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借助于“缘起”和“实相”这两个佛教的主旨讨论了佛教与现象学可能的联系,这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它们的思考是事关佛学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中不仅包含作为发生现象学的缘起论思考,而且也包含作为结构现象学的实相论思考。它们在实事上与纵横意向性的现象学思考方向相一致,因而展示着心性现象学的两个基本视角和基本领域:“横意向性”在这里是指贯穿在“四分”和“心-心所”之主张中的“由心所造”;“纵意向性”在这里是指贯穿在“三能变”之主张中的“随心所变”。 作者简介 倪梁康,1956年7月出生,江苏南京人。1985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1990年获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胡塞尔研究》编委、国际《现象学世界》丛书编委、《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期刊编委。专著有:《现象学及其效应》、《意识的向度》、《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存在信仰》(德文)、《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自识与反思》等;译著有:《现象学的观念》、《现象学的方法》、《逻辑研究》、《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人生第一等事》等。 目录 序 第一讲 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 第二讲 唯识学中的“二种性”说及其发生现象学的意义 第三讲 唯识学与现象学中的“自身意识”与“自我意识”问题 第四讲 唯识学中“自证分”的基本意蕴 第五讲 从现象学角度看佛教因明中的遮诠问题 第六讲 最终意识与阿赖耶识 第七讲 宗教经验与般若现象 第八讲 观·物——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视角 第九讲 玄奘《八识规矩颂》的思想背景与思想内涵 第十讲 王肯堂及其《八识规矩集解》 第十一讲 胡塞尔与佛教 第十二讲 海德格尔思想的佛学因缘 附录 瑜伽行派的现象概念 〔日〕司马春英/著 倪梁康/译 引用文献 各讲文章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