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赵智强编著的《中医临床过程中的思维与方法》分导论与各论两大部分。第一章导论系统论述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概念、基本内容、遵循原则、主要形式、特征及优势等。其后的各章节分别阐述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与技巧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的具体运用,涉及临床资料的搜集、中西医疾病诊断、辨识证型、拟定治法、遣药组方、复诊处理等,并附有作者诊治的大量临床案例进行解说。 由于中医临床现行诊疗环境与要求的变化,书中加入了西医临床资料搜集与疾病诊断的思维方法内容。 全书内容新颖生动、全面系统、具体实用,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医师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临床选读教材,对活跃、开拓与正确运用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业务水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赵智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副所长、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副主任等。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脾胃病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副主编等。 早年曾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攻读内科博士学位,系其脾胃病与恶性肿瘤辨治方向学术传承人。研究领域以中医内科脾胃病与疑难病辨治为主。多年来,出版专著与教材14部,其中主编或独著7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及部省级纵向课题20余项,获各级学术奖励12项。 近年来,主著的疑难病专著有:《200例疑难病症诊治实录》《中医毒邪学说与疑难病治疗》等。 目录 第一章 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导论 一、概念与内容 二、起源与发展 三、遵循原则 四、思维形式 五、主要特征 六、优势体现 第二章 临床资料搜集思维方法 一、疾病信息捕获 二、思维动机 三、过程中的思维 四、思维运用焦点 五、现代诊查的中诊价值 第三章 中医病名诊断思维方法 一、病名形成分析 二、病名诊断意义 三、诊断依据构成 四、诊断涉及因素 五、思维方法运用 六、诊断实例举隅 第四章 西医疾病诊断思维方法 一、中医临床意义 二、疾病诊断内容 三、依据组合与满足度 四、修正、确诊与排序 五、诊断思维要点 六、错误来源分析 第五章 辨证思维方法 一、相关概念 二、证的构成分析 三、辨证思维原理 四、证的两重性 五、证与病的思维 六、证与证的思维 七、辨证若干情景 第六章 治法思维方法 一、思维原则 二、治法两重性 三、治法目标 四、治法技巧 五、其他因素 六、治法关系 第七章 遣药组方思维方法 一、遣药组方原则 二、思维方法应用 三、药物作用认识 四、药物功能定位 五、药物配伍思维 六、药物用量思维 七、处方结构布局 八、用方思维引导 第八章 复诊思维方法 一、复诊意义 二、资料搜集 三、诊断变化 四、治法变化 五、诊治错误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