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鬼脸历史课(4元朝和明清)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石不易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鬼脸历史课》参照课程标准,用小说的笔法,杂糅散文、杂文的技巧,再以有趣的历史故事为佐料,把历史课本做成一道大众化的开胃菜!幽默、传神地再现了历史教材没有涉及或一笔带过的历史场景,帮助中学生立体构建知识背景,轻松拓展历史人文视野,从而让历史不再枯燥、考试游刃有余。 作者简介 石不易,男,原名孙鹏,安徽临泉人。不高,不胖,不瘦,不帅,不坏,不二,不赌,不黄,不吸烟,不喝酒,不玩游戏,不死不活——不易;著有《鬼脸历史课》系列等。 目录 第一章 蒙元兴替一活着就为征服世界 苍狼白鹿育枭雄 铁木真的幸与不幸 黄金家族是怎样炼成的 草原狼的两块肉 成吉思汗西征:野蛮与文明的碰撞 丘处机西游记 一代天骄终陨落 窝阔台的政绩单 汗位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金莲川幕府:忽必烈的政治资本 亲兄弟,明算账 蒙古到大元:没那么简单 大一统的罪与罚 危机的前夜 变钞与开河:帝国陨灭的导火索 第二章 明朝肇始——朱元璋的奋斗史 一个奇怪的和尚 朱重八的悲惨世界 小和尚初人江湖 红巾军起义:披着宗教外衣的造反运动 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 传奇开始:从草莽到枭雄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 张士诚:好牌给打臭了 郭子兴之死:量小不长寿的典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徐寿辉:长得帅,真能当饭吃 两个厚黑学的高手 刘伯温:第一谋臣初登场 朱文正:我是一个例外 鄱阳湖之战:火烧赤壁的重演 一场标准的古代中国式政治博弈 定鼎南京,一个王朝的开始 第三章 嗜血皇权——守业更比创业难 “官不聊生”的时代 空印案与郭桓案背后的玄机 胡惟庸案:让丞相制度走进历史深处 卫所制:枪杆子里出政权 蓝玉案:不作死就不会死 朱元璋的理想国 分封:祸起萧墙的选择 朱棣:本想安静地做个藩王 靖难之役:朱元璋的制度性噩梦 朱棣的暴力美学 削藩与迁都 与平凡无缘的太监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四章 守成之治——由繁华走向中衰 朱高炽有个好儿子 夺位大戏终落幕: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失败 明仁宗: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朱高煦:我的作死无极限 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 别拿太监不当干部 正统的宦官——王振 开启宦官专权的潘多拉之盒 被忽悠出的亲征 终于玩脱了 第五章 权力游戏——大明王朝最后那些事儿 于谦:我不说相声,我只力挽狂澜 奇货不可居 朱祁钰:我不是活雷锋 一腔热血洒何地 曹石之变: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谍影重重:细说明朝特务机构 明宪宗:男怕入错行 明孝宗:是好人,也是好皇帝 昏君和权阉 朱厚照:我是大明第一顽主 “大礼议”的实质 严嵩:“青词宰相”的奸臣之路 瓦刺走了,鞑靼来了 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张居正: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什么是“一条鞭法 悬崖边上的大明 疑影重重的明末“三案 魏忠贤与崇祯帝:我们都是掘墓人 第六章 清朝初立——山海关外的奋斗 清朝:最后的中华帝国 一桩事先张扬的冤案 创八旗和制满文 明亡清兴的转折点 袁崇焕: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努尔哈赤之死 皇太极:虎父无犬子 大清开元 顺治:天上掉下个皇位 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七章 入关之后——稳定压倒一切 李白成之死和扬州十日 南明的挣扎 郑成功:“不识时务”的英雄. ….......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承袭明制,理顺满汉 顺治帝的洋玛法 顺治帝:爱江山更爱美人 第八章 步入盛世——辉煌背后的阴影 少年天子养成记 削三藩:康熙的八年抗战 收复台湾:武统与和统的较量 《尼布楚条约》:把北极熊赶出中国 狂人噶尔丹覆亡始末 储位之争:康熙的悲情晚年 雍正:皇位争夺战中的最佳男主角 手段不狠,江山不稳 年羹尧与隆科多之死:好奇害死猫 雍正的反腐之路:定火耗,加养廉 朕就是这样汉子 千秋功罪任评说 第九章 饥饿盛世——西方入侵之前 乾隆:从宝亲王到大清皇帝 由“严”转“宽”的实质 一个天才的权谋家 鄂尔泰:幸好死在张廷玉之前 张廷玉:退休咋就这么难 如何解决人地比例失调 红薯、玉米救了清朝的命 盛世为什么那么少7 毁誉参半的《四库全书》 平定准噶尔与土尔扈特部东归 对边疆的管理 脱轨的“天朝上国 成为“贪污之王”前的和坤 和珅:当好乾隆帝的影子 兄弟不给力,嘉庆来上位 夹缝中的嘉庆 导语 《鬼脸历史课(4元朝和明清)》讲述的是元明清这三个封建王朝的历史,时间跨度近700年。 《鬼脸历史课(4元朝和明清)》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人性,以人性说文化,语言幽默,内容扎实,特备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精彩页 第一章 蒙元兴替 活着就为征服世界 有人说,成吉思汗的西征,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游牧民族规模最大的一次征服。在《元史·太祖本纪》中,有“用兵如神”“灭国四十”之类的字眼来肯定成吉思汗的赫然功绩。也可能因为这种功绩是史无前例的,所以成吉思汗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影响力已远非一般的帝王将相能比。 苍狼白鹿育枭雄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者是忽必烈,注意,不是成吉思汗,很多人容易搞错,这里首先强调一下。 关于元朝的历史,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是因为它享国的时间比较短,不足百年,除了那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帝王将相、文人名士外,其余的几乎可以一笔带过;而复杂,则是因为与元朝有过交集的人和事太多了,不要说详细介绍,就是逐个罗列,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尤其是元朝历史中还夹杂着大量屈聱牙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眼神再好的人看多了也容易晕菜。所以,为了照顾各位看官的阅读感受,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尽量避繁就简,降低你们“头晕眼花”的频率。 另外提醒,如有读者在读书时喜欢发出声,建议在看本章内容时也一定要憋着,因为这很容易造成肺活量小的人大脑缺氧。 不信?可以先看几段有关蒙古起源的简单介绍。 “蒙古”是一个化石级的古老部落。它的祖先是中国境内东胡语系室韦的一支。在唐朝,蒙古部被称为“蒙兀室韦”。“蒙兀”就是蒙古部祖先最早的称号。当时,“蒙兀室韦”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学会了驯养马牛,有了初步的畜牧业。 在室韦各部中,除了“蒙兀室韦”,还有“黑车子室韦”,突厥人称之为“三十 据《蒙古秘史》记载,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结成夫妇,一同渡过腾汲思水来到了斡[W6]难河(源出蒙古国肯特山,流入俄罗斯境内为鄂嫩河)的源头不儿罕山(在今蒙古国肯特山)前住了下来,不久生了个儿子,取名巴塔赤罕。蒙语“孛儿帖赤那”意为“苍色的狼”,“豁埃马兰勒”意为“惨白色的鹿”,这就是蒙古人的苍狼白鹿始祖说,反映了北方部落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 姓达。“达怛”又译“鞑靼后来就成为蒙古各部的统称。 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族源发祥地在今rN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边境的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在他们首领孛儿帖赤那(成吉思汗的始祖)的率领下,蒙古人西迁至今天蒙古高原克鲁伦河和鄂尔浑河流域驻牧。 在蒙古部来到蒙古高原以前,这里曾是其他游牧民族的天堂。早在公元前3世纪,匈奴族就统一了这一区域,建立了奴隶制政权。匈奴政权瓦解后,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少数民族又先后控制此地区,也都建立过政权。 由于这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几乎没有手工业,所以他们需要用土特产(主要是牛羊)去与中原人民交换生产或生活用品(如铁锅)。而在交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交流,因此一些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就潜移默化地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于是,他们走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 公元10世纪以后,蒙古各部虽然仍处于“人多散居,无所统一”的状态,但是已经产生了私有制,进入了奴隶社会,像牛啊,羊啊,马啊之类的牲畜逐渐成为各个家庭的私有物,游牧也开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如成吉思汗的八世祖母莫拿伦就是个大奴隶主,据说她拥有的马匹满坑满谷,当它们都站起来的时候,从山顶到山脚,放眼望去,竟然看不见草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蒙古各部人口的增加,旧有的几个部落又分衍出许多部落来,到12世纪末时,居住在蒙古高原上的部落已经达到100个左右。这些部落强弱不一,大小各异,甚至连语言、宗教信仰、文化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其中,几个比较大的部落集团分别为:蒙古部集团、塔塔儿集团、克烈集团、蔑儿乞集团和乃蛮政权。 当时,尽管蒙古各部已经迈人了奴隶制社会的门槛,可维系社会架构的主要还是氏族血缘。因此,无论是奴隶主,还是奴隶、哈剌抽,全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出身的家族系统。而奴隶主便是利用这一特点,把子民牢固地束缚在自己的统治下。 除了依靠氏族血缘,奴隶主手中通常还掌握着私人武装力量,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例如在成吉思汗兴起前,统治着蒙古部的泰赤乌氏奴隶主就拥有一支护卫军。这支护卫军主要由效忠于奴隶主的“那可儿”②组成,他们不放牧,生活的主题就是镇压、掳掠牧民,或者与其他奴隶主的护卫军干仗。但不管是哪一种,受伤的总是无辜百姓。关于这一社会情景,记载蒙古早期历史的奇书《蒙古秘史》曾这样描述: 有星的天。 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 翻转着。 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 互相攻打。 当然了,蒙古各部奴隶主之间相互攻略,也不全是利益驱动的,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金朝的反动统治。熟悉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12世纪后半叶,金朝国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几次与南宋较量都没占到太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