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2011年,郑维敏先生被列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 采集工程”后,我们按照“采集工程”的要求积极进行规 划,开展具体采集工作。派专人赴上海参加科协组织的“ 采集人员培训班”,全面系统地学习开展采集工作所需的 基本知识、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制定了“采集工程实施 安排”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具体围绕口述资料、实 物资料和音像资料展开收集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到郑先生 家乡、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包括:浙江省宁波市鄞 州区、山东省济南市、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昆 明市、上海市等)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 课题执行中,我们严格按照“采集工程”的要求,紧 紧围绕“郑先生学术成长”这条主线。希望通过客观、翔 实的材料记录郑先生学术成长过程,特别是通过他的口述 (按计划2012年春天赴美国),来系统的构建这个过程。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最初计划的是先把外围采访和实物 采集做好,对郑先生学术成长过程有一个概貌的了解后, 再制定针对性的问题去采访传主郑先生本人。然而,非常 不幸的是,郑先生于2012年1月21日逝世,这给其亲属、朋 友、学生和课题组以极大的震惊和悲痛。同时,完全打乱 了采集工作的计划,采集工作不得不停顿下来。经请示, 科协有关领导鼓励我们要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完成课题。因 此,我们将工作的重点从郑先生本人转移到二手资料的收 集。但是,困难实在太大了。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努力,试 图寻找郑先生早年的老师和同学、朋友,希望从他们那里 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然而,往往达不到预期目 标。例如,对郑先生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钟士模先生和 钱伟长先生也都去世多年。这使得我们在许多方面无法准 确地把握和描述郑先生的学术成长过程。第一,在许多重 要问题上,我们没有办法系统地了解郑先生的自己的看法 和思考;第二,对于郑先生早年求学和工作的情况几乎成 了空白;第三,郑先生的师承关系亦无法深入了解。 所幸,在课题执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郑先生的家人、 朋友、同事、学生等的大力支持,使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 况还可以将课题继续的进行下去。例如,师母和先生的女 儿、女婿借回北京的机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先生的资料; 先生的弟弟郑哲敏先生和妹妹郑企静老师接受我们访谈; 郑先生的一些朋友回忆了与先生交往的一些往事,如:中 国系统工程学会前理事长顾基发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荣 休教授Chen Kan先生、加拿大科学院院长滑铁卢大学 Keith Hipel教授等;先生的许多同事和早期的学生也为 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他们包括(按拼音顺序):崔子 行老师、董登武老师、高龙老师、韩曾晋老师、李鹤轩老 师、刘震涛老师、吕林老师、隋迎秋老师、吴澄老师、吴 秋峰老师、许道荣老师、徐文立老师、赵纯均老师、郑学 坚老师、朱善君老师、钟道彩老师等;以及先生的博士生/ 硕士生周小川、宋逢明、蔡小强、宋安澜、郑列列、王浩 、石永恒、殷勇、曾勇、马旭东等。没有他们的帮助,要 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此向他们表示由 衷的感谢!需要感谢的人太多,难免挂一漏万,还请大家 见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共收集到各类资料八百 一十八件。在整理资料和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一直本 着这样一个原则,尽量使本书的风格与郑先生的为人为学 、教书育人的特点相适应,因此,努力采用平实、客观、 求实的文风进行叙述。鉴于从1939年到1953年期间的绝大 部分时间里,郑先生一直是独自在外求学工作,且少数知 情者也相继过世,大量信息难以考证,我们不得不将原先 计划用两章篇幅来书写该时期情况合并为一章。而通过不 断对郑先生1954年以后在清华任教经历的搜集、挖掘和学 习,增加了一些小节,以期不漏掉任何有学术研究意义的 重要事件。课题组由王永县老师、肖勇波、吴利芬、李雪 、陈冰瑶、张冲、朱斌等组成。具体工作安排,王老师、 肖勇波参与整本书的规划和章节安排,吴利芬负责日常事 务安排,博士生李雪和陈冰瑶参与设计访谈问卷、进行访 谈和初稿撰写,博士生张冲对采集的资料归档工作进行了 仔细的整理、并对初稿进行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加工,王 老师和博士后朱斌对书稿进行校对和一些事实的确认,本 科生金悦帮助进行资料归档工作。尽管我们期望能够比较 系统全面地反映郑先生的学术成长过程,但是,限于客观 条件和我们的能力,目前的版本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期待了解郑先生的各位老师、朋友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 和意见,如果能提供一些材料则更理想。以便我们将来有 机会修改此书时能够做得更好。 通过这期间对郑先生的学术成长过程的整理,使我们 对郑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郑先生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坎 坷,经历了列强蹂躏中国的战乱年代,也经历了建设新中 国的艰苦创业年代,还经历了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腾飞和复 兴的年代。当新中国各方面百废待兴之时,他和那个时代 许多充满赤子情怀的科学家、艺术家一样,怀抱对新中国 的憧憬,毅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韩启德 总序二 白春礼 总序三 周济 导言 第一章 在战火纷飞中成长 童年与家庭 辗转的中学 动荡的大学 第二章 远溯博索钻研自动控制 艰难起步,创清华工业自动化专业 学以致用,探索自动控制系统应用 临危受命,攻克首钢300小型难题 与时俱进,开拓顺序控制系统研究 第三章 博学广知探索系统工程 创新学科领域,建设系统工程专业 聚焦科技前沿,拓展模糊控制理论 填补研究空白,推动决策分析实践 破解建模难题,创新统计决策方法 融合生物技术,开展学科跨界合作 突破传统瓶颈,致力组合优化研究 夯实理论基础,探索复杂系统本质 第四章 与时俱进心系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优化钼矿开发 统筹规划,治理黄浦污染 献计国策,投身经济改革 高瞻远瞩,探索分布控制 立足国情,开发决策系统 心系民生,优化水库调度 聚焦稀土,实践管控一体 心怀老区,助力科技扶贫 深入金融,关注资本市场 全面分析,稳定电网运行 第五章 品高德馨风范永存 三尺杏坛,桃李天下 严谨治学,勤勉求实 淡泊名利,爱国奉献 伉俪情深,回馈社会 悄然辞世,功勋留芳 结语 附录一 郑维敏年表 附录二 郑维敏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第一章 在战火纷飞中成长 童年与家庭 1923年1月14日,郑维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父亲郑章斐、母亲崔梅原籍浙江省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郑章斐1899年生于四明山东麓的章水镇郑家村,崔梅1900年生于章水镇崔家岙村。两村相距三四里,坐落在章水流经的同一个山沟里。郑章斐夫妇育有四子五女,抗日战争期间幼子天折、长女病故,剩下的几个子女中,郑维敏排行老大,还有二弟郑哲敏、大妹郑企静、二妹郑企肃、三弟郑友敏、三妹郑企克、四妹郑企仁。父亲郑章斐,从小家贫,曾在家乡放牛为生,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当时,依从浙江宁波的风俗,郑章斐年仅十六岁就去上海当学徒学习钟表手工艺,由于他学习非常用功,业余时间坚持去夜校补习会计和英语,所以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了上海“亨得利”钟表的合伙人,“亨得利”后来成为著名的钟表品牌。郑章斐非常尊重和推崇知识,具有超群的远见和眼光,是一个从旧商人向新商人转变的典型。由于他常常为没有足够时间上学而感到遗憾,所以他总是竭尽全力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们多读书。郑章斐不仅自己勤奋上进,具有奋斗精神,而且对孩子们的未来也有与众不同的长远规划,他教育子女修身养性,要求子女读曾国藩家训,学习曾国藩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的做人之道。事实上,郑章斐作为一位成功的商人,其诚信、忠厚、严谨等做人的品质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郑维敏和他的弟弟妹妹,对郑维敏后来的治学精神、学术思想以及为人处事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928年,郑章斐在济南设立亨得利钟表店分号,郑家一家人居住在西边城外的商铺里。5月3日,“五三惨案”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以保护日本侨民为借口,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将前去交涉的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肆意抢劫、屠杀中国官民,郑家商铺也不可避免地被日本侵略军占领。郑章斐只能带着一家人逃往城里,逃难途中,有个中国人在路边方便,结果被日本侵略军一枪打死,这一幕被年幼的郑维敏亲眼目睹,并从此深深留在他的记忆里。当时,他们一家人还曾经一度在逃难途中失,散,逃到城里后,全家人就躲在床底下,床上盖上厚厚的被子,用以阻挡敌人炮弹的碎片。“五三惨案”之后,郑家一家人还回过宁波,之后从宁波乘船回济南,途经青岛,当时的青岛已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船上流行着传染病,为了防止岸上的人受到感染,年幼的郑维敏及其家人还曾在船上被隔离了好几天。经历过这些童年经历的郑维敏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存亡和民族危难的惶恐与慌乱,这种情绪从小根植在郑维敏的心中,逐渐养成了他那忧国忧民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悲情意识让他进一步坚定了抵抗外敌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实现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1929年,在“五三惨案”爆发的一年之后,蒋介石的北伐军进入了济南城,日本侵略军撤出济南。当北伐军经过郑家亨得利商铺时,住在后院的郑维敏和弟弟郑哲敏趴在门窗上兴高采烈地看自己国家的军队走过,为了迎接北伐军的到来,他们兄弟二人在家里用手工制作了青天白日旗。从那以后,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就代替了北洋军阀的五色旗。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华北一带的局势进一步紧张。1931年秋,“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罪恶阴谋。国家整体上动荡不安的大环境深深影响着像郑家这样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据郑维敏的弟弟郑哲敏先生回忆: 那段时间,家里居住的钟表店门口每周二、四、六都会有一连串插着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旗子的卡车经过,押着五花大绑的死刑犯开赴法场。虽然只是上小学,但那个时候孩子们已经能够从眼前的刑场和广播里的新闻中感受到死亡的恐惧,以及国土被外族侵占、人民被敌人欺负的愤怒和忧心。有时,家里会从钟表店里拿一些老式唱片回来听,每每听到关于“九一八”的歌曲,大家就会难过流泪。在那样的大环境之下,无需额外的教育,大家都潜移默化地有种强烈的爱国热情。 身处在那个兵荒马乱、风雨飘摇的年代,郑维敏的童年充满了战争、炮火、屠杀、危机这些词汇,虽然如此,在父亲郑章斐的勤奋努力和精心呵护下,郑维敏和他的弟弟妹妹们的童年生活还算是愉快的。1929年9月,郑维敏进入济南第五小学(商埠)读书。他的弟弟郑哲敏也就读于该小学,比他低一年级。中国于1922年确立了六-三-三基础教育学制,郑维敏和弟弟郑哲敏都受到了该学制的系统教育。他们全家刚开始住在济南城外经二路、纬四路和纬五路之间,那个时候郑维敏和弟弟郑哲敏总是沿着纬四路走路去上学。1933年初,为建新楼,郑章斐一家从商埠搬到济南城里院西大街,那里有很深的院子,地方也比较宽敞。从那之后,郑维敏、郑哲敏两兄弟就改为骑自行车上学,每天早上他们用父母给的铜板在学校里吃早点,有时候买碗粥,有时候买个细馓子或者烧饼炒饭之类的。1935年夏天,郑维敏和弟弟郑哲敏报名参加了济南市召开的夏季运动会,期间郑维敏不幸感染化脓性 导语 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郑维敏教授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 科学家们的一生是一本珍贵的教科书,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敬仰。 序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韩启德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新中国科 技发展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学术成长历程生动 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科技事业与科技教育的进展,本身就是 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老科学 家相继辞世、学术成长资料大量散失的突出问题,中国科 协于2009年向国务院提出抢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建 议,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明确 责成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根据国 务院批复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 ,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 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 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1部委共 同组成领导小组,从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 长资料采集工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文 献与口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形式 ,把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 成就等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资料、实物 资料和音像资料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对于充实新中国科 技发展的历史文献,理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探索 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弘扬我国科技工 作者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 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采 集工程把重点放在年龄在80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的 两院院士,以及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 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 对老科学家的关心和爱护。 自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采集工程以对历史负责、对 国家负责、对科技事业负责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获得大量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文字资料、实物资 料和音视频资料,其中有一些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 学术价值,弥足珍贵。 以传记丛书的形式把采集工程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 ,是采集工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在 我看来,这些传记丛书大都是在充分挖掘档案和书信等各 种文献资料、与口述访谈相互印证校核、严密考证的基础 之上形成的,内中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照片、手稿影印件 等珍贵图片,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既体现了 历史的鲜活,又立体化地刻画了人物,较好地实现了真实 性、专业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这套传记丛书,学 者能够获得更加丰富扎实的文献依据,公众能够更加系统 深入地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的成就、贡献、经历和品格,青 少年可以更真实地了解科学家、了解科技活动,进而充分 激发对科学家职业的浓厚兴趣。 借此机会,向所有接受采集的老科学家及其亲属朋友 ,向参与采集工程的工作人员和单位,表示衷心感谢。真 诚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读者的喜爱,希 望采集工程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我期待并相信 ,随着时间的流逝,采集工程的成果将以更加丰富多样的 形式呈现给社会公众,采集工程的意义也将越来越彰显于 天下。 是为序。 韩启德
内容推荐 郑维敏一生辛勤躬耕于教育事业,数十载如一日勤恳敬业,对科研工作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对学生关爱有加,无微不至。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仅从1982年到1990年,郑维敏就带出了十二名博土,可谓人才济济,成绩斐然,1990年,郑维敏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培养系统工程高级人才”奖。 郑维敏亲自指导了近三十名博士,他培养出的博士在学术和业务上都具有较高水平,他们为社会的各行各业发展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其中,有的成为主导或参与国家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领导人和重要骨干,有的成为成功的实业家,有的成为突出的学科代表人物,他的学生们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系统工程的学科范围、而覆盖到了工程、经济、管理等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