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基础,从收入和支出尝试构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再分配的理论框架,并利用此框架对美国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意在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二重性,其表现为公共性的同时又难以超越为资本积累服务的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只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对剩余价值的再分配问题还未展开研究。关于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将与其相关的范畴“税、国债、公共信用”等归纳为“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 作者简介 吴俊,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现任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政治经济学、《资本论》与当代经济。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分配与再分配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三节 构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再分配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美国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及战争期间的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 第四章 美国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横向分析 第一节 美国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收入分析 第二节 美国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支出分析 第三节 美国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中的资本关系 第四节 美国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与社会福利制度 第五章 关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再分配的争论 第一节 紧缩性和扩张性政策争论 第二节 剩余价值再分配“幻觉”与国家财政危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