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伴随着经济改革的社会转型见证了中国“劳动力大军”的大迁移,形成了一个规模甚大的“外来女工”劳动力移民群体。带着“外来女工如何应对城市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困境”这样的问题,本书探索作为过程的“外来女工的抗逆力”是如何展现的。 本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来关注外来女工的人生体验,并通过深度访谈28人获取了研究资料,整合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格尔兹的“文化”概念,在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互动之中把握外来女工抗逆力的动态过程。本书在理论上挑战了现有的基于心理学和个体主义的抗逆力理论,提出了一个整合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关系主义的、动态的抗逆力架构,这一架构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也为研究外来女工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 作者简介 陈蓓丽,女,1979年生。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理事,上海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外来女工、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组织。主持过省部级及其他机构委托研究课题20多项,在各类刊物和报纸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难点 第四节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外来女工研究回顾 第二节 抗逆力研究现状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章 抗逆力的动态“呈现”:外来女工小梅的生活史个案 第一节 外出打工的动因:备受束缚的生活 第二节 外出务工之路 第三节 恋爱与婚姻:经历波折重重的婚恋 第四节 逆境与成长:脱胎换骨的小梅 第五节 小梅生活史之反思 第五章 抗逆力:结构中的能动 第一节 抗逆力:结构抑或意义? 第二节 资源制约性 第三节 资源使动性 第六章 抗逆力:文化中的行动 第一节 抗逆力的文化解释 第二节 抗逆力:符号、意义与文化 第七章 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糅合: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第一节 结构、文化、能动性与抗逆力的再讨论 第二节 一种结构、文化与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来女工抗逆力访谈提纲 附录2 主要被访谈人名单 附录3 访谈记录
导语 《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基于生活史的一种解读)》一书是陈蓓丽博士在其论文基础上经精心修改而成的作品。通过深度访谈28位外来女工,陈博士不仅取得了翔实的一手资料,并基于外来女工生活史的个案呈现和质性资料的主题与类别分析,提出了一个整合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关系主义的、动态的抗逆力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