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概述
1.1.1 水土保持与水土保持学
1.1.2 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
1.1.3 水土保持的研究历程
1.1.4 水土保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2 土壤侵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坡面土壤侵蚀机理研究
1.2.2 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研究
1.2.3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1.2.4 土壤侵蚀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1.3 水土保持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坡面水土保持径流调控
1.3.2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控制
1.3.3 城市水土保持
1.3.4 干旱区水上保持
1.3.5 水土保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土壤结构与侵蚀过程
2.1 土壤结构
2.1.1 土壤结构与土壤结构类型
2.1.2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微团聚体
2.2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侵蚀
2.2.1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
2.2.2 土壤团聚体的破坏机制
2.2.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方法
2.2.4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2.3 土壤结构与坡面侵蚀过程
2.3.1 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可蚀性的关系
2.3.2 溅蚀过程中的团聚体破坏
2.3.3 坡面侵蚀对土壤结构的响应
2.4 土壤侵蚀过程与泥沙分选
2.4.1 侵蚀泥沙分选与雨滴的关系
2.4.2 侵蚀泥沙分选与径流的关系
2.4.3 侵蚀泥沙颗粒与降雨径流耦合作用的关系
2.4.4 侵蚀泥沙分选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
2.4.5 侵蚀泥沙搬运机制
参考文献
第3章 土壤侵蚀阻力时空变化
3.1 土壤分离能力测定及其不确定性
3.1.1 土壤分离过程
3.1.2 土壤分离能力测定
3.1.3 土壤分离能力测定的不确定性
3.1.4 土壤侵蚀阻力
3.2 土壤侵蚀阻力季节变化
3.2.1 黄土高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离能力季节变化
3.2.2 黄土高原典型农地细沟可蚀性季节变化
3.2.3 北京地区典型草地土壤侵蚀阻力季节变化
3.3 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阻力空间变化
3.3.1 典型地貌部位
3.3.2 土地利用类型
3.4 区域尺度土壤侵蚀阻力空间变化
3.4.1 黄土高原样线
3.4.2 东部水蚀区农地
参考文献
第4章 坡面径流挟沙力
4.1 挟沙力概念及其特征
4.1.1 坡面径流挟沙力的概念
4.1.2 坡面径流挟沙力的影响因素
4.1.3 坡面径流挟沙力的确定方法
4.2 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对挟沙力的影响
4.2.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4.2.2 流量、坡度和流速对挟沙力的影响
4.2.3 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对挟沙力的影响
4.3 泥沙直径对挟沙力的影响
4.3.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4.3.2 流量、坡度和流速对不同直径泥沙挟沙力的影响
4.3.3 综合性水动力学参数对不同直径泥沙挟沙力的影响
第5章 坡面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
第6章 流域侵蚀产沙与景观异质性
第7章 土壤侵蚀环境阈值
第8章 水土保持对区域径流输沙的影响
第9章 风力侵蚀过程与机制
第10章 荒漠化防治生态调控
第11章 生态修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
第12章 土壤侵蚀与面源污染
第13章 山地侵蚀灾害与植被减灾
第14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