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从传统文献中总结梳理中国古代垂钓技术细节,力争将垂钓技法上的“有所得”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也希望透过古代垂钓的相关资料,走进古人的心绪世界,深入阐释他们对垂钓所持有的复杂心态与文化惯性。 作者简介 李有强:1979年生,黑龙江泰来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历史分会会员,上海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国词学学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于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历史与文化、体育与身体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上海科委、上海哲社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词学》《中国韵文学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相关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体育》和《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18}全文转载,相关成果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垂钓历史溯源与文化演变 第一节 垂钓起源和早期发展 第二节 垂钓雅化和休闲化 第三节 垂钓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 垂钓用具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钓钩 第二节 钓饵 第三节 钓竿与钓线 第四节 钓轮 第五节 浮子、钓衣与钓台 第三章 垂钓与王道 第一节 君王垂钓的正当性 第二节 垂钓与君王治国 第三节 垂钓与君臣关系 第四章 垂钓与士情 第一节 垂钓与士人生活方式 第二节 垂钓与士人精神家园构筑 第五章 垂钓与隐喻 第一节 钓者的隐喻 第二节 鱼儿的隐喻 第三节 渔父的隐喻 第六章 垂钓与诗意栖居 第一节 执与变 第二节 物与我 第三节 动与静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