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郭勇健著的《现象学美学史》是撰写现象学美学史的初次尝试,评述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家的美学思想。现象学美学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现象学美学”(盖格尔、英加登、杜夫海纳),这是狭义的现象学美学。它比较符合对美学学科的传统期待,关注美学本身的问题,且较为注重美学系统性建构。第二阶段“存在主义美学”(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其代表人物首先是哲学家,他们都不太关注作为学科的美学,而更为关注具体的艺术问题;他们都没有体系式的美学建构,却有着深刻的美学思想。第三阶段“诠释学和接受美学”(伽达默尔、姚斯、伊瑟尔),扩大了美学的领域,不仅把历史问题置入美学,而且让美学通向文化问题。另一方面,接受美学又让现象学美学走向深化和细化,例如开始研究“阅读”,这是美学史上的新问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美学意义 一 现象学方法与本质直观 二 本质直观的两层意义 三 悬搁与本质还原 第一编 现象学美学 第二章 盖格尔:审美价值现象学 一 价值论美学与现象学方法 二 审美价值的主观方面 三 审美价值的客观方面 四 简短的评价 第三章 英加登:文学作品本体论 一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二 语音造体层次 三 意义单元层次 四 再现客体层次 五 图式观相层次 六 文学作品的具体化 第四章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一 如何进行现象学的美学研究 二 从英加登到杜夫海纳 三 从海德格尔到杜夫海纳 四 从梅洛-庞蒂到杜夫海纳 第二编 存在主义美学 第五章 海德格尔:前美学的艺术之思 一 海德格尔与现象学 二 海德格尔与美学 三 物 四 作品 五 艺术 第六章 萨特:散文文学的美学问题 一 情境与介入 二 诗歌与散文 三 写作与阅读 第七章 梅洛-庞蒂:身体哲学与美学 一 梅洛-庞蒂与现象学 二 知觉的首要性 三 艺术·文化·历史 四 视觉·身体·绘画 第三编 诠释学与接受美学 第八章 伽达默尔:从审美转向艺术 一 审美意识与审美区分 二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表现 三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共时性 第九章 姚斯:文学史的美学基础 一 文学史悖论与接受美学 二 文学事件 三 期待视野 四 新文学史 第十章 伊瑟尔:阅读行为现象学 一 伊瑟尔与英加登 二 隐在读者 三 阅读过程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导语 郭勇健著的《现象学美学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象学美学史”的最终成果。研究涉及哲学家和美学家十人,即胡塞尔、盖格尔、英加登、杜夫海纳、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姚斯、伊瑟尔。这十个人物,几乎每个都是大师级的人物,都值得单独用专著来研究。事实上,中国学界此前对于现象学美学的研究也只是个别性、局部性的,本书基本上是首次对现象学的系统研究。美学史往往涉及“历史阶段”的划分。根据以上名单,现象学美学史大体上包括三个阶段:现象学美学阶段(盖格尔、英加登、杜夫海纳),存在主义美学阶段(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诠释学与接受美学阶段(伽达默尔、姚斯、伊瑟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