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兰,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专攻现当代儿童文学和儿童诗歌。
资深童媒编辑,从事儿童媒体工作20年,对儿童阅读和写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提倡儿童阅读,倡导儿童在行动中体验和表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耕心理咨询和亲子教育,出版了《孩子关键的12年》等作品。在《小学生导刊》开设“大耳朵热线”栏目,开通了大耳朵热线电话,帮小读者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烦恼和问题,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弹性养育(给孩子有界限的爱和规矩) |
分类 | |
作者 | 刘汝兰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刘汝兰,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专攻现当代儿童文学和儿童诗歌。 资深童媒编辑,从事儿童媒体工作20年,对儿童阅读和写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提倡儿童阅读,倡导儿童在行动中体验和表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耕心理咨询和亲子教育,出版了《孩子关键的12年》等作品。在《小学生导刊》开设“大耳朵热线”栏目,开通了大耳朵热线电话,帮小读者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烦恼和问题,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精彩页 CHAPTER 01 养育,多一点儿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犹如一颗充满奇迹的种子,携带着与生俱来的基因和独特的成长密码。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才可能让他顺其自然地发展其独有的潜能和特质,成为真正的自己。 01 育儿理论那么多,哪一种才是最好的 无疑,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非常注重亲子教育的时代。说到育儿,古今中外,各大流派,多如牛毛。 就拿现在最流行的几种育儿理论说吧,正面管教,深得人心,广泛深入;萨提亚的家庭治疗理论,圈粉无数……孩子的情商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随处可以找到亲子教育相关的资源。 网上各种各样的书店,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书籍,让人眼花缭乱。这可让初入育儿领域的新晋父母傻了眼,到底哪种理论最好呢?怎么从育儿书中选择和汲取正确、恰到好处的育儿理念?育儿书真的有用吗?选择什么样的育儿书才好?值得每一个妈妈思考和学习。 但是,不管理论多么高大上,别人认为多么有用,如果父母不用心消化,不用心化为实际的行动,终归融入不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结婚七八年后,历尽千辛万苦,看遍了省内治不育不孕的名医,三十出头的率率妈终于怀上了率率,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妈妈。来之不易的孩子,让率率妈和全家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特别地珍惜他、宝贝他。作为妈妈,率率妈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养育中。她订阅了不少育儿杂志,还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亲子教育的书籍,稍稍有名一点儿的亲子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她也一一关注。她不但认认真真地学习里面的育儿知识和育儿方法,自己觉得很不错的内容还用心地摘抄下来,密密麻麻地记了不少育儿笔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率率。 在养育率率的过程中,率率妈以自己在书上和网上学到的育儿知识为模板,一招一式,都严格地按书上说的来。比如,她虽然极其疼爱孩子,但非常认可孩子不能溺爱这一点。为了培养独立、自主的率率,她坚持一个原则: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从上小学开始,她便硬着心肠让率率自己洗袜子、衣服,平时还让孩子帮着她做饭、洗碗。她也十分赞同“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率率各方面习惯的养成,睡觉前必须把脱下来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并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学习上,有一条雷打不动的原则,那就是必须做完作业才能玩。她也特别相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率率没按她的要求和规矩办,她就生怕溺爱了孩子,特别严厉,一定要让孩子按她的标准重来,而且动不动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对比,想采用激将法激起他学习的动力。可是,没想到,儿子并未朝着她期待的方向发展。儿子自理能力是比一般的孩子强,但他有时不想自己洗衣服、袜子,会委屈地冒出一句:“别的孩子都不像我这样,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你是不是我的亲妈?”而且,学习越来越不主动,妈妈不催他喊他,他就不做作业。她不叫他叠衣服,他就随手把衣服扔在床上……总之,所有的事情好像不是他的,而是妈妈的。妈妈推他一下,他就动一下。她念叨几句,他就反感,嫌她啰唆。好几次,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率率还扯着嗓子,瞪着眼睛跟妈妈对着来呢。率率妈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儿,感觉到率率根本没有向她想要的方向发展,而且亲子关系都闹僵了。 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线上线下学了那么多育儿理论,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率率妈不明白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当然,首先还要看能不能被父母接受和消化。 率率妈广泛学习育儿理论和方法,好学的精神,值得点赞。其实,她看过的那些育儿理念本身没有错,她学到的那些育儿方法也没有错。只是,在学习某一种育儿理论时,一定要学懂弄透,要对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掌握其精髓;不要似懂非懂,断章取义,误读理论,或片面地记住某一句话并奉为圭臬,那样不仅害了自己,更害了孩子。其次,每一种育儿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家庭系统,每对父母又有自己的个性、学识和经验等背景。 率率妈犯了一个错误,她一直考虑的是:我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改变孩子。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来,按照她学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去做。而且,她和许多父母一样,认为自己那么爱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她从没怀疑过自己的做法是不是错误的,爱的方式有没有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他内在的成长规律!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爱与自由,需要理解和尊重!父母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全然地接纳孩子!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成长,才能真正成就孩子。 专家或流行的育儿理论,给父母带来的帮助总是有限的, 导语 亲密有“间”,让教育省心又给力! 尊重孩子的感受,并不等于溺爱;照顾孩子的感受,规则更易接受! 弹性养育,具体来说,就是父母在宏观上管,抓大方向,抓引导;在某些细节上、在某些特殊时刻,对那些无伤大雅、无伤孩子和他人的偏差行为,给孩子自由处理的机会。这就像放风筝,只把线轴抓在手上,至于它飞往哪个方向,怎么飞,飞多高,都给予它自由。 弹性养育,让你和孩子亲密有“间”,让教育变得更省心、更给力。 序言 当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但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差,抗挫能力低下。在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怎样培养一个坚忍、乐观,有心理弹性的孩子,成了摆在父母和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我们迎来一个小小的新生命,便会本能地去爱他,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家长? 什么样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怎样把握“度”? 给孩子多少爱才恰到好处? 怎样做到爱而不娇,严而不苛? 怎么做才能既培养出坚忍、乐观的孩子,又能在养育 …… 养育的理论五花八门,养育的方法和经验众说纷纭, 要想培养有心理弹性的孩子,我认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需要采取弹性养育的方式和原则: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他所想,给孩子需要的爱,而不是父母认为的爱;给孩子设立开放又有弹性的规则,为他提供适度的自由和空间。 过度呵护,爱得没有边界,往往没有了规矩和原则; 养育不应该是铁板一块,不应该是桎梏的铁锁和严密 作为父母,我们无疑需要在孩子的行为上给予正向引导,设定界限,但立规矩、讲原则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感受没有对错之别,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应尽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所有的感受和情绪,允许孩子表达他们所萌生的全部感受和情绪,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所以,父母不妨多与孩子共情,给孩子内心的需要以及时的回应,为他的心灵开一扇透气的窗 我们常常害怕因为没有规矩,或没有严格地坚持原则,便会惯坏和溺爱孩子。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此漫长,其间会遇到很多坑坑洼洼,会经历很多冲突和矛盾,体验很多痛苦和挫折。作为父母,我们更需要理解孩子的困境,允许特殊和例外行为的偶尔发生。 父母如果能用系统论的眼光来看待养育过程,对待孩子的成长问题,就会轻松许多,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和质疑:只要孩子成长的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发展的轨迹是正常的,他们偶尔的消极、停顿,偶尔的“出格”甚至暂时地偏离轨道,都可以被接受、理解和尊重。与之相联系的 在养育儿子18年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循弹性养育的原则,抓大放小,既有总的导向和大体把握,而面对突发的一些特殊情况,我会随机应变,接纳他当下爆发的种种消极情绪,理解他的困境,偶尔破破例,给他小小的惊喜,帮他渡过困难时刻。所以,当我们在商量制定规则时,都会预留出弹性的空间;儿子认为我给予他的爱,是他真正想要的爱。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快乐,而我也从内心深处享受着儿子的成长给我带来的美好、幸福的感觉。 儿子成长的经历证明,接受这样的弹性养育,他并没有被惯坏,反而在那有弹性的爱和自由中,他不仅学会了自律,还学会了应对生活中的危机时刻,建立起危机预案的心理机制,成为一个遇事不慌、乐观从容的孩子。 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案例,但为了保护孩子和父母的隐私,我使用了化名。 内容推荐 弹性养育,是指从儿童本位出发,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有界限的爱,树立合理的规矩,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特别是心理空间,从而达到更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助于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效果。 养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顺其自然地发展其潜能和特质;做思维开放的民主型父母,允许孩子出错和失败,制订灵活变通的规则,让孩子获得自尊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娱乐,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父母发自内心地爱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具有爱的能力,并能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