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研究以自我妨碍理论为指导,尝试性地编制了青少年锻炼自我妨碍量表,通过预测设计和后果实验设计,用多个变量来同时预测自我妨碍,从而更明确地揭示青少年自我妨碍行为背后相关的心理机制。 作者简介 翟一飞,男,1978年7月生,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和运动心理学,现为南京大学体育部讲师。近5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教育部、江苏省体育局研究项目,参与《大学体育与健康》等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自我妨碍的概念及其发展 2.2 自我妨碍的相关影响因素 2.3 体育运动领域中自我妨碍的研究现状 2.4 自我妨碍的测量 3 青少年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青少年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心理构建 3.3 青少年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的编制和项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5 总体讨论 3.6 结论 4 青少年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结论 5 实验研究 5.1 实验一:竞争情境及不同评价方式对高、低自我妨碍青少年运动表现的影响 5.2 实验二:不同锻炼情境对青少年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影响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论 6.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