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京华忆往(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世襄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对旧时京城生活的回忆为主线,真实再现了许多已经消失了的老北京的生活乐趣、老北京人讲究地道的性格特征。书中配有的大量手绘线图、照片图片,将众多业已失传的工艺和旧时的玩意儿再现出来,可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
目录
百灵
紫禁城里叫蝈蝈
秋虫篇
冬虫篇
獾狗篇
大鹰篇
北京鸽哨
鸽话二十则
饭馆对联
春菰秋蕈总关情
《砍脍书》
金云臻《餖饤琐忆》
饽饽铺 萨其马
辣菜
山鸡
豆苗
明式家具五美
漫话铜炉
捃古缘
燕园景物略
怀念张光宇教授
许地山饼与常三小馆
彩图
序言
王世襄,号畅安,祖籍福州,1914年生于北京。1938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1941年获燕京大学文学
院硕士。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南京国民政府教
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故宫博物
院古物馆科长、陈列部主任。1948年赴美国、加拿大参观
考察博物馆一年。1953年到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担任有
关音乐史方面的研究。1961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授《
中国家具风格史》,此后回到文物部门工作。1986年被国
家文物局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人们提起王世襄先生,首先就会想到他是研究明式家
具的大家,他的研究奠定了该学科的基础。然而,王先生
的喜好和学问可涉猎得广了!他幼时家境优越,“自幼及
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干嬉。秋斗蟋
蟀,冬怀鸣虫……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而养鸽飞放,
更是不受节令限制的常年癖好”。其他无论是放大鹰、掼
交、种葫芦还是烹饪、火绘、漆器、竹刻,以及书画、古
琴等等,无不涉及,无不精通。妙在他又喜欢做文章,这
些以往被视作玩物丧志的“雕虫小技”,在他的笔下却成
了“大俗大雅”的学问。黄苗子先生说他是“玩物成家”
,可谓一语中的。
80岁时,王世襄先生把这些文章结集为《锦灰堆》,
交由我店出版。他在“自序”里说:“元钱舜举作小横卷
,画名‘锦灰堆’,所图乃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
箨、莲房等物,皆食余剥胜(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
年拙作,琐屑芜杂,与之差似,因以‘锦灰堆’名吾集。
”此后,又陆续出版了《锦灰二堆》《锦灰三堆》《锦灰
不成堆》等。本书的文章便选自这些著作,略分为游艺、
饮食、文物、忆旧四部分。游艺讲的是他玩鸽子、玩鹰、
玩蝈蝈、玩蟋蟀、玩獾狗的故事,并细致入微地记叙了这
些有趣的动物的生活习性;饮食部分则把吃物与旧时风俗
融为一体,虽属平凡菜食,却又绝不一般;文物部分似乎
更具学问性,但也讲到自己与文物的不解之缘;忆旧,忆
的是旧时景物和旧时人物。其实,从大的方面说,这四部
分不都是在忆旧吗,所以,就免不了笼罩着感情色彩——
当然不是刻意的,但它在。
王世襄先生早年不仅多与世家子弟交游,更广涉三教
九流,他留心把听到的一些顺口溜、民间的经验记录下来
,用到他的文章里去。所以,他的文章不但内容别致,而
且语言生动,味道很足。
2009年11月,王世襄先生驾鹤归去,我店从“锦灰堆
”系列选编文章22篇,辑为此书,借先生妙趣横生的文章
,来纪念先生,回望京华岁月。后历时三载,我店又系统
整理了王先生作品,推出“王世襄集”,希望王氏绝学可
以绵延传承。今逢先生逝世十周年,再版此书,替换、添
补少量照片和彩色图版,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体会先生文
字中的风雅和情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5月2日
导语
与文博大家王世襄先生一起,品京华之妙,念旧时之趣!
王世襄先生早年不仅多与世家子弟交游,更广涉三教九流,他留心把听到的一些顺口溜、民间的经验记录下来,用到他的文章里去。所以,他的文章不但内容别致,而且语言生动,味道很足。
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过去的岁月,了解祖辈的生活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书。
精彩页
我喜欢百灵,却从来也没有认认真真养过百灵。这种鸟古代叫天鹨,一名告天鸟,近代通称云雀,在西方则有Lark之称。
儿时在北京,接近了一些养百灵的人。他们多数是八旗旧裔,但也有贩夫走卒,甘心把家中所有或辛勤所得全部奉献给百灵。从这些行家们口中得知,如果养百灵不像京剧那样有“京派”、“海派”之分,至少也有“北派”、“南派”之别。北派对百灵的鸣叫有严格的要求,笼具则朴质无华,尺寸也不大(图1)。南派讲求百灵绕笼飞鸣,故笼子高可等身(图2),而且雕刻镶嵌,十分精美,价值可高达千百金。正因其高,富家遛鸟,多雇用两人,杠穿笼钩,肩抬行走。
北派专养“净口百灵”。所谓“净口”就是规定百灵只许叫十三个片段,通称“十三套”。十三套有一定的次序,只许叫完一套再叫一套,不得改变次序,不得中间偷懒遗漏或胡乱重复。
十三套的内容可惜我已不能全部记清了,只记得从“家雀闹林”开始,听起来仿佛是隆冬高卧,窗纸初泛鱼肚色,一只麻雀从檐下椽孔跃上枝头,首先发难。继而是两三声同伴的呼应,随后成群飞落庭柯,叽叽喳喳,乱成一片。首套初毕,转入“胡伯喇搅尾儿”。胡伯喇就是伯劳,清脆的关关声中,间以柔婉的呢喃,但比燕子的呢喃嘹亮而多起伏,真是百啭不穷。猛地戛然一声是山喜鹊,主音之后,紧促而颤动的余音作为一句的结尾,行家们称之为“咯脑袋的炸林”,以别于“过天”。过天则音调迥异,悠然飘逸,掠空而去。原来“炸林”和“过天”是山喜鹊的两种基本语言,在栖止和飞翔时叫法有另U而已。下去是学猫叫和鹰叫。一般禽鸟最怕猫和鹰,养鸟的却偏要百灵去学它最害怕的东西。学猫叫则高低紧慢,苍老娇媚,听得出有大小雌雄之分。学鹰叫则声声清唳,冷峭非凡,似见其霜翎劲翮,缓缓盘空。复次是“水车子轧狗子”。北京在有自来水之前,都用独轮推车给家家户户送水。每日拂晓,大街小巷,一片吱吱扭扭的水车声。狗卧道中,最容易被水车子轧着,故不时有一只狗几声号叫,一瘸一拐地跑了。净口百灵最好能学到水车声自远而近,轧狗之后,又由近而远。如果学不到这个程度,也必须车声、狗声俱备,二者缺一,便是“脏口”,百灵就一文也不值了。十三套还有几句常规的结尾,据说西城的和东城的叫法还小有区别,明耳人能一听便知,说出它是西城的传统还是东城的流派。十三套连串起来,要求不快不慢、稳稳当当、顺顺溜溜、一气呵成,真可谓洋洋洒洒,斐然成章!
过去东西南北城各有一两家茶馆,名叫“百灵茶馆”。东城的一家就在朝阳门外迤北,夹在护城河与菱角坑之间的“爱莲居”。凡是百灵茶馆都只许净口百灵歌唱,别的鸟不许进门,只能扣上笼罩,在窗户外边听,连敞开罩子吱一声都要受到呵斥。
进门一看,真叫肃静,六间打通了的勾连搭茶室,正中一张八仙桌是百灵独唱的舞台,四匝长条桌围成一圈,上面放着扣好罩子的百灵笼,不下百十具,一个个鸟的主人靠墙而坐,洗耳恭听。 俗话说:“父以子贵,妻以夫荣。”养百灵的却可以说“人以鸟尊”!哪一位的鸟是班头,主人当然就是魁首。只要他一进茶馆,列位拱手相迎,前拥后簇,争邀入座,抢会茶钱,有如众星捧月,好不风仪,好不光彩,而主人也就乐在其中了。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