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由的囚徒(哈佛医学天才的躁郁世界)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咪咪·贝尔德//伊芙·克拉克斯顿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佩里孤独、愤怒、伤心欲绝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偶尔夸大虚幻。那惊心动魄的叙述,以及他为这个疾
病所付出的惊人代价,是这本书令人难以释卷的原因
。他的细腻回忆偶尔清醒,偶尔疯狂,即使是思绪不
清晰的时候,文笔依然明晰。他的手稿彷佛是一种恳
求,期盼大家能了解他的经历,进而了解其他的患有
同样疾病的患者。
——《波士顿环球报》
佩里·贝尔德是试图了解躁郁症的先驱……咪咪
·贝尔德通过揭开父亲的悲惨经历,肯定了父亲的研
究成果,也揭露了躁郁症患者过往及现今依然忍受的
可怕苦难,并挑战大众对这种疾病的偏见和误解。
——《出版人周刊》
令人动容……这本书描述了一位在大学及医学界
表现杰出的精英,他甚至曾和著名的生理学家沃尔特
·坎农合写过论文,但后来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
这本书充分显露出我们对精神疾病所知甚少,需要学
习的还有很多,尤其是这种疾病不该被采用的治疗方
式。
——《科克斯书评》
后记
2013年3月,在父亲的手稿传到我手中近20年之后,
我前往纽约去见兰登书屋旗下的皇冠出版社的编辑。纽约
的天空依旧寒冷、灰暗,河面上吹来的刺骨寒风带来丝丝
清新。我怀着紧张的兴奋之情,走近位于百老汇1745号企
鹅兰登书屋总部的玻璃门,通过旋转门踏入一间天花板高
耸、宽敞豪华的大厅。
我的两旁立着闪亮的巨大玻璃书架,内置的灯光照亮
了书架上陈列的排排书籍。我走到一个书柜前,浏览书脊
,阅读着无数的书名与作者的名字。这里陈列着古老的“
现代图书馆”版的霍桑与梅尔维尔的作品,詹姆斯·乔伊
斯《尤利西斯》及苏斯医生《戴帽子的猫》的正本。我甚
至瞥见了我所熟知的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威廉·斯泰伦
的《看得见的黑暗》。这是帮助我解了精神疾病的早期书
籍之一。
我在这里都逗留了一会儿,仍然试图吸取此刻的无尽
信息。我想起1932年父亲的那次纽约之旅。当时,他的躁
郁症首次严重发作,决心与编辑会面,并找到出版商出版
自己的作品。我想起了韦斯特伯勒。他在那里开始撰写这
本书,希望能够打开一扇通往自己所患具有毁灭性的疾病
的窗口。我想起这些年来,他的手稿一直被装在一只破旧
的公文包中,被扔在我表弟的车库里,除了少数几个人外
,早已被人遗忘。
如今,父亲想要出版一部著作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
并不是那种情感外露的人——母亲将我称作“冰雪公主”
不无道理——但是,那天早上站在大厅里的时候,意外与
快乐的泪水依旧溢满了我的眼眶。
返回佛蒙特后,我开始完成手稿的最终处理工作。编
辑要求我重新阅读父亲的手稿,将我能找到的所有内容都
转录成文稿。在此期间,我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最初被
我忽略的散落的手稿,我从未仔细阅读的医疗记录,我扫
过几眼但却未曾从中充分挖掘信息的信件。接下来的几周
里,我坐在客厅的地板上,周围铺满成堆的纸片。
我时常感觉自己仿佛是第一次阅读父亲所写的这些内
容。我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能留意到他的狂躁能量所散
发的恐怖力量。我开始充分认可在他住院期间院方对他所
施加的暴力行为,以及他对周围环境与人员所施加的暴力
。细想着父亲因疾病而失去的一切,我面对的是在我生命
中的大部分时候均未出现过的各种情绪——家人、事业、
家园、职业、心灵,躁郁症从他身上夺走了许多。最终,
我让自己想象了一下失去这一切之后的痛苦。
我想起了父亲在实验室里所取得的研究优势,无论在
精神病院中的住院时间曾多少次打断他了的工作;我想到
了他完成这本书的决心,尽管他常常连续几周被裹在拘束
衣或是冰敷包中。我反复阅读他写下的话语。这本书稿的
成型过程就像是在拼凑一面破碎的镜子,渐渐地,镜中映
出了我自己的影子。
我发现,自己比平常走得更多,盯着天空,晚上睡不
着,天亮十分又感到茫然。我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身份
的重大转变。我的一生都在寻找、探究、解密。现在,关
于父亲的最典型的谜团已经尘埃落定。
我已经知道他究竟是谁,他曾遭受过什么,他留下的
遗赠又是什么。一天,我坐在桌子上,停下工作休息片刻
,盯着自己刚刚从严寒中搬进屋内的无花果树的深绿色的
叶子。这种非凡的对时机的把握突然令我感到吃惊——我
刚刚步入75岁,我在暮年时发现了这一些,毕竟还不算太
晚。
目录
第一部分 地牢中的回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二部分 岁月的回声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后记
致谢
精彩页
第一章
当父亲开始提笔记录病情时,他已迈入不惑之年,并被躁郁症困扰了十余年之久。如今,他早已对自己的症状了如指掌——发病时的阵阵抑郁之感叫人仿佛坠入不见半分光亮的深夜,随后升起的危险的快感却又令人心醉神迷。
1944年2月,他再次躲进波士顿丽兹酒店的客房。为了不让自己日益乖僻的行为伤害到家人,一旦觉察到躁狂感在体内蠢蠢欲动,他便会躲进酒店的客房之中。
尽管他告诉母亲,他打算去丽兹酒店继续写作,可他很快便无法继续专心于此了。我和妹妹凯瑟琳留在位于城外栗山的家中,对于身边即将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为何躁狂状态下的幸福感会如此强烈
1944年2月20日清晨,我睡得很沉。可是,仅仅入眠三四个小时后,我便在丽兹酒店的客房中醒来。那股奇怪的躁狂感充斥着胸口。沐浴、剃须、更衣、用餐,随后我便起身前往波士顿中心公园散步。我先是小跑了一段,随后便大步跃过花圃。要是被那些在酒店见过我的人瞧见我眼下的这副模样,他们一定会觉得我的行为有些放纵。我感觉不错,但同时又生出一股焦躁之感来,变得过分狂热、活跃与心焦气躁。步行了大概10分钟后,我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位于栗山的家中。我觉得自己已经被恶魔附身,躁狂感极其强烈。
家中似乎空无一人。我踱至后院,心血来潮地攀上鹿园四周高达3.6米的铁丝围篱。我撒开双腿狂奔起来。来到鹿园中的一块高地后,我在一片林中的空地上见到了鹿群。我想知道自己能否追上鹿群,并捉住其中的一只。我突然开始加速,鹿群见状扭头就跑,只剩一只鹿立在原地摇晃着滑稽的白色小尾巴。片刻之后,它也转身逃走了。
我藏在一块巨石后面。由于鹿群在绕着圈跑,待它们经过巨石的时候,我再次试图超越它们。领头的是一只体格健壮的成年雄鹿,当我突然蹦出来拦住它的去路时,它原本极有可能出于自保而带领鹿群将我撞翻!但这头雄鹿只是领着它们从我身旁绕过,很快就把我远远地甩在身后。
在鹿园游荡了一阵之后,我发现所有的大门均已落锁。于是我翻过围栏,跑进自家厨房。我发现女仆诺娜正伏在桌上哭泣——她一定知道我现在的焦虑不安。我匆匆穿过厨房,踏进餐厅,经过客厅,走出前门。
那天相当寒冷。虽然未穿外套与大衣,但是一路走来我却觉得浑身冒汗。阳光明媚,我抬头望向太阳,并未因为日光强烈而感到目眩。很快,太阳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它逐渐从一团有着优美轮廓线的模糊的火球变成了一个围绕着清晰光环的银色圆盘。我将视线从太阳上挪开,转向面前的雪地,发现地上出现了深黄色的光滑斑点。
不久,我来到好友,精神科医生雷金纳德·史密斯威克博士的家中。我穿过草坪,在客厅的窗前止住脚步。在这个周日的早晨,他正一如既往地坐在壁炉旁的扶手椅上钻研某篇科研论文里的表格与文字。我敲敲门,没等多久便推门走了进去。 “早上好,雷。”我说。
“嗨,佩里,”他答道,“坐吧。”
我在沙发上坐下,然后躺了一会儿。我不记得我们都谈了些什么,不过我必须承认,自己当时有些躁狂,而且谈到了自己的力量似乎已经暴涨。说着,我站起身,走到壁炉边,随手拿起一根拨火棍——这件铁器的外面包了一层闪亮的铜皮。
“让我来试验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这根拨火棍拧弯或者打个蝴蝶结。”我说。
我开始动手拧拨火棍。
“住手!”雷紧张地尖叫起来,仿佛将会根据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出一些重大决定一般。也许,应该将他的行为解释成一个极其重要的警告,但是我完全未加留意,而是继续将黄铜拨火棍扭成了两个圆环。
看得出来,雷有些不安。
“可以帮我叫一辆出租车吗?”我问。
他立刻迈步走到电话机旁,替我叫来一辆出租车。
“请送我去丽兹酒店。”我对司机说。
P2-5
导语
你以为的个性,其实是躁郁的前兆!
躁郁之下,要么变成疯子,要么像佩里·贝尔德,点燃躁郁的火,成为超越自由的传奇!
关于精神疾病的惊人之作,笔触诚实到令人沉痛。
美国历史上,精神医学方面的重要作品。
集传记、科学、史学、医学、心理于一体,充满教育与启发意义。
难能可贵的家族书写回忆录,重新完整了破碎的家庭与人生。
序言
1994年的某个春日,当我回到家时,发现门口摆放着
一件装有父亲手稿的包裹。那年,我已迈入了人生的第56
个年头,而我这一生几乎都在等待来自父亲的只言片语。
1944年,在我即将迎来6周岁生日的时候,父亲突然从
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母亲拒绝透露他的去向,只说他“病
了”“走了”。同年,她提出了离婚,并很快再婚,就此
翻过与父亲共同谱写的人生篇章。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她
从未带我去探望过他;家里也没有人再提起过他的名字。
自儿时起,我便从一些转瞬即逝的评论中得知,父亲
患有躁郁症。此后,我只在1959年他过世前夕,匆匆见过
他一面。
傍晚的夕阳在我家门前与台阶上的箱子上投下细长的
、清晰的影子。几十年来,父亲的手稿-一直装在一只旧公
文包内,被人遗忘在得克萨斯州某位家庭成员的车库内。
直到最近,我才得知它的存在。
我捧起纸箱,小心翼翼地将它抱进屋内。我对父亲佩
里·贝尔德所知甚少——我只知道他曾是一位医生,而且
于事业巅峰期在波士顿开设了一家成功的诊所。但是,童
年时期有关他的记忆对我来说却历历在目:他在办公室里
所穿的闪闪发光的白大褂;母亲带我去栗山火车站接他下
班时他的模样……
我们已无缘再聚。多年来,子女思念父母时的那种痛
苦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我用微微颤抖的手拿起刀,划开纸箱顶部的包装胶带
。我翻开盖子,望向盒内,瞥见了最上层的一沓手稿。我
谨慎地用拇指与食指捏起其中的一张——就仿佛父亲的话
语会张口咬人一般。在打字机盛行的年代,人们常用这些
略显透明的乳白色薄纸来制作复写件,父亲用铅笔在这些
纸上写满了文字。
我迅速将稿纸放回箱中,并合上盖子。父亲的声音已
经沉寂了50年之久,我需要一些时间来鼓足勇气再次倾听

几天后,我又一次打开纸盒,一沓一沓地将稿纸抽出
来。很快,厨房的台面上便垒起了一摞30厘米高的手稿。
我试着去读父亲所写的内容,但是,前后页间完全没有联
系。细看之后,我发现,手稿的顺序已被打乱了。经过多
番寻找,我找到了一个似乎是以粗体写下的标题:“地牢
中的回响”。
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将手稿大致按顺序整理好。
在这一过程中,我意识到,这其实就是父亲的回忆录。我
第一次了解到这些年来他究竟经历了什么——他并未凭空
消失(我小时候曾产生过这种猜测),他并未抛弃我们,
而是被强制送进了韦斯特伯勒州立医院。在这家位于波士
顿郊区的精神病院内,他记录下了自己的经历,这些纸张
现在就握在我的手中。
在有效的治疗方式问世之前,父亲一直深受一种严重
精神疾病的困扰。而许多年后,现代精神病药物才出现。
与当时的数十万精神病患者一样,他也受到了自身疾病和
随之而来的耻辱感的双重折磨。他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医
生建议他的家人尽量忘记他的存在,而我的母亲则全力遵
守了这项指令。
收到手稿之后,我开始踏上了一段了解父亲的漫长旅
程。我还找到了一些他留下的其他痕迹——书信、发表的
论文、病历记录与照片。在这些材料的帮助下,我心目中
父亲的形象开始渐渐清晰起来——他既是一位父亲,也是
一位作家与科学家,更是一个洞察力非凡的、远远走在时
代前列的人。
尽管这本书未能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得以出版,但这是
他的夙愿。他在离开韦斯特伯勒州立医院后所写的书信中
曾解释道:
去年患病期间,我体验了一系列痛苦却多彩的冒险。
当时,他们要我记下这些奇异的故事,因此,这部手稿便
在绝望之中应运而生。手稿记述了1944年2月20日至7月8日
我所经历的各种痛苦与磨难。我用了很长时间,详细描述
了相继发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事件,也许,可以借此理清
事情的发展顺序,明确在其中起到连接作用的各环节与故
事的相对重要性……
我相信,由于亲朋好友们对躁郁症一无所知,患者便
被推入了不必要的困境之中。我阅读了大量有关躁郁症的
资料,也熬过了5次持续时间很久并且沮丧得想要自杀的抑
郁阶段、4次躁郁症急性发作期,以及许多轻度躁狂的日子
。我曾亲身体验过各种疗法的滋味:拘束衣、手铐、脚镣
、注射副醛、热敷与冰敷、长期浸泡在浴缸之中、囚禁在
狭小的空间内,以及人类为躁郁症患者所创造的各种发明
。我以病人的身份研究了4家精神病医院所收治的许多其他
病人,其中包括1家市立医院与1家州立医院。
最近的痛苦历程促使我无所畏惧地奋笔疾书,我写下
了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作品。生活带来的痛苦与折磨可以升
华艺术创造力,并使其呈现出最佳状态。对此,我深信不
疑。我相信,你也一定赞同我的观点。
尽管由于疾病的困扰,父亲未能完成这部著作,但是
,他的大部分手稿均得以幸存,几经辗转之后,终于来到
了我的身边。
内容推荐
1944年,由于咪咪·贝尔德的父亲佩里·贝尔德在医学方面的特殊天赋,他取得了哈佛医学院有史以来极高的荣誉。
之后,他开始变得紧张、敏感、虚弱、失眠,大脑总在无边无际的神游,没有目的,没有方向。
但是他的存在对世界来说极其重要——他被关在一家州立社会福利院中,被无数人同情、鄙视。却不知,这只是他向着深重的个人灾难迈进的开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