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非法智慧/张之路科幻星球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张之路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女孩桑薇路遇车祸,得到开朗友善的男孩陆羽的热心帮助。一年后,当她在梦九中学与陆羽重逢,却发现他已经性情大变,判若两人。紧接着,周围的同学也变得神秘古怪起来,校园里笼罩着诡异的气氛。桑薇决心拨开迷雾,寻找真相,却因此身陷一场高科技阴谋之中。
作者简介
张之路,著名作家、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委员会会长、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原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副主任。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2006年),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年)。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乌龟也上网》《极限幻觉》《足球大侠》《有老鼠牌铅笔吗》《弯弯》《小猪大侠》《干雯之舞》(《汉字奇兵》)等30余部。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小说《羚羊木雕》、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被选入语文课本。
多部作品在台湾出版并获“好书大家读”奖励。
创作的电影剧本有《霹雳贝贝》《魔表》《暗号》《足球大侠》《扬起你的笑脸》《疯狂的兔子》《妈妈没有走远》《危险智能》《我要做好孩子》《乌龟也上网》等。电视连续剧剧本有《第三军团》《妈妈》等。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童牛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
著有电影理论专著《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目录
第一章 瓢虫
第二章 梦九中学
第三章 青蛙
第四章 无人应答
第五章 天才与白痴
第六章 奇怪的徽记
第七章 梦呓教室
第八章 午夜地铁
第九章 兔子定理
第十章 郭周
第十一章 第二大脑
第十二章 异梦
第十三章 老袋鼠
第十四章 父亲
第十五章 黑客
第十六章 鸽子
第十七章 结局
科幻小说面对面
导语
孩子为什么要读科幻?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方式很多,但是,融入科学元素的儿童文学作品,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一种科学的态度、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想象力的锻炼。这些正是中国的孩子们所必需的营养。
本书是张之路的代表作,科学与文学结合,引导读者发现素材、发挥想象、轻松写作。
后记
我很喜欢带有幻想色彩的电影和小说,不管它是科学
幻想还是不怎么科学的幻想。因为我总觉得幻想能给人打
开一扇窗,从那窗向外望去,你能看到一个不同于现实却
五彩斑斓的世界,使人的心灵就像长了翅膀得以自由地飞
翔,从而得到一种愉悦和升华。应该承认,这个世界从精
神层面来讲,它也是实在的,可以触摸的,同时是我们当
代人非常需要的。对于少年儿童读者和观众来说,它就更
是这样。
在写《非法智慧》之前,我曾经写过一些科幻小说,
也写过几部幻想电影,比如《霹雳贝贝》(已改编成电影
)、《魔表》(已改编成电影)、电影《疯狂的兔子》,
它们都曾受到少年儿童观众的热烈欢迎。《霹雳贝贝》是
1988年公映的,当年观看这部影片的孩子都已经参加工作
了。有一位现在当记者的当年小观众前几天为得到一本我
签名的小说《霹雳贝贝》到处托人找到我。扮演贝贝的小
演员结婚的时候,成了媒体和网上的新闻。可见这个类型
的影片对小观众产生的影响之大……
大约是1998年,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写一部科幻
小说。我答应了,然后就开始翻阅当时比较前沿的书籍和
杂志。大约做了半年的准备。其中有两件科技新闻或者假
说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件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有学者
认为,人有第二“大脑”,在人的腹部,因为除了生化物
质和第一大脑相似之外,两个系统还有相互的反馈。说得
通俗些就是“有时候肚子出了毛病,头却痛起来”。还有
,中国的武汉大学医学院研制出一种芯片植入癫痫病人的
小脑,病人发病时,芯片就发出电脉冲阻止病的发作……
这些都是当时最前沿的科学新闻,当时我们还没有无
线上网的应用,但我想将来一定会有!于是也当作“事实
”用在了小说里。更重要的是,我有一个“问题”——科
学带给人类的到底是不是幸福?
2000年,我创作了长篇校园科幻小说《非法智慧》。
在这部小说里,我对科学发展和守望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
了深入的思考,对当下的少年儿童表达了我真诚的希塑.
我在书里写了一个叫陆羽的中学生。他是个开朗快乐
、愿意帮助别人的少年,就是学习成绩不太好。他的父亲
是著名的脑神经外科医生。为了让儿子变得聪明,他在儿
子的腹部(人的第二大脑)中植入了智能芯片。陆羽从此
变得非常聪明,但也变得非常冷酷,居然不认识自己的父
亲……作品是带有幻想色彩的,但其中的道理和精神却是
与客观现实紧密相关的。
2001年,小说出版了,定名叫《非法智慧》。出版社
和作家协会为新书召开了研讨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
小说联播连续广播了它,书很快就发行了5万册,还获得了
许多文学奖项。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危险智能》,获得了
中国电影“童牛奖”和开罗电影节的评委会奖。
总而言之,我写作时注意先从生活出发,在平常的生
活里“寻找”不平常的事情。亦真亦幻才有魅力。这是第
一。第二,我选择作品中的科学因素是能被常人理解的、
清晰的、有趣的。当然如果这些科学因素是前沿的更好。
第三,作品要有人文精神,我创作时始终注意“人之常情
,非常事件”。于是,在科学的概念和表层故事的基础上
,再加上人文、现实的关照,科幻小说《非法智慧》就形
成了。
在将这部小说改成电影剧本的时候,我就更加注意到
这个问题。
在结构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时候,我有意把环境尽可能
选在青少年最熟悉的校园里。这里有两个考虑:一是因为
少年儿童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感兴趣,另一个考虑就
是我希望作品有一种可以触摸的真实品质,最好做到若即
若离、真真假假,不要让人感到过于悬乎,感到离生活太
远而疏离了作品。这样做,可能给人一种“幻”得不够的
感觉。但权衡利弊,与其让人物和故事都“幻”得不可信
,让人认为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遥不可及的事情,不如探
索一种以故事和人物为魂魄、以科学为依托和背景的中国
科幻电影的创作道路。
我希望我的作品既是一部部神秘奇幻的戏剧,又融会
着严肃的人生命题,在我虚幻的文学世界里也要处处折射
出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精彩页
五年前的秋天,医学院脑神经外科的陆翔风教授在他的实验室里会见了一个陌生人。
这个陌生人是陆教授的助手姜地带来的。陌生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说出的话却让人吃了一惊!
“只要研究需要,多少钱我们都可以提供!”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并不见张狂。
陆翔风暗自冷笑:“你说的多少钱是多少?”
陌生人笑了,笑得很可爱也很诚实:“您总不会把全世界的钱都加在一起说吧!”
两个人同时笑了起来,好像在这一瞬间,他们都知道了对方的实力。
“电脑迟早要超过人类的。我一定要把电脑和人脑直接结合,这种机器与人的‘混血儿’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新新人类。”陆翔风是这样开始介绍他的研究课题的。
“把电脑用导线与人脑的神经连接起来吗?”陌生人谦虚地问。
陆翔风摆摆手:“如果光是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在人脑中植入芯片的实验,与脑神经直接连接,目前正在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听觉障碍,还有癫痫症。当病人发病的时候,芯片就会适时地发出电脉冲,制止病人发病。”
陌生人向前探探身子,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从战略上来讲,我一定要开发出一种真正的人类和机器‘混血’的物种。人脑中的芯片将与所有的脑神经互动。这种芯片,或者叫超微机器人,不但会扫描所有的脑神经细胞,建立一个包含所有脑神经细胞内容的庞大资料库,而且还会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与脑部以外的电脑和网络联系起来。”
“这种芯片有多大的体积呢?”陌生人在沙发上欠了欠身子。
“现在已经发现了一种可以用在电脑上的碳分子,它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过目前的芯片。因此,我认为它的体积会非常小。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将来制作出的芯片体积会比人的红细胞还要小。”
陌生人皱皱眉,他实在想象不出一个比红细胞还要小的芯片是什么样子。
“对不起,从理论上说是这样。我很欣赏您的雄心壮志。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目前在技术上已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这次具体合作的芯片实际上会有多大?”
陆翔风环顾左右,看见了一个广口瓶。透明的瓶子里有几只实验用的七星瓢虫,夕阳的余晖从窗外照在瓶子上。七星瓢虫那血红的底色与漆黑的斑点互相映衬,色彩格外鲜明。
“大约就像七星瓢虫那么大。”陆翔风说。
“啊!真是不可思议!您能不能告诉我,这样的芯片和人的神经靠什么导体连接呢?”
陆翔风看出了陌生人对这个领域的无知,于是开始热情地讲解:“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说起导体,脑子里就会立刻出现庞杂的输电线路——带着塑料胶皮的导线,最起码是根细小的金属丝。其实,在我们生物物理的领域里,这些导体已经有了根本的飞跃。可以说是由量变带来的一种质的飞跃,它已经不是我们原来意义上的那种导体了。”
陌生人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他似乎不愿意别人那样给他“上课”,但他仍然力求平和地问:“您只要告诉我这种导体的样子和名称就行了。”
陆翔风笑笑。虽明白对方的心思,但他的自负与才华却不允许任何人改变他的思路:“在最新一代的芯片中,晶体管连接的导线已经被蚀刻到只有0.18微米。目前正准备突破O.1微米的大关。大约就是人头发的五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我们刚才说到的是金属,而我们现在用的导体不是金属,它叫生物介质。”
陌生人点燃了一支烟。他希望听到的是这种“生物介质”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连接的地方是用胶来黏结还是用线来缝合。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大学的实验课上组装电视机的时代。他总想着导线之间的连接是要有焊接点的。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您的‘七星瓢虫’?”陌生人眯起眼睛。
“五年。”
“好!就五年!在这五年当中我们会全力支持您,但我们有一个条件,这项科研成果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那是当然!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我们需要世界上最新的有关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陆教授说。
“没有问题。”陌生人摆摆手。
“得到最新科研成果还不光是钱的问题。”姜地提醒说。这是他在今天会面中说的唯一的一句话。
“你们想一个成果或专利的名称以及实验室的名字。”陌生人站起来。
会见结束了。研究课题的代号就定为“七星瓢虫”。
陆翔风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这不到一个小时的会面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陆翔风今年四十八岁,他在三十五岁以前几乎一直在学习。他毕业于某名校的人工智能开发专业,大学毕业后,又拿到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本来他可以在一个研究所里有个很好的职位,可他又匪夷所思地跑去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的学位。
他在交响乐团当指挥的哥哥陆翔云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地盘,你要来抢我的饭碗吗?”陆翔风笑笑:“我们学音乐的目的不一样。你学音乐是为了艺术,我学音乐是为了技术。你研究音乐是为了让人愉悦,我研究音乐是为了知道音乐为什么能让人愉悦。你的归宿是艺术灵魂,我的归宿是大脑中枢神经。”
在他专门学习的生涯中,最后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