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李清泉//封国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现状
1.2 研究内容
1.3 本书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西太平洋副高年际一年代际变率及其影响
2.1 西太平洋副高的不同类型下我国汛期大尺度旱涝特征
2.1.1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分类
2.1.2 副高的不同类型下我国夏季旱涝的分布特征
2.1.3 副高的不同类型下我国夏季旱涝分布的成因
2.2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客观定量化预测及其对汛期降水的指示
2.2.1 高度场客观定量化预报方案
2.2.2 副高预测效果检验及其所属类型下夏季降水特征
2.2.3 副高指数投影及其所属类型下夏季降水特征
2.3 西太平洋副高指数的重建与应用
2.3.1 重建的副高指数定义标准
2.3.2 重建的副高指数与业务指数的对比分析
2.3.3 重建的副高指数与夏季降水的美系
2.4 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特征及其与热带海表面温度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2.4.1 副高的准两年变化特征分析
2.4.2 与准两年振荡相关的海表面温度和大气环流异常
2.5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两次北跳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2.5.1 夏季副高两次北跳的定义及其气候特征
2.5.2 夏季副高两次北跳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3章 青藏高原积雪和海表面温度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影响
3.1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和东亚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3.1.1 20世纪90年代末高原冬春积雪的减少
3.1.2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的变化
3.1.3 高原积雪和东亚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3.2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与海表面温度的可能联系
3.2.1 观测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3.2.2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
3.2.3 海表面温度和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对贡献
3.3 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对梅雨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3.3.1 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对梅雨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3.3.2 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对东亚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3.4 近年来梅雨特征分析
3.4.1 中国梅雨监测指标
3.4.2 2011~2016年中国梅雨总体特征
3.4.3 2011~2016年中国梅雨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
3.4.4 2011年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增暖背景下东亚氖候的年代际转折特征
4.1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
4.1.1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
4.1.2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大尺度气候异常与水汽输送联系
4.1.3 20世纪90年代末水汽输送与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异常的关系
4.2 近5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年代际尺度干湿变化及其环流演变分析
4.2.1 1961~201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干湿变化
4.2.2 不同时段夏季环流背景场异常特征分析
4.2.3 不同时段前期(前冬、春季)环流背景场异常特征
4.2.4 不同时段环流演变及其概念模型
4.3 欧亚北部2004年以来频繁冷冬的特征分析及机理
4.3.1 2004年以来冬季低温显著影响区
4.3.2 2004年以来欧亚北部两种类型冷冬对比
4.3.3 2004年以来4个全区偏冷年形成机理
4.3.4 2004年议来3个南部偏冷年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第5章 年际一年代际海洋转折的预警信号辨识与捕捉
5.1 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新方法
5.1.1 基于滑动移除近似熵的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方法
5.1.2 基于突变过程的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方法
5.2 滑动移除近似熵在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中的应用
5.2.1 不同趋势对MC-ApEn的影响研究
5.2.2 噪声对MC-ApEn的影响
5.3 突变过程分析方法在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中的应用
5.3.1 近百年来PDO序列突变及其过程
5.3.2 500hPa温度场的突变与突变过程
5.3.3 全球海表面温度的突变与突变过程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复杂网络配置的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辨识及预测模型构建
6.1 环流系统关联网络的构建
6.2 环流系统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
6.2.1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变特征
6.2.2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系统遥相关型的年代际配置特征
6.2.3 遥相关型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6.2.4 多因子物理统计模型的构建
6.2.5 基于多因子物理统计模型的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方法
6.2.6 独立样本检验
参考文献
第7章 中国旱涝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可预报性研究
7.1 申国近60年旱涝转折时空分布特征
7.1.1 中国近60年旱涝年代际演变特征
7.1.2 中国近60年区域旱涝变化周期分析
7.1.3 年代际旱涝变率与北太平洋涛动的关系
7.2 中国年代际旱涝趋势转折预测研究
7.2.1 时间序列趋势转折点的提取及预测
7.2.2 Lorenz系统分量
内容推荐
年际-年代际(1~30年)特别是年代际(10~30年)气候预测正迅速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个新的优先研究领域。东亚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变率,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将影响政府部门的很多长期计划的制订。李清泉、封国林等著的《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精)》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季风区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介绍作者的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影响、青藏高原积雪和海表面温度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增暖背景下东亚气候的年代际转折特征、年际-年代际海洋转折的预警信号辨识与捕捉、基于复杂网络配置的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辨识及预测模型构建、中国旱涝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可预报性研究、BCC_CSM模式年际-年代际变率可预报性研究、BCC_CSM动力模式误差年代特征及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方案。
本书可供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的科研、业务人员参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