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小说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日本文坛的“鬼才”、“短篇小说之神”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集,书中收入其著名作品《罗生门》《竹林中》等三十余部短篇小说,较为完整地反映出作者的作品风貌。芥川龙之介擅长描写人物性格与玄妙的心理转折,笔锋犀利简洁,常一针见血藉作品暗讽社会丑恶现象。受家庭教养影响,芥川龙之介广泛且大量涉猎中国古代文学与世界经典,并常以此做为创作灵感,再加以独树一格的冷峻文笔,寄予独特的人生感怀,直打人性底层黑暗。《罗生门》 描述了一位被辞退的仆役和身为强盗的老妪,面对生死抉择,似乎“以恶凌恶”才得以生存,也显得那么理所当然。《竹林中》 描述了竹林凶杀案的审讯场景。不仅樵夫、行脚僧、差役、老妪各执一词,强盗多囊丸、妻子和亡灵也都说自己是凶手,究竟谁是凶手?案情扑朔迷离,真相却埋没在人心。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俳号我鬼,日本短篇小说巨擘,被评为“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鬼才作家”。是新思潮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有现实主义倾向。1922年发表《竹林中》(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原作)、《六宫小姐》,文坛地位达到高峰。1927年发表《河童》《某傻子的一生》等,留下遗言“对将来模糊的不安”后服安眠药自杀。
1935年,好友菊池宽为了纪念这位文豪,设立“芥川赏”,现已成为日本重要的年度文学奖项之一,并与“直木赏”齐名。代表作包括《罗生门》《地狱变》《鼻子》《竹林中》《河童》《齿轮》等。
目录
罗生门
竹林中
火男面具
鼻子

猴子
烟草与魔鬼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
戏作三昧
毛利先生
地狱变
河童

小白
某傻子的一生
海市蜃楼
附录 人生
序言
短篇小说巨擘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代的一位重要
作家,是新思潮派的柱石。这个流派表现了20世纪初日本
小资产阶级不满现实而又苦于无出路的心情,在艺术上则
突破了长时期作为日本文坛主流的自然主义文学,正视社
会现实,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现实主义倾向。
芥川龙之介的创作生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
开始的。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
和反战运动蓬勃发展。1923年反动当局利用关东大地震之
机对广大革命群众及进步组织进行血腥镇压,日本国内的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1927年发生了金融危机,中小企业纷
纷倒闭。现实社会的这种紧张沉闷的气氛使芥川感到窒息
,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鲁迅先生指出:“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的
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
芥川龙之介,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寿陵余子
。能赋俳句,俳号我鬼。他于1892年3月1日出生在东京,
因为恰好赶上辰年辰月辰日辰时,故名龙之介。原姓新原
,父亲经营牛奶业。生后九个月,因母亲精神失常,过继
给住在本所的舅父作养子,改姓芥川。芥川家世世代代都
有人在将军府任文职,明治维新后,养父在东京府做土木
科长。他虽然有自己的房屋,退休后仅仅靠养老金糊口,
生活并不宽裕。芥川在《大导寺信辅的前半生》中写道:
“他们的贫困并不是住在连檐房里的下层阶级的那种贫困
,而是为了保持体面不得不忍受更多的痛苦的中下层的贫
困。”养父母对诗书琴画无所不通,家庭里有着浓厚的传
统文化艺术气氛。本所区又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保留着
使芥川神往的江户情趣。芥川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影
响下,自幼受到中日古典文学(包括《西游记》《水浒》和
泷泽马琴、式亭三马、十返舍一九等江户时代作家的小说)
的熏陶。他生性异常聪慧敏感,体质虽纤弱,学习成绩总
名列前茅。上中学后广泛涉猎欧美文学,喜读易卜生、法
朗士、波德莱尔、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19世纪末文
学的影响。他曾引用法朗士的话说:“我不是通过与人接
触,而是通过与书接触才了解人生的。”明治时代的作家
中,他最喜欢幸田露伴、泉镜花、熥口一叶和德富芦花。
十八岁时,芥川作为优等生免试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
校文科,1913年入东京大学英文系。读书期间,成为第三
次和第四次复刊的《新思潮》杂志的同人。1915年发表《
罗生门》,但当时并未引起文坛重视。大学毕业之前,在
第四次复刊的《新思潮》上发表《鼻子》(1916年2月),备
受夏目漱石的赞赏。《芋粥》(同年9月)和《手绢》(同年
10月)接连问世,从而奠定了他作为新进作家的地位。大学
毕业后,在镰仓海军机关学校教过三年书。1919年3月入大
阪每日新闻社,1921年以该社海外特派员身份到中国十余
个城市游览,回国后写了《上海游记》(1921)、《江南游
记》(1922)等。
芥川龙之介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新思潮派是从日
本大正中期到昭和初年,继白桦派之后兴起的一个文学流
派,又称新现实主义或新技巧派,通常指第三次(1914)和
第四次(1916)复刊的《新思潮》杂志的同人。代表作家有
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久米正雄和山本有三等。他们大多
是东京大学的学生,深受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的影响,并得
到武者小路实笃的启发。当这一派作家跻身文坛时,日本
自然主义文学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白桦派文学。
白桦派作家所主张的理想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人道
主义以及他们所追求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有的脱离了当
时的社会现实。新思潮派的作家们尽管没有什么鲜明的文
学主张,不像过去的自然主义、浪漫主义那样具有明确的
文学理论和见解,但在创作上却显示出共同的倾向:既反
对自然主义那种纯客观的描写方法,又怀疑白桦派文学的
理想主义;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强调题材的多样性,
并且十分讲究写作技巧,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然而,这
派作家的创作又不同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所提倡的新
浪漫派,乃至唯美派或颓废派文学。他们认真地审视人生
,把握现实,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赋予自己笔下的一切以
新的意义,理智地加以诠释,所以有时他们也被称为新理
智派。在技巧上,他们一般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只是更着重于人物心理的刻画。
芥川在这种矛盾心情和“对未来的模模糊糊的不安”(
《给一个旧友的手记》,1927)中,在年仅三十五岁时人为
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事在日本知识界引起巨大的震动
,作家们更是纷纷撰文对这位为艺术呕心沥血的“典型的
浪漫主义者和艺术至上主义者”的死表示惋惜。日本评论
家中村真一郎认为:“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主要特征就在于
反映人们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当我们阅读他的全部作品
或是他的一部自选小说集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接近于
西欧20世纪的作家所刻画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读者一
篇篇地读他的作品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感想:人们是用
不同的眼光看待社会的,人们对待社会的心理状态是各种
各样的。这无疑就是芥川的作品吸引当代读者的最大魅力
所在。”他还写道:“芥川龙之介复活了自然主义时期以
来日本近代小说所失去的浪漫主义,而且大大发展了日本
近代小说的传统。他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有意
识地创造了文体——不是司空见惯的文体:而是消除了庸
俗气味的艺术文体。在文学史上,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在当前的现实中,我抱着很大的共鸣来回顾扭转日
本文学方向的芥川十年的业绩。”
为了纪念芥川,日本文艺春秋社于1935年设立了“芥
川文学奖”,每年颁发两次。七十五年来,许多日本作家
都是在获得这个最高文学奖后成名于文坛的。芥川在世期
间就已经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早在1923年,鲁迅先生就翻
译了他的《罗生门》和《鼻子》。他的另外一些短篇小说
也相继介绍到我国来,还出版过几种小说集。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西、意以及世
界语等多种文字。本集选收了芥川在不同时期的二十篇作
品,足以显示这位“鬼才”作家妙趣横生的风采。
2014年6月8日
导语
日本近代杰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短篇小说集《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经典小说集)》从多角度展现“日本短篇小说鬼才”的光辉艺术成就。全书所选篇目取材新颖,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离奇,寓意深远,人物上至庙堂高官,下至市井小民,可说将日本大正时代的人物百态如走马观花般呈现出来,堪称时代的缩影。历经百年,读来依旧摄人心魄、感触深远。
书评(媒体评论)
《罗生门》和《鼻子》是通过大约成书于12世纪
上半叶的佛教故事集《今昔物语集》改编的,揭露利
己主义在社会上的风行。芥川很重视细节的真实,字
字句句苦心孤诣,一丝不苟。
——文洁若
精彩页
话说一天黄昏时分,有个仆役在罗生门下等待雨住。
宽阔的门下,此人孑然一身。朱漆斑驳的硕大圆柱上,唯独落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既然位于朱雀大路,按说除了此男子还会有两三个戴市女笠或软乌帽子的避雨者,然而,此男子之外没有任何人。
原因是,近两三年来,在京都,地震啦,旋风啦,失火啦,饥馑啦,一桩桩灾难接连发生。从而京城之荒凉不同寻常。据古籍记载,曾把佛像和佛具击碎,将沾着朱漆或金银箔的木头码在路旁,当做柴火来卖。京城里尚且落到这步田地,整修罗生门等事,根本就被弃置不顾。于是,墙倒众人推,狐狸住进来了,盗贼住进来了。到头来,甚至将无人认领的尸体也拖到这座门楼来丢弃,竟习以为常。所以太阳西坠后,人人都感到毛骨悚然,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知打哪儿倒是又聚来了许多乌鸦。白昼,只见好几只乌鸦正在盘旋,边啼叫边围绕高高的鸱尾飞翔。尤其是当门楼上空被晚霞映红了的时候,就像撒了芝麻似的,看得一清二楚。当然,乌鸦是来啄食门楼上的死人肉的。——不过,今天兴许时间已晚,一只也看不见。仅仅能瞧见东一处西一处快要坍塌了的、而且夹缝儿里长草滋生的石阶上那斑斑点点地巴着的白色乌鸦粪。身穿褪了色的藏青袄的仆役,一屁股坐在七磴石阶的最高一磴上,边挂念长在右颊上的那颗大粉刺,边茫然地眺望落雨。
作者方才写过“有个仆役在等待雨住”。然而,即使雨住了,也漫无着落。倘若在平时,当然应该回到主人家去。可是四五天前,主人已经将他解雇了。前文曾提到,当时京都城衰微得非同一般。如今这个仆役被使唤了他多年的主人解雇了,其实也无非是这种衰微的小小余波而已。因此,与其说“有个仆役在等待雨住”,还不如说“遇雨受阻的一个仆役无处可去,想不出办法”,倒更恰当。况且,今天的天色也对平安朝这个仆役那种sentimentalisme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从申时下刻就下起来了,至今也不见晴。于是,眼下仆役首先要解决的是明天的生计——可以说是从无可奈何中好歹想办法。他一边不着边际地思索,一边打刚才起就心不在焉地倾听降落在朱雀大路上的雨声。
雨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把刷刷的雨声聚拢过来。薄暮使天空逐渐低垂下来,抬头一看,门楼顶那斜伸出去的雕甍,正支撑着沉甸甸的乌云。
为了从无可奈何中好歹想办法,就得不择手段了。倘若择手段就只有饿死在板心泥墙脚下或路旁的土上。然后被拖到这座门楼上,像狗一样遗弃拉倒。倘若不择手段呢——仆役针对同一个问题转了好几次念头,终于得出这个结论。然而,这个“倘若”不论拖到什么时候,归根到底还是“倘若”。尽管仆役对不择手段是加以肯定的,然而“除了当盗贼,别无他法”这条路子就理所当然地跟踪而至。他却拿不出勇气来积极地予以肯定。
仆役打了个大喷嚏,随后很吃力似的站起来。京都的傍晚阴冷,冷得恨不能来上一只火钵才好。暮色渐深,风毫不客气地从门楼那一根根柱子之间刮过去。落在朱漆柱子上的蟋蟀也已不知去向。
仆役缩着脖儿,高高耸起在金黄色汗衫外面套着藏青袄的肩头,打量着门楼四周。要是有个不必担忧风吹雨打,不必害怕被人撞见,能够舒舒服服睡上一宿的地方,他就想在那儿对付着过夜。这当儿,一副登门楼用的、同时也涂了朱漆的宽梯映入眼帘。上面即使有人,横竖也都是死人。于是,仆役留意着腰间所挂木柄长刀,不让它出鞘,抬起穿着草鞋的脚,踏上楼梯的最下面一磴。
过了几分钟。在通到罗生门门楼的宽梯中段,一个男人像猫那样蜷缩着身子,屏息窥视上边的动静儿。从门楼上照射下来的火光,依稀浸润了此人的右颊。颊上,胡茬儿当中长了一颗红红的灌了脓的粉刺。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9: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