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楼梦阅读课(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丛书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
作者 | 张悦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贾宝玉由一个懵懂叛逆的少年最终悬崖撒手、看破红尘、遁世出家,《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悟道书。《红楼梦》又穿插着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婚恋情感,其间曲曲折折,难以尽述,它似乎又是一部爱情小说。本书以“原典+阅读课”的形式呈现。原典是大家名著,选取师生喜闻乐见、适合阅读的版本。“阅读课”上引用的原典放在手边,方便随时翻阅,跟“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目录 阅读课 第一章 经典溯源 第一节 成书历程 一、繁华盛世孕育巅峰佳作 二、跌宕人生成就旷世奇才 三、增删批阅终成千年一叹 第二节 发展脉络 一、借阅者痴迷遗手稿 二、续书者炼石补苍天 三、研究者寻源探本事 第三节 当代意义 一、打破古典小说历来的窠白 二、推开规范学术研究的大门 第二章 阅读门径 第一节 预读·细品回目语言 一、欣赏戴着缭铸的舞蹈 二、捕捉回目的语言特色 三、窥见曹雪芹的创作观 第二节 通读·细理虚实主线 一、红楼年表及大事记 二、家族人物关系图谱 三、通灵宝玉前世今生 第三节 研读·细寻情节线索 一、寻找谶语中人物命运暗示 二、还原末回警幻情榜及考语 三、从衣食住中感受红楼大观 第四节 拓展·细读结果展示 一、谁最可能是脂砚斋 二、当曹雪芹遇到高鸭 三、读续本炼石补苍天 第三章 名家视点 第一节 评论派红学:关注作品本身 一、评点派 二、题咏派 三、批评派 第二节 索隐派红学:关注作品与世界的关系112 一、张侯家事说 二、明珠家事说 三、清世祖董鄂妃故事说 四、康熙朝政治说 第三节 考证派红学:关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117 一、胡适《红楼梦考证》 二、顾颤刚、俞平伯通信讨论 三、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第四节 创作派红学:关注作品与读者的关系122 第四章 延伸导航 第一节 内部研究 一、原著版本 二、评论与专题探讨 三、工具书 第二节 外部研究 一、索隐派、考证派研究成果 二、与《红楼梦》相关的作品 三、红学史研究 四、资料汇编 第五章 研究旨要 第一节 文献查阅 一、文献检索 二、文献阅读 三、文献拓展 第二节 选题方向 一、人物整体评传 二、人物细节剖析 三、同类人物比照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典型人物 二、对比手法 三、心理分析 《红楼梦》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连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第九回 训劣子李贵承申伤嗔顽童茗烟闹书房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天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璇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魔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菌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摩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椿龄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制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答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制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荷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衡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枕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四十二回 衡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淡膻 第五十回 芦雪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 序言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是语文学习的重 要内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学生通过 阅读整本书,探索阅读门径,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经 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我们 组织了一批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为大家选定书目,开设 “阅读课”。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丛书”的呈现方式为“原典+阅读 课”,用意有二:一是帮助中学生树立版本意识,第一次 接触的就是比较好的版本,未来选书的时候也会有高标准 ;二是便于查阅,“阅读课”上引用的原典就在手边,能 够随时翻阅,重读、细读部分内容,跟“老师”形成良好 的互动。 原典是精心选择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版本,不必多说 。“阅读课”的“主讲教师”全部来自北京,选定北京的 教师开设“阅读课”,主要考虑地缘优势,研讨方便,观 摩教学方便,互相提建议也方便。编写过程中,我们说得 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是写给中学生看的,马虎不得”,书 中设计的阅读任务大多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经过检验后 的调整和优化,使用的语言经过几个轮次的打磨,尽量和 蔼可亲,贴近中学生的接受水平。 “阅读课”包括五部分:经典溯源、阅读门径、名家 视点、延伸导航、研究旨要。“经典溯源”从创作的背景 、出版发行、受到关注的变化历程以及研究视角的转型等 方面讨论这部作品“为什么会成为经典”,启发中学生思 考经典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思考我们阅读经典的真实 目的。“阅读门径”是“阅读课”的重中之重,提供阅读 这本书或者这类书的合理路径与方法。需要说明的是,选 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丛书”的书目涉及类型相对丰富, 不同类型的作品,阅读门径有所不同,这一章提供了丰富 多彩的阅读任务,这些任务能够引领中学生走进作品,寻 幽探秘。“名家视点”梳理了研究这部作品的主要观点, 有助于中学生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深度理解作品,写法与文 献综述类似,从中可以梳理探究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为 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延伸导航”主要提供拓展阅读的 书目,不同类型的作品拓展阅读的角度也有所不同,“阅 读课”不仅提供了书目,还提供了找到这些书目的路径, 知道从哪些范围去找书,这是扩大阅读视野的先决条件。 “研究旨要”侧重引领基于阅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其中 包括做研究的一般流程,适合中学生使用的研究方法,结 合具体的作品给出样例,以供参考借鉴。 这是一套挺朴实的书,希望用合宜的内容、合理的互 动、恰切的文字吸引中学生,在使用上我有三点建议: 其一,在阅读原典的基础上修习“阅读课”。“阅读 课”不是代替阅读的,而是辅助完整阅读、深入阅读的。 没有零距离接触原典,任何分析鉴赏、什么视角观点都无 法提升你的阅读素养,换言之,读书是自己的事情,无人 可以替代。如果你自己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有困难,可以边 上“阅读课”边阅读,在“老师”的帮助下读完原典。 其二,努力完成“阅读门径”中提供的任务。“阅读 门径”中提供的任务按照阅读整本书的基本目标设计,属 于“入门级”。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尽量多关注 “延伸导航”提供的拓展书目,这属于“发烧级”。如果 你未来有从事语文学习与研究的愿望,期待你按照“研究 旨要”的提示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任务,这属于“旗舰级 ”。你可在中学阶段多修习几次“阅读课”,逐步实现不 同级别的进阶。 其三,跟周围的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学而时 习之”是自己读书之乐,“有朋自远方来”是分享心得之 乐,“人不知而不愠”是得到上面两种乐趣之后的平和心 态。倘若有两三位同学一起阅读同一本书,一起讨论探索 ,交流感悟,实在是乐事。不同的收获往往源自不同的思 考方式,在分享过程中拓展思考视角,丰富思想内涵,是 中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策略。鲍鹏山老师说:“我们读经 典,初衷不是获得知识,而是让你有一个判断的标准。是 非善恶美丑标准从哪里来?经典就是建立这套标准的。”“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丛书”共十种,期待这些经典走进你的 书房,帮你建立起看世界的标准。 感谢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季雪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赵 岩、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郭翠翠和张悦、中央民族大学附 属中学周明鉴和李延帅、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程现亮和李 丽娟、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刘婉婷、北京教育学院 石景山分院纪秋香等十位老师,他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 努力探索,认真写作,承担起语文教育中的一份责任。期 待大家成为真正的阅读者,享受阅读的宁静愉悦。 吴欣款 2019年5月 导语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本书名家视点,帮助高中学生学习名家的解读方式。 精彩页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日“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椅之时,铁甘雁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涤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混灭也。虽今日之茅蓬腑,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颇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人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哀。 一日,正当噬体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人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情。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踏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一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大喜,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毕,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偶云: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