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高老头(无障碍阅读 名家名译版)》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系列小说《人间喜剧》的奠基之作。 小说中的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巨额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最终,高老头的积蓄被两个女儿榨干,他自己被两个女儿抛弃,身心交瘁而死。与此主线交织的是一位外省青年闯入巴黎上流社会,认清其间种种诱惑与险恶的经历。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作者年表
序言 《高老头》最初是一个中篇小说,是巴尔扎克 用三天三夜一气呵成的,于1834年12月在《巴黎评 论》上发表,1835年3月出书。取得成功后,巴尔扎 克又用了很长时间,几次删改,做了一些增补,写 成了现在这个版本。在许多读者和专家看来,这是 一部杰作,是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起初它 是《巴黎生活场景》的子目,1845年以后编进《人 间喜剧》中的《私人生活场景》。 在法国某些批评家看来,《高老头》可以说是 一部充满神秘性的长篇小说。这种神秘性,由一种 与现代社会搏斗的意识逐步展示出来。故事展开的 主要地点沃盖公寓属于19世纪初巴黎某个角落的隐 秘存在。那里面住了一些来历不明、身份奇怪的房 客,让人感到已经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一些悲剧或 者惨剧。沃特汉(一译伏脱冷)是个狠毒的阴谋家, 是威胁社会安全的危险分子,在个人生活深处小心 地保守着一个秘密。而在众房客的眼里,行为怪异 的高老头则整个儿是个谜。这个老头衣着寒碜、生 活俭朴,却经常招来两个如花似玉的贵妇人探望。 两个女人一进房就把门关起来,小声说话,这种神 秘兮兮的做派不断地在房客们心里激起好奇和猜测 。大家最后才知道,怪老头把家里所有的金银细软 卖掉,又向放印子钱的戈布赛克借贷,其实是要替 做了银行家太太和伯爵夫人的两个女儿还债。 巴尔扎克通过高老头家父女关系的描写,已经 把当时社会认钱不认人、钱在亲情在的丑恶现象揭 露得淋漓尽致,一览无遗。但是这种揭露需要通过 一个人的眼睛来完成。因此,大学生拉斯蒂涅就充 当了此任。在那群怪异的房客中间,拉斯蒂涅是个 有抱负的青年,他有清醒的头脑,想通过学习来预 知社会未来的动向,找到打拼天下的用武之地,于 是处处留神观察,因此看到了高老头的一些怪异表 现。他对一个同学说:“老头子的生活显得太神秘 了,值得费点儿气力观察。”他做了一些有效的调 查,终于向高老头的继承人说出了奄奄一息、行将 就木的老头子悲苦的一生,也就深化了这出父亲爱 女儿、女儿爱金钱的悲剧的意义。 与此平行,另外一条线也在逐步展开,即社会 的真相与人的真面目不断清晰地显现出来。由于这 条线,《高老头》这部长篇小说就具有了启蒙与培 训的价值,也就更具有社会批判意义。拉斯蒂涅走 上社会是由两个人物引导的。表面看来,这两个人 属于不同的阶级,可是他们的世界观如出一辙。德 ·薄赛昂夫人是个重感情的可靠的朋友,她劝拉斯 蒂涅永远也不要谈论什么良心:“算计愈是冷酷, 你就走得愈远。打击愈是无情,你就愈让人家害怕 。”沃特汉这个社会的毒瘤则教给他一种冷酷无情 的社会伦理学:“没有什么原则,有的只是事件; 没有什么一定之规,有的只是随机应变。”可是这 个目光冷酷又迷惑人的逃犯一边教育大学生,一边 想把他拉下水来共同犯罪。拉斯蒂涅了解他的计划 之后,开始感到害怕不安,想阻止这个魔鬼的行动 。后来警察及时赶到,把逃犯缉捕归案,才使拉斯 蒂涅避免了一场恶战。 拉斯蒂涅睁开眼睛观察由金钱统治的社会,看 到了赤裸裸的现实:“在富人那里,法律形同虚设 ,道德软弱无力。,’他在财富里面看到了血腥的 掠夺。的确,高老头的钱来得不仁不义,他是靠大 革命时期囤积面粉,趁着饥馑以十倍的暴利出售发 财的。他公然声称“钱就是命”“有钱就有一切” 。可是这个爱钱如命的老头毕竟还有一点儿人的感 情。两个女儿在他心里的地位还是超过了金钱。可 是两个女儿就不是这样,老爹在她们眼里的价值充 其量也就是金钱而已,一旦积蓄花完了,他在女儿 眼里就没有半点儿价值了。这个情节不仅充分说明 了金钱至上主义撕破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一切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而且说明了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是一代比一代冷酷,一代 比一代无情。 巴尔扎克不仅描写了金钱是怎样扭曲亲情的, 而且描写了金钱可以让爱情变味,让婚姻变质。沃 特汉唆使拉斯蒂涅去向维多利娜·泰伊菲献殷勤, 说她哥哥一死,她就可能继承一笔丰厚的遗产。为 了金钱,拉斯蒂涅不惜委屈自己的良心,放弃自己 的所爱。毕竟他太需要金钱了。为了在社会上进行 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行动,他已经把母亲和妹妹的 钱都刮光了。因为在那个社会,一个大学生只要有 钱,“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做得到”。而没有 金钱,你就是才高八斗,也寸步难行。因此,在那 个社会,不论什么人,不论是沃盖公寓的老板娘, 还是银行家纽辛根,都是金钱的奴隶。你要想有所 作为,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想办法搞钱。谁也逃不 脱金钱的控制。 拉斯蒂涅在寒碜的公寓和豪华的公馆之间周旋 ,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对比,使他更深刻地体验了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他面前,社会日益显露出 狰狞的面目。他从德·薄赛昂夫人的舞会回来,正 赶上高老头落气,他觉得这一段人生教育结束了。 他把高老头送到拉雪兹公墓,站在那里观看巴黎城 ,觉得自己丢下了幻想,看清了社会的本质。 巴尔扎克描写这样一些人物,虽然客观上对当 时条件下的社会和人性做出了较为深刻的批判,但 他其实也是想让这些人物尽可能展现出个性的光辉 。高老头溺爱女儿,连她们损他害他也不计较,这 种排他性的感情模糊了他的眼睛和理智,使他看不 到别人的苦楚,也想不到应该得到女儿的孝心。单 纯就父爱而言,高老头不但是一个好父亲,而且简 直是一个“伟大的高尚的无私的”父亲。在世界文 学的人物画廊里,这个不顾一切溺爱女儿的父亲大 概可以占有一席之地。而逃犯沃特汉则是恶的典型 ,是“恶之花”。他“恶”得生动复杂,充满内涵 ,他一生的“恶”简直是一首诗。他公然声称:“ 我是诗人,我的诗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行动中 ,写在感情里。” 作品的道德准则是外在的,一目了然的,因此 巴尔扎克才会在序言里为自己辩护,说他写的绝不 是一部不道德的作品。这个世界是好是坏,巴尔扎 克并不置评,只是把它如实地描写出来,让人们自 己去做结论:“这出悲剧既非虚构,亦非传奇,而 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完全真实,真实得让读者认不 出其内心,其自身的元素。”巴尔扎克讲述的是一 段表现人类社会不足和局限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 说,这部作品的确很“真实”。巴尔扎克在卷首提 到的“眼泪”.确是一种真实感情的信号(高老头弥 留的一段,描写得非常细腻,极为悲怆感人)。通过 这种感情,他表达出一种无法超脱的、铭刻在文明 心脏的宿命。 巴尔扎克从古典悲剧那里借用了一些手法,诸 如集中戏剧效果,突出性格,使故事发生地点统一 ,把时间和结构收紧,这样一来,就使得《高老头 》这部长篇杰作具有了古典悲剧的力量。三个主要 人物的身份地位无须交代,他们的性格就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拉斯蒂涅是个野心勃勃的热衷于上流 社会生活的青年,沃特汉是个魔鬼般的诗人,高老 头则是个受难者。他们凭着自身发展的逻辑,凭着 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尽职地完成了巴尔扎克发现和 记述的由社会圈定给自己的命运。 管筱明
导语 《高老头(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是巴尔扎克巨著《人间喜剧》的奠基之作。 1819年的巴黎,拿破仑时代刚刚落幕,上流社会的繁华背后,名媛担忧着情人与债务,贵族掂量着财富与爱情,富商算计着投机与钻营。底层社会一栋廉价公寓里,各色人物与上流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暴发户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榨干,在寒碜的角落里凄凉而终;内地青年拉斯蒂涅决计要平步青云,急需学习上流社会的诸多规则;江湖头目伏脱冷在暗中蛰伏,等待一个向世俗社会宣战的时机…… 在书里,作者刻画了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时代精神:道德沦丧、社会紧绷、价值观混乱、底层阶级贫苦,同时,社会罕见地充满流动性。转型时期社会的人情、世相,在这场人间喜剧里轮番上演。 作者把目光聚焦在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拉斯蒂涅身上,用这个年轻人串联起社会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用他的双眼目睹名媛、贵族、暴发户、花花公子、江湖头目,在金钱所主导的游戏规则下以命相搏,目睹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榨干吃尽,在一所廉价公寓里凄凉而终。他就此完成了自己的社会教育,对于人生与未来、财富与良知再无一丝犹疑。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看来,《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代表 作。 一一英国作家 毛姆
精彩页 夜幕降临时分,栅门换上板门。小花园的宽正好是屋子正面的长,园子两边,一边是临街的围墙,一边是与邻屋的界墙。界墙上爬满常春藤,看不见一砖一石,在巴黎,那就是十分青翠别致,格外引人注目的了。沿着各面墙,都种着果树和葡萄藤,那瘦小而盖满灰尘的果实,是沃盖太太每年发愁的对象,也是和房客聊天的话题。沿着两面围墙,各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往一片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的椴树林。沃盖太太虽然出生于孔弗朗(孔弗朗是法国一个大贵族的姓氏。巴尔扎克一再强调沃盖太太出生于孔弗朗家,带有嘲弄意味)家,椴树这个字眼却老是念不准,房客们多次纠正也没有用。两条小路中间,是一块方地,长着朝鲜蓟(ji)两边种着修成纺锤形的果树,还种着酸模、莴苣和香芹。椴树林中置放着一张绿漆圆桌,围着几个凳子。逢到炎炎盛夏,天气热得可以孵出鸡子,那些有钱可以喝一杯咖啡的房客,便到这里来品尝一下咖啡的美味。 房子正面,楼高四层,外加阁楼,全用砾石砌成,粉成黄不黄土不土的颜色。巴黎差不多所有的房子都是这种颜色,显得肮脏破旧,不堪入目。每层楼上开着五扇窗户,装着小块玻璃。百叶窗拉得有高有低,参差不齐。房子侧面,每层开着两扇窗子,底层的两扇,装着铁栅。屋后是一个二十尺宽的院子,猪、鸡、兔子在里面友好相处。院子里处有一所堆放木柴的厂棚。厂棚和厨房窗子之间,挂着一只食品柜。下面淌着洗碗池流出来的脏水。靠圣日内维埃芙新街的院墙上,开了一道窄门。厨娘怕脏物堆积,臭气熏天,放水冲洗院子时,便从这道门把垃圾扫出去。 房子建起来就是用来开廉价公寓的。底层头一间是客厅,从一道落地窗进去,通过两扇临街的窗子采光。与客厅相通的,是餐厅,餐厅与厨房之间隔着楼梯问。楼梯踏板是用木头与石板拼成的,打磨得铮亮,刷上了颜色。客厅里摆着几把安乐椅和靠椅,椅子上包的条纹衬布时而暗淡时而发亮,正中放着一张圆桌,灰底白纹的大理石桌面上,放着一套今日随处可见的白瓷酒杯,杯口的金边已经磨灭大半,看上去寒碜(han chen)极了。地板凹凸不平,护壁板只有半人高,墙壁其余的部分糊着上光的壁纸,印着《泰雷马克》那出戏里的几幕主要场景,几个经典人物都上了彩色。两扇装了铁栅的窗子中间,画着卡吕普索款待尤利西斯之子的盛宴。四十年来,一看到这幅画,年轻房客们便要开一通玩笑。他们自认为是贵人落难,把贫穷强加给他们的粗劣伙食取笑一番。石砌的壁炉上摆着两只花瓶,里面插满残旧的假花,用玻璃纸罩着。中间有一座蓝不蓝灰不灰的大理石座钟,样子丑陋。炉膛里总是干干净净的,表明只在重大节日才生火。 这第一间房子有股无法形容的味道,也许称作公寓味道较为合适。那是一种闭塞的、霉烂的、陈腐的气味,冷飕飕的,直往衣服里钻,吸在鼻子里潮乎乎的。那是刚开过饭的餐厅的味道,散发着餐具、配膳室和济贫院的气味。要是找到一种办法,估计出老少房客的气味和他们伤风的气味各占多少分量,各处于何种令人恶心的程度,也许这种味道还能形容。话又说回来,尽管这间客厅教你恶心,比起隔壁的餐厅来,却是雅致多了,气味也好得多,简直像太太们的小客厅哩。 餐厅全部装了护壁板,油漆的颜色已经无从分辨,只有一块块污垢在上面显示出奇奇怪怪的形状。黏糊糊的食柜上,摆着几只暗淡无光的大肚瓶,一些呈现条纹的镀锡铁盘,几摞(luo)图奈产的蓝边厚瓷盆。一只角上,摆着一只柜子,里面一格一格标着号码,存放房客满是油渍和酒痕的餐巾。那些牢不可破的家具,到处都扔得有,可是摆在这问餐厅里,却跟痼疾诊疗所里那些文明的残骸一样。你在这里看得到一只晴雨表,每逢下雨便出现一个嘉布遣会的修士。一些粗劣的版画,配着镶金的黑木柜,叫人大倒胃口;一具镶铜的玳瑁质座钟,一只绿色的火炉,几盏落满灰尘浸透油渍的挂灯,一张铺着漆布的长桌,上面油污之厚,足可让淘气的实习医生用手指刻写姓名,几把断腿的椅子,几块小小的草垫,草辫总是松泛,却总不散脱。还有些破烂的脚炉,洞眼破缺,铰链松脱,木座烤得焦黑。要描写这些家具的陈旧、龟裂、朽烂、松垮、虫蛀、残缺,势必长篇累擘(du,古代写字用的木片),耽搁读者阅读本故事的兴趣,恐怕不能为性急的人所原谅。红色的地砖或是因为摩擦太甚,或是因为上釉不匀,高高低低十分不平。总之,餐厅显得寒碜,毫无诗意可言。是那种节衣缩食、锱铢必较、捉襟见肘的寒碜。虽则没有陷入污泥,却已沾上了污迹,虽则没有破洞,尚未褴褛,内里却已腐朽,说倒便倒的了。 …… 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