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追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兰波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当代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位出身背景迥异、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克服困境,打破成规,携手共助,一起成长成才的故事。舒雯雯家庭条件优越,大学就读于高等艺术学院导演专业,一毕业就进了专业艺术团当上了导演。韩云云出生于小山村,仅仅高中毕业,却拥有一副好嗓子,时刻梦想成为一名歌唱演员。舒雯雯和韩云云机缘巧合相遇后,基于要排演一出积极向上、品质优良的好戏的共同理想,二人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终于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同时也收获了生活中的幸福。本书格调积极,立意高远,故事好看,语言流畅,是一部精彩的作品。
目录
代序 太平洋再宽,也割不断乡愁郭青
第一章 舒雯雯怒拒“潜规则
第二章 卧室里蹄出一只猫
第三章 采茶女逃婚夜私奔
第四章 林妹妹罢演《双玉蝶》
第五章 为寻梦筹办歌舞厅
第六章 花梦婕戏花人不花
第七章 助创业父母舐犊情
第八章 庆开业梨园聚新秀
第九章 舒局长金屋藏娇娘
第十章 李总裁涉黄胆包天
第十一章 张老骤斗胆论戏文
第十二章 好民警洒泪和琴韵
第十三章 勤学艺茶女成歌星
第十四章 永怀念热泪颂海鸥
序言
太平洋再宽,也割不断乡愁
郭 青
隆冬腊月,一个久违的晴好天气里,我有幸采访到吴
兰波先生。在芜湖文学界,吴兰波这个名字,恐怕不知道
的人为数不多。在位于城东吴老的家中,就着先生煮好的
咖啡,我当面聆听吴兰波先生谈文学、谈创作、谈乡愁、
谈人生。
爱文学痴迷终生
说起自己的文学梦,吴兰波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从上
小学起就爱读书,爱文学。常有写得好一点的小作文,被
语文老师贴在教室墙上,做范文,让同学们去读。在新华
书店看到《普希金诗选》,一元六角一本,翻看几页,爱
不释手。但家里很穷,不好意思找父母要钱买,就把每天
上学妈妈给他买早餐的一角钱,悄悄地省下来,十六天不
吃早餐,饿着肚子上学,买了这本书。小时候的一件小事
,让他一辈子感到很得意,所以一直不忘。
在芜湖一中上学时,读的是文科班,在《芜湖报》上
发表过小文章,编写过小话剧,同学们自己演。后来他考
进芜湖师专(现皖江学院),学的是数学专业,但依然喜爱
文学。他回忆说,老师在台上讲微积分,他趴在课桌上偷
偷写剧本。课余组织爱好文艺的男女同学排演,参加市里
的会演,获了创作奖。
师专毕业后他只当了两年中学数学教师,就被文化部
门看中,先后调到芜湖县文化馆和芜湖市文联搞文学创作
和做《大江文艺》的小说编辑,直至担任负责业务的副秘
书长。
吴老在文学道路上的起步比较早,如今算得上是我市
文学界的前辈了。早在1960年,年仅十九岁的吴兰波创作
的《我们的城》在当时芜湖市文化局主办的市第二届业余
话剧(朗诵)观摩会演中获创作奖。1975年,由他编创的芭
蕾小舞剧《饲养场的早晨》、独幕话剧《春耕时节》,参
加芜湖地区会演,荣获优秀奖。当年演出的剧照,至今仍
被吴老精心保存着。采访过程中,吴老先后搬出厚厚几大
摞相册,这些照片,记载着吴老在文学道路上一处处孜孜
以求的痕迹。当问及在文学上有何值得回顾的往事时,吴
老感慨万千,他说:“讲到文坛往事,恐怕三天三夜也说
不完。这里面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多。”他随手翻开一本相
册,指着一张老照片告诉记者:“这是一张1982年曹禺先
生主持‘全国中青年话剧作者读书会’时的合影。”记者
一眼就看到,当时还很年轻的吴兰波,就站在曹禺先生的
背后。实在是一幅珍贵的留影啊!
吴老说:“名为读书会,实为培训班,在一个多月的
时间内,戏剧大师曹禺跟我们学员讲戏剧理论,谈创作实
践,受益匪浅啊。此外,文化部原副部长、剧作家陈荒煤
,《剧本》月刊当年的主编凤子,著名剧作家胡可、吴祖
光等也为我们讲了课。这样的机会真的很难得啊!”吴老还
告诉记者,吴祖光的讲课很生动,还是他帮着将吴祖光的
报告录音整理成文章发表的。
在吴兰波先生家中,四壁都是高高的书橱。在采访之
前,我就已经听说过吴老除了喜爱文学,还喜爱藏书。在
吴老家中,我终于领教了什么叫坐拥书城了。书橱里,除
了一些名著和杂志外,还有不少吴老自己创作的书。其中
,《戴安澜》《女人河》《韩珠娘》等赫然在列。这些书
,可谓是吴老一生心血的结晶。它们既是吴老文学创作的
成果,也是我市文学繁荣的一个缩影。吴老抽出一册《女
人河》,双手不停地在书上摩挲着。他说:“这本书中绝
大部分的情节都有我自己的影子,从某种意义上讲,算得
上是我的八成自传。”
爱孩子远赴重洋
熟悉吴老的人都知道,他早年离开芜湖,远赴重洋去
了美国。问其中的缘由,吴老坦言,完全是因为舍不得儿
子。他说,当时儿子在休斯敦大学读研,并在美国有了自
己的小家庭。小两口毕业后工作非常繁忙,又先后添了两
个女儿。吴老爱子心切,退休后便到美国帮着儿子和儿媳
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吴老风趣地说:“在美国的这二十
年,我就是个保姆。”说完,他爽朗地大笑起来。看来,
吴老的这个“保姆”不仅当得称职,而且当得开心。
谈到这两个孙女,吴老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两
个孙女好可爱,平时在家跟我讲中文,但跟她们的父母却
以英文交流为多。大孙女因为我带的时间长些,所以中文
水平比较好,小孙女就要差些了。”吴老不无遗憾地叹了
一口气,“要是我在美国再待长些,也许小孙女的中文水
平还可以提高一些。”
吴老对这两个孙女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也换来了两个
孙女对他的深厚感情。吴老说,小孙女曾经把家人按亲疏
列了个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爷爷?而她的父母亲却只
能排在后面。吴老在说到这些的时候,舐犊之情中又明显
夹杂着得意之心。
作为一名对故乡、对文学有着极深感情之人,吴老虽
身在异国他乡,但手中的笔一直没有停下对故土的描写。
吴老说:“乡愁,是文学人内心深藏的无法排遣的情愫。
面对高楼大厦,思念的还是故乡的小桥流水。”
他告诉记者,平时除了做家务、带孩子,每每得空,
就会写点东西。当地的华文报纸也时常向他约稿,吴老写
得最多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几次短暂回国期
间,他发表了几部中短篇小说,并获奖,编创的剧本《山
月》也获得省级奖项。而在多年旅美期间,吴老认为自己
在文学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女人河》。这部长篇小说从构
思到创作,乃至最终的定稿,全都是在美国的休斯敦家中
完成的。
吴老说:“这部书的电子稿传给中国华侨出版社后,
不到一个月就得知审批通过。世界华文出版中心主任,也
是这部书的责任编辑崔卓力女士,两次从北京打电话到休
斯敦,约我付梓前回国,到北京一同审阅付印稿,并签订
出版合同。可见该出版社对纸质书的出版极其认真负责,
为华文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她后来应
邀赴美国哈佛大学演讲,还特地推介了她编辑的《女人河
》等系列长篇。我虽已年逾古稀,没有停止过写作,但《
女人河》的出版,并在国内外发行,才真正打开了我文学
路上的一道大门。我一直把这位比我年轻二十岁的文坛才
女,称作‘恩师’!为了写好手头上的两部长篇书稿,我还
特地去北京向她请教。”
吴老感慨之余,唏嘘良久。
爱故园叶落归根
在美国居住久了,随着两个孙女渐渐长大,吴老觉得
她们已经不用爷爷照料了,这使他的乡愁更浓。于是他打
点行囊,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芜湖。暌违二十年之久
,吴老再次踏上这片热土,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是那样的陌
生,皆因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吴老于1964年调到芜湖县文化馆工作,起先馆址在清
水河边。他二十三岁到这青弋江畔,那时河边有吊脚楼,
小街铺着青石板,一住就是十年。在小镇上办展览,辅导
农村群众文娱活动,工作快快乐乐。在小镇上找个姑娘谈
恋爱,结婚,生孩子,更是快快乐乐。这孩子在清水河边
长大,留学美国,吴老对小镇的感情有多深,别人无法想
象,只有去看他的《女人河》。书里的《弋河情缘》等三
个章节写的就是当年小镇的爱情绝唱。好些读者说,看这
部书忍不住流眼泪。所以说,最感人的文学就是乡愁,最
深沉表达乡愁的只有文学!
回国之后,他再次来到芜湖县,来到清水河边,竟连
路都找不到了。面对家乡的变化,吴老的心情是欣喜的。
但更让吴老欣喜的,还是芜湖文学界的巨大进步、文学新
人的成绩斐然、文学作品的层出不穷。他说,真羡慕现在
年轻人的文学创作环境,有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还
有便捷的网络、热心的媒体……这么好的创作环境,真该
好好珍惜。
对于文学创作,今年已七十六岁高龄的吴兰波先生依
然保持着旺盛的热情。近年来,他所创作的作品也屡屡获
奖。长篇历史小说《戴安澜》获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五
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获省级
奖项,文学剧本《生命的琴声》在省文联“我们的沃土我
们的梦”评选中获奖,黄梅戏折子戏剧本《抗日英雄戴安
澜》在安徽省文联“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评选中荣获表
演艺术类二等奖。该剧在芜湖市成功演出,被安徽省委宣
传部和安徽省文化厅列为2016年度重点扶持的剧目。他本
人获得了被称为终身殊荣的“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
。面对这些荣誉和成绩,吴老表现得很坦然,他在接受采
访的过程中,数次说到要感谢芜湖市委宣传部、市文委、
市文联领导的大力扶持,感谢媒体和广大读者的厚爱。
吴老还说,他十分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他走上文学
之路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水牛》,就被该社选入1980年5月
出版的作品集中;时过三十多年,又出版了他创作的长篇
历史小说《戴安澜》。他对安徽文艺出版社满怀感恩之情
,是理所当然的。
当问及他是否还会到美国去,吴老又摆出他那标志性
的动作:双手合十,然后笑着说,估计不会再去了。他告
诉记者,现在儿子儿媳为了让两个孩子不忘中华传统文化
,已经把她们送到当地华人开办的一家中文学校去接受汉
语教育。吴老现在对这两个生活在美国的孙女,最念叨的
就是她们的中文学习。如今,吴老居住在城东的一处小区
里,每目笔耕不辍。而让他时常牵挂的两个可爱小孙女,
也每隔一两年就会跟着她们的父母一起回国探亲、团聚。
太平洋再宽,也割不断彼此的亲情。无处不在的乡愁
,让吴兰波先生和他的家人走得很近很近……
(郭青,青年作家,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导语
吴兰波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中学教师、文化馆员、文学刊物编辑和芜湖市文联的业务工作。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戴安澜》、长篇现代小说《女人河》、戏剧集《韩珠娘》等。曾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等奖项。本书是她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两位不同女性突破困境,一起努力成长的故事。
精彩页
第一章 舒雯雯怒拒“潜规则”
问题出在哪儿呢?
第一,做女儿的不该半夜赶回家。
第二,我在外一两个月,时时刻刻都想家,半夜赶回家就半夜赶回家呗,乘坐哪个班次的火车到达江城,出了站打个的,几时几点到家,就这么三言两语,怎么不提前高高兴兴地打个电话,跟爸爸妈妈说一声呢?
我半夜赶回家又不先打电话,好,一进门,给家里带来的不是什么惊喜,而是出事了。
这事还得从当天下午说起……
其实,我也不是念家心切,好不容易得了个空,说走就走,更不是故意不先给家里打个电话,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我是被影视娱乐投资公司的李老板气的。
电视剧还没正式开拍呢,剧组贾导演接到投资公司电话,说是李总裁要我到他公司去一趟,有话和我面谈。我觉得有点奇怪。这部电视剧的开拍时间已经拖了十几天了,肯定有不小的经济损失,可我只是个见习导演,找我谈话有什么用?是不是李总裁要找剧组负责人问责,贾导演就支派我去了。
我进这个剧组有一个多月了,情况当然是知道的,可我去后又能和李总裁说些什么呢?从剧目组讨论剧本、修改加工,演员组选定男女演员、分段排练,到摄像组做分镜头大纲,我都配合贾导全程参与了,可李总裁问起具体情况,我怎么回答呢?
我只能给李总裁送上四个字: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的剧本,一塌糊涂的导演,一塌糊涂的演员,一塌糊涂的美工、音响,等等。
记得那天我来剧组报到,贾艺谋导演握着我的手说:“欢迎,欢迎!听说舒局长的千金来我这里做见习导演,太好了!把你在大学里学了四年的影视戏剧理论及各种技巧和手法都施展出来吧,你一定能配合我指导这个剧组拍摄出有思想深度、有艺术感染力的高质量的电视剧!”
贾导演说话很有风度,那表情、那眼神很真挚。我笑笑。刚踏进影视圈就遇上这么有水平的导演,我开心了好几天,抓紧读一下本子吧!
剧本没看完,我的心就凉了。这种读不下去的本子,把张艺谋导演请来也没用。
一个多月下来,各部门工作拖沓的状态告诉我,在这儿我毫无发挥的余地。贾导说得好听有什么用?
现如今各地拉班子拍电视剧都是一样,到处拉广告,拉赞助,都是为了钱!但还没正式开拍,经费就已花光了。若李总裁问起为什么一拖再拖,迟迟不能开机,我倒要反问他一句:一剧之本都定不下来,请问怎么开机?
我坦然一笑,问贾导:“约我面谈,谈什么事?”
贾导说:“没说。”
“如果问起至今未开拍的事,我该怎么说?”
贾导一本正经地说:“那当然是缺钱哕!”
“如果问我这部连续剧的本子怎么样,我该怎么说?”
贾导还是一本正经地说:“好本子,好本子!”
还好本子呢!我说不出口。我低下头悄悄地说:“啥越南姑娘在芭蕉林里和美国鬼子斗智斗勇,本子读了就恶心,还能拍吗?那位姓曹的编剧还美其名日援越抗美纪实原创剧,本子一丢,拿几十万稿酬就走人了。我从来也没听说过有这种题材的影视剧!”
我索性撂下一句:“贾导,给李总裁做汇报,还是你去吧。”
“是汇报工作,还是另有别的事,电话里没说呀!”贾导小有遗憾地说,“他说他是李总裁助理,也是随身的秘书,姓张,是个男的,听声音年纪很轻,在电话里明确说,请舒雯雯见习导演一定要来公司一趟!”
“一定要我去?要我什么时候去?”
“约你今天下午5点。”
“5点。”我接着追问道,“下午5点?”
“是的。请你准时到达!,’贾导强调说。
李总裁约我这个时间见面,有点耐人寻味。5点钟面谈之后,是要留我共进晚餐吗?
接下来呢?吃了晚餐之后呢?
剧组驻地离市里远得很,无论乘汽车还是赶火车,都得两个多小时。是让我回剧组,还是安排我住宾馆呢?……
到底该不该去,去了如何应对?
我留了个心眼儿。
吃午饭时,我和“跟屁虫”说了这件事。
“跟屁虫”名叫杨远帆,我喊他“跟屁虫”。
杨远帆是我大学四年的校友。他学的是文学专业,有点儿才气,在校刊上发表过独幕话剧本,毕业作品是一个小品,表演专业的几个男女同学排演效果很好,让省卫视选中了,参加了省春晚,火了一把。毕业后跟我一同进了李总裁公司投资的电视剧组。是我父亲先托人帮我联系上的,他得知后求我无论如何要把他带上。后来也给他办成了,跟我一道来剧组上班。所以,也只有我喊他“跟屁虫”,没有别人喊。
杨远帆长得也还帅气,要身高有身高,看姿态也挺拔,几个演他小品的表演专业女生,喊他“小鲜肉”,他从不应答。他说,这网络流行语是对男青年的侮辱,她们怎么好意思喊出口的!
……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