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野草》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创作的散文诗23篇及1927年编成集子时所作《题辞》1篇。它的艺术特色鲜明,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作品隐含着深邃的哲理性,意蕴甚为丰厚。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非常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 目录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此生或彼生』 『大雪纷飞』 『莎士比亚』 『小童挡驾』 点句的难 安贫乐道法 读书忌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二) 看书琐记(三) 朋友 水性 一思而行
导语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新课标必读书目·名家书房系列——鲁迅篇(《彷徨》《呐喊》《朝花夕拾》《野草》),再现经典,看鲁迅如何仗义执言。 本书用纸高端、印刷环保、装帧精美有设计感、版式疏朗字号大,以完美的制作呈现经典,符合年轻读者阅读习惯,极具收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