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的焦虑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美)斯科特·施托塞尔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斯科特·斯多塞尔与焦虑共处了35年。在本书中,他生动记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焦虑经历,从医学、文化、哲学、社会等多个角度讲述焦虑是如何形成的,焦虑与智慧、创造力和原创性的关联。同时,他还细数了史上诸多名人的焦虑,那些科学家们、哲学家们、艺术家们、作家们是怎样对抗焦虑的。作者用幽默感人的笔触,坦诚而无畏的自我袒露,告诉我们,焦虑可以成为我们正向转变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驾驭自己的焦虑气质,就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作者简介 斯科特·施托塞尔(Scott Stossel):《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美国瞭望》杂志执行主编,评论文章经常发表于《纽约客》《新共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他的文章曾被收录于《美国*佳政论文选》及多所大学教科书。 同时他是一位严重的焦虑症者。他从2岁开始,就是个满心焦虑、充满恐惧、成天发抖的孩子,一惊吓就想逃、一紧张就想吐,心理治疗、药物控制,甚至酒精都无法完全纾解他的焦虑问题。但是焦虑并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成就了现在的他。 目录 第一部分 焦虑之谜 第一章 没有不焦虑的人生,只有不思考的灵魂 第二章 当我们在谈论焦虑的时候,究竟是在谈论什么 第二部分 不理性的困扰 第三章 焦虑在我的胃里翻滚 第四章 紧张棒极了,这说明你在乎 第三部分 药罐子 第五章 “一堆酶”,让我对焦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第六章 真的应该有适用于所有心情和场合的药物吗? 第七章 焦虑是一种代表你需要做出改变的信号 第四部分 先天与后天 第八章 婴儿时期,最大的恐惧源于孤独 第九章 父亲是什么脾气,儿子就是什么脾气 第十章 我们不再是老虎或者乳齿象的猎物 第五部分 改变与超越 第十一章 正确地驾驭自己的焦虑气质 第十二章 你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具恢复力 致谢 序言 焦虑的意义 著名编剧、作家 宋方金 上学的时候,每到考试前夕,我就会出现轻微的口腔 溃疡(俗称口腔上火)。时间长了,我知道这就是因担心 考试而产生的周期性焦虑。那时,父亲会去菜园拔一把菠 菜,说给我补点维生素。其实,不是维生素的事。我考完 试,溃疡马上就好了。上火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很多不 信中医的人不相信上火,他们认为一切病症都源于炎症。 根据我的经验,上火确有其事。人一焦虑,就会上火。我 甚至能感觉到这股火的运行。它不是悄无声息的,它是一 股很清晰的力量,就在人的身体里潜伏着。 初二那年考试前夕,我忽然发现自己没上火。后来转 念一想,那年我的成绩很差,所以失去了信心,对考试也 就不在乎了。所以,只有让人在乎的事物才会引发焦虑。 这就是我学到的关于焦虑的第一个经验。 我第一次录节目,是在中央电视台。那天,我跟几位 嘉宾讨论关于电影的话题。我做了周密的准备,甚至还写 了稿子。但在开始录制之前,我发现这个谈话节目根本没 有看稿子的时间和机会,于是我的心跳加快,手脚冰凉, 甚至连呼吸都变得沉重了。焦虑从深渊中跃起,统领了我 的身体。我想这次完了,开始痛恨自己在虚荣心的驱使下 来到那里。我去了趟洗手间,想调整一下,但无济于事。 这时,我把稿子狠狠扔进了垃圾箱。没想到,这个动作救 了我。稿子被扔进垃圾箱后,我的呼吸顺畅了。摆脱外在 依附,诚实面对自己,可以缓解焦虑。这是焦虑教我的第 二课。 后来,我录了很多节目,做了很多演讲和脱口秀。其 中,有的成功,有的平淡,有的失败。我在事后总结的时 候发现,成功、平淡、失败与焦虑感呈现一种微妙的比例 关系:焦虑感强,成功;焦虑感弱,平淡;没有焦虑感, 失败。是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焦虑在于我丧失了 焦虑感。其实,这比焦虑更让人焦虑。这是我跟焦虑深度 交流后学会的第三课。 在每次有机会梳理或回望过去的岁月时,凡是被我深 刻记住的事物,大多伴有焦虑。等候一封信,等待成绩发 布,出发或者抵达,开口或者沉默,犹豫的路口,坚决的 拐弯,长夜的噩梦,无心的睡眠,等等。很多时候,焦虑 和兴奋、紧张、喜悦、悲伤等情绪站在一起,不分彼此。 或许可以说,正是种种焦虑,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焦虑都有意义。 我有很多无意义的焦虑。比如,有时候我会忽然因想 到世界上是不是有很多水龙头被忘了关而焦虑。又比如, 每次和朋友吃饭,我都会想,人多了会不会坐不下,人少 了会不会太冷清,桌子上的菜满了,服务员该如何摆放, 这些都让我倍感焦虑。这不仅是无意义的焦虑,还是不好 的焦虑。就在我想消除这些不好的焦虑的时候,恰好遇见 了这本《好的焦虑》。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焦虑的百科全书,还是一本作者面 对焦虑的坦白之书。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作者与不好的 焦虑斗争的经验和过程,看见了作者对好的焦虑的总结和 向往。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坚强还是脆弱,焦虑人 人都有,并终将伴随我们一生。跟它做敌人,不如跟它做 朋友。读这本《好的焦虑》,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导语 给亿万人带来能量转变的奇迹之书!身心灵成长的经典之作!让全世界难以置信的方式应对焦虑!焦虑使我们刺痛,也让我们行动!学会面对焦虑,就学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焦虑其实不是一件坏事。本书作者用35年与焦虑相处的经历从多个角度讲述焦虑形成的原因,焦虑与智慧、创造力和原创性的关联。通过细数了史上诸多名人的焦虑,告诉我们焦虑的积极意义,改变我们对焦虑的认知。让我们学会与焦虑相处,获得内心力量。你的能力远远强于你脑海中难以忘怀的能力不足的样子! 书评(媒体评论) 在《好的焦虑》里,我看见了作者与不好的焦虑 斗争的经验和过程,看见了作者对好的焦虑的总结和 向往。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坚强还是脆弱,焦 虑人人都有,并终将伴随我们一生。跟它做敌人,不 如跟它做朋友。读这本《好的焦虑》,就是一个好的 开始。 ——著名编剧,作家 宋方金 焦虑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难以回避的心理体验。 施托塞尔让我们拥有可以和焦虑对话的能力,准确捕 获焦虑给我们人生发出的提示和信号,进而做出正向 改变。 ——壹心理创始人 黄伟强 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它不仅是身体发出的 抗议,还关联着社会给你的压力。焦虑一定是消极的 吗?未必。当你开始理解焦虑,摆正对它的态度时, 就有把它变成积极因素的可能。如果你现在很焦虑, 可以读读《好的焦虑》,学会与焦虑共处,让内心平 静。 ——心理专家 刘轩 生命中那些不愉快的体验是来成就我们的,焦虑 更是如此。它告诉我们,你有多脆弱,就有多强大。 翻开这本书,犹如走进了一个凶险又绮丽的心灵城堡 ,作者坦诚地剖析过往,将我们带向心灵城堡深处最 纠缠、最痛楚,也最勇敢、最通透的地方。读完《好 的焦虑》,我颔首含笑。谢谢焦虑,让我们真正成为 一个自己喜欢和喜欢自己的大人。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家庭治 疗学派心理专家 青音 《好的焦虑》作者贯穿全书的优美行文和严谨研 究令这本书极具教育意义、思想深度和阅读乐趣。它 的影响力非常大,令人大开眼界,同时不失幽默。施 托塞尔以完美的叙事手法,从不同角度提醒我们,焦 虑乃人之常情。” ——《科克斯书评》 《好的焦虑》是一部让人震惊的作品,也是一部 描绘焦虑症世界的画册,更是一份从历史、哲学、宗 教、体育、文学等方面解析焦虑症的成果。它融当代 神经精神病学研究和个人经历于一体。 ——《书单》 焦虑也有优点——人会更加小心谨慎,对人际关 系更为敏感,更注重细节。这些特质在生活中都有益 处,比如应对婚姻和工作问题。 ——《华尔街日报》 《好的焦虑》作者施托塞尔雄心勃勃,披露隐私 ,勇气可嘉,带领读者体验一段令人兴奋的追寻知识 的历程。 ——《纽约时报》 “勇敢”在我们的文化中带有浓厚的骑士色彩, 鉴于《好的焦虑》这本书中展现的坦率,没有比“勇 敢’更适合形容它的词语了。 ——《华盛顿邮报》 在《好的焦虑》中,作者深究事实真相,佐以幽 默和谦逊,分享了自己与焦虑相伴的经历和深刻领悟 。 ——《西雅图时报》 精彩页 我有个糟糕的毛病——每到关键时刻身子总会打战。 比如,当我站在佛蒙特州一座教堂的圣坛上,等待我的未婚妻走向我,和我举行婚礼仪式的时候,就感觉身体非常不舒服:并不只是一般的反胃,而是严重的作呕和颤抖,更要命的是汗流不止。那是7月初的一天,教堂里很热,人们身着夏装或背心裙仍在流汗,不过不是我这种流法。当圣歌响起时,汗水已经在我的前额和上唇上凝聚成珠了。你们可以在婚礼的照片上看到我紧张地站在圣坛上,脸上挂着一丝狰狞的微笑,看着我的未婚妻由她父亲挽着从走廊另一头走来。照片里的苏珊娜容光焕发,而我则是闪闪发亮。当她终于站在我身边的时候,汗水的溪流已经流进了我的眼睛,滴进了我的衣领。我们转向牧师,他身后是我们请来诵读《圣经》的朋友们,他们看我的眼神中带着明显的担忧。“他这是怎么了?”我想象着他们的心情,“他是要昏倒了吗?”仅仅动动这些念头就让我汗如雨下。站在我身后不远处的伴郎轻轻拍拍我的肩膀,递给我一张纸巾,让我擦拭一下眉毛。我的朋友凯茜当时坐在好几排以外的教堂后部,后来她告诉我,她当时有很强烈的要给我送去一杯水的愿望,她说我看上去就像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一样。 受邀来婚礼上读《圣经》的朋友们的面部表情起初只是流露出略微的担心,而此刻在我看来已经变成毫无掩饰的惊恐:“他这是快要死了吗?”我也开始在心里这样怀疑了。因为我已经开始摇晃了,这可不是轻微的抖动,不是那种除非我手里握着一张纸才会被看出来的微小颤动——我感觉自己已经处在抽搐的边缘了。我全力控制双腿,以防像癫痫患者那样腿不听自己使唤,同时希望我的裤子足够宽松,能够让这些抖动看上去不至于太过显眼。我正靠在就要成为我的妻子的那个人的身上——抖动逃不过她的眼睛,她也竭尽全力撑住我。 牧师还在絮絮叨叨,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他们说我当时完全心不在焉)。我祈祷他说得快点,这样我就能从这种痛苦的折磨中解脱出来。他停下来,看了看我和我的未婚妻。当他看到我大汗淋漓的样子和眼中的惊慌时,便警惕起来,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还好吗?”我无助地向他点了点头。(否则的话他要怎么做呢?把教堂里的人都请出去吗?这种大失面子的事情我可是承受不了的。) 牧师重新开始他的长篇大论,我也全身心地与三件事情做斗争:抖动的四肢、呕吐的欲望以及意识的丧失。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让我离开这里吧。”为什么?因为现场有将近300人(包括朋友、家人和同事)出席我们的婚礼,而我眼看就要崩溃了。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了。这本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意义最重大的时刻之一,而我却苦不堪言。我担心自己会撑不下去。 在我汗流浃背、神志不清、摇摇晃晃、挣扎着想要完成婚礼仪式(说“我愿意”,交换戒指,亲吻新娘)的时候,我正可怜兮兮地担心大家(我妻子的父母、她的朋友们、我的同事们)看着我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不是对结婚一事改变主意了?这是不是暴露了他的本质弱点、他的怯懦,或者他们不合适?”我害怕的是,妻子的朋友们的任何怀疑都正在得到确定。“我就知道,”我想象朋友们这么想,“这证明他根本配不上她。”我看起来好像是穿着礼服洗了个澡似的。我的汗腺——我虚弱的身体和软弱的道德品质——被暴露在了世界面前。我毫无价值的存在也被曝光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仪式终于结束了。我浑身湿透地走过红地毯,充满感激地紧紧拥抱我的妻子。而当我们走出教堂的时候,那突如其来的生理反应消退了。我不再抽搐了,也不会昏倒了。但是之后在迎宾以及在宴会上喝酒跳舞的时候,我只能表现得很高兴。我对着镜头微笑,和人们握手——同时想死。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男人最基本的一项工作——结婚上失败了。我是如何把这件事情搞得一团糟的呢?在这之后的72个小时里,我经受了残酷的、不断自我批判的绝望时刻。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