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化蝶飞(达者庄子)/说春秋道战国系列历史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礼权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复旦大学吴礼权教授“说春秋道战国系列历史小说”之一。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通过庄门师徒的游历生活与日常对话,完整地阐释了老庄清静无为、不将不迎、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清晰地塑造了庄周这样一个机敏雄辩、透彻明达的文学形象;同时将读者耳熟未详的无数个春秋“典故”串起来,洋洋数十万言,形成了一部中国式的《一千零一夜》,引领读者“尘沙之中悟大道,花草香内觅精神”。表面看这是一部先秦历史人物小说,实质是通篇推送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探寻诸子百家精华的优秀读本。
作者简介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生。文学博土(中国修辞学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土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目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合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言情小说史》《清末民初笔记小说史》《古典小说篇章结构修辞史》《中国修辞哲学史》《中国语言哲学史》《修辞心理学》《现代汉语修辞学》《汉语名词铺排史》等24部。另有《阐释修辞论》《中国修辞学通史》《中国修辞史》《中国群格审美史》等合著9种。
学术论著曾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7项,专业类全国最高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三十多岁就以突出的学术成就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复旦大学百年史上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讲学或作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并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作学术演讲。
目录
卷首语
主要人物表
第一章 在人间
1.栩栩然蝶
2.安之若命
3.虚者心斋
4.乘物游心
5.至乐无乐
第二章 排儒墨
1.诗礼发冢
2.骈拇枝指
3.窃国者侯
4.民有常性
5.坎井之乐
第三章 应帝王
1.千里不留行
2.鸱得腐鼠
3.至人不为
4.曳尾于途中
5.牺牛文绣
第四章 体大道
1.道之为物
2.天人不相胜
3.死生一如
4.安化
5.坐忘
第五章 齐万物
1.吾伤我
2.莫若以明
3.天地一指
4.道通为一
5.物我同化
第六章 任自然
1.生也有涯
2.无用之用
3.顺物自然
4.不将不迎
5.鼓盆而歌
第七章 逍遥游
1.悲夫百家
2.道无终始
3.至人无己
4.虚己游世
5.安时处顺
参考文献
后记
又记
序言
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曾经闪耀过无数人文之星。其
中,光焰万丈的璀璨之星也有不少。比方说庄子,就可谓
是其中相当亮眼的一颗。
自古以来,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只要一提到庄子,那
是无人不感兴趣的。尤其是那些不得意的文人,更是常常
引庄子为知己,特别推崇其游世思想。近人闻一多就曾说
过:“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古典新
义》)除了人格与文化上的影响之外,庄子思想及其文风对
中国文学的影响之大就更是众所周知了。后世文人追捧晋
人陶渊明,唐人李白、李商隐等人的作品,其实就是在追
捧他们幻觉中的浪漫庄子及其文艺思想。正如近人郭沫若
所言:“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
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
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
尽管庄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由于
庄子思想跟老子思想一样,不是讲“道德哲学”的,而是
专讲“思辨哲学”。在人生追求上是消极出世,而非积极
入世的,因而他的思想在当时以及后代都不可能成为历代
统治者治国安邦、维系统治基础的主流思想。正因为如此
,这就注定了庄子思想必然跟老子思想一样,无论是古是
今,其拥趸都只能是失意的读书人或避世的边缘人。又因
为庄子跟老子一样:生前都没有像孔子那样开办私学,有
大量的弟子与再传弟子,其思想传播就远不及孑L子思想的
传播那样广泛,不仅其社会影响有限,就是有关他们的身
世及其生平事迹也少有文字记载。而孔子就不一样,记录
其与门下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的文字,不仅有广泛传世的
《论语》,更有共十卷四十四篇的《孔子家语》。正因为
有这些史籍记载,所以汉人司马迁在《史记》中才能为孔
子写出洋洋近万言的传记《孔子世家》。而庄子跟老子一
样,因记载其生平行事的文字阙如,让司马迁在为他们作
传时陷入了无从下笔的尴尬境地。无奈之中,司马迁只好
将庄子与老子、申不害、韩非等人合为一传,撰成《老庄
申韩列传》。其中,叙述庄子生平行事的,只有如下的二
百余字: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
、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
《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
《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
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洗洋
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
谓楚使者日:“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
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
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
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
这段文字,除了最后的一个故事外,后人从中看不出
庄子任何清晰的形象。如果我们要对庄子其人其事进行想
象,大概也只有一部六万余言的《庄子》可以作为依凭了

今存《庄子》三十三篇,分内、外、杂三部分。根据
学术界的共识,认为内篇七篇应该是庄子本人的文字,而
外篇十五篇与杂篇十~篇则可能是出自庄子门人或后学之
手。
由于庄子生平事迹在史籍上没有记载,因此自古以来
叙写庄子的文学作品就极少,只有明人冯梦龙的《警世通
言》中有一篇短篇话本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是根
据《庄子》外篇《至乐》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敷衍而成的
。除此之外,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庄子评传》之类的作
品。不过,评传是评论庄子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并非是
文学作品,跟传记、历史小说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本名曰《化蝶飞:达者庄子》的小书,是一部长篇
历史小说,是企图还原庄子哲学思想及其肉身凡胎形象的
文学作品。《庄子》内篇的内容,是小说用以还原其哲学
思想的主要依据;《庄子》外篇与杂篇的文字,则是令庄
子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得以丰满起来的活水清泉;庄子生活
的战国时代,则是小说主人公庄子活动的背景与舞台;《
庄子》内篇、外篇、杂篇中固有的故事,是小说叙事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内篇、外篇、杂篇中皆无的虚构故事,也
是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支撑起庄子肉身凡
胎的鲜活形象。
这本名曰《化蝶飞:达者庄子》的小说,既然是历史
小说,那么其中的庄子就是文学形象的庄子,而非真实不
打折的哲学家庄子。书中所写庄子的日常生活,庄子的一
言一行、一颦~笑,还有庄子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等
,均属文学想象的产物,是小说,而非历史。
我在历史小说《道可道:智者老子》的卷首语中曾经
说过:“只有史实的考据,而无文学想象与文学描写,那
是人物评传,不是历史小说;只有文学想象与文学描写,
而没有史实的考据,那是纯粹的小说,也不是历史小说。
”这本《化蝶飞:达者庄子》,既然在写作时便被定位为
历史小说,那就必然要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寻求平
衡。至于所作的平衡是否恰当,那就需要读者去评判了,
这就像我们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一样,大家是可以见仁见
智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读者能够透过这部历史小说,
走近庄子,走进庄子的哲学世界,走进庄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庄子的生活时代,理解庄子的无奈,感受庄子的快乐
,做他的知己、知音。面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困惑,面对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顿,能够气定神闲,“知其不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那也未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
吴礼权
2018年4月5日清明节记于复旦大学
导语
《化蝶飞:达者庄子》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汉人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所载庄周(即庄子)的生平与庄周及其门人所著《庄子》一书为依据,以战国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活动为依托,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鲜活呈现庄周的形象。小说以庄周的几次游历活动为主线,以庄周的日常生活为着力点,透过庄周一生遭遇的无数人生困顿,通过庄周与其弟子的论学对话,在生动的故事情节演进中形象地呈现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表现了庄周的喜怒哀乐,揭示了庄周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共分七章,第一章“在人间”,第二章“排儒墨”,第三章“应帝王”,第四章“体大道”,第五章“齐万物”,第六章“任自然”,第七章“逍遥游”。
后记
庄子跟老子、孔子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知名度极
高的人物。但是,庄子毕竟跟老子、孔子又有所不同。老
子虽只做过守藏室之史(管理图书典籍的史官),但毕竟是
周天子朝中之官;孔子为了“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虽
然周游列国而处处碰壁,一生颠沛流离,处境窘迫,整天
惶惶如丧家之犬,匆匆如漏网之鱼,但毕竟在鲁国做过地
方官如中都宰,在朝中做过小司空、大司寇,还曾一度代
摄鲁相之职。老子因为讲“思辨哲学”,不为当世或后世
所用,但晚年飘然出关的传说,还是令人有无限的遐想,
算得上是个不可揣测的神秘人物;孔子因为讲“道德哲学
”,生前不受当权者待见,但因其所讲“道德哲学”契合
了中国历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政治需要,遂逐渐被神化,
成为万众膜拜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相比于神秘的老子
与被神化的孔子,庄子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平民化的名人了

正因为庄子是最平民化的名人,同时又是失意读书人
的代表,所以历来最受中国读书人的追捧。中国有句古话
,叫作“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现实生活中,失意之
人也是常八九的。读书人能居庙堂之高,出将入相,遂其
大志,快意人生的,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不得
意的。正因为如此,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人都是最喜欢庄
子,喜欢引之为同道,甚至引为知己而觉得风雅。
从文学形象的塑造来说,比起具有神秘色彩的老子与
神化色彩浓厚的孔子,庄子应该算是即之可温、让人最有
亲近感的人物了。然而,除了明人冯梦龙《警世通言》中
有一篇《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短篇话本小说外,直至今
日仍然不见有一部完整呈现庄子哲学思想与人物形象的文
学作品,包括《庄子传》之类。究其原因,并非是文学家
对庄子这个人物不感兴趣,对以庄子为形象的历史小说题
材不感兴趣,而是有两大障碍难以逾越。障碍一是,庄子
的生平事迹在史籍中付之阙如。没有生平事迹材料,以庄
子为形象的历史小说如何写?障碍二是,《庄子》一书的
解读自古及今就是个难题,专业的学者尚不自信,普通人
包括一般的文学家就不用多提了。
既然以庄子为形象进行历史小说创作有上述两个不可
逾越的障碍,那么为什么我还要执意创作这部名日《化蝶
飞:达者庄子》的长篇历史小说呢?这里,我不妨据实交
代一下自己的理由。
第一,研究庄子的学者,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但是
,我可以肯定地说,谁也不敢说自己对庄子思想的解读就
完全正确。众所周知,对庄子思想的解读之所以困难,一
是因为庄子的生平事迹史料付之阙如,因而“知人论世”
难,“知人论文”更难。二是《庄子》的文字属于上古汉
语,字、词、句的理解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难以逾越的障
碍。但是,我自以为我的古文基础还不差,现在活在世上
的前辈与同辈,古文水平在我之上的相信也不会太多。他
们都敢解读庄子,我何必惧而不为。他们对庄子的解读也
不过是姑妄言之,他们对庄子著作字句的理解未必就比我
准确多少,那我为何不可姑妄言之。万一我解读得有道理
,那不也是对庄子研究有所贡献吗?当然,这并不是本书
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我觉得企及此一目标,只是奢望,不
是我写作此书的期望,不在我的目标之内。我的目标只是
想用小说再现庄子的形象,解读庄子的思想只是为了塑造
庄子形象的需要。
第二,以庄子为形象来创作小说的,除了明人冯梦龙
有个短篇外,长篇巨制的历史小说创作古今中外好像还未
见有人尝试过。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创作一部以庄子为形
象的长篇历史小说,以填补这一文学创作领域的空白。这
部名日《化蝶飞:达者庄子》的小书,以小说的形式对庄
子形象及其思想予以呈现,如果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
或是赞赏,那我就要谢天谢地了,因为这说明小说对理解
庄子及其思想是有所助益的;如果读者认为这部小说对庄
子思想的解读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那我也不会为此而感
到太沮丧。因为这是小说,而非专门阐述庄子思想的学术
专著。历史小说与学术专著是有区别的,历史小说呈现的
是历史人物的形象,而学术专著阐释的是历史人物的思想
、考据历史人物的生平行事及其事功等。一个讲究的是感
性的呈现,一个讲究的是理性的思考。这部《化蝶飞:达
者庄子》的小书,既然是历史小说,注重的就是庄子人物
形象的塑造。因此,即使是对庄子思想的呈现,我们也是
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完成,而非学术著作式的论述。至于
对庄子日常生活的描写,因为没有史料依据,所以一切的
描写都属于文学的虚构。在此,特作说明。不过,我始终
认为,历史小说创作必须坚持“虚实结合”的原则。《三
国演义》之所以为人称道,就是在“虚实结合”原则的坚
持上做得比较好,学术界一般认为是“七实三虚”,比较
恰当。我早年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对此有深刻的认知
。正因为如此,我在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对虚实的比
例也是把握有度的。小说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以《庄子》一
书为依据,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都是历史的
真实。只有
精彩页
第一章 在人间
1.栩栩然蝶
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地处宋国西南偏僻一隅的蒙地漆园,虽然与往年相比,春天的脚步显得慢了好大一拍,但时至二月底,周围五十里的远山近水也已草长莺啼。高低不一的山丘,起伏辽阔的原野,流水潺潺的南溪,还有村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一片葱绿。不知名的野花,开得满眼尽是。
三月初五,和煦温柔的春风微微地吹着,柔和温暖的阳光和蔼地照着,万物生机勃勃,人心蠢蠢欲动。这天快到午时,漆园南溪一处较阔的水面处,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与一个高大健壮的年轻男子就垂钓于柳荫之下。可是,钓了一个时辰,二人仍然一无所获。
“先生,我们不钓了吧。垂钓虽然自有垂钓之乐,但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收起钓竿,往上游水浅处,直接下水摸鱼吧。”年轻男子一边抬头看看太阳,一边对中年男子轻声说道。
中年男子没吱声,却顺从地默默地收起了钓竿,从溪边坐着的一块大石上慢慢站起。然后,右转沿着溪边小径,往溪流的上游信步而去。年轻人见此,连忙收起钓竿跟上。可是,走到上游溪边的一棵大青杨下,中年男子突然站住了,眼睛盯着一片树叶,眼珠动也不动一下。
年轻人不解,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中年男子身后,偷眼朝他眼睛盯着的那片树叶看去,原来是一条黑黑的毛毛虫正从树叶背面悬着的蛹中慢慢爬出来。待到全身都从蛹中脱出后,那毛毛虫好像是熟门熟路似的从叶背翻身爬到了叶面上,在叶子的正中躺下不动了。看到这里,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轻声问道:
“先生,这是什么虫?怎么突然不动了?是死了吗?”
“这是蝴蝶。”中年男子脱口而出道。
“蝴蝶?蝴蝶不是飞的吗?这可是一条毛毛虫呀!”年轻人瞪大眼睛,望着中年男子。
“它正在蜕变。”
“先生,您是说这条眼下在树叶上爬的毛毛虫,蜕变后就会成为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是吗?”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眼睛仍然盯着叶子上的这条毛毛虫。
“先生博学,是否可以给弟子讲讲蝴蝶的生命历程?”年轻人侧脸看着比他整整矮了一个头的中年男子,诚恳地说道。
中年男子没吱声,仍然眼盯着那条毛毛虫。过了一会儿,他看看仍然一动不动的毛毛虫,又抬头望了一眼天上的太阳。然后,侧过脸来,对年轻人说道:
“每到春天,待到许多植物都新叶长成时,成年蝴蝶就会选择一些植物的叶子,将卵产于其上。”
“蝴蝶产卵,为什么要选择在植物的叶子上呢?”年轻人不解地问道。
“这是为幼虫准备食物。”
“先生的意思是说,蝴蝶的卵变成虫后,虫就吃其寄住的植物叶子,是吧?”
中年人点了点头。
“那蝴蝶虫卵寄住的植物都有哪些呢?”年轻人又追问道。
“这并不好说,不同之地的蝴蝶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吧。天下之大,各处的植物都不尽相同,各处的蝴蝶大概也各有自己觉得可口的植物吧。”
“先生,那眼前这条毛毛虫寄住的大青杨,应该就是本处蝴蝶认为可口的植物了吧?”
中年人点了点头。
“先生,我们刚才看到的这条毛毛虫是从蛹中爬出来的。是不是蝴蝶的卵直接化蛹,毛毛虫孕育于蛹中,从蛹中出来后,就直接变成蝴蝶,然后便到天空中飞舞了呢?”
“没那么简单。由虫卵孵化而成的幼虫,通过不停地噬食寄住的植物之叶而变为成虫。之后,成虫要经过多次蜕皮,完全成熟后才变成蛹。化蛹之前,成虫往往将自己转移到植物叶子的背面,吐出几根丝将自己固定住。之后,才直接化蛹。待到蛹也成熟了,就从蛹中破壳而出,变成眼前这样的一条毛毛虫。”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