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争论的智慧(王蒙经典散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蒙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本书为著名作家、文学泰斗王蒙先生的经典散文新作,收录了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七十余篇代表作品,包含怀人、忆旧、旅行、读书、社会、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流畅的语言、澎湃的诗情、乐观的态度,对世界敏锐的观察和对时事深刻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目录 第一辑 / 我们把一切都忘却 音乐与我 (我喜欢音乐,离不开音乐。音乐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喝酒 (饮亦可,不沾唇亦可。饮亦一醉,不饮亦一醉。醉亦醒,不醉亦醒。) 吸 烟 (我戒得很彻底,十余年了,再没吸过一支。) 本命年 (命是生命,也是命运——规律。) 搬 家 (其实不搬家,时光也在不停地迁移着。) 猫 话 (作家养猫、写猫,“古”已有之,于今犹盛。) 磨豆浆 (如果多磨几次豆浆喝几次豆浆,说不定也会增加一点人情味……) 我爱喝稀粥 (我相信我们都会吃得更美好、更丰富、更营养、更文明、更快乐。) 忘却的魅力 (谁,什么事能够永远被记住呢?) 我的另一个舌头 (这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奇妙的经验和乐趣。) 浪漫情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书。无书就更要寻觅好书,珍爱好书了。) 想念玩具 (我得经常想念自己的玩具。) 我和图书馆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与图书馆的感情是通过书建立起来的。) 灿烂的笑容 (踏遍青山人不老,我们还等着读他的新作,好事还在后头呢。) 鳞与爪 (我永远忘不了这位纤瘦的老人的目光。) 诸神下界 (诸神还会来到我的心里吗?) 中餐的命运 (这也算是世界真奇妙吧。) 第二辑 / 走过的每个日子都有余温 清明的心弦 (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盛 夏 (大雨终于停了,夜终于过去了。) 雨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雨。因为它迷蒙而含蓄,因为它充满生机……) 湖 (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 船 (我崇拜一切交通工具,崇拜一切自己能动而且能负载着人运动的东西。) 榴 莲 (写了文章也罢,榴莲对于我们而言仍然是陌生的。) 海的颜色 (什么蓝?怎样的蓝?一定是蓝色吗?) 往日情歌 (勿忘往日情歌,正谱崭新乐章。) 四月的泥泞 (初到新疆生活的人,面对化雪季节的新疆的泥泞,实感惊心动魄。) 初 冬 (当湖面上结起最初薄冰,你温柔的,可是悸然心动?) 梅花朵朵绕梁来 (并祝所有的青年曲艺演员前途远大,祝曲艺事业大弘扬大发展。) 落 叶 (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 在公路上 (不论路程多么漫长,目的地总不会太远。) 又见伊犁 (我要永远问自己,怎么样才能惟妙惟肖地歌唱伊犁?) 新疆的歌 (想起这样的歌,能不为那股热流而心潮激荡吗?) 故乡行 (我又来到了这块土地上。这块我生活过、用汗水浇灌过六七年的土地上。) 天涯海角 (天本无所谓涯,地本无所谓角。思本无所谓涯,情本无所谓角。) 中国心 (中文汉字,确是人类一绝。) 感 伤 (活到老改造到老吧,路还长着呢。) 轻 松 (许多报纸都办开了周末版了。你说好吗?我说不错。) 安 详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作安详。) 单 纯 (要求自己单纯的人是严肃的,或是天真的,或是神圣的。) 善 良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量……) 无 为 (无为是一种聪明。无为是一种清明而沉稳的幽默。) 凝 思 (我喜欢凝视,我以为凝视也许能带来长久的温习。) 不设防 (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条。) 第三辑 / 人生总要有所珍视和眷恋 生命的“意义原则” ((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刻应该尽可能地过得有意义些。)) 做一次明朗的航行 (人生好像一只船,世界好像大海。) 在宇宙隧道里前行的智慧之灯 (人生是有许多快乐的,智慧的运用与智慧的胜利……) 人在境遇中的主动性美德 (随时看到希望,看到新的可能性。) 宽容与疾恶如仇 (个人修养上的宽容与做事情的严格并不矛盾。) 人生的“第一智慧”与“第一本源” (我愿意特别强调和讨论学习的绝对性。) 命运的数学公式 ...... 精彩书摘 不争论的智慧 上次写完了那篇《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的文章,意犹未尽。 我想起了张中行老师关于四七二十七还是四七二十八的争论的故事(见《读书》杂志1993年第5期)。这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最佳笑话。与一个认为四七等于二十七的人争论是毫无意义的,是枉费唇舌,是自身的不够清醒所致。因此,县令责打坚持四七二十八的人的屁股,而判定主张四七二十七的人无罪。太妙了!这是一个关于不争论的最佳故事。与四七二十七的人争论活该挨打!即使您是正确的,您是坚持四七只能等于二十八的,也不必去与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去认真讨论那本来不讨论也可以明白的问题,这是一。到头来,还是四七二十八的主张者挨揍,这是二。坚持四七二十七的人无罪无皮肉之苦,这是三。第一层含义是智慧,而且是非常东方式的关于“无”的智慧,正确的主张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宣讲的,在宣讲没有意义的时候,更正确的做法其实是保持沉默和静观,也就是保持无为。这个表述比西谚所云“好话是银子而沉默是金子”更加透彻。 第二层——关于四七二十八论者的挨打的含义——就有那么点辛酸了。 而第三层含义呢,四七二十七无罪论,真是滋味无穷!这是对于乖谬者们的最大讽刺,又是对正直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一味说实话的呆子们的最大自嘲! 有一个民间故事类此而格调稍低:是说两个人争论,一个说是《水浒传》上有个好汉名叫李达,另一个说是那好汉名叫李逵,二人打赌二十块钱。便互相扭打着找到了一位古典文学权威。权威判定《水浒传》上的好汉乃是李达,于是李后面是逵的主张者输了二十元。事后,“李逵派”质问权威为何如此荒唐断案,权威——看来与李逵派还是相识——答道:“你不过是损失了二十元钱,而我们害了那小子一辈子!他从此认定好汉乃是李达,还不出一辈子丑吗?” 这个故事也有趣,但未免阴损,缺乏绅士风度。在一种情况下才是可以肯定、可以认同的,即“李达派”是蛮不讲理,或者还自以为有什么来头,或者还一心要扫除一切把“逵”字不读作“达”的人。不应该是权威要害他,而是他要害人,结果当然只能是害了自己。这个故事对于振振有词坚持谬误、对于过于强硬搞得没有人愿意把事实真相告诉给他的人,还是有它特有的教育意义的。这个故事的最深刻之处在于告诉我们:对谬论唯唯诺诺随声附和,恰恰是——至少客观上是——对谬论的最大惩罚! 提到不争论云云,老子的学说很有片面的深刻性与启发性。从反对人的盲目自大、盲目膨胀、庸人自扰、轻举妄动、自找麻烦、自找苦吃的意义上来理解,老子的学说实在精彩绝伦。他推崇“不争之德”“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他提出“希言自然”等,我们不妨理解为不必自以为是地不适当地以喋喋不休的言语去干扰事物按照客观规律发展——说不定从中可以悟出要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道理来。老子还发现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至高至妙的道理。我们不妨认为,老子的主张是韬光养晦,不做出头椽子,“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老子的主张也是高姿态,是对自己的充分自信。耽于争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结果,例如文坛上一些动辄要争一争的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二三流作家、江郎才尽的过气作家而已,即使争到了一些蝇头小利,暴露出来的却是自己的极端鄙俗、极端心虚。而一个真正胸有成竹的作家,是不屑于争那些个低级趣味的。为什么不争?一是不必,胸有成竹,不战而胜,是为上上。二是不屑,与四七二十七者争论,不是太降低了自己吗?三是没有时间,好人忙于建设,忙于创造,哪有空闲天天磨嘴皮子?以其不争,更显示了他的高尚与宽宏。对不争的人,你能胜过他吗?你至多吹嘘一番为自己壮壮胆罢了,你至多讹讹搅充当一两次搅屎棍罢了,这不是只能越发显出你自身的高攀疲累要死要活还是够不着吗?这也是阿拉伯国家的谚语“狗在叫,骆驼队照旧前进”的含义所在,阿拉伯的智者也不主张骆驼队应该与狗争论。老子也说:“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我不认为这是老子主张大家都应该躺倒睡大觉,同样,他主张的是更实在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尊重客观规律不做逆客观规律而动的事情。 老子提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俗话里也有“言多语失”“爱叫唤的猫不拿耗子”之类。消极地看,这一类说法似乎是教人谨小慎微。其实,个中自有深刻的道理。依我们的经验,凡是要大喊大叫地说“就是好就是好”的,常常是搞得不太好的。所以懂得了“多言数穷”的道理,一是有助于不上当,二是有助于少做蠢事。话语确是人类的一大发明,话语的转而君临人世、安慰你梳理你的同时蒙骗你煽动你辖制你镇唬你,也堪说是人类的一大灾难。老子早就对话语的泛滥采取警惕和疑惑、批评的态度,实乃东方一大智者。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