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凭观川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曾祥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凭观川陆》记录作者退休后携眷赴国内外旅游的纪实与观感。叙述老者国外自由行的能力以及在线办理签证(包括“申根”)的艰辛。介绍出境旅游策划和网上预订宾馆的心得。注重古典建筑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到访知名大学、联合国机构及音乐厅(留影照片),老有所为。 目录 序言 国内篇 北京 一平方千米 建筑一瞥 漫步百万庄 路经国会街 延庆随想 居家宣武 天津 曾经先行 近代天津启示录 津西往事 重逢感触 河北 感触黄骅 山西 大同云冈 内蒙古 绿装科尔沁 辽宁 魅力大连 上海 南翔古镇 浙江 钱塘随笔 福建 走进厦门 山东 流连青岛 湖北 巍巍武汉 台湾 台湾观感 国外篇 法国 巴黎 意大利 威尼斯 罗马 荷兰 荷兰两首都 爱尔兰 都柏林 瑞士 巴塞尔 卢塞恩 捷克 布拉格 英国 英国旅行 德国 认识德国 波茨坦会址 莱比锡 芬兰 丹麦 瑞典 挪威 美国 沙漠之旅 横穿新约克 小憩夏威夷 名校之旅 加拿大 多伦多随想 澳大利亚 赴澳三城记 悉尼 堪培拉 墨尔本 日本 日本印象 参考文献 跋 序言 与家人外出旅游是自己退休生活的一个方面,所到之 处的观感也顺手写成散文。日积月累便集合为本书。书写 游记应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古代南北朝时期杰出诗人 鲍照的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记述了公元439年他从南 京去九江时途经山河的所见所闻,研读时颇受启发,故采 用他的词句“凭观川陆”作为书名。据说,鲍照经常置身 原野中巨大、平坦的岩石台上读书、写作;居高临下,视 野宽广、思路通达。其情景也似我的晚年生活:涉猎各方 面知识,远望未来、抚今追昔;不仅看国内外的川陆。也 能感悟自己思维和境界的川陆。 基于实情。年迈的精力让自己放弃对大型报刊投稿的 追求而把心得献给本单位为离退休老干部开辟的《金色年 华》、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以及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员 会等单位的内部刊物这些平台上。同时,也感谢他们给予 自己的厚爱。因此,这些拙作也就成了本书的素材。 对于写作,父亲常为我们中文功底欠佳感到遗憾。当 然,也有时对自己较好的习作质疑地问道:这是否出自你 的手笔?我怀念天津实验小学语文公开课上对造句的训练 和市一中每次班级作文后的批改与讲评。这些训练成为自 己笔耕的功底。也培养了自己对文字一丝不苟的态度。我 由一名建筑工人考入大学.又从偏僻农村中学执教10年后 去攻读硕士学位。感激能够跟随已故的北京大学林超和陈 传康两位教授完成三年制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学业,也听到 了地学界陈述彭、吴传钧等老一辈院士对图书出版的期盼 。难忘在国家计委国土局时行文与出差报告的实践。这些 ,都是激励自己不断创作的源泉。 我学生时代喜欢散文,以后又重视外文,还有幸在初 中一年级时发现原本为高校英文系毕业生而改行教俄语的 老师在个人用书上的拉丁文签名以及大学时代能够接触到 当时为数不多的来自老圣约翰大学的教师授课。我在本书 的一些文章中尽量就国外著名景点名称和重要词汇保留法 文、德文和意大利文,力求原汁原味。它并不是出于浅薄 或被误解为“卖弄”。出于偏爱,书中所附的41幅照片中 ,多以所到之处的著名学府掠影为主,同时尽量辑录文化 遗产或是几处难得的景点,以丰富本书的内容。 导语 《凭观川陆》是一部游记作品集。记录了作者张曾祥退休后携眷赴国内外旅游的旅行观感。作者在本书的一些文章中尽量就国外著名景点名称和重要词汇保留法文、德文和意大利文,力求原汁原味。出于偏爱,书中所附的41幅照片中,多以所到之处的著名学府掠影为主,同时尽量辑录文化遗产或是几处难得的景点,以丰富本书的内容。 后记 2013年曾先后出版两本书籍,时隔几年,更感到完成 第三本书《凭观川陆》时间紧迫。然而,事与愿违:加速 完成的书稿被外界的拖拉延误了一年半。幸好,有中央民 族大学出版社及时接应才使它面世。 书中所附照片多选择了自己偏爱的名校。2015年8月下 旬,对敬佩已久的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TH)曾寻找、 攀登了三次,终于在离苏前的凌晨4:30到达了主楼所在的 低山顶部并请早晨打扫卫生的工人用自己简陋的相机拍摄 、记录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尽管,此幅照片质量欠佳, 但能在这所世界排行前十名的学府前留影,一切都值得。 书的封面采用抗战胜利后丰子恺先生为天津《民国日 报》所作的山水漫画以与书名切题;封底取材国外哥特式 建筑精华的窗饰并写明“从一平方千米开始”的旅游初衷( 即本书的开篇文章),以及它醒目、简洁的英文书名和作者 的汉语拼音,色彩使用红、蓝、白三色。在此,要感谢天 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英国 IVYPress Lit.的帮助,为本书增辉。 自由行为我和全家带来乐趣,愿心得与大家共享。 精彩页 北京 一平方千米 北京市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街道办事处(为处一级)。自己宿舍所在的地区归椿树街道办事处管辖。该辖区形状大致呈方形,四角端点分别是:虎坊桥、和平门、宣武门和菜市口,总面积一个多平方千米。退休后休闲散步,多限于此,终日思考、追索,颇感历史韵味丰厚。 东南一隅的虎坊桥路口处,是中国书店所在的瑞祥大厦,一派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该地原是1920年建成的京华印书局,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京的印刷机构。其外表形同船只,也有“船楼”的美称,意寓中国近代印刷出版事业的起航。上下四层,当时已采用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架构,至今仍保留着目前市内唯一的一部木制导轨电梯,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面的湖广会馆历史悠久,孙中山先生曾先后五次莅临并在此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向东的晋阳饭庄,是清代《四库全书》总纂官、内阁学士纪晓岚的故居。庭院内的藤萝古树,为先生亲自栽种;后院的“阅微草堂”彰显书香门第之风。以后,这里又是中国京剧梨园子弟的摇篮——成立于1904年的北平富连成戏剧学社(旧址)。它在40多年的办学生涯中,共培养出800多名京剧名角,如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叶盛兰等。梅兰芳、周信芳也都来此进修。虎坊桥西北一带古城风貌犹存,现在的前、后孙公园胡同过去曾是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的寓所。他勤奋好学、热衷藏书,院内设有“万卷楼”。以后,又有多位名人相继在此居住。后来,清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等利用其部分寓所建造安徽会馆,现已修复并择日对外开放。寓所的另一部分,即现在的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现在,孙公园附近还有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平房砖雕精细,装饰彩绘,形制正统,前堂后寝与坎宅巽门体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街巷院落重重,庭院深深。再往西行,格局雷同,不少京剧名家曾居住于此,如椿树下二条的金少山、尚小云,山西街的苟慧生。奚啸伯、杨宝森等也都久居此地。街巷生活气息浓厚:一家杂货店门面上方的长条形牌匾至今保存,浮雕题字依稀可见,书法苍劲有力;恪守商业道德,秉承“虔制诸品名香”的宗旨。早年一家名为“同盛春”的普通小饭馆的灰色墙楼残部屹立,窑制砖块相互嵌合、浆满灰实,凸显老一辈工匠的绝佳手艺。 虎坊桥北端设和平门。民国时期为方便出行,于1926年在正阳、宣武两门之间开通门户,沿南、北新华街直达新华门。南新华街的西侧,为北京师范大学旧址,南部教学楼底层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奠基”的隶书石刻并附老式拼音,今日为实验小学。北部是原来的师大理学院,中间是“国立高教图书馆”旧址。该建筑当时聘请丹麦、德国、美国、瑞士等四国工程师联合设计,后黎元洪总统主持开馆仪式,至20世纪50年代已藏书逾百万册,相当可观,可居同类之首。对面是原来的师大附小,也是钱学森教授的母校。由于其父亲来京赴民国政府任职,他随之北上到此就读。校舍老建筑的木栅栏杆古风依旧,严谨优良的学风造就出我国的“航天之父”。与学校北面相比邻的是西河沿街的正乙祠戏楼,这座古老建筑已重建300周年,它始建于明、复修于清,阅尽沧桑、风韵清雅、遗世独立,堪称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现在,师大旧址以南的宣武幼儿园所在地早先曾是丰泰照相馆,它于1905年拍摄过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无声影片,即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定军山》。该影片曾在前门大栅栏的大观楼首演,它见证了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百年业绩。 继续往南是琉璃厂的古文化街,书画古籍、文房四宝,应有尽有。始建于1672年的松竹斋南纸店,很早就以木版刻印技术闻名,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内廷官文用纸和朝廷的考试用纸均由该店提供。1894一年更名为荣宝斋,体现“以文会友,以荣为宝”的理念,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橱窗和知名品牌。当时的琉璃厂成为进士、举人和书生治学奋进的一条“雅路”,我国书画界名流于右任、张大千、齐白石等均在此留下历史足迹。 地处京城要冲的宣武门,在元代称为顺承门,明正统元年(1436)重建,正统四年(1439)取自张衡《东京赋》中“武节是宣”故改称宣武门,体现武烈宣扬之意。1601年1月4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身着儒服来京,受到明万历皇帝优礼并在宣武门内赐屋居住;所需由朝廷供给,颁赐银米,足敷神父需用。1605年8月在其住所东侧建中式建筑的礼拜堂。到了清朝,一些西方传教士又都分别受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君主的厚爱,这一带也成为欧洲耶稣会士介绍、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前沿。被皇室誉为“通玄教师”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还领受皇帝赐金一千两,于顺治七年(1650)按欧洲风格重建宣武门教堂,于1652年竣工。重建后的宣武门教堂统称天主教南堂(西什库教堂为北堂,王府井教堂为东堂,西直门教堂为西堂)。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