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堰河村是汉江边上一个极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小村,可是这个村在村书记闵洪彦的带领下,用三年的时间创造了今天人们熟悉的“五山模式”。 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画家孙君,带领“北京绿十字”团队进入堰河村,在镇书记余宝军的支持下,开展了一场生态文明与乡村建设,孙君以画家的视角、平民化的语言与村民一起用三年的时间铸就了一个人们熟悉与梦想的小村。 垃圾分类、联产联地股份合作制、汉江特点的民居建造、村污水净化、百日山的真武山门、农民家庭卫生环境的改造等,以“先生活后生产”的理论探索一条全新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之路。 财力有限,民力无限,是堰河村的核心文化。堰河村在三年用每户出260多名义务工,自立自强、走出一条符合传统农民精神又具有画家孙君的朴素的美学思想之路。 孙君与堰河人一道创作了一幅当代乡村建设的行为艺术作品,他们把绘画从画布转移到大地,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堰河村作品。 《给我三个春天》由此得名。 目录 第一次 因水.从北京来到襄阳 2003年8月26日 第二次 堰河村出现了 2003年9月27日 第三次 触摸堰河村之源 2003年12月19日 第四次 开启民智 2004年1月7日 第五次 乡建从小事做起 2004年2月26日 第六次 筑坛祭茶心中有神 2004年4月22日 第七次 我回家了! 2004年9月18日 第八次 难在第一栋房子 2004年10月12日 第九次 人在北京心在村 2004年10月22日 第十次 茶乡故事 2004年12月14日 第十一次 农民眼中的政府 2005年3月6日 第十二次 给县委书记的信 2005年4月27日 第十三次 评估五山、反思五山 2005年6月10日 第十四次 水到渠成中的乡村建设 2005年6月22日 第十五次 复制、复制再复制 2005年7月1日 第十六次 村长的小算盘 2005年12月1日 第十七次 新农村建设中的观念较量 2005年11月22日 第十八次 阵痛与快乐并行 2006年1月15日 第十九次 “吵”出来的新农村 2006年2月9日 第二十次 小沈与老田 2006年3月3日 第二十一次 形式主义害死人 2006年3月26日 第二十二次 钱、钱、钱 2006年4月10日 第二十三次 《爱在茶乡》电影开机 2006年4月24日 第二十四次 公益遇上黑社会 2006年6月17日 第二十五次 反省新农村建设 2006年8月26日 第二十六次 久别的重逢 2007年9月19日 第二十七次 家一园一国 2007年10月1日 第二十八次 建50年不落后的房子 2007年10月20日 第二十九次 延伸五山、田园城市 2007年10月28日 第三十次 精品不精 2007年12月1日 第三十一次 家里家外忙成一团 2007年12月13日 第三十二次 孙君与堰河村 2007年12月31日 第三十三次 堰河村成就绿十字 2008年3月7日 序言 《给我三个春天》:为将来的回忆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崇尚“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因此说来,孙君的要求实在是“海口 无边”。他踏踏实实地为中国农民做了许多事,却从来没 有“夸下海口”,说要如何如何。可是这一次,也就是现 在,呈现在我眼前这些文字分明告诉我,他是一个具有至 大心胸、至高追求的人。他所要求的看似平淡:只有三个 春天。然而回看历史,过去、现在、将来,我们总共也只 有这三个春天。除了这三个春天。我们其实一无所有。 今天的世界,绚丽多彩,纷繁熙攘。因此我常常在想 ,关于这个世界,孙君存在的意义何在?他有时像是举着 长矛与风车宣战的堂吉诃德,有时亦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孤独行客。曾有朋友问我:你如何评价孙君和他的作为? 我的回答是:至真至实。也有朋友对孙君的某些做法略有 微辞。但我回答说:有如孙君者,是农民之福,是农村之 福,是中国之福;有如孙君之坚持者,无独伟大,堪称楷 模。 这些年来,孙君早已名声在外,知者甚众,我只能望 其项背。但我始终视孙君为朋友,淡淡之交,清明若水。 他要我给《给我三个春天》作序,其实是我的荣幸。“历 史总是当事人写的”,我始终抱持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 ,这位由农民兄弟命名的“孙君子”,是以画家的审美投 入生活,所以能够在纷纷攘攘的平凡中发现“身边原来有 如此多诗人”。画家的眼光,毕竟厉害,他能够把生活诗 化,又能给无形的诗以可以敷彩落墨的形象。究其根底, 其实是因为他自己拥有诗化的生活。正像西方有人说,如 果大黄牛也信上帝的话,那么上帝一定是头牛。上帝给孙 君找到了一块巨大的画布,真山真水真情趣,可以泼墨抒 怀,好写大块文章。 真正的好书,应该是在若干年之后仍然为人们所寻找 、给人以启迪、可以令人感动。甚至感悟的。我不知道多 少年以后,《给我三个春天》是否仍然能为人类社会增加 福祉.但是这本书中所记录的真实,至少,是当今我们这 个社会之所需。我们的日子已经过得很有些“虚化”,飘 渺不实。能多一些脚踏实地,可以使人心安,回归本真。 孙君《给我三个春天》的真正意义,在于以素描的手法记 录历史,是在远及未来的那一日,当我们回忆时,还能坦 然于“想当年”,让斑驳的历史告诉未来:“原来是这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给这些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为将 来的回忆”的理由。 魏武帝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所见者“水 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感慨于“秋 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于是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今有孙 君下襄阳,上五山,看“五山有机茶新绿”,赏“一海无 边薤正白”,其功至伟,不输阿瞒!正值拂晓,天光初亮 。粗茶伴酒,权称为序。 龚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任、研 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导语 本书讲述了孙君在湖北襄樊市五山镇堰河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在这里,他成就了“五山模式”,成就了一个中国典型乡村的春天。这过程有苦有甜、有喜有悲,而正是这些实践的细节,愈见丰满地汇成了一个个成果。 品读这些细节,能让我们从生活的角度了解他们的一切,从而更加生动得理解乡建的具体过程,给我们新的启迪。 精彩页 五山第一次创业是陈炜波时代(1988-1999年),我们称为“创业五山”;第二次是周霁、李传寨与余宝军、闵洪彦及绿十字时代,我们称为“生态五山”(2003-2006年);第三次是李传寨、艾文金、胡海洋、闵洪彦与绿十字时代,我们称为“精品(产业)五山”(2006-2009年);现在进入第四次,创业的是年轻的70后和80后干部,书记唐萍(女)、镇长褚春明、闵洪彦及绿十字时代,我们称之为“生活五山”(2009-2013年),前后历时24年。其中绿十字与五山合作的9年就成就了现在的“五山模式”。这9年中,我已不记得自己多少次踏上了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直至有一天,我已分不清哪里是五山,哪里是故乡。 第一次 因水,从北京来到襄阳 2003年8月26日 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来自襄阳的汉江。因水,我走近襄阳。襄樊(现更名为襄阳)即古襄阳,古老的城墙写满了历史。这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漫漫的历史长河出了两位皇帝和无数名人与英雄,这让襄阳人引以自豪。 刘表、司马徽、王粲、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赵云、羊祜、杜预、刘弘、王叔和、山简、释道安、朱序、萧统、欧阳修、岳飞、李曾伯、李自成、张献忠、萧楚女、张自忠、李宗仁等,这些声名赫赫之人都与襄阳有关。还有两位唐代大诗人与一位宋代大书画家更是为襄阳人增光添彩。 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成就了今天苏州的一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未曾为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和隐居中度过。他的一首《春晓》流芳千古: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米芾号襄阳漫士,北宋书画家。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迁襄阳,而定居润(今镇江),宋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癫狂”,人称“米癫”,后创立中国画中的“米点画”。 所以我有幸能在襄阳做项目,那真是一种造化,同时我也想成为襄阳英雄城中的又一条好汉。 这些名家还只是襄阳历史的冰山一角,还有宋玉、卞和、王逸、庞德公、伍子胥、王聪儿、杨洪胜、高如松、陈荒煤、张光年、黄火青…… 中国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二孝“丁兰刻木思亲”也发生在这里。南漳县九集镇泉水堰村,解放初还保留着的丁兰桥、丁兰祠、丁兰墓……现在已经什么也没有了,仅留下凌乱的村落和遍地的垃圾。 汉水孕育了这片古老而又辉煌的土地,于是我走进了这长长的、远远的、有着历史厚重感的襄阳。 “情系南水北调京津襄‘手拉手’活动”,原本没有我,是北京市灿雨石社区参与行动主任宋庆华和“绿家园”召集人汪永晨商议,带我去看看。后在汉江的游船上和时任襄樊市委宣传部长的马黎聊天,说到社区建设时马部长说:“孙君,‘君’很好听,那我们就来个君子之约,来襄樊好吗?”我说:“好!”一句话就让我与五山有了不解之缘。 “手拉手”活动的宗旨是加强三地爱水护水经验的交流,反对在襄樊的崔家营建坝,更反对因中线丹江口调水之后,在汉水的九级梯级开发。“绿色汉江”是襄樊的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会长运建立是位和蔼的老大姐。运大姐一听反对崔家营建坝,就连忙劝说:“不行啊,那样会给‘绿色汉江’带来负面影响。”别看汪永晨铁面无私,当她看到运大姐为难的样子,就没有去和当地政府辩论对与错了。不过“绿色汉江”还有一位不给运大姐面子的人,就是李治和秘书长。他凭着执着和责任写下了《南水北调襄樊人民十个不知道》。运大姐不同意他用“绿色汉江”的名义发表,只能用他个人的名义,可李治和一纸就寄给了温总理,温总理又批示转发,这一下市领导就来责怪“绿色汉江”,弄得运大姐两头受气。 中国的民间组织很是不易,运大姐是否坚决反对中线调水,我不敢说。原因我想不仅仅考虑的是她个人,更多的考虑是刚刚成立的“绿色汉江”的未来。她说,中线调水已成定局,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有“中国莱茵河”之称。2003年底,南水北调中线(汉江段)工程已经启动,这是为解决北京、天津及中国北部地区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而规划的,是中国本世纪最大的水利工程。 汉江与襄樊市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全市580万人口中95%生活在汉江流域。 近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汉江已经出现宽窄长短不同的污染带,五大支流水质均为Ⅵ类以下的严重污染状态。南水北调中线的调水量大约为汉江常年水量的三分之一,两岸地下水下降0.25~0.41米,导致沿江21座水厂、39座泵站、1680眼机井取水困难或报废,沿江70万亩肥沃的土地减产,原本就缺水的唐白河东灌区180万亩耕地更是雪上加霜。汉江及其支流将因为水量的减少而承受污染的加剧。南水北调对水资源已经相对缺乏的襄樊来讲,无疑是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次严峻考验。襄樊计委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