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黄雀记(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苏童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苏童,1963年生于苏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包括《红粉》《妻妾成群》《河岸》《碧奴》《黄雀记》等。他的作品获得多项殊荣,曾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第五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目录 第一章 保润的春天 照片 魂 手电筒 祖宗与蛇 祖父的头发 井亭医院 祖父、父亲和儿子 四月 柳生来了 花匠的孙女 讨债 家 兔笼 会合 白色吉普车 拘留所 藕香亭 捞人 回家 第二章 柳生的秋天 侥幸岁月 特二床 幽灵的声音 空屋 公关小姐 香火庙 羞耻 水塔风波 麻烦 马戏团 白马 后悔 回家 全家福 旧货交易 扫墓 第三章 白小姐的夏天 六月 庞先生 另一个人 顺风旅馆 水塔与小拉 公路 苏醒 房客 房东 门外 柳生和庞先生 两个人的夜晚 柳生的婚礼 天井里的水 突围 红脸婴儿 精彩页 照片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祖父都要去拍照。 七十岁之后,祖父习惯了以算术的角度眺望死亡,对于自己延长的寿命,他很满意。加减法是容易计算的。他五十三岁那年在点心店吃汤圆,被汤圆里的热猪油烫了一下,不知怎么引发了心肌梗死,送到医院去抢救,结果死而复生,以此推算,已经多活了十七年。再往前的死亡事件是蓄谋的,祖父那一年才四十五岁,突然活腻了,春天他去铁路道口卧轨,人都躺下来了,火车迟迟不来,扳道工豢养的一条大狼狗先来了。祖父素来怕狗,准备好被火车碾,却不愿意被狼狗咬,于是狼狈地爬起来逃下了铁道。到了夏天,祖父还是想死。这次他选择了水路,是从僻静的西门城墙上跳进护城河的,他以为只要扑通一下,便可简易快捷地投入死神的怀抱,没想到一睁眼,人躺在了城墙下面,一群吵吵嚷嚷的中学生围着他,好奇地打听他跳河的动机。祖父仰视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睛,一时拿不定主意,是该批评孩子们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是应该对他们说一声谢谢。祖父的身体经过河水仓促的洗礼,显得轻盈而舒畅,只是右手手掌有点不舒服。抬起右手看看,手中不知什么时候抓到了一片枫树叶,抓得太紧,枫叶牢牢地沾在掌心里了。他坐起来,把枫叶从手掌上小心地剥离,对孩子们说了句:一言难尽。然后就爬起来,湿漉漉地走了。 祖父走出去好远了,听见孩子们在后面猜测他的去向,七嘴八舌的。有个尖厉的声音说,什么叫一言难尽?这个人看来是活腻啦,会不会又去找地方寻死了?祖父看看高处的城墙,看看低处的护城河,又抬头看看天空,忽然朝孩子们的方向折返回来。虽然他的脚步有点拖沓,表情看起来也扭扭捏捏的,但他的目光给人以新生的感觉,它像夏日的天空一样,明朗,深远。他向孩子们匆匆地表了个态,算了算了。他说,既然狼狗不让我死,你们也不让我死,那我就活着好了。无所谓,死不了就活着,活一天赚一天吧。 后来祖父就消失在城墙拐角处了,像一条费解的谜语,终于逃离了猜谜者的视线。那群中学生是出来春游的,偶然救下一名轻生者,本来属于典型的好人好事,但获救者对生死如此潦草、如此随意的态度,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成就感,也给他们带来了深深的困扰。他们不认识香椿树街的祖父,不知道他为什么一会儿要死,一会儿又要活下去了。他们不知道祖父是个守信的人,从此以后果真断了轻生之念。如果我们还是采用算术的方法,如果活一天真的是赚一天,祖父足足多活了二十五年,赚了惊人的九千一百二十五天,赚了这么多,祖父当然是很满意的。 我们香椿树街上老人特别多,老人大多怕死,怕死的大多先走了。有一年夏天气温反常,狡诈的死神藏身于热浪,在香椿树街上巡弋,一口气拽走了七个可怜的老人。祖父冒着高温酷暑,逐一登门吊唁,发现七家葬礼都缺乏组织,敷衍了事,充满了这样那样的遗憾。最离谱的是码头工人乔师傅家,儿女们居然找不到乔师傅的照片。丧幔上的遗照令人不安,那是从乔师傅的工作证上剪下来翻拍的,是几十年前的乔师傅,模样还很年轻,由于乔家两个儿子与其父面貌酷肖,所以,上门吊唁的人们都大吃一惊,死者看起来不是乔师傅,这么看,很像他大儿子,那么看,又像他的小儿子了。祖父端详半天,心里话不宜声张,出了门便长叹一声,对邻居们说,这个乔师傅太节省了,一世人生啊,省什么都不能省那张照片,容易误会啊。 一个人无法张罗自己的葬礼,身后之事,必须从生前做起。这是祖父的信条。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祖父都要去鸿雁照相馆拍照,拍了好多年,连邻居们都知道了他的爱好,免不了要与他探讨这份爱好的意义。祖父对邻居们说,你们知道我脑子里有个大气泡的,气泡说破就破,我这条命,说走就走的,到时都靠他们,怎么也不放心,趁着身体还硬朗,就为自己准备一张新鲜的遗照吧。(P3-6) 导语 当代文学大家、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长篇小说代表作! 《黄雀记(精)》是当代文学大家苏童至为重要的长篇小说。苏童曾于2009年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获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黄雀记(精)》于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颁奖词称苏童“对长篇艺术的探索在《黄雀记(精)》中达到了成熟,这是一种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的长篇小说诗学,是写实的、又是隐喻和象征的,在严格限制和高度自律的结构中达到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一个时代的惶惑、脆弱和逼仄,一段关于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灵魂剖白! 香椿树街上,三个少年少女之间的孽与缘闪烁着灵异的、命运的光芒,在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艰难境遇中,苏童满怀悲悯地剖白时代变迁下人们的灵魂状况。 序言 我的写作忽疏忽密,持续有些年头了。谈创作,有时 有气无力,有时声如洪钟,也谈了好些年头了。但给自己 的书写自序,上一次似乎还要追溯到二十年前。我不知道 我后来为什么这样抗拒写自序,就像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 么那样热衷,我也不清楚自序的用途,究竟是为了对读者 多说一些话,还是为了对自己多说一些话。 一般来说,我不习惯在自己的作品结尾标注完成时间 ,但我在头脑一片空茫之际,罕见地自我考古,找出二十 多年前出版的小说集《少年血》,我意外地发现那本书的 自序后面标记了一个清晰的时间:1992.12.28。自序提 及我当时刚刚写完了一篇名叫《游泳池》的短篇,而篇末 时间提醒我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快要庆祝1993年的元旦 了。我想不起关于《游泳池》的写作细节了,能想起来的 竟然是那些年我栖身的阁楼,低矮的天花板,狭窄的楼梯 ,有三处地方必须注意撞头,我习惯了在阁楼里低头缩肩 的姿势。那些寒冷的冬夜,北风摇撼着老朽的木窗以及白 铁匠邻居们存放在户外的铁皮,铁皮会发出风铃般的脆响 。有时候风会从窗缝钻进来,在我的书桌上盘旋,很好奇 地掀起稿纸的一角,我抹平稿纸,继续写。我想起我当时 使用的一盏铁皮罩台灯,铁皮罩是铅灰色的,长方形的, 但灯光很温暖,投射的面积很大,那时候没有任何取暖设 备,但我写作的时候,手大部分时间泡在那温暖的光影里 ,并不冷。说这些我有些惭愧,感慨多,并非一件体面之 事,但我想把如此这般的感慨体面地修饰一下:写作这件 事,其实可以说得简单些,当时光流逝,写作就是我和岁 月的故事,或者就是我和灯光的故事。 前不久听一位做投资的朋友概括他们考察项目的经验 ,说种种考察最终不外乎考察两点:一是你去哪里,二是 你怎么去。会心一笑之间,忽然觉得这经验挪移到写作, 一样地简洁可靠,创作其实也是一样的。你要去哪里?我 们习惯说,让作品到远方去,甚至比远方更远;让作品到 高处去,甚至比天空更高。这都很好,没有毛病。我们唯 一的难题是怎么去,这样的旅程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甚至 没有确定的路线图,只有依靠一字一句行走、探索,这样 漫长的旅程看不到尽头,因此,我和很多人一样,选择将 写作持续一生。 里尔克曾经给年轻的诗人们写信告诫:“以深深的谦 虚与耐性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开朗的时刻,这才是艺术的 生活,无论是理解或创造,都一样。”这封信至今并不过 时,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收到了这封信,我们很多人愿意手 持这封信写作、生活,无论那个豁然开朗的时刻是否会来 到,深深的谦虚与耐性都是写作者必须保持的品格,当然 ,那也是去远方必需的路条。 苏童 内容推荐 香椿街上的三个青年,一场扑朔迷离的强奸风波, 一个人的十年冤狱和三个人命运的罪与罚。 《黄雀记(精)》全书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作者通过三个不同当事人的视角,书写了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成长与碰撞。 十年后,年少时犯下的错,错的时间,命运的手,让这三个人兜兜转转还是纠缠在了一起。命运迫使他们发现,尽管物是人非斗转星移,他们依然不得不去面对过去的巨大伤痛。 过去的终究不会过去,该还的终是要还。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清算当年留下的罪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