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二十二次别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西班牙)拉斐尔·纳达尔·法雷拉斯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书页还散发着刚印出时的油墨香,就已成为当下
加泰罗尼亚的畅销书……有迹象表明它将是本长销书
,并会被译成众多语言。
——《赫罗纳日报》
纳达尔是位勇敢的作家,对传统的叙事技巧运用
自如,也知道如何构建一部小说。
——《ARAH报》
纳达尔在这部小说里祭奠20世纪的死难者,也让
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同享用真理和正义的盛宴。
——《先锋报》
灵活高效的词汇,多样准确的行文,大量的背景
知识调研……这些都赋予这本小说以真实感。
——一《加泰罗尼亚角落新闻网》
纳达尔能够展示文学的细微之处,情调怀旧但不
刻意、庸俗,这不得不让人佩服。
——西班牙作家依娃:皮克
一部永恒的小说!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读到它

——音乐家杰拉德·金塔纳
后记
这是一部虚构小说,其中描绘的所有事件和人物都来
自作者的想象。然而,历史背景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事件
是严格真实的,包括“一战”期间罗可洛唐多的和平主义
动员、意大利战线的混乱,还有“二战”时期马泰拉暴动
、巴里空袭和约翰·哈维号的爆炸。在这个意义上,这本
小说是对所有南意大利人的致敬,他们在既无资源又无明
确领导的条件下,奋起反抗纳粹法西斯同盟,却长期被历
史遗忘。
许多场景设在1943年12月2日轰炸巴里港的时刻,以
及美国商船装载的芥子气的爆炸,它们来自格伦·B.茵菲
尔德1971年所著《巴里浩劫》的意大利文版,作者曾是美
国空军飞行员,他采访了很多见证人。我用的是马里奥·
阿达书局出版的最新版本,由维托·安多尼奥·里夫济教
授作序,他也是《巴里地狱》一书的作者。关于1943年9月
21日发生在马泰拉的事件——“二战”期间发生在南意大
利的另一个尚未被史学充分考虑的大剧情——仍然有一些
由当时的盟军指挥官撰写的报告,只是迄今尚未解密,但
最近出版的维多里奥·塞巴斯蒂安尼所著的《马泰拉屠城
与谋杀》(吉安拿特里版)一书是迄今最全面的来自英国的
研究。安东尼-德尔科尔所著的《磐石之音》记载了马泰拉
地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也包括关于当日的直接证词。
贝罗洛唐多是作者想象的产物,但你们可以发现其中
有很多奇斯泰尼诺、马丁那弗兰卡、阿尔塔穆拉,尤其是
罗可洛唐多的影子,这是伊特里亚河谷的一个美妙小镇,
我向大家隆重推荐。事实上,如果你不熟悉南意大利的这
一部分,请不要错过这片石屋的土地,以及普利亚其他地
方,还有巴西里加达,这里是无与伦比的珍宝,马泰拉的
石洞群的故乡。
目录
开篇
01帕米萨诺家族的诅咒
大战
最后一个帕米萨诺人
02开满白花的园子
寡妇屋
齐亚
葬礼
去公证处
供品
大宅第
花季
家族宗教
度夏屋
坚信礼
红土地
卧病在床
03樱桃耳坠
甜蜜的十六岁
菲力切神父
斗鸡
暑期,再回庄园
阿尔塔穆拉的集市
夏季之末
都市影院
毒打
绅士圈
南风
疏失
西班牙来信
西法边境
战争传言
04马泰拉的流星雨
不情愿的壮丁
丧钟
坦露心迹
罗斯福
英国人
公告
游行
没有尽头的八月
嘈杂的仪式
英国人登陆塔兰托
重逢
河边
流星雨
解放马泰拉
恐怖的踪影
猎杀
普利莫·卡尔内拉
山里
萨罗尼博士的武器
05轰炸巴里
酒吧的镜子
德军空袭
窗口的红光
被恐惧击倒的城市
比唐多的秘密
一股蒜味
帕米萨诺之心
饼干盒
池中鸭
对决加里巴尔迪广场
地下室里
樱桃树
尾声
后记
致谢
精彩页
开篇
2012年8月24日。午时。
乍一看,小镇像是早已荒废。唯一的生命迹象是几条狗,睡在几个垃圾箱之间的荫处一块覆满尘土的旧床垫上。但转过墙角就能看见镇里的广场,四周都是带有宽大阳台的房屋,正对着山谷的葡萄园和橄榄林,慷慨地展示着普利亚乡间的全景,几乎一直延伸到亚得里亚海。三棵豆荚树和两棵石栎俯瞰着小小的绿洲,繁茂的枝间耸立着两座纪念碑,每一座前面都覆满鲜花,并饰以意大利国旗三色的花结彩带。
木质长椅上,油漆已渐渐剥落。一位老者坐在上面,打着盹:他闭着双目,头歪向一侧,嘴巴半开。他好像呼吸困难,或早已安然入睡,只是无人察觉,反正他似乎再也无法聚集足够的力量醒过来。他的脚边躺着一条狗,只有地中海的狗能把四肢伸到那种尺寸,在盛夏日炙时分,在一块小小的阴凉处。四周响起知了复沓的歌声,它们正在无风的高处几根树枝上摩擦着肚腹。
广场正中的一座纪念碑由一块完整的巨石制成,向“一战”的死者致敬。一根石柱上刻着本地42名死难者的名单,但仔细一看会发现更多的秘密:死者中一半都姓帕米萨诺——21个男人来自同一家族。
“朱塞佩·奥龙佐·帕米萨诺(1)、多纳托·夫·弗朗切斯科·保罗·帕米萨诺(2)、西尔维斯特罗·帕米萨诺(3)、吉安巴蒂斯塔·迪·马丁诺·帕米萨诺(4)、尼古拉·迪·马丁诺·帕米萨诺(5)、朱塞佩·夫·维托·帕米萨诺(6)……”
另一座碑是为了纪念死于“二战”前线的人们。名单中没有一个姓帕米萨诺,也许承载这个姓氏的最后一人未能在“一战”中幸存。这一次,一半死者来自康维迪尼家族。
“二十一个……二十一条命啊!”长椅上的老者醒了,坐起来,又一次对着空荡的广场说,“二十一个……二十一条命啊!”
他凝视着纪念碑,脸上沟壑交错。狗也醒了,但还躺在地上,四足伸开。
“二十一条命啊!”他一遍遍默念着,“全都死于‘一战’。帕米萨诺家族的诅咒!”
01 帕米萨诺家族的诅咒
大战
第一个战死的是朱塞佩·奥龙佐·帕米萨诺,家族里最好战的男人。他一直等待着那个时刻,他的祖国召唤他拿起武器。他倒在1915年5月23日。那一天,意大利在“一战”中向奥匈帝国宣战并加入同盟围。可怜的朱塞佩·奥龙佐一直认为,上前线打仗为男人带来巨大的机遇:教给他们纪律,培养他们坚韧的性格,并提供一个渠道,让年轻人天生的攻击性转移目标。他相信,战场是唯一能以自然、有组织的方式行使野蛮暴力的地方。“像一种贵族技艺。”他常这样说。
朱塞佩·奥龙佐忠诚而可靠。但他的问题是,他永远更乐意用拳头解决分歧。尽管他个性里有暴力的成分,可他并非一个完全的恶棍。他是帕米萨诺家族第一个应征入伍的人,被编入志愿兵团,这对从贝罗洛唐多这样的小镇出来的人而言是不小的荣耀。不久,他就第一个赶赴意大利东北的卡索前线,第一个进入战斗。他还是小分队里第一个冲出战壕顶头攻击奥军据点的人。他也是第一个胸部中弹的,那一枪击中了他的胸骨。当他感受到那个冲击,伴以一种类似两块金属相撞的声音,和一种非常令人不适的灼烧感,他设想,那颗子弹只是擦碎了制服的纽扣,他试着挺住。但他的双腿拒绝移动,在躯干下折叠起来——他倒下了。当奥军席卷了战壕,一个留着卷曲小胡子的下士踩着他的身体,把刺刀捅进了他的心脏。可怜朱塞佩·奥龙佐却并未感到那一刺,生命离他而去已有片刻了。帕米萨诺家就这样死了第一人,带着“在奥地利前线最早阵亡的意大利军人之一”这种令人难堪的荣誉。本来到夏天他就二十二岁了。
第二个死的是多纳托·夫·弗朗切斯科·保罗·帕米萨诺(2)。作为家里最胆小的一个,他想尽办法逃兵役。但天哪,他甚至没有机会完整地感受一下战壕里的恐怖,他也死在卡索前线。在开战之后第一个夏季结束前,被据守边境城市戈里齐亚的奥军的榴弹炮弹片击中。几天之后,西尔维斯特罗(3)也死了,全身都是奥军的新式机枪打出的弹孔。这种机枪在1915年10月打垮了进攻意大利东北边境的桑塔露琪亚山头的部队。驻守在远离火线的嘹望哨上的意大利军官拿着戴手套的侍从端来的瓷杯品茶,从塔楼上命令部队向山头发起一波又一波人海攻击。直到最后,意军司令官路易吉·卡多那将军意识到这是一种无谓的屠杀,才了结了攻势。伊松佐河的第三次战斗就这样结束了,这条河被挤在高耸的群山之间,紧挨着奥匈帝国的边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贝罗洛唐多镇里无人听说过这条河。P1-4
导语
这是一本引进版长篇小说。西班牙作家拉斐尔·纳达尔·法雷拉斯的全新长篇,故事讲述了意大利的帕米萨诺家族历代男丁皆死于战火,“一战”结束后,帕家遗孀多娜塔和好友法兰西丝卡双双怀孕,当多娜塔生下丈夫的遗腹子,她担心历史重演,于是把儿子维坦交给好友抚养。世人皆以为法兰西丝卡生下双胞胎,男孩维坦和女孩乔凡娜。“二战”爆发后,维坦遁入乡间,答应母亲自己绝对不会参战;乔凡娜则前往西班牙和法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对抗法西斯势力。这是一部格局宏大,剧情跌宕磅礡,戏剧性媲美莎士比亚的传奇小说。既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有史诗般的内核,饱含对人生、战争、历史命运的哲思与探讨。
内容推荐
意大利的帕米萨诺家族历代男丁无一幸免皆死于战火,第21位帕米萨诺更是夸张地在“一战”停战日当天阵亡。
“一战”结束后,“寡妇屋”的帕家遗媚多娜达与同一天丧夫的闺蜜弗朗切斯卡几乎同时产下遗腹子。多娜达担心儿子维坦难逃命运诅咒,将维坦交给闺蜜弗朗切斯卡,而自己成为闺蜜大家族里的女佣,抚养维坦和乔凡娜这对双胞胎长大。
意大利不可思议地卷入“二战”的战火,维坦适入乡间,答应母亲自己绝对不会参战;乔凡娜则前往西班牙对抗法西斯。战火愈燃愈烈,帕米萨诺家族的命运再次经历战火淬炼,多娜达也被裹胁其中。他们的命运会再次因战争改写吗?第二十二次离别,还会有未来的遇见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