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居京琐记(精)/季羡林经典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期,季羡林从德国留学归来后定居北京,几十年间与北京这个城市结下不解之缘。本书辑录了季先生工作之余有关北京的散文随笔数十篇,内容丰富多样,文风淳朴恬澹,知识性、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北京城市文化,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思考人生哲理,增强文化自信,从书中感受到浓浓的北京传统文化的味道。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目录
槐花香 幽夜明
枸杞树
槐 花
怀念西府海棠
从南极带来的植物
黄 昏
黎明前的北京
晨 趣
水木抱山紫
清华颂
梦萦水木清华
《世纪清华》序
《清华旧影》序
清华梦忆
燕园浮叶青
春满燕园
春归燕园
燕园盛夏
清塘荷韵
《北京大学》序
我和北大图书馆
幽径悲剧
汉城忆燕园
梦萦红楼
《燕园幽梦》序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黄昏骤雨京华瘦
同仁医院
在病中
回 家
三进宫
护士长
楮墨天光日下宁
北京忆旧
我爱北京
人间自有真情在
大觉寺
《家居北京五十年》序
我的家
序言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代序)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
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六十多年前,我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
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白天忙于到沙滩北
大三院去应试。北大与清华各考三天,考得我焦头烂额,
精疲力尽;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蚊虫的围攻,
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蚊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
但是,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
在黄昏时分,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街。街灯并不辉煌,“
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也会令人不快。我们却甘之
若饴。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此时
鼻管里会蓦地涌入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
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回到公寓,又能听到小胡同中
的叫卖声:“驴肉!驴肉!”“王致和的臭豆腐!”其声
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
,送到与臭虫搏斗的战场上。
将近五十年前,我在欧洲呆了十年多以后,又回到了
故都。这一次是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翠花胡同,与
南面的东厂胡同为邻。我住的地方后门在翠花胡同,前门
则在东厂胡同,据说就是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所在地,是
折磨、囚禁、拷打、杀害所谓“犯人”的地方,冤死之人
极多,他们的鬼魂据说常出来显灵。我是不相信什么鬼怪
的,我感兴趣的不是什么鬼怪显灵,而是这一所大房子本
身。它地跨两个胡同,其大可知。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
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
入迷宫,不辨东西。
然而,这样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
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外面十分简单
,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这是北
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据说当年黎元洪大总统在这里住过。我住在这里的时
候,北大校长胡适住在黎住过的房子中。我住的地方仅仅
是这个大院子中的一个旮旯,在西北角上。但是这个旮旯
也并不小,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
深深几许”的意境。我住在最深一层院子的东房中,院子
里摆满了汉代的砖棺。这里本来就是北京的一所“凶宅”
,再加上这些棺材,黄昏时分,总会让人感觉到鬼影幢幢
,毛骨悚然。所以很少有人敢在晚上来拜访我。我每日“
与鬼为邻”,倒也过得很安静。
第二进院子里有很多树木,我最初没有注意是什么树
。有一个夏日的晚上,刚下过一阵雨,我走在树下,忽然
闻到一股幽香。原来这些是马缨花树,现在树上正开着繁
花,幽香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这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西单的栀子花和茉莉花
的香气。当时我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现在成了中年人
。相距将近二十年的两个我,忽然融合到一起来了。
不管是六十多年,还是五十年,都成为过去了。现在
北京的面貌天天在改变,层楼摩天,国道宽敞。然而那些
可爱的小胡同,却日渐消逝,被摩天大楼吞噬掉了。看来
在现实中小胡同的命运和地位都要日趋消沉,这是不可抗
御的,也不一定就算是坏事。可是我仍然执着地关心我的
小胡同。就让它们在我的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
1995年10月25日
导语
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六十多年(约有67年)的地道的“老北京人”,季羡林曾多次撰文称北京为“我的第二故乡”。在回忆初次到北京(当时还称为北平)时,他写道:“我记得初次到北平时,在前门下了火车以后,这古老都市的影子,便像一个秤锤,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在清华园,他度过了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涯,留下了著名的《清华园日记》;在《留德十年》之后,他又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北京,任北大终身教授,并且在这里一待就是一辈子,留下了《我爱北京的小胡同》《我爱北京》《北京忆旧》等等佳作。本书即是他叙述北京生活的文章合集。
精彩页
枸杞树
在不经意的时候,一转眼便会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这使我困惑。最先是去追忆:什么地方我曾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一个花园里么?但是,都不像。最后,我想到才到北平时住的那个公寓,于是我想到这棵苍老的枸杞树。
我现在还能很清晰地温习一些事情:我记得初次到北平时,在前门下了火车以后,这古老都市的影子,便像一个秤锤,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我迷惘地上了一辆洋车,跟着木屋似的电车向北跑。远处是红的墙,黄的瓦。我是初次看到电车的;我想,“电”不是很危险吗?后面的电车上的脚铃响了;我坐的洋车仍然在前面悠然地跑着。我感到焦急,同时,我的眼仍然“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我仍然看到,红的墙,黄的瓦,终于,在焦急,又因为初踏入一个新的境地而生的迷惘的心情下,折过了不知多少满填着黑土的小胡同以后,我被拖到西城的某一个公寓里去了,我仍然非常迷惘而有点近于慌张,眼前的一切都仿佛给一层轻烟笼罩起来似的,我看不清院子里的什么东西,我甚至也没有看清我住的小屋,黑夜跟着来了,我便糊里糊涂地睡下去,做了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梦。
虽然做了梦;但是却没有能睡得很熟,刚看到窗上有点发白,我就起来了。因为心比较安定了一点,我才开始看得清楚:我住的是北屋,屋前的小院里,有不算小的一缸荷花,四周错落地摆了几盆杂花。我记得很清楚:这些花里面有一棵仙人头,几天后,还开了很大的一朵白花,但是最惹我注意的,却是靠墙长着的一棵枸杞树,已经长得高过了屋檐,枝干苍老钩曲像千年的古松,树皮皱着,色是黝黑的,有几处已经开了裂。幼年在故乡里的时候,常听人说,枸杞是长得非常慢的,很难成为一棵树,现在居然有这样一棵虬干的老枸杞站在我面前,真像梦;梦又掣开了轻渺的网,我这是站在公寓里么?于是,我问公寓的主人,这枸杞有多大年龄了,他也渺茫:他初次来这里开公寓时,这树就是现在这样,三十年来,没有多少变动。这更使我惊奇,我用惊奇的太息的眼光注视着这苍老的枝干在沉默着,又注视着接连着树顶的蓝蓝的长天。
就这样,我每天看书乏了,就总到这棵树底下徘徊。在细弱的枝条上,蜘蛛结了网,间或有一片树叶儿或苍蝇蚊子之流的尸体粘在上面。在有太阳和灯火照上去的时候,这小小的网也会反射出细弱的清光来。倘若再走近一点,你又可以看到有许多叶上都爬着长长的绿色的虫子,在爬过的叶上留了半圆缺口。就在这有着缺口的叶片上,你可以看到各样的斑驳陆离的彩痕。对了这彩痕,你可以随便想到什么东西,想到地图,想到水彩画,想到被雨水冲过的墙上的残痕,再玄妙一点,想到宇宙,想到有着各种彩色的迷离的梦影。这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在这小的叶片上呈现给你。当你想到地图的时候,你可以任意指定一个小的黑点,算作你的故乡。再大一点的黑点,算作你曾游过的湖或山,你不是也可以在你心的深处浮起点温热的感觉么?这苍老的枸杞树就是我的宇宙。不,这叶片就是我的全宇宙。我替它把长长的绿色的虫子拿下来,摔在地上。对着它,我描画给自己种种涂着彩色的幻想,我把我的童稚的幻想,拴在这苍老的枝干上。
在雨天,牛乳色的轻雾给每件东西涂上一层淡影,这苍黑的枝干更显得黑了。雨住了的时候,有一两个蜗牛在上面悠然地爬着,散步似的从容,蜘蛛网上残留的雨滴,静静地发着光。一条虹从北屋的脊上伸展出去,像拱桥不知伸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枸杞的顶尖就正顶着这桥的中心。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阴影,渐渐地爬过了西墙,墙隅的蜘蛛网,树叶浓密的地方仿佛把这阴影捉住了一把似的,渐渐地黑起来。只剩了夕阳的余晖反照在这苍老的枸杞树的圆圆的顶上,淡红的一片,熠耀着,俨然如来佛头顶上金色的圆光。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