻炼出来的,要么是
在长期的自学中成长起来的,因为没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
育,他们的文学道路多有延宕,艺术成长和成就也都受到
了限制,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正是“文革”后教育的全
面恢复与发展,才让文学事业出现了人才辈出蓬勃兴旺的
局面。
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家是无法培养的,但文
学教育是必需的。当然,文学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其目标
确乎主要不是“培养作家”,而是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素
质养成的环境条件,这才是成立“国际写作中心”、引进
著名作家执教的核心意义所在。换句话说,能不能出产一
两个作家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写作
的能力,成为文学的内行才是重要的。传统的文学教育虽
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所培养的读书人大都是既能够
研究,又可以写作的双料人才。新文学的早期,大学的教
授也有许许多多是学者和作家集于一身者,之后才逐渐文
脉不彰,大师不存,大学教育渐趋沦为工具化和技术化的
知识教育,名实不符的学术教育。
但无论如何,北师大与鲁院联办的这一培养模式,其
目标还是直接而干脆的,就是“培养作家”。当然,这培
养不是从根上栽植开始的,而是“选苗”和“移栽”的过
程,甚至有的就属于“摘果子”。即便是后者也不是无意
义的,当年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严歌苓等这批
人,在进来之前早就是声名鹊起的青年作家了,录取他们
无疑也是“摘果子”,但系统的阅读与学习,大学综合环
境下的熏陶成长,谁敢说对于他们后来的写作没有助益?
所以,我们坚信这一工作是有意义的。
最后再来说说这批作为“文学新势力”的新人。显然
,他们都属于“70后”或“80后”的一代,较之他们的前
辈,这批新人的主要差异在于代际经验。前代作家的成长
期大都经历过历史的大波大澜,童年也大都有原初和完整
的乡村生活经验,所以某种程度上还是受到“总体性经验
”支配和支持的一代作家。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
可以说寄寓了他对于农业社会生存的全部感受和想象,也
寄寓了他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巨变的全部记忆与理解,读之
如读一部血火相生、正邪相伴、生死轮替、魔道互换的史
诗。这种具有总体性和原生性的经验与美学,在下一代作
家这里早已变得不可能,他们都命定地处在某种“晚生”
和“后辈”的自我想象之中,不得不在碎片化、个体化的
历史经验与记忆中探索前行。
这些都并非新鲜的话题,我们也只是重复了前人既成
的说法。但这也是所谓“新势力”的根基与合法条件,“
新”在哪里,又何以成为“势力”,这是需要我们想清楚
的。在我们看来,所谓“新势力”其实就是指:一是有新
的文化特质的,他们在文化上所拥有的“新人”特色或许
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但一定是更具有个性、自主性和独
立思考的一代,是拥有新知和新的经验方式的一代,是用
新的思维与视角看取人生与世界的一代,是在网络信息时
代生存和写作的一代;二是有新的美学属性的,这些属性
自然更难以总体性的概括来描述,但毫无疑问他们是具有
陌生感的一族,是难以用传统范型所涵盖和统摄的一族,
是游走和不确定的一族,是空间化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彰显
的一族,当然,也是相对琐屑和相对真实,相对平和和相
对日常性的一族。有时我们觉得是这样的不满足,但有时
我们又会觉得,他们离着理想的文学,离所谓普世性的“
世界文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旁观者说一千句,不及读者自己去观照、去体昧其中
的丰富和微妙,“总体性”之不存,我们的概括也自然显
得苍白无力,不如读者们自己去一一打量和细细辨识。
看,这就是“文学新势力”,他们来了。
2019年7月,北京西山暑热中
内容推荐
杨袭老师作品的每一个故事都很丰富精彩,文章读来情感细腻,能将人物的情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视线放在一个个平凡、普通的人身上,借助文字去挖掘每个人内心的呼救、挣扎,以及内心柔软的情感,具有现实意义,促使人们去照应自己的内心。尤其是《夜风习习》,文章着重描写小孩子去借钱的整个经过,语言描写具有生活感、画面感,寥寥数语便能引起读者共鸣,其中体现的感情也是令人动容。《菜狗来旺》更是以一只三条腿的狗的视角去展开故事,在叙述中将故事与人性的讽刺一一道来,意味十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