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股票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的自传。 《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传奇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自传》先向我们展示了巴鲁克的人生经历和投资经历,后介绍了他的人生哲学和投资哲学。这位投机大师拥有独一无二的投机与投资哲学,例如全面分析所投资公司的全部状况,一旦获利超出预期,需要卖掉股票,没有必要保持高涨的希望和长期的消沉。 巴鲁克在书中介绍了他的投资才华,一次又一次的让华尔街感到震惊,几度濒临破产之后却又能东山再起,在无数个传奇投资经历中,让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要属巴鲁克在1929年股市大崩溃来临前成功逃顶。在这场让格雷厄姆都倾家荡产的大股灾面前,巴鲁克却最终全身而退。 “投机大师”“投资鬼才”“独狼”“总统顾问”“公园长椅政治家”是人们给予巴鲁克的高度称号,但是,人们最愿意称伯纳德·巴鲁克为“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 《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传奇投机大师伯纳德·巴鲁克自传》这部回忆录中,伯纳德·巴鲁克以风趣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手法讲解,生动地再现了自己的传奇人生和投资经历,处处透露着非凡的人格与个性。 作者简介 伯纳德·巴鲁克,1870年出生于南卡罗莱纳州,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从周薪3美元的勤杂工起步,迅速成长为华尔街屈指可数的大亨。 20世纪上半叶,巴鲁克是美国股市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既钟情股市,又热衷政治,被人们冠以“总统顾问”、“公园长椅政治家”等美名。然而,人们更愿意称他为“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 他一生性格多变,行为不定,个人观点如同波澜诡谲的股市,随时都会改变,故其一生总带有传奇色彩。 巴鲁克创立的巴鲁克学院,以金融投资课程著称,培养的首席执行官(CEO)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数量在美国所有大学中列首位。 目录 第一章 家父:南方邦联军队的外科医生 第二章 北美殖民地的母系祖先 第三章 源自乡下的孩童 第四章 奇异新世界:大城市 第五章 倍加珍惜的大学年代 第六章 转战不同的工作 第七章 摸爬滚打“交学费” 第八章 步入婚姻的殿堂 第九章 第一宗大交易 第十章 在股市中酿下大错 第十一章 当市场陷入恐慌 第十二章 出入华尔道夫酒店的风云人物 第十三章 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第十四章 投机者的转折点 第十五章 我的橄榄枝:古根海姆家族 第十六章 为建立橡胶王国而寻找橡胶 第十七章 经济与国防相互交织:为美国找铜 第十八章 老摩根拒绝赌一把 第十九章 股市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第二十章 投资买下霍布考大庄园 第二十一章 黑人的进步 第二十二章 时代终结后展望未来
序言 最初鼓励我把亲身经历付诸笔墨的,是我的子女。他 们在成长期间,经常会问我:“现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 人,还能取得您这样的成就吗?”或者“在这个瞬息万变 的世界里,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吗?” 还有人希望我讲述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希望从中窥 见快速致富的法宝。另外还有人关注我认识美国七任总统 ,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Woodrow Wilson)一直到德怀特 ·艾森豪威尔总统(Dwight D. Eisenhower),想知道我对 他们都有些什么看法。 还有人劝说我回顾在两次世界大战与两次议和期间的 经历,希望从中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生存问题吸取借鉴,必 须承认,这个理由最让我动心。 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我就开始动笔撰写回 忆录,但完稿的时间一推再推。在希特勒掌权期间,我把 大量时间投入到呼吁美国发展武器,因为武器恰恰是防范 战争的最佳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我全心全意地 投入到帮助美国加快调度资源,取得战争胜利,防止重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覆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要处 理战争留下的后遗症,应对世界各国应该如何控制原子能 等棘手的难题。 由于事务繁多,我分身乏术,不仅没有时间撰写回忆 录,而且要写的内容还大大增多。这些经历给我了全新的 启示,于是,我重写了原本已经写好的很多内容。 我的原意是等写完全部自传后才出版。但从美国重建 时期到原子裂变之后,内容实在太多,难以在一卷中尽述 。此外,我向来觉得一个人的回忆录应该在他还在世时出 版,这才能让世人有机会向作者本人提出质疑。 于是,到了87岁,我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便出版了 回忆录这第一卷。我正在撰写最后一卷,希望不久后即可 面世。 或许从我成长的经历中,读者可以得到特别的启发。 无论我们年纪有多大,始终离不开儿时的影子。我们成年 后处理问题的方式,经常与年少时处理成长阵痛的方式一 脉相承。 我小时候性格害羞怕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 爱发脾气。长大后,我喜欢赌博,赌马、赌球、职业拳击 赛……这些活动至今还会让我热血沸腾,仿佛青春焕发。 以前,每当看到别人取得了什么成就,我都希望自己 也能做到。我下了很大功夫,才学会控制自己的感受,学 会取舍,尽展所长,把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留给别人。 如果说成长的过程有什么“秘诀”的话,就在于我有 计划地训练自己,学会批判性的自我评价。当我了解自己 ,也就能更好地了解别人。 事实上,我在华尔街和商界驰骋多年,在这过程中对 人性认识良多。在证券交易所和其他商务往来中,几乎每 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如何区分客观事实与人的心理。当我 离开华尔街,从事公职时,遇到了同一个永恒的难题—— 如何在人性与世间万物的性质之间取得平衡。 当然,人性的变化比外界的变迁要缓慢得多。面对新 的情况,有些人会坚持过去的教条,墨守成规。 还有些人会觉得过往的经验一文不值,认定每一种新 情况都要以全新方式处理,总是摸着石头过河。 为了有效地自我管理,我们必须抛弃这两种极端的做 法。真正的问题在于知道何时要遵循古老的真理,何时要 大胆实验,开辟新路。在回忆录中,我介绍了自己一些理 念,说明了怎样才能在勇于承担尝试新的风险,与防止重 蹈覆辙之间取得平衡。 或许有人会对我做过的某些事不以为然。但我还是如 实说明了自己失败的例子和犯下的错误,因为我觉得,失 败是远比成功更好的老师。 在我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哈罗德·爱泼斯坦 (Harold Epstein)、塞缪尔·卢贝尔(Samuel Lubell)和 赫伯特·贝亚德·斯沃普(Herbert Bayard Swope)这几位 朋友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Henry Holt and Company)的罗伯特·莱舍尔(Robert Lescher) 也给了我宝贵的编辑建议。
导语 生前声誉比肩巴菲特和索罗斯,格雷厄姆的精神导师投资者伯纳德·巴鲁克独立亲笔自传,格雷厄姆没能逃出的大股灾,巴鲁克却能全身而退。 本书中,伯纳德·巴鲁克以风趣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手法讲解,生动地再现了自己的投机与投资方法,引出了自己的投资哲学,处处透露着十足的股票交易经验。 书评(媒体评论) 巴鲁克是一位最能把握好时机的投资者,他的投 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从不等待最高点或最 低点。他擅长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 这个人认为自己应该管理整个地球,甚至还能管 理月球和土星。 ——美国总统杜鲁门 伯纳德·巴鲁克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有成效和最有 影响力的人之一。这本书经过深入和详尽的描述,把 伯纳德·巴鲁克生活和投资经历描写的淋漓尽致。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精彩页 第一章 家父:南方邦联军队的外科医生 1 1870年8月19日,我在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Camden)的家里出生,虽然住在主街上一栋两层高的木结构房子里,但跟住在旷野上也差不了多少。我们屋后有蔬菜园、马房和谷仓,再往后是一片三英亩的土地,父亲开荒种植,弄成一个“农场”做实验。我记得有一年,父亲煞费苦心地种植甘蔗,就像对待赚钱的棉花种植园似的,悉心照料。 父亲喜欢在“农场”里劳作,而母亲觉得他不务正业,有时间还不如多开诊,父亲当时是南卡罗来纳州最成功的医生之一,年仅33岁就获选为南卡罗来纳州医疗协会会长。他还在州卫生署担任署长,积极投身美国重建时期动荡不安、有时还带有血腥意味的政治活动。 最近,我在翻阅他一本早期的案例研究,潦草的字迹记载了他丰富的社区活动。他对黑人白人一视同仁,无论是腿上扎了鱼钩的小伙子,还是在前主人去世后不吃不喝18天、最终饿死的可怜老黑人,他都悉心治疗患病和意外受伤的病人。在座位上读书或打瞌睡。有一次,我们在一栋简陋的小屋前停下来。我在马车上等候,父亲走进屋里。没过多久,他匆匆跑出来,拿起斧头,一边用力劈开木制百叶窗,一边大声嚷道:“里面的人缺乏新鲜空气,快要死了!” 父亲希望造福周边社区,所以在实验性的“农场”里忙忙碌碌,终其一生,造福社会一直是他的心愿。我10岁生日后约6个月,我们举家搬迁到纽约市,他率先在人口拥挤的出租屋一带开设公共澡堂。我们住在南卡罗来纳州时,当地还没有开设农业服务,实验改良的农作方法,但父亲觉得需要做实验,虽然之前根本没接受过农业方面的培训,却很快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 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医学书籍之外,还堆着一沓黄色封底的农场期刊。他靠翻阅期刊学习理论,然后在自己三英亩的土地上做试验,他收成的棉花、玉米、燕麦和甘蔗都曾在乡村博览会上夺得头奖。 他给乡亲们赠送种子,无论有多忙碌,都不吝于帮助其他农户解决问题。有一次,父亲特意买下几英亩低地,证明可以用瓦管排干积水,我相信这是当地做的首个同类实验。 父亲身高六英尺,身材挺拔,伟岸俊伟,富有军人风采。他长着深色的胡须,蓝眸中闪烁着温和而又坚定的光芒。他的着装相当正式,我从未见过他露出衬衫袖口。但他风度翩翩,温言细语,虽然不在美国出生,却完全没有外国口音。 2 父亲名叫西蒙·巴鲁克(Simon Baruch),1840年7月29日,在当时德国波森附近的斯瓦任兹村出生。他很少提起自己的祖辈,如果有人问起,他总是说,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选择走怎样的路。 到我20岁那年,父亲才带我前往欧洲,探望他的父母,我这才了解到巴鲁克家的祖辈。我的祖父名叫伯恩哈德·巴鲁克(Bernhard Baruch),我的名字跟他很像。他有一件古老的家族遗物,是一具颅骨,上面记录着家族族谱。巴鲁克家似乎属于犹太人中的拉比阶层,有葡萄牙和西班牙血统,也混有波兰或俄罗斯血脉。 祖父还自称是文士巴路克(Baruch)的后人,先人巴路克记录了先知耶利米(Jeremiah)的预言,《巴路克书》还录入了天主教的次经。每当听到祖父这么说起,父亲总是不予置评。 祖父跟我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不会说英语,但我的德语说得相当好,我们相处得十分愉快。他身高六英尺以上,褐发细软,脸颊透红,在厚重的眼镜下,深色的眼睛显得特别有神。他富有学者和空想家的气质,喜欢坐在啤酒园里,抽着雪茄跟人聊天。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而父亲和祖母喜欢待在屋里。 祖母性格迥异,她勤俭朴素,严谨务实。她个子不高,父亲和我都继承了她深蓝色的眼睛。她头发中分,在两边整齐地垂下。她婚前名叫特雷莎·格伦(Theresa Gruen),我相信她是波兰后裔。 P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