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时光之美--诗意二十四节气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七月娃娃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强调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本书中,自由美学生活践行者、旅行作家七月娃娃以诗意的语言、人文叙述的方式记录光阴流转,解析二十四节气之美;通过镜头捕捉和呈现四季美景与风土人情,引领读者重温时令节气的传统风情,感受中国时光的意蕴与美妙。
作者简介
七月娃娃,新闻传播学硕士,知名旅行摄影博主、自由生活美学践行者。十余年来足迹遍及二十多个国家,获多家平台旅行家称号。曾出版作品《念我旧时光——在越南的光影中旅行》《生活,总会给你答案》。
目录
春季篇
春到人间草木知
立春 梦醒时分
雨水 时光缱绻
惊蛰 万物生长
春分 舒云淡影
清明 旧梦缠绵
谷雨 花间茶事
夏季篇
绿树阴浓夏日长
立夏 时光微凉
小满 欲语还休
芒种 青梅煮酒
夏至 刹那芳华
小暑 此去经年
大暑 明月清风
秋季篇
轻罗小扇扑流萤
立秋 长夏未尽
处暑 山居岁月
白露 繁华褪尽
秋分 帘卷西风
寒露 暮然回首
霜降 十面埋伏
冬季篇
山回路转不见君
立冬 寂寞人间
小雪 空谷足音
大雪 酒入愁肠
冬至 黄昏月淡
小寒 浮生一梦
大寒 围炉夜话
序言
万水千山来看你
小时候生长在小镇,家里没有田地,住在镇上的医院
家属大院里,从小学到初中,从瓦砖的平房到钢筋水泥的
小楼房。那时就读的镇中心小学里,同学们大都来自镇下
面的农村,虽然村子里也有小学,家长们却更愿意把孩子
送到镇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因为农村的孩子太多,所以每
个学期除了寒暑假,我们还有农忙假,一放就是一个星期
。放假的时候,农村的孩子都回家里帮忙收割或插秧,回
来的时候个个都黑了一圈,手上长着粗糙的茧子。我在家
不用干活,便常常尾随高年级的同学到乡下去看农忙。我
帮不上忙,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拿簸箕捞小溪里的鱼,捞
起来装在瓶子里带回家,然后养死了。我慢慢地觉得这种
做法太作孽,便没有继续下去,于是从这边的溪水里将它
们捞上来,又放到了那边的溪水里。
那时候的农忙假,是我对二十四节气的含糊印象,直
到上了大学,这个属于农耕时代的节气概念,我并没有真
正去领会。那时候对大城市时尚节奏的向往,掩盖了我内
心深处对岁月的回味,对故乡的感知,以及对万物变化的
察觉。就像孩子们爱玩游戏一样,他们的心境尚未成熟,
只能意会当下的快感,而时间和经历,会让一个人不断地
挖掘出自己的心之所属来。
我出生的小镇在粤东山区,有点闭塞,有点贫穷,在
我的年少时代,这个听起来一点都不引人注意的镇子里,
有着让当今很多文艺青年追随的原始和古朴。每当我回忆
起那时的街道、门市、圩日,旧屋里的生活起居,脑海里
就会浮现很多电影大片里出现的怀旧的、有故事的场景。
那时爷爷奶奶居住的老屋背后是一大片菜地,有一片是我
们家的,每天黄昏,家家户户便有主妇去菜园里劳作,挑
水、施肥、播种,我也会在傍晚放学的时候,尾随婶婶或
奶奶,到菜地里撒欢帮倒忙。女人们担着木桶、穿着胶鞋
在田间的劳作,每天早上奶奶摘下的、堆在墙角的新鲜蔬
菜,春天大片的油菜花,夏天远处的茂密的荔枝林,菜地
里沉甸甸的果实,便是我对季节的一些初步印象。
童年时代在闭塞的小镇里,却也结识了很多爱好文学
的朋友,我们开诗社、印报纸,周末会去荒芜的火车站,
谈论诗和远方,聚会的时候会做飞花令,《红楼梦》以及
三毛文集我们烂熟于心……如此,成年以后开始喜欢旅行
,便是情理之中。十多年来,我去了不少地方,小时候的
梦想似乎在瞬间流逝的十年里,全部都实现了。看过了繁
华,看遍了绚烂,一颗曾经向往出走的心便开始回归,当
你知道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模样,对远方也有一些概念和定
义的时候,故乡的影子便开始不断在脑海里跳跃。
伴随生活阅历的增长,对岁月的愁思也积累得越来越
多,我并非不爱国外的美景,曾流连于纽约的繁华,也惊
叹于佛罗伦萨的典雅,在日本乡村寻找禅意,也在东南亚
看到不一样的浓郁生活色彩。但对中国的美,却有一种与
生俱来的依恋,特别是对二十四节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之
后,心里装的全部是属于中国的色彩。小时候我并不爱背
唐诗宋词,因为记忆力不好,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出口成章
。爱上古诗词,是在爱上摄影之后。有一天,当我发现原
来可以用自己的摄影表达对时节的喜爱,诗意的浪漫原来
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叙述时,我似乎找到了一个情感宣泄
的出口,开始有目的地捕捉时节变换的景象,自然的、人
文的,收纳于自己的镜头里。
坚持的才是热爱的,当我发现,我已经有足够的积累
用图片去展现二十四节气的时候,我觉得,我想要的理想
终于要实现了。它不仅仅是一张张图片,也不仅仅是一段
段文字,而是汇聚了十多年的旅途和摄影的心得,是我对
时光之美的咏叹。我的旅途很渺小,小到来来去去都是几
个喜欢的地方;我的摄影也很渺小,不讲究技艺和原则,
只表达心中所想,所呈现出来的也不过是平常的景色或生
活。但我爱这可以触摸的气息,我想表达的,你也能随时
感受到,这就是我想把中国时光之美呈现给爱生活的你们
的唯一原因。
中国之大,大到此地春季,彼地冬季,从南到北,四
季流转。背上行囊,走过山和水,最忘不掉的,是刹那间
的光影和诗意。在别人的故乡行走,也在自己的故乡徘徊
,春夏秋冬,时节变换,花开花落,人间景象,喜怒哀乐
,岁月情怀。这些年,日子淡去,记忆渐浓,用镜头书写
,也用心情记录,属于中国的时光之美,属于你我的最美
的诗意之境。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
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当时间静止,于万人中得以
相逢,于你,于我,都是缘分,我愿携这春光一片,秋影
几许,与你共饮几杯,叙流年短,叹岁月长。
导语
中国之大,大到此地春季,彼地冬季,从南到北,四季流转。背上行囊,走过山和水,最忘不掉的,是刹那间的光影和诗意。在别人的故乡行走,也在自己的故乡徘徊,春夏秋冬,时节变换,花开花落,人间景象,喜怒哀乐,岁月情怀。
本书以文字,留住岁月;用镜头,赞美时光。与旅行作家七月娃娃一同领略中国时光之美。
精彩页
梦醒时分
每到春天总会寻思着去几个地方,锁定的目标里必定会有一个是江南某地。“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几乎所有写春天的诗词,写的都是江南,江南的古意便是诗词里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人们便把“江南”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昆曲、黄酒、龙井茶,温婉、舒适、隐逸。岭南的春天也是很微妙的,天气自然是最好的,跟闷热的夏日比起来,春日的时光实在太好,纵然没有江南的古典灵秀,但也有属于自己的浪漫和温情,春风十里,走起路来都会脚下生风的样子。
立春的时候,往往春节刚过,各处满堂红,贴在门口的春联还未褪色,字体上撒着金灿灿的喜气。人们用红色驱逐年兽、祈福和表达心意,春天的浅绿在四处潜藏,衬托着各处的欢庆。为过年准备的活鸡都还没吃完,池塘里的鱼也是鲜活乱跳,这年恐怕要过到元宵之后才会休止。元宵刚过,归家的人们又将踏上征程,觥筹交错之间,夹杂着伤春离别的情绪。新的季节降临了,气温开始渐渐上升,冬天的寒冷即将过去,即便是乍暖还寒,这寒意里也是透着些许喜悦的——春天总是让人心神荡漾,哪怕凛冽的寒风依然敲打着窗椽。
这一天开始,时节走进了春天,北方的雪还未融化,南方的草木似乎也还未萌动,但是人们愿意先给日子安排一个过渡的仪式,任凭那风雪吹来,依然翘盼着春日快快降临。寒风伴随着春雨,过节插的桃枝还未丢掉,碎了瓣的花颤巍着挂在枝头。下扬州的时间拟早了,春的信息尚未明朗,瘦西湖的岸边野花零落,泛着清冷的淡香,水冻成蓝绿色,岸边的杨柳还是旧岁的枝丫,偶尔能看到正在努力外冒的新芽,让人惊喜万分。“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江南近年的雪越来越少了,偶遇雪景,便是全城倾动的景象,更让雪天里多了几分过节的气氛了。而暮冬一枝小小的梅,便会牵动行人无止境的想象。
小径中裹紧大衣前行,走过二十四桥,穿过荷花池,寒风把脸吹得通红,走到腹饥的时候,心中更热切盼望一碗清淡的、冒着热气的阳春面,那眼前的诗意怕是要在梦中回味了。睡梦中依然有爆竹的声响,也许此时,那些酝酿了一个冬季的春意要醒了,一切都在蠢蠢欲动,这个时节,能不能遇见一个如春天般明媚的你?
很多年前,第一次坐飞机去桂林,从桂林坐大巴再去阳朔,惊讶于这里的山水突兀于眼前,竟然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幻境。哪怕是在语文课本里读过,但身临其境,依然让我对这座小城多了些许偏爱,它成了我日后来了又来的老地方。春天住在阳朔后院,大榕树对岸总是竹影婆娑,枯去的叶子随着遇龙河的竹排飘去了远方,湿冷的冬天还留着些许让人寒战的余悸。躲在后院的咖啡厅里,等一场雨停。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了一趟旧县,祠堂门口坐着用炭火取暖的老人。拎着自制炭炉的老人家总会关切地问:“孩子,太冷了,要不要也抱一个?”遇龙河的水蓝得通透,还未从冬季中苏醒,河面上的竹排少了许多,零星的似在打探春天的讯息。穿岩村的几只公鸡总是不分昼夜地鸣叫,大概是跟小狗相处久了,生人来了就打鸣,当然它们偶尔也会打个架,要把春天给彻底吵醒的架势。沿着土路从村后拐去河边,刚换的新鞋子便粘了湿漉漉的泥土,远处的枯树还没来得及发芽,但在山和水的衬映下,显得茕茕孑立,别有风格。虽说春到人间草木知,但这自然界的传讯也要有个过渡期,南方尚且如此,北方恐怕冰河还未开,这盼春的心情,也是愁煞人的。
广州入春之时人总会有些困顿,想下又未下的雨,让空气变得潮闷,每逢此时我总是倦意绵绵,无心读书。约朋友去郊外散心,在北边的花都大概还能寻一点冬末凋零的气息,好好与过去的冬天告个别吧。岭南的古村大多被改建得面目全非,果然,花都未能避免。顶着寒风坐了摩托辗转了几个村子,几乎没有收获,古村要么破败倒塌只剩门楼,要么拆倒重建焕然一新。最后寻到了钱岗村,正如古人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哪怕只是郊游,也算是豁然开朗了。这是个建于宋朝的村子,村民据说是陆秀夫的后代,走去广裕祠,却发现大门紧锁,坐在石阶上叹着白跑了一趟,数着门口的对联惋惜。看守祠堂的老人却来开门了,几十年如一日地守候,遇到几个真正喜欢这些文化的人,老人难免异常兴奋。钱岗村的老房子所剩无几,唯有这祠堂修葺整齐,雕梁仍在,线条流畅,当年的威严不改。老人用鸡毛掸拂去冬日积尘,红墙上探出几枝新开的桃花来,阳光恰又投了进来,疲怠的心情忽又活了起来。
去安溪山中清净几日,恰逢有做茶的朋友带路,车子在山中盘绕几圈,山顶可见山坳处排列整齐的茶园和延绵的梯田。来到举溪村,茶园里的茶叶还未抽嫩芽,要想喝新的春茶,怕是来得太早了。午后仍然还能听到节日的爆竹声,去茶人家里小坐,久未居住的院子有点凋敝,但收拾一下就又亲切温暖了。傍晚我们几人坐在屋檐下煮茶喝,茶人喜欢用铁壶炭火煮水,专门把从日本带回的铁壶一路从厦门带了过来,仪式感十足。泡一杯去年的秋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