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塔斯坎比亚; 19个月大时因猩红热失去视力和听力; 7岁,开始跟随安妮·莎莉文老师学习; 1900年秋,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更是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1965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享年87岁。 目录 名师导读(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的生活故事 走出黑暗 我的老师 名师导读(二)
精彩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大家也许都读过这样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只有有限的生存时间了,或者长达一年,或者短到只有二十四小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将要离世的人选择怎样度过他最后的日子?我们总能从中有感动的发现。 这样的故事引导我们去思考,当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会怎么办?生命有限的我们,在人生最后的一段日子,也许就几个小时里,会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而当我们在这样的时候回顾往事,会看到哪些幸福,哪些遗憾呢?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度过,那该有多好。这样的生活态度可以极大地提高生命的价值。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优雅从容、朝气蓬勃地度过每一天。然而,当岁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延伸开去,这些品质常常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丧失。那些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奉行着“及时行乐”的座右铭,却又总是生活在死亡即将来临的恐惧之中。 在很多故事里,主人公在病危的最后关头挺了过来,幸免一死,从此他的价值观会发生彻底的改变。获得新生后,他更加领悟了生命及其永恒的精神价值的意义。于是我们会看到,那些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中或曾经历过死亡的人,对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赋予了更多更美的价值。 我们大多数人,都把生的权利当作一种理所当然,认为那就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知道总归有一天我们必定死去,但又将这一天想象得极为遥远。在我们身体轻快、精神活泼的时候,死亡简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都很难得会想到它。于是总会感慨,日子还长着呢,时间还有很多呢,于是我们总是去做那些无价值的工作,而几乎意识不到我们懒散的生活态度。 并且,我们对自己全部天赋感官的使用也同样的懒惰。只有聋人才会珍惜倾听的机会,只有盲人才能真正体会光明的可贵,那些成年后不幸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大多有这样的感受。但那些视觉和听觉并未蒙受损害的人,却很少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可贵的天赋。他们的眼睛和耳朵马马虎虎地吸收了一切景色和声音,却常常心不在焉,也很少去珍惜。直到有一天失去了,我们才会懂得珍惜,意识到拥有的可贵。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健康,直到生病了,才怀念健康的幸福。 我常常会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少年时期失明或者失聪几天,会不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黑暗会让他懂得光明的可贵,无声会让他明白声音的价值。我常会在散步时,问我那些正常的朋友都看到了什么。而他们的回答让我很惊奇: “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在树林中漫步,竟然没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看不见也听不见,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让我感兴趣的东西。桦树的树皮很光滑,松树的树皮却粗糙不堪。在春天,我顺着树枝想要寻找蓓蕾,寻找春天到来的第一个证据。我还能够感受花朵天鹅绒般娇嫩的花瓣,还有那不同寻常的卷曲。有时候我很走运,将手轻轻放在小树上,能感受到小鸟歌唱时快乐的跳跃。小溪的流水从我的指缝间流过,那清凉的感觉让人难忘。松针或柔草铺就的海绵似的地毯,走上去让我感觉比豪华的波斯地毯还舒服。对我来说,四季的轮回就是一场动人而永不剧终的盛大戏剧,我因为能够用手指感受到这一幕幕情节而激动不已。 …… P1-3 导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30岁时写的自传,主要讲述了她坎坷的一生及特殊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一双温暖的手,描绘着自然的美丽,传递着生命的美妙,诠释着生活的美好。不得不说,海伦是一个真诚的写作者,一个内心洒满光亮的人。每个人都曾独自面对黑夜的漫长,但很少有人能像海伦那样,勇敢接受现实,积极做出改变,拥有逆流而上的心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使自己心中有光芒,站在灵魂的高处。 序言 耿玉苗 (吉林大学附属小学) ★名著题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30岁时写的自 传,主要讲述了她坎坷的一生及特殊的心路历程。海伦· 凯勒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 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盲了,耳朵聋了。幼小的她无法 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脾气变得暴躁,情绪常常失控。 1887年,海伦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莎莉文老师。在莎 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小海伦开始用特别的方式感知世界的 丰富与多彩,她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表达。海伦的一生走 过了87年,却有86年生活于无光无声的世界。即使如此, 她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本《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还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 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 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 一。美国《时代周刊》评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 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完美的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 志力的伟大偶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一双温暖的手,描绘 着自然的美丽,传递着生命的美妙,诠释着生活的美好。 不得不说,海伦是一个真诚的写作者,一个内心洒满光亮 的人。每个人都曾独自面对黑夜的漫长,但很少有人能像 海伦那样,勇敢接受现实,积极做出改变,拥有逆流而上 的心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使自己心中有光芒,站在灵魂 的高处。海伦身处永恒的黑暗之中,却不因为自己身处黑 暗就诅咒光明。这本人物传记值得每位读者用心阅读,也 相信每位读者都会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阅读导人 (一)亲爱的小读者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过情绪失控的 时候?还记得是哪些事情导致你情绪出现巨大的波动吗?你 是如何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压力的呢?海伦·凯勒在没有遇到 她生命中的贵人莎莉文老师的时候也会情绪失控,你知道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一点一滴走进海伦·凯勒的世界,又是 怎样让她爱上阅读的吗? (二)人生在世,误解难免,生活中你是否遭遇过被误 解的窘境?当你陷入窘境,你将如何排解压力、化解矛盾呢 ?当年海伦·凯勒写了一则短篇小说《霜王》,被发表在帕 金斯盲人学校的校刊上,后来被指责说是剽窃了玛格丽特 小姐写的《霜仙》。你知道十一岁的海伦在面对周围人的 误解和质疑时是怎么做的吗?她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出被人误 解的阴霾,重新找到自我的?她是如何重拾信心,创造奇迹 的? (三)你是否有过比较难忘的生病的经历,你是否能体 会海伦·凯勒失去声音和光明的无助?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和 生活中的困难,海伦·凯勒是怎么做的?求学途中并非一帆 风顺,她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你从她的故事里获得了哪些 启示? (四)在你生活的世界里是否出现过一些特殊的重要他 人,他们是谁呢?他们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海伦的一生 遇到过很多人,他们大多都充满善意,比如哈伯特大学的 教授梅西先生、才华横溢的大作家马克·吐温先生、电话 的发明者贝尔博士、钢铁大王卡耐基先生,这些人都曾给 予过海伦真诚无私的帮助。海伦·凯勒是怎样与这些大人 物结识的?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 是自己成功以后,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实现生命的 价值,像太阳一样温暖别人。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大学 毕业后,开始为更多的盲人奔走,投身公益事业,到处做 演讲,她筹集善款建立很多慈善机构,帮助更多的人,努 力让盲童接受教育和治疗。这些故事感人至深,令人备受 激励和鼓舞。你想知道海伦·凯勒的公益奔走得到了哪些 人的热情支持吗?请你想一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你能给 予周围的哪些人具体的帮助呢?
内容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在无光、无声的世界中,海伦曾经对生活很失望,情绪暴躁,常发脾气。后来在父母帮助下,海伦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安妮·沙莉文,她成为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海伦·凯勒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了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