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族,甘肃天水人,1991年入伍西藏阿里。现居乌鲁木齐,从事图书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写作多关注地域和动物。出版有散文集《兽部落》《猎痛》《第一页》《两千年前的微笑》,长篇散文《图瓦之书》《狼界》《悬崖乐园》,非虚构三部曲《狼》《鹰》《骆驼》,长篇小说《狼苍穹》等四十余部作品。有部分作品在美国、巴基斯坦、中国台湾等地出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的自留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族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王族,甘肃天水人,1991年入伍西藏阿里。现居乌鲁木齐,从事图书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写作多关注地域和动物。出版有散文集《兽部落》《猎痛》《第一页》《两千年前的微笑》,长篇散文《图瓦之书》《狼界》《悬崖乐园》,非虚构三部曲《狼》《鹰》《骆驼》,长篇小说《狼苍穹》等四十余部作品。有部分作品在美国、巴基斯坦、中国台湾等地出版。 后记 今日将稿子整理完毕,突然觉得我的兴趣仅仅只在于 写作,一旦写毕,便与稿子的缘分尽了,变得形同陌生路 人。 由此可见,作者之于作品,只是被神选中的劳动者, 一旦劳动结束,便自然分离。 同时在心中浮出感慨:于散文而言,似乎越写越难, 总有就此罢笔,永不再写的预感。人做事全凭心气,心气 不足便很难施展手脚。写作尤为如此,这也是一直畏惧散 文难以出新,不敢轻易再写的原因。 现在要将这部书稿打发出去了,却又惶恐一旦放出, 便再无修正改变的机会。于是与出版社编辑商量,用十日 左右将稿子修改打磨了一一遍。不得不承认,修改稿子就 像寻找在时间中迷失的自己,屡屡为迎面而来的陌生、错 位和乱杂而吃惊。于是感叹,昔日的自己,耽于那么多的 激情,似乎常常在绳上跳舞,以至于现在回头审视,觉得 那时候的自己气息急促,只知道奔跑,没有停下来看看风 景。而这十日左右的修改打磨,是难得的停顿、观望和思 量,终于让稿子被修正,呈现出新的面貌。 修改打磨中,每读一篇,每改一字,都犹如是与以前 的自己相认,让停顿的时间苏醒,并且再次呼吸。有人说 ,有时候把写过的东西重写一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以 后如有机会,我也要体验一下那样的幸福。 定稿后回头看,发现这本散文集以新疆的自然风物为 切人点,对水、树、草、山、雪、风、雨、歌、鱼、酒、 路、阳光、动物、石头、器物、沙漠、传说、故事、牧场 、数字、岩画、猎人等,作为深入和呈现的对象,逐一记 录其发生的独特事件,并揭示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文化、地 域特色和人群生存等内容。由于新疆分布绿洲、草原、沙 漠和戈壁,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便突出显著的独特性。而 选用“神的自留地”作为书名,其目的是为了展示鲜明的 地域特色,让读者了解边疆人群的生存法则。 写这本书的念头,一定产生于某个夜晚,当时在心中 确定用“块状式”写作法,逐一表现新疆时,一定充满小 小的野心。新疆难写,但在新疆写作,却会源源不断地受 到启示和引领,并且经常会欣喜地发现,自己在这块土地 上成为经历者的同时,亦是一位见证者。 以前是这样,以后也必将仍然如此。 是为后记。 王族 2018年11月3日,雪后 目录 水 树 草 山 雪 风 雨 歌 酒 路 美食 阳光 动物 石头 器具 沙漠 传说 故事 牧场 数字 岩画 猎人 后记 精彩页 水 1、水过村庄 有一句谚语说,马跑得再快,也比不上缓慢流淌的河水。 在图瓦人居住的白哈巴村,有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夏天,因雪水流下来汇入小河,会流淌得略大一些;到了冬天,河面上结一层冰,便看不到河水,只听见冰层下有哗哗的流水声。 小河边有不少松树,长得高大笔直。远远看上去,顺着小河的走向,两排松树也顺势而下,是一景。 牛羊和马要到河边喝水。它们用一天时间在村子周围吃草,吃到下午,肚子鼓胀起来,这时候便要饮水,它们把头伸人水中一饮便是十余分钟。这畅快的长饮,是它们一天的尾声,它们不慌不忙,直至喝饱后才向围圈走去。村里的大群牛羊在夏季都去了牧场,唯有零星部分留在村里,由一些小孩放牧。此时,他们看见牛羊喝足了水,便吆喝一声,它们回家的步子就迈得快了。我估计算了一下,小河从村里流过有一公里,在村头的水中放一片树叶,大概一小时就流出了村子。这么短的距离和这么快的流速,并不能给小村留下什么。 我和索伦格要过小河去村子对面的山坡上,因前一天阿尔泰山上下了雨,河水猛涨,搭在河上的独木桥被河水冲走了。我脱掉鞋子准备膛水过去,索伦格脸色大变,用手制止了我。后来我才知道图瓦人因为敬水,从不把脚踩入河中。 图瓦人亦从不在河中洗澡。他们认为水养育了万物,不能把水弄脏。图瓦人也从不在河中洗东西,总是把水舀出在岸上洗,洗完后将脏水泼到别处,不让它流到河中。一天,我看见村里最贫穷的龙达在河边洗马鞍子,马鞍子已使用多年,可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她洗得很认真,先将上面的脏东西洗掉,再用一把小刀刮去油渍。十余分钟后,马鞍子变得像新的一样。贫穷者不能有更多的东西,那些她没有的东西,有可能是她的梦,也有可能是折磨着她内心的怪物,但她可以把旧东西洗去,拥有干净也是一种财富。看着十余分钟后在龙达手中焕然一新的马鞍子,我真想对她说,其实你不穷,比如现在,你就是一个富人。我见过村子里的几个富人,都把马鞍子骑得黑乎乎的,从不洗一次。 龙达洗完马鞍子后,照例将脏水泼到赛尔江的洋芋地里。赛尔江这家伙真是聪明,把菜地选在河边,人们洗完东西都将水泼到菜地里,让他省了很多力气。洗过东西的水里面含有对洋芋生长有用的东西,所以,他的洋芋长得比别人的洋芋好。 我以为她倒完水后就回去了,没想到她又舀水洗岸上的石头。刚才她从村子里走来时,脚上带有泥土,在石头上留下了脚印。现在,她要将其一一洗去。她洗得很认真,一直把石头上所有的污垢都洗掉,才收拾好东西走了。 我远远看着,内心似是被什么灼痛。什么是真正的财富?物质终归只能是精神安慰,如果直接体现出精神,也许就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龙达已经走远,小河在静静流淌。偶有阳光从水面反射出光芒,似是对我内心感悟的一句回答,但倏忽问又消失,让我愣怔不已。 2、牧场一角 出村子往东,到了那仁牧场,很快又看到了水。 像高原所有的水一样,那仁牧场的这条河也是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汇成的,水流量不大,却冲开很宽的河道。因为河道平坦,水面便显得很平静,即使坐在河边也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河床也很宽,我在远处以为一步便可迈过去,好不容易走到跟前,才发现它有三米多宽。它在人的视野中显得狭窄,是因为被阔大的牧场映衬,便显得窄小。 我坐在河边看水。水清澈见底,河底的沙子似乎随流水在移动。有几条小鱼从水草中游出,撞入我投在水中的影子里,一惊,便快速逃走。此时四周安静,隐隐约约地,我听到了水声。一条表面上趋于平静的河,发出的水声是隐隐约约的,但却很紧密,似乎有无数双脚,正在看不见的地方行走。 任何一条河都有它的故事,那仁牧场的这条河也不例外。格尔林告诉我,在多年前,人们赶着牛羊到处寻觅,却找不到如意的草场。有一天,牛羊突然像是听到召唤似的,齐刷刷地钻人一片树林子。人们要把它们拦回,但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只好让它们在树林里穿行。它们像是早已明确目标似的,排一列长队穿树林而过,又翻过一座山,才站住出神地望着前方。牧民们赶过去一看,眼前是一片广阔的草地,有一条小河在中间流淌。好牧场!牧民们发出赞叹,羊群咩咩叫成一片。少顷,羊群从山坡上跑到河边,牧民们以为羊要饮水,但它们却站在河边不动,望着河水出神。牧民们明白了,是这条小河的流水声把羊引了过来。 P1-3 导语 由于新疆分布绿洲、草原、沙漠和戈壁,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便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历来有“神的后花园、神的自留地”等美称,作者选用“神的自留地”作为书名,其目的是为了展示边疆鲜明的地域特色,让读者了解边地族群的生存法则。 序言 一种交还 “神的自留地”是地名,指图瓦人居住的白哈巴和禾 木两个村落。因为这两个村落极其相似,所以人们经常用 同一名字共称之,只要提到“神的自留地”,便知是在指 白哈巴,亦可指禾木。 但我很多年都没有仔细琢磨过“神的自留地”这一说 法,虽然它的意思一目了然,但因为和风景有关,所以便 总是被忽略。我猜想,这个名字可能是一位哈萨克族或蒙 古族牧民起的,因为从中可看出一种文化倾向,同时还体 现出自足心理,并有习俗信仰的痕迹。 有好几年,我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去做,但却总是去 白哈巴和禾木。每次去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自己在别处 奔波累了,这里是休息的好地方。这两个村落以美丽著称 ,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我喜欢这两个地方的干净和平静, 这种感觉从初涉一直保持到现在。时至今日,如果要让我 说一点什么的话,我觉得“神的自留地”是两个地方对同 一名字的占有和掠夺,……其实我不应该这样写,否则会 导致这本书变成人文地理。新疆已经被很多太过于明亮的 文字所遮蔽,我不想成为这制造大军中的一员。 水、树、草、山、雪、风、雨、歌、酒、路、阳光、 动物、石头、器具、沙漠、传说、故事、牧场、数字、岩 画……从事物本身而言,是对地域的支撑。但关注地域是 危险的,它很容易让人迷失和被掠夺,但当你进入地域再 从地域中走出后,地域可以是文化,也可以是人自身,而 文字有可能就是地域的延伸或再生。 这里的人是特殊的,但在文字中却并不应该特殊。所 以,我更愿意让人变成这块土地上的质问者。有些人的背 影清晰无比,有些人的背影则一团模糊。但我欣喜自己站 在所有人的后面,我可以看到更多。 以前对“神的自留地”一说只是知道而已,直到此次 要被拿来用作书名了,才仔细琢磨它的意思。但仍没有琢 磨出什么,只是认清了一点——这里是神的自留地,但并 非是神示,而是人说出的,因为人觉得神的自留地应该是 这样的,所以人便代替神发言。 如此这般,便坦然于书名的使用,甚至心中暗想,应 该把自己的“拿来主义”,视之为一种交还。 2018年11月13日 内容推荐 这部散文集以新疆的自然风物为切入点,分别对水、树、草、山、雪、风、雨、歌、鱼、酒、阳光、动物、石头、器物、沙漠、传说、故事、牧场、数字、岩画、猎人、路等,作为深入和呈现对象,逐一记录其发生的独特事件,并揭示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和人群生存等内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