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周杰(1982一),男,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家治理、新政治经济学、土地制度和农牧业政策评价。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发改委等横向项目多项。参加教材编著1部,在《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第二节 激励性分权——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中国实践 第三节 来自政治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 第三章 “风险观”下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理论 第一节 两类风险 第二节 “风险观”下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理论 第三节 分权与激励结构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财政风险与事权划分: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权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软预算约束、财政风险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 第三节 案例研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与 审批结果 第四节 对假设命题的检验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社会风险与事权划分:1980—2011年中国行政管理集权与分权改革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引入“社会风险”的事权划分分析框架 第三节 1980—2011年中国行政管理集权与分权改革 第四节 对中国行政事权集权与分权改革的解释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多任务下官员激励结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我国的行政问责及其特征 第三节 合法性来源的变迁与中央对地方官员的多任务安排 第四节 经济发展、突发性事件与行政问责:多任务下官员的激励结构安排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从新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研究。当前中国在事权划分上偏离了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为目标的“效率原则”,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中央政府要降低自身承担的政治风险。这种政治风险分两类:一类是财政风险,一类是社会风险。本书通过研究中国的典型案例,以及建立理论模型,论证上述两类政治风险如何导致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偏离“效率原则”。此外,本书也分析了在承担不同性质的事权时,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激励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