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是猫(精)/经典译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本)夏目漱石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主人公是一只没有名字的猫,居住在教师苦沙弥家中,它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细致入微地观察着所生活的环境的种种细节。书中的猫博学多识又富于哲理,对人类的种种弱点看得无比透彻。《我是猫》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治维新以后,猫所观察到的小环境也反映了日本社会所正在发生的诸种变化。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2.9-1916.12.9),本名夏目金之助(なつめ きんのすけ)。笔名漱石。日本作家、评论家、英文学者。 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以具有鲜明个性、丰富多采的艺术才华,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头像曾被印在日元壹仟面值的纸币上。 目录 《我是猫(精)/经典译林》(无目录) 序言 首先,就书名的译法交代几句。 一九八五年我一动手翻译这部作品,就为小说开头第 一句,也便是书名的译法陷于深深的困惑。历来,这本书 都是被译为《我是猫》的,然而,我不大赞同。原因有二 。一,原书名不单纯是一个普通的判断句,就是说,它的 题旨不在于求证“我是猫”,而是面对它眼里的愚蠢人类 夸耀:“咱是猫,不是人。”二,尽管自诩为上知天文、 下谙地理的圣猫、灵猫、神猫,本应大名鼎鼎,却还没有 个名字,这矛盾的讽嘲、幽默的声色,扩散为全书的风格 。 问题在于原文的“吾辈”这个词怎么译才好。它是以 “我”为核心,但又不同于日文的“私”(わたくし)。 原来“吾辈”这个词,源于日本古代老臣在新帝面前的谦 称。不亢不卑,却谦中有傲,类似我国古代宦官口里的“ 咱家”。明治前后,“吾辈”这个词流于市井,类似我国 评书中的“在下”,孙悟空口里的“俺老孙”,还有自鸣 得意的“咱”,以及“老敝”等等。“敝”,本是谦称, 加个“老”字,就不是等闲之辈了。 我曾写信请教过一些日本朋友与国内作家、翻译家、 编辑,有的同意用“在下”,有的同意用“咱家”,还有 的劝我不要费脑筋耍什么花样,就译成“我是猫”蛮好。 于是,我的译文改来改去,忽而“在下”,忽而“咱家” ,忽而“小可”,总是举棋未定。直到刘德友先生和冷铁 铮先生发表了学术性很强的论文,才胆子壮了,确定用“ 咱家”。当然,这是根据猫公心态和文章风格而定,并不 是说“吾辈”只能译成“咱家”。近读日本一位已故公使 留下的一篇与中国要人接触的回忆录中,也曾以谦虚的口 气用过“吾辈”一词,我想,这就不宜译成“咱家”,倒 近乎“不才”、“小可”…… 至于书名,因为至今日本文学史,甚至《简明不列颠 百科全书》都译为《我是猫》,已经深入人心,不便再改 ,所以,仍依旧译。不过,书名是“我是猫”,文中却译 为“咱家是猫”,总有点别扭。但只好权且如此,敬候批 评。 《我是猫》,够得上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也是世界文 学名著之一。 夏目漱石,一生才华横溢,只搞十年创作,却留下了 一系列珍品。他的全部作品,大体反映了明治时期知识分 子的一颗痛苦而不安的灵魂,反映了他在东方思维和西方 文明、在虚幻理想与残酷现实、在迂腐守旧与拜金大潮之 间的艰辛求探与惨痛折磨。 作者早期曾提倡写生文,将自然与人生当成一幅写生 画来描绘。要求超脱莽莽红尘的污风俗雨,写“无我之境 ”的真实与美,反对自然主义在阴暗的现实中爬行。因此 ,他的前期作品固然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但浪漫气氛浓烈 ,绚丽、激情,长于雄辩,妙趣横生。到了中期,尽管曾 提倡写超俗空灵的写生文,但写来写去,仍是摆脱不掉人 世浓愁,心灵的悲苦凝于笔端,因此,文风趋实,有了新 的深度。晚期,对物欲横流、私心膨胀的现实社会厌恶已 极,幻想“则天去私”成为人心准则。但那个乌托邦,连 他自己也想象不出将是个什么样子。他晚期作品的文字风 格,苍凉、凝重,状物喻事精微得出神入化。 每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学,总体看来,无不是那一民族 或国家的气质、性格、智慧与感情的写照,如同烟波浩渺 的一川大江,是民族的历史在思考…… 《我是猫》,不知可否说是大和民族在明治时期精神 反馈的“冥思录”之一。 《猫》所处的时代恰是明治维新以后。一方面,资本 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学习西方,寻找个性,呼唤自由,自 我意识和市场观念形成大潮;另一方面,东方固有的价值 观、文化观与风尚习俗,包容着陈腐与优异,在抗议中沉 没,在沉没中挣扎…… 一群穷酸潦倒的知识分子面临新思潮,既顺应,又嘲 笑;既贬斥,又无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靠插科打诨、 玩世不恭来消磨难挨的时光。他们时刻在嘲笑和捉弄别人 ,却又时刻遭受命运与时代的捉弄与嘲笑。 主人公是猫。以猫的眼睛看世界,这在当时,在创作 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今天常有作品以外星人的视觉看地 球人,同样反映了人间积习没一个超越现实的视角就看不 透彻。 猫公很富于哲理,精于辞辩,对人类的弱点讽喻得十 分透骨。例如:“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 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 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 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他抨击社会,也见地 非凡:“……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 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莫 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像细胞之于生物一 样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地过活下去?说不定其中有些人略 辨是非,通情达理,反而成为障碍,才创造了疯人院,把 那些人送了进去,不叫他们再见天日。如此说来,被幽禁 在疯人院里的才是正常人,而留在疯人院墙外的倒是些疯 子了。说不定当疯人孤立时,到处都把他们看成疯子;但 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有了力量之后,便成为健全的 人了。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 淫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 是把人搞糊涂了。” 猫公博学多识,通晓天地古今,他引证或褒贬了荷马 、毕达哥拉斯、笛卡儿、克莱尔、尼采、贝多芬、巴尔扎 克、莎士比亚、孔子、老子、宋玉、韩愈、鲍照、晏殊、 陶渊明,以及《诗经》、《论语》、《淮南子》、《左传 》、《史记》等等数不清的中外名人名言。他还很有点自 由平等观念。他说:“既不能零售空气,又不能割据苍天 ,那么,土地私有,岂不也是不合理吗?”猫公针砭时弊 ,道出了一串串永远耐人寻味的警句名言,诸如:“咱家 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 转的确实是金钱……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 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的福。”“官吏本是人 民的公仆、代理人,为了办事方便,人民才给了他们一定 的权力。但是,他们却摇身一变,认为那权力是自身固有 而不容人民置喙。”猫公批评大和魂说:“因为是魂,才 常常恍恍惚惚。东乡大将有大和魂,鱼贩子阿银有大和魂 ,骗子、拐子、杀人犯也都有大和魂。‘大和魂!’日本 人喊罢,像肺病患者似的咳嗽起来,百米之外,吭的一声 。”猫公还敢于蔑视权贵,鼓励创新。他描画乌鸦在东乡 元师的铜像上便溺,把伊藤博文的照片倒贴在墙上。他说 :“不从胯下倒看莎士比亚,文学就会灭亡……” 猫公喜怒笑骂,皆成文章。悲痛幻化的笑声,最令人 难耐。 猫公如此神通广大,才高识卓,又公正锐敏,当然是 神猫、奇猫、圣猫了。以他的眼睛看世界,悲痛化为笑声 ,怎能不尖酸刻薄!当然,他同时又是个俗猫、蠢猫。他 自作聪明,假冒圣贤君子,误了不少事,吃了不少苦头, 甚至不知酒桶会淹死猫,终于丢了性命。 小说尽管以“猫眼看世界”,但写来写去,创作主体 还是人类中的一个“我”,或是人类的邻居、地球上的另 一个他(猫)。假如以全宇宙中的“我”或永恒中的“他 ”来观察人类,更不知将写出什么样的奇书了。 小说在结构上也有突破。它以猫的视觉为坐轴,可长 可短,忽东忽西,并没有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谈不上 情节进展的逻辑,读来却也津津有味。日本小说曾有散文 化的趋势,某些小说的散文化,是有欠充实的反映。而《 猫》在当时,却是一种具有魅力的创新。当然,老实说, 作者最初并没有想写这么长。由于首章轰动,编者要他续 写,他才铺陈连载,这说明他并没有通篇的完整构思,同 时也说明如不是大家手笔,怎么会写得这么左右逢源,随 心所欲。 在语言上,《猫》的格调既不全像《旅宿》那么豪放 空灵,也不尽是《明暗》那么简练凝重,更有别于《心》 和《从此以后》那么柔润细腻。在这里,刚柔兼用,雅俗 并举,变化多端,声色俱艳。而且,将江户文学的幽默与 风趣,汉学的典实与铿锵,西方文学的酣畅与机智熔为一 炉,以至在语言的海洋中任情游弋,出神入化。笔墨忽而 精烁隽永,针针见血,富于哲理;忽而九曲十回,浩浩大 波,长于思辨。暂且摘引两句景色和人物描写的妙句。例 如挖苦苦沙弥平庸的脸说:“假如春风总是吹拂这么一张 平滑的脸,料想那春风也太清闲了吧!”写景:“给红松 林装点过二三朱红的枫叶已经凋零,宛如逝去的梦。”“ 这声音毫不留情地震撼着初春恬静的空气,把个风软树静 的太平盛世彻底庸俗化了。”有的像讽刺诗,有的像写意 画,各得其妙。总之,假如以一颗艺术的心灵去触摸或感 受他的作品,自然会体味到语言的色彩、声韵,甚至字字 都是个生命体。 窗外正大雪纷飞。东北的雪总是那么魁伟、憨厚,却 又沉甸甸、醉醺醺的。但愿这些披盔带甲的天兵天将,把 猫公所诅咒的人间不平通统打杀。笔者将陪同读者,乘上 瑞雪的幻舟,遨游一个梦里的清纯世界,何其快哉。 那么,让猫愁猫怨见鬼去吧! 导语 《我是猫》是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代表作,也是近代日本文学经典作品。作者借一只无名无姓的猫的双眼,来观察其所生活的世界,展开一幅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思想混乱、充满矛盾的画卷。猫的嘲讽和评断,也体现出夏目漱石对日本现实的失望和悲观。 精彩页 咱(zá)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 哪里出生?压根儿就搞不清!只恍惚记得好像在一个阴湿的地方咪咪叫。在那儿,咱家第一次看见了人。而且后来听说,他是一名寄人篱下的穷学生,属于人类中最残暴的一伙。相传这名学生常常逮住我们炖肉吃。不过当时,咱家还不懂事。倒也没觉得怎么可怕。只是被他嗖的一下子高高举起,总觉得有点六神无主。 咱家在学生的手心稍微稳住神儿,瞧了一眼学生的脸,这大约便是咱家平生第一次和所谓的“人”打个照面了。当时觉得这家伙可真是个怪物,其印象至今也还记忆犹新。单说那张脸,本应用毫毛来装点,却油光铮亮,活像个茶壶。其后咱家碰上的人不算少,但是,像他这么不周正的脸,一次也未曾见过。况且,脸心儿鼓得太高,还不时地从一对黑窟窿里咕嘟嘟地喷出烟来。太呛得慌,可真折服了。如今总算明白:原来这是人在吸烟哩。 咱家在这名学生的掌心暂且舒适地趴着。可是,不大工夫,咱家竟异常地快速旋转起来,弄不清是学生在动,还是咱家自己在动,反正迷糊得要命,直恶心。心想:这下子可完蛋喽!又咕咚一声,咱家被摔得两眼直冒金花。 只记得这些。至于后事如何,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蓦地定睛一看,学生不在,众多的猫哥们儿也一个不见,连咱家的命根子——妈妈也不知去向。并且,这儿和咱家过去待过的地方不同,贼拉拉地亮,几乎不敢睁眼睛。哎哟哟,一切都那么稀奇古怪。咱家试着慢慢往外爬,浑身疼得厉害,原来咱家被一下子从稻草堆上摔到竹林里了。 好不容易爬出竹林,一瞧,对面有个大池塘。咱家蹲在池畔,思量着如何是好,却想不出个好主意。忽然想起:“若是再哭一鼻子,那名学生会不会再来迎接?”于是,咱家咪咪地叫几声试试看,却没有一个人来。转眼间,寒风呼呼地掠过池面,眼看日落西山。肚子饿极了,哭都哭不出声来。没办法,只要能吃,什么都行,咱家决心到有食物的地方走走。 咱家神不知鬼不晓地绕到池塘的右侧。实在太艰苦。咬牙坚持,硬是往上爬。真是大喜,不知不觉已经爬到有人烟的地方。心想,若是爬进去,总会有点办法的。于是,咱家从篱笆墙的窟窿穿过,窜到一户人家的院内。缘分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假如不是这道篱笆墙出了个洞,说不定咱家早已饿死在路旁了。常言说得好,“前世修来的福”嘛!这墙根上的破洞,至今仍是咱家拜访邻猫小花妹的交通要道。 且说,咱家虽然钻进了院内,却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眨眼工夫,天黑了。肚子饿,身上冷,又下起雨来,情况十万火急。没法子,只得朝着亮堂些、暖和些的地方走去。走啊,走啊……今天回想起来,当时咱家已经钻进那户人家的宅子里了。 在这儿,咱家又有机会与学生以外的人们谋面。首先碰上的是女仆。这位,比刚才见到的那名学生更蛮横。一见面就突然掐住咱家的脖子,将咱家摔出门外。咳,这下子没命喽!两眼一闭,一命交天吧! 然而,饥寒交迫,万般难耐;趁女仆不备,溜进厨房。不大工夫,咱家又被摔了出去。摔出去,就再爬进来;爬进来,又被摔出去。记得周而复始,大约四五个回合。当时咱家恨透了这个丫头。前几天偷了她的秋刀鱼,报了仇,才算出了这口闷气。 当咱家最后一次眼看就要被她摔出手时,这家主人边说边走上前来:“何事吵嚷?”女仆倒提着咱家冲着主人说:“这只野猫崽子,三番五次摔它出去,可它还是爬进厨房,烦死人啦!”主人捋着鼻下那两撇黑胡,将咱家这副尊容端详了一会儿说:“那就把它收留下吧!”说罢,回房去了。 主人似乎是个言谈不多的人,女仆气哼哼地将咱家扔进厨房。于是,咱家便决定以主人之家为己家了。 主人很少和咱家见上一面。职业嘛,据说是教师。他一从学校回来,就一头钻进书房里,几乎从不跨出门槛一步。家人都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读书郎。他自己也装得很像刻苦读书的样儿。然而实际上,他并不像家人称道的那么好学。咱家常常蹑手蹑脚溜进他的书房偷偷瞧看,才知道他很贪睡午觉,不时地往刚刚翻过的书面上流口水。他由于害胃病,皮肤有点发黄,呈现出死挺挺的缺乏弹性的病态。可他偏偏又是个饕餮客,撑饱肚子就吃胃肠消化药,吃完药就翻书,读两三页就打盹儿,口水流到书本上,这便是他夜夜雷同的课程表。 咱家虽说是猫,却也经常思考问题。 当教师的真够逍遥自在。咱家若生而为人,非当教师不可。如此昏睡便是工作,猫也干得来的。尽管如此,若叫主人说,似乎再也没有比教师更辛苦的了。每当朋友来访,他总要怨天尤人地牢骚一通。 咱家在此刚刚落脚时,除了主人,都非常讨厌咱家。不论去哪儿,咱家总是被他们一脚踢开,不予理睬。他们是何等地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只要想想他们至今连个名字都不给起,便可见一斑了。万般无奈,咱家只好尽量争取陪伴在收留我的主人身旁。清晨主人读报时,我定要趴在他的膝盖上;他午睡时,我定要爬上他的后背。这倒不是由于咱家对主人格外钟情,而是因为没人理睬,迫不得已嘛!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