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柔福帝姬(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米兰Lady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两宋之交,山河变色,国不当国,家不成家。
东京梦华里或可窥见繁盛一时的上京,历史古卷中却寻不到那群血泪流干的女子命运……
她原也是天真烂漫的徽宗爱女,及笄之岁,大好韶华。
一朝山河倾覆,典作金银,只能被迫在鲜血与颠沛中长大。
于是那段华阳花影间的记忆,成为她终生信念的寄托。
她期待着有一天那个人骑着白色骏马接她回家;盼望着意气风发的九哥挥师北伐,洗雪国耻,统一山河。
当冒死奔回故土换来的不过是皇权猜忌、一纸谜案,她在失望与悲哀中血洒残阳,似乎望见了艮岳落樱中徐徐靠近的身影……
国破山河在,回首无故人。
原来他们都早已不再是华阳花影下相遇的彼此。
作者简介
米兰Lady,专注于历史小说创作,善于从故纸堆中挖掘不为人熟知的故事,在讲述主角的情感经历、人生际遇的同时也工笔描绘时代背景,通过细节展现古代风物及传统文化。文笔细腻,宛若刺绣,以一针一线逐渐勾勒出遥远故国的历史画卷。
代表作:《柔福帝姬》《孤城闭》《九歌·绿衣》等。
微博:@米兰Lady
目录
序 一曲哀感顽艳的悲歌
楔子
第一章 康王赵构·华阳花影
第二章 宫女婴茀·棠棣之华
第三章 才人婴茀·未央月隐
第四章 吴妃婴茀·鼙鼓惊梦
第五章 高宗赵构·篷窗睡起
第六章 驸马高世荣·硕人其颀
第七章 驸马高世荣·蒹葭苍苍
第八章 陈王宗隽·雪来香异
第九章 完颜宗隽·雁断山南
第十章 完颜宗隽·胡沙春浅
第十一章 完颜宗隽·玉壶冰清
第十二章 陈王宗隽·桐阴委羽
第十三章 太后韦氏·明妃遗曲
第十四章 高宗赵构·此花幽独
番外 素衣微凉
后记 人情老易悲如许——读《柔福帝姬》
序言
曲展感顽艳的悲歌 文/东方龙吟
【壹】
历时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总在一个个类似的旋涡
里打转转——其中堪称“酷极了”的一轮循环,便发生在
10世纪以后的190年内。
公元937年,一个先似羊一般温顺,得势后却如虎似狼
的阴谋家徐知诰,利用殚精竭虑多年而得到的兵权,将割
据江南一隅的吴国幼主杨溥废掉,然后宣称自己是唐玄宗
的后裔,名为李异,在金陵续起“大唐”香火,这便是历
史上的“南唐”。李昪即位之后,积极改革弊政,缓征赋
税,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数年之间,使江淮大地出现相
对安定的局面,接着国家即呈现“旷土尽辟、桑柘满野”
的繁盛景象。无奈天不假年,七载之后他便病入膏盲。最
让其痛心的是,能征善战的儿子已战死沙场,他只能将国
祚传给文采斐然的儿子李璟。后者在位十九载,政治上最
大的举措就是对北方迅速崛起的后周政权俯首称臣,放弃
帝号,自称“唐主”,倒是他的“小楼吹彻玉笙寒”一词
,与其宰相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笑傲群芳
,一时风靡。没想到几个颇有出息的儿子同样先他而亡,
“主”位只能传给那个生于祖父得国之年,却终日在温柔
乡里厮混、以写淫靡喋渫之词见长的第六子李煜。此时赵
匡胤刚刚演完酷似李异的那出黄袍加身闹剧,他用“大宋
”旗号将后周小皇帝柴氏屏蔽,随即便以“卧榻之侧,岂
容他人酣睡”为由,派大将曹彬攻破金陵,灭了南唐,并
将女人堆里睡得迷迷糊糊的李后主捉到汴京,封为“违命
侯”,极尽羞辱之能事。李煜身处“蒿莱”,方恨前半生
的“一晌贪欢”,身上遗存自其祖父的一点“壮志”微露
端倪,并将“沉埋”之“金剑”现于辞章。宋太宗见此情
形,便将“牵机药”掺于酒内,赐给“违命侯”——可怜
本是风流词家,误踏国君之位的李煜,竟以手脚抽搐如同
织机穿梭之状,惨死在北国强主面前。
公元997年,恰是李异得国之后的一个甲子,勇武、阴
鸷而又自诩“好色”的宋太宗一命呜呼于“万岁殿”。赵
匡义违背了曾对兄长许下的“兄终弟及”“长者当立”誓
言,将皇位传给了貌似英伟的儿子。然而赵匡义连做梦都
不会想到,他的不肖子孙们会像李后主一样,将祖宗们的
勇武血性弃绝殆尽,只有“好色”基因被他们承袭并恶性
膨胀着。终于,一个名叫赵佶的“龙种”才子接到天上掉
下来的馅饼,稀里糊涂地承继了国祚。他的斐然文采、精
湛书艺、绘画天才一点都不亚于李后主,而在骄奢淫逸、
任用佞臣、昏聩无度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同样
来自北方的铁骑从百姓的血泊中一路踏来。赵估最大的本
事,是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进温柔乡和花鸟窝里,把暴露
着的屁股和祖先的牌位一道交给同样昏聩的儿子赵桓,任
由金人的马鞭抽击。
公元1127年,也即宋太宗死后的130年,岁在丁未,
是个羊年。这年春夏之交,金国大将斡离不(完颜宗望)
押着14000多只“丁”类弱“羊”从汴京向北国迤逦而去,
这群“弱羊”的首领就是46岁的宋徽宗赵佶、28岁的宋钦
宗赵桓。他们被掳到金庭后,太上皇被封“昏德公”,皇
帝则为“重昏侯”,父子二人共享着李煜当年的同等待遇
,赵佶也在哀词中续写着“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
宫何处”的凄凉。可悲的在于,李煜当年“金剑已沉埋、
壮志蒿莱”之思在赵氏后裔们的话语中浑然不见,这种血
性早被“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的“阳痿综合征”淹没
了。
【贰】
在978年前的那个长长的“羊群”里,最孱弱,也最值
得人们怜悯的,莫过于那些在宋延皇宫内养尊处优、锦衣
玉食的弱女子了。在《续宋编年资冶通鉴》中,曾有这样
触目惊心的记载:
金人取二王宫,以近属宗室赴军前。开封府解发宫嫔
一千二百人,亲
王二十五人,帝姬、驸马四十九人,宗室南班官等络
绎道路凡数十里。
宋代皇帝之女,向来与前朝一样,称作公主。宋徽宗
政和三年闰四月,蔡京等人为了掩饰他们不学无术、缺乏
情采的拙劣文辞,便突发奇想,建议将公主之称改为“帝
姬”,据说这是恢复周朝“诸女言姬”的古制。宋徽宗共
有34个女儿,从此无一例外地都称“帝姬”,比如下嫁给
蔡京之子蔡鞗的延庆公主,便被改为茂德帝姬。
宋代有个无名氏,保留下了一份当年详细记载被掳北
上的亲王、后妃、帝姬、驸马及宗室贵妇的名录,叫作《
开封府状》,其中标明金国主帅副帅掳获北行的有皇子23
人(康王赵构当时不在京城),近支郡王7人,皇孙15人,
另有徽钦二帝的皇后、嫔妃、贵人,包括后来成为宋高宗
的赵构之母韦氏,以及其妻邢氏,妾田氏、姜氏等在内,
共有嫔妃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嫔御98人,
宗姬52人,御女78人,近支宗姬195人,族姬1241人,宫
女479人,采女604人,宗妇2091人、族妇2007人,歌女
1314人,贵戚和官民之女3319人,以上女性总数多达
11607人,竟占被掳的14000余人总数的83%以上!金人掳
掠她们前往北国,还有个最充分的理由:宋朝支付不起投
降协议中犒赏金国军队的银钱,于是这些女人就被明码标
价,充抵犒赏金银的数目。如此一来,出卖她们的罪人便
是无能的宋国君主——难怪徽钦二帝和他们的降臣眼见自
己的妻女被人任意蹂躏,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了。
说到这儿,不免让人想起当年“大宋”灭掉西蜀时,
蜀主孟昶所宠幸的花蕊夫人所写下的《述国亡诗》:“君
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
一个是男儿。”一百多年之后,这首诗稍加改动后,置于
宋廷身上才能恰如其分:“汴京城上竖降旗,姬在深宫那
得知?千万囚徒齐北上,更无一个是男儿!”确实,宋廷
举朝为虏、仓皇北上之时,那些平时标榜效忠的臣子,罕
有人露出男儿血性,以身殉国。恰恰相反,卖主求荣的却
大有人在,驸马都尉刘文彦等便曾诬告徽宗谋反,想以此
换取金人的青睐,结果成全了另一位被掳驸马蔡鞗,他在
《北狩行录》中不提妻子茂德帝姬被金人霸占处死之事,
却大谈他为太上皇辩诬的“功绩”……
……
作者同样着力刻画的,还有赵构的吴皇后。历史上的
吴皇后是个既知书达礼,又颇有武略的京城女性,14岁时
被选进康王府,后来与赵构同历艰险,曾经救驾,最终被
立为国母。但她与史书中多数女性一样,虽然贵为皇后,
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在《柔福帝姬》里,吴氏被赐予婴茀
这个美妙的名字,并转化为柔福的侍女。北宋时期并没有
要求所有女人都要缠足,作为使唤丫头的侍女,婴茀应是
天足,正是这双天足,让她在后来的颠沛流离中施展勇武
,从身后帮助赵构提起脊梁;也应是这双天足,唤醒了柔
福对天放的追求。在华阳宫的浮光掠影里,婴茀把既能得
到柔福的信任,又能得到风情万种的三皇子赵楷的垂青作
为目的。到了康王身边,她的目的随着自己作用的增大而
不断提升,最终定格为天下女性最高的位置,为此她能容
忍一切,甚至处心积虑地讨好周围所有的人,从而变得既
大度,又阴骘。柔福的回归给她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权术和
阴骘的契机:利用柔福的任性好强和与赵构的暧昧关系,
她轻而易举地铲除了第一个对手潘贤妃;明知皇帝阳痿,
却给柔福创造与他乱伦共枕的条件,让赵构的无能在柔福
面前暴露无遗,同时也让柔福在自己面前不再拥有优势;
深晓赵构忌讳立储之议,却让柔福亲近大有出息的皇养子
;揣摩出赵瑗将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却将哺育之权让给
能与自己争位的张婕妤,并不断替她们母子张目。婴茀将
自己刻意装扮成天下最为贤淑、最为无欲无求的女性,最
终成了赵构情感上的唯一维系。当韦氏从北国归来,非要
铲除柔福不可时,她毫不犹豫地出卖了自己原先的主子,
并且落井下石,透露出柔福曾与九哥乱伦的隐秘,从而为
韦氏提供了更重要的口实,也彻底断绝了赵构袒护柔福的
后路。遗憾的是小说在驾驭这个极为复杂的人物时略显力
不从心,在关键的情节上没能做到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因而婴茀的性格弧线尚不及赵玉箱那样圆润。诚然,对一
个涉世尚浅的年轻作者来说,此等要求也许太高,应该寄
望于她未来的努力。
以上文字,与其为《序》,毋宁说一半是导读,一半
在与《柔福帝姬》的作者交流创作心得。
不妥之处,恭请作者和读者纵情抨击。
乙酉立秋后十曰,草于北京九龙家园龙吟斋
导语
《孤城闭》作者米兰Lady古典文艺情感小说《柔福帝姬》。仁宗之后,再现徽宗至高宗年间宋朝历史风貌,以“真假帝姬”为线索,揭露战争的残酷,讴歌向死而生的抗争。
尝尽屈辱、拼死南归的柔福,少年志满、逐渐被皇权迷眼的帝王,锋芒内敛、胸怀乾坤的金国八太子……华阳花影下的年少憧憬,流落他乡的爱恨难分……
山河破碎间,没有哪份感情是圆满的。
实体书由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东方龙吟作序,双封设计,书名采用大面积烫金效果,流金璀璨,典雅华丽。收录番外《素衣微凉》。
随书附赠徽宗、高宗等人所作诗词的锦屏式书签折卡。
后记
人情老易悲如许——读《柔福帝姬》 文/素履无咎
【壹】阅读
读完《柔福帝姬》定稿,已是2005年的立秋。两年前
我在天涯论坛上打开《柔福帝姬》的第一段时,初夏的绿
荫正从容地铺开,现下窗外槐花簌簌飘落,结束和开端仿
佛相隔未远。而其问是倏忽两年。两年的时间,足够一个
人经历一些浮沉和变迁,与一些人相识,又与一些人失散
。在这个缺乏耐心的时代,发布于互联网的小说不是快速
湮没被人遗忘,便是快速付梓实现商业价值,《柔福帝姬
》经历两载终成完璧,算是一个异数。两年以来,有过网
友蜂拥顶帖讨论的热闹,也有过作者辍笔锁帖的沉寂。当
时那个初夏,恐怕没有人想到我们将会经历两年的光阴,
在互动和内省间沉静地日臻成熟。
在以互联网为发布媒质的业余小说作者中,米兰是个
相当传统的特立独行者,素材严谨,文字繁密,不厌其烦
地润色推敲,并非激情之下一挥而就的即兴写手。同时她
又是个互联网时代的作者,秉承共享和交互的精神。《柔
福帝姬》连载帖子往往成为天南海北杂谈的沙龙,不同知
识背景的网友自由地发表对人物、情节、文字的意见,从
历史背景的考据,结构的设计乃至宋时器物风俗,无所不
谈,她的帖子往往是一个热闹的沙龙。米兰是一位热忱谦
和的沙龙主人,而又保持着创作的独立意志,旁人雄辩的
说辞和殷勤的阅读期待并不能真正左右她的写作,作为读
者,我不能完全了然互联网上的交互对米兰的创作起着何
种重要和微妙的影响,她绝不是一个闭门著书的传统小说
作者,但也并非为了网络声名和在线阅读快感而创作。她
在交流中保持着一定的沉默,她的写作既是自己的一种探
索,又是与众人共享的经历——令人想到罗兰·巴特所谓
写作的理想形态:既被动又主动,既善于交际又独善其身

《柔福帝姬》是一个过程,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
很多像我一样的读者,在经年辗转间记挂着这个故事,在
世界的不同角落上线阅读,此时此处我默然回想,两年来
的纷繁世事恍成背景,环绕着《柔福帝姬》的阅读记忆。
重读整个故事,更有一番厚积薄发的滋味,岁月沉静地渗
入了小说,文字内外的历程微妙地互动着,时光流逝,有
些谜语被我们猜中了,有些却始料未及,惊喜变成感慨,
滑稽变成悲壮,漠然经行变成黯然凭吊——《柔福帝姬》
之主旨并非爱情的哀伤,也并非时代的兴亡,却是人生的
变迁,它叙述着成长或衰败的过程,无情或无常之间,又
反现出生命的缱绻和永恒。
【贰】虚构
因此,《柔福帝姬》不是严格的历史小说,而是现代
人翻阅历史中幻生的梦境。写作者的心意在历史和想象之
间,在既定记载和空白悬疑之间,在已逝之物和恒久轮回
之间转换不已。北宋宣和末年到南宋绍兴初,是中国古代
著名的痛史,繁华盛极而时局剧变,天上人间地狱瞬时转
换,山河变色,从民族的命运到个人的荣辱,无不极具戏
剧性。现代人穿越那些久远庞杂的史料,浮想在那个时代
里,那些活生生的个人的流离失所和荣辱悲欢、悲悯。原
始的历史记录或者有技术性的超然,或者利益不同而莫衷
一是,在摆脱了历史考据的束缚后,便是小说的自由。
作者并未回避靖康之乱的鲜血和狼狈,黍离之感后是
人情老易悲如许。《柔福帝姬》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虚
构乃是效忠于文学的真实,效忠于“永恒的现世中”的真
实的痛苦和窘迫,虚构尽量在史料记述较为空白处展开。
作者尽力营造小说中真实的质感,在完成故事架构的脉络
前提下,尽量追求历史的真实,作者勤奋地翻阅过卷帙浩
繁的原始史料,从常见的《宋史》,到笔记类如《四朝闻
见录》,乃至《三朝北盟会要》《宋会要》。作为故事远
景的人物和事件,多数为对史料的整理转述,米兰的新闻
传媒背景,使得她具备高效而流畅的概括能力,在保持风
格的优雅委婉的同时,疏密有致,细腻和宏阔互相映衬。
故事中景的人物,哗晔紫芝般的玉箱、敦厚惘然的高世荣
、文采风流的赵楷……都各有幻想和苦衷,各有深沉而复
杂的哀乐和悲欢,在这乱世和宿命中挣扎。
近景主线中的主角赵构、柔福、完颜宗隽、婴茀并非
历史上的宋高宗、柔福帝姬、讹鲁观、吴皇后,他们各自
履行了史料记载的对应人物事迹,承载和体现着作者的设
计匠心,从汴京华阳宫前的秋千到临安德寿宫中的纨扇,
跨越了赵构的一生,从孤独的少年到寂寥的老人,一般是
繁华掩映下的孤寂,其间是多少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多
少惊心动魄和不堪回首。世态上的感喟如纳兰性德的名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兴亡上的感喟则是朱孝臧的“一去不
平成永忆,唯有承平和少年”。然而这些古人成句并不能
尽述旁观者的阅读感受。
作为女性作者,米兰对人物情感的设计和把握细腻微
妙。但《柔福帝姬》人物间的情感纠葛并不是常见的金风
玉露和流水高山。魔鬼梅菲斯特唱道“谁能如愿以偿,此
问伤心难言”,《柔福帝姬》中没有人的梦想能够实现,
情感获得归宿,恋慕保
精彩页
楔子
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八月戊寅,高宗赵构下旨,以长公主之仪仗迎在三年前的“靖康之变”中随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数干宗室子女、后宫嫔妃一起被俘北上的柔福帝姬回行在临安。
朝散郎、知蕲州甄采亲自护送这位自金国逃归的帝姬入宫。当侍卫内臣层层地把柔福帝姬车舆已至皇城正门丽正门的消息传到坐于正殿中等候的赵构耳中时,他几乎是一跃而起,大步流星地走到殿外,朝宫院外柔福将来的方向望去。
丽正门外,两名宫女走至柔福所乘的云凤肩舆前,先一福行礼,再自两侧牵开绯罗门帘,又有两名宫女上前请安,并请端坐在软屏夹幔中,朱漆藤椅红罗裀褥之上的帝姬下舆入殿。
肩舆中的女子轻轻款款地起身,在宫女的搀扶下移步下来,弯腰低首间头上的九株首饰花所垂珠翠与两镶金博鬓及身上所系白玉双佩碰撞有声、叮当作响。下舆时她小心翼翼地略略拉起珠络缝金带的朱锦罗裙,露出一点凤纹绣鞋,以足点地逐级而下。
扶她的宫女相视一眼,心下都微觉诧异:这位帝姬的双足不像皇女们缠过的纤足,尺寸似乎要大许多,在她精致的装扮和高贵的气度映衬下显得并不和谐。
柔福甫下舆便有两位美人迎了过来,双双含笑欠身问安。
她们是赵构的嫔妃,婕妤张氏和才人吴氏,遵赵构旨守候在丽正门内以迎帝姬。
柔福还礼,再缓缓打量她们,从她们的服饰上猜出了她们的身份。在把目光移至吴才人脸上时,她忽然浅浅地笑了。
“婴茀,”她对吴才人说,“你成我的皇嫂了。”
才人吴婴茀面色微微一红,道:“我只是服侍官家的才人罢了,官家一直虚后位以待邢娘娘。”
柔福点点头,不再说话,然后在一位尚仪引导和两名嫔妃伴随下向皇帝赵构所处的文德殿走去。
赵构立于文德殿外,看着他妹妹柔福渐行渐近。这日天阴,不见阳光,迎面吹来的风已满含萧瑟秋意,她轻柔地行走在殿前正道上,衣袂轻扬,朱锦罗裙的身影忽然显得有点凄艳而奇异,宛如一朵自水中慢慢浮升上来绽放着的血色芙蓉。
她终于走至他面前。看清她面容后赵构暗暗长舒了口气——那五官与他记忆中的相符,她是他的妹妹柔福帝姬。
柔福郑重下拜,向皇帝哥哥行大礼。赵构马上双手相扶,道:“妹妹免礼。”
她也并不受宠若惊,只淡淡道:“谢官家。”
她的口吻和神情与赵构预计的全然相异。赵构略一蹙眉,又温言唤她小字,对她说:“瑗瑗,你可以像以前那样称呼朕的。”
柔福抬头看他,片刻后轻吐出两字:“九哥。”
她的语调中没有他期待的温度。他有些失望。再细看她,发现她的眼角眉梢衔着一种应与她十九岁韶华全无干系的淡漠与幽凉。她的身形消瘦,皮肤嚣张地苍白着,并且拒绝精心着上去的胭脂的侵染,使那层艳粉看上去像浮在纯白瓷器上的红色浮尘。
但是,在挥之不去的阴霾下,她的美丽仍与她的憔悴一样咄咄逼人。
康王赵构华阳花影
【壹】芳诞
哲宗赵煦崩后,向太后在神宗赵顼诸子中选择了第十一子赵佶为帝,这便是赵构与柔福的父亲徽宗。赵佶深受其姑夫、贤惠公主驸马王诜影响,从这位汴京风流才子那里继承和发扬了三大爱好:绘画、蹴鞠和食色。他号称继承父亲赵顼与哥哥赵煦的遗志,像他们那样推行新法以强国,但借皇权之便及时行乐的热情很快胜过了即位之初的满腹壮志。他做不到如父亲赵顼那般锐意改革不事游幸,而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寻花问柳上的造诣就远非父亲可比。他为数众多的妃嫔共为他生下三十一个儿子和三十四个女儿,赵构是第九子,柔福是第二十女,同父异母,在偌大的宫廷中照理说应像其他皇子与皇女那样,各自与自己的母亲居住,甚少有接触的机会,虽有兄妹名分,关系却大多是疏远的,即便相逢也未必相识。
但是,柔福对赵构来说与别的妹妹不一样。自她诞生之日起,他便很清楚地蒽识到了她的存在。
赵构记忆中的母亲韦氏是位非常温柔娴静的女人,像后宫许多女人一样,以一种仰视而崇敬的态度卑微地爱恋着他的皇帝父亲。她常常在黄昏之后立于所居庭院之中赏园圃内的春兰秋菊,目光却不时有意无意地瞟向影壁朱门,似在寻觅某人的身影。往往如此一站便是许久,直到月上柳梢,目中的希望渐渐燃尽。
长大之后,赵构开始明白了母亲赏花的含义,也看懂了她并不受父皇宠爱的事实。与父皇别的妃嫔比起来,母亲缺少能吸引他的优点。出身不及王皇后,姿色不及大小刘贵妃,口才不及乔贵妃,“资历”不及王贵妃与后来被册封为后的郑贵妃,若真要寻值得一提之处,母亲唯剩的便是那寒微出身造就的一脉温顺的性情了,可是这在一身风流才子习气的父皇看来却也未必是什么亮点。
在众妃中,赵佶尤其宠爱王、郑二贵妃,她们起初是侍奉向太后的宫女,因聪明伶俐又乖巧,颇得太后欢心,太后遂命她二人为慈德宫内侍押班,赵佶还在做端王时,每次入宫向太后请安都是她们代为传报。赵佶见她们姿容娇艳妩媚,人也聪慧而善解人意,便有了爱悦之意,时时与她们眉目传情。这一切向太后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