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京极夏彦,1963年3月26日出生于北海道小樽。 1994年:在工作之余写下处女作《姑获鸟之夏》,为推理文坛带来极大的冲击。 1996年:出版百鬼夜行系列之二《魍魉之匣》,就拿下第四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之后陆续推出《狂骨之梦》《铁鼠之槛》等十余部系列作品。 1997年:时代小说《嗤笑伊右卫门》获第二十五届泉镜花文学奖。 2003年:时代小说《偷窥者小平次》获第十六届山本周五郎奖;怪奇时代小说《后巷说百物语》获第一百三十届直木奖。 2011年: 怪奇时代小说《西巷说百物语》获第二十四届柴田炼三郎奖。 百鬼夜行系列小说人物设定鲜明,布局精彩,架构繁复,举重若轻的书写极具压倒性魅力,书籍甫出版便风靡大众,读者群遍及各年龄层与行业。该系列从1994年延续至今,已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 全新开启的书楼系列上承“巷说百物语”下接“百鬼夜行”,首部《破晓》力透纸背,主题层次丰富,以明治二十年代的隐世书店为故事舞台,通过书籍与探书者的际遇映射日本近代文化变迁。第二部《炎昼》一续前旨,情节精巧,节奏致密,为爱书之人筑造一间理想书店,一位绝尘书痴,一个阅读之梦。 目录 岸涯小僧 多多良老师行状记① 泥田坊 多多良老师行状记② 手之目 多多良老师行状记③ 古库里婆 多多良老师行状记④
精彩页 岸涯小僧 多多良老师行状记① 1 那个时候,我真是怒不可遏。 但我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在气些什么。 话虽如此,我也绝对不是不明白自己为何生气,只是可以想到的理由实在太多,我已经搞不清楚是在为哪桩生气了。 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光想起来就令人怒火中烧。 满腔怒火指的就是我那时的状态。 当时我气愤的对象不是别人。 就是目前正在稀谭舍的招牌杂志《稀谭月报》上好评连载小论文《消失的妖怪》的多多良胜五郎老师其人。 各位知道他吗? 世间如此广大,奇特之士应该也不少,各位当中或许也有人知道他……不过我想一般人应该是不知道的。 那篇连载的内容是全日本惟一一个老脸皮厚地在名片印上“妖怪研究家”这种头衔的多多良胜五郎老师,运用他渊博且无益的知识,锐利地考察只剩下名称或外形、但已失去性质及传说的妖怪。不管怎么想,都只有一些好事之徒才会去读这种内容。我想可能连《稀谭月报》的忠实读者都会直接跳过这个专栏吧。在这科学万能的现代,应该没有人会去严肃探讨过时落伍的妖怪,即使谈论,也没有人愿意聆听吧。 所以虽然标榜好评连载,但我想喜欢这个专栏的大概只有我这种怪人,或一小部分奇特人士而已。 即使如此,我也觉得能够在中坚出版社出版且发行册数不容小觑的商业杂志每个月连载固定的页数,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 不过我还是认为这种情况,值得称赞的是挪出时间与经费给那种利用价值稀薄的文章的稀谭舍及《稀谭月报》责任编辑;而多多良老师则是不管内容如何,都只是恣意任性地写下完全不考虑一般读者感受的内容,应该相当轻松才是。 不不不。 这话听起来或许是辩解,但我绝对不是在损人。连载的内容本身非常有趣,对于多多良老师的慧眼,我也经常钦佩不已。 最重要的是,身为遭到世人白眼相待的妖怪爱好家之一,看到同好之士受到瞩目,实在是无上欣喜。 若是由于多多良老师这样的有志之士的耕耘,使得世人多少注意到妖怪与民俗学,我觉得也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所有的人都只顾着从焦原中振作起来,绷紧神经,拼命努力,然后好不容易才挽回了一些什么——我觉得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却也觉得愈是这种无奇不有、万物飙涨的时期,愈需要这种将心血倾注于无用、无益之物的痴人。 的确,世间是穷到了底,根本无暇去认真思考什么妖怪吧。妖怪研究对科学信徒而言是迷信,对学识之士而言是不正经,对一般人而言是荒唐,对穷人来说是逍遣娱乐。可是只要是参与过战争的人,应该都知道连妖怪都不知所踪的世界有多么凄惨。 因此多多良老师的活跃依然是件令人欣喜的事。连载决定后,看到第一回的原稿化为铅字刊登在杂志上时,我甚至感到大快人心。我还每天担心会不会因为内容过于深奥,让读者目瞪口呆;或多多良老师文笔疏懒,怠于写作,使得连载腰斩。不过就算我提出忠告或建议,多多良老师也根本不可能理会啦。 因为再怎么说,老师都是个怪胚子。 老师…… 没错。我平素就习惯怀着尊敬与亲昵之意,称呼多多良老师为老师。写成文字时,不用汉字标记,也不是平假名,而是用片假名来写。而且我想我还是拖着尾音叫“老师”呢。我绝对不是瞧不起他,这个称呼完全是出于尊敬与亲昵。对,是出于尊敬与亲昵。 再怎么说,老师都学富五车。不管是汉文还是古文,他都能轻松浏览,连一点无聊小事都记得一清二楚。老师原本念的是理科,熟知某某力学,对天文气象造诣也极深。不仅如此,他还善唱歌谣曲,也会去观赏少女歌剧,而且老师的集中力异样发达。 老师一旦集中起来,就看不见也听不见其他东西。不管是在街上、深夜还是守灵会上,只要有了新发现,或是灵光一闪,他都会怪叫一通,兴奋无比。 不不不。 恕我重申,我不是在诋毁,这是称赞。老师很厉害。厉害是厉害,但这是两码子事。 我对老师的学术贡献及才能的评价,和对与老师的共同回忆的愤怒,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我与老师结识,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所以前前后后应该有十二三年了。 当时我才十八岁左右。说到十八岁,是纯洁无垢的青年时期。而我竞在这样的节骨眼碰上了那样一个人,实在倒运。 当时我是个泥水匠。明明是个泥水匠——虽然这样说很怪,而且有职业歧视之嫌——我却具备极为旺盛的向学心。我家境贫困,当然无力上学,但我努力自修,拼命念书。虽然勤奋向学,但毕竟是自修,说穿了就是将微薄的零用钱全数拿去买书来读这点程度而已。而且因为买不起太多书,只能再三反复研读,读到书都起毛了。所以当时读到的书,内容记忆异样地鲜明。 P1-5 导语 迷信与禁忌,其实不过是谋杀和骗局的另一种呈现。跟随妖怪研究家多多良老师漫游传说之地,遭遇岸涯小僧、泥田坊……多多良老师的田野调查,有别于书斋派的京极堂物语,案件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每个故事更是鸟山石彦妖怪画的重新解读,充满解谜的快感。 序言 独力揭起妖怪推理大旗的当代名家——京极夏彦 总导读/凌彻 日本推理文坛传奇 在一九九○年代的日本推理界,京极夏彦的出现,为 推理文坛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书中大量且广泛的知识、怪异事件的诡谲真相、小说 的巨篇与执笔的快速,这些特色都让他一出道就受到众人 的激赏,至今不坠。 此外,京极夏彦对妖怪文化的造诣之深,也让他不同 于一般的推理作家。除了小说以日本古来的妖怪为名,故 事中不时出现的妖怪知识,也说明了他对于妖怪的热爱。 身为日本现代最重要的妖怪绘师水木茂的热烈支持者 ,更自称为水木茂的弟子,京极夏彦在妖怪的领域也具有 无比的影响力。京极夏彦对于妖怪文化的大力推广,也绝 对是造成日本近年来妖怪热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这一切,或许都是京极夏彦当初在撰写出道作《姑 获鸟之夏》时,所始料未及的吧。毕竟他以小说家之姿踏 入推理界,进而在妖怪与推理的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其 实可说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他出道的过程,早已成为读者 之间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了。 京极夏彦是平面设计出身,就读设计学校,并曾在设 计公司与广告代理店就职,之后与友人合开工作室。但由 于遇上泡沫经济崩坏,工作量大减,为了打发时间,他写 下了《姑获鸟之夏》这本小说,内容则是来自于十年前原 本打算画成漫画的故事。而在《姑获鸟之夏》之前,他不 但没写过小说,甚至连“写小说”这样的念头都不曾有过 。 《姑获鸟之夏》完成后,因为篇幅超过像是江户川乱 步奖与横沟正史奖这些新人奖的限制,所以他开始删减篇 幅,但随后便放弃修改而没有投稿。之后他决定直接与出 版社联络,询问是否愿意阅读小说原稿。会拨电话给讲谈 社其实也是巧合,他当时只是翻阅手边的小说(据说是竹 本健治的《匣中的失乐》),查询版权页的电话,之后便 拨给出版这本小说的讲谈社。尽管当时正值黄金周(日本 五月初法定的长假),出版社可能没有人在,但他仍然试 着拨了电话。 没想到在连续假期中,讲谈社里正好有编辑在。编辑 得知京极夏彦有小说原稿,尽管是新人,但仍请他寄到出 版社来。京极夏彦原本以为千页稿纸的小说,编辑会花上 许多时间阅读,之后还有评估的过程,得到回音应该会是 半年之后的事,于是小说寄出之后便不再理会。结果回应 来得出乎意料地快,在原稿寄出后的第三天,讲谈社编辑 便回电,希望能够出版这本小说。 推理史上的不朽名著《姑获鸟之夏》,就这样在一九 九四年出版了。京极夏彦的作家生涯,也就此展开。 相较于过去以得奖为出道契机的推理作家,京极夏彦 并没有得奖光环的加持,只是凭借着小说的杰出表现才有 出道的机会。但他的才能不但受到读者的支持,推理文坛 也很快给予肯定的回应。一九九五年的《魍魉之匣》才只 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就能够在翌年拿下第四十九届日本推 理作家协会奖。一出道就聚集了众人的目光,第二部作品 更拿下重要的奖项,京极夏彦的实力,由此展露无遗。 而他初出道时奇快无比的写作速度,则是除了小说内 容外更令人瞠目结舌的特点。《姑获鸟之夏》出版于一九 九四年,接下来是一九九五年的《魍魉之匣》与《狂骨之 梦》,一九九六年的《铁鼠之槛》与《络新妇之理》。表 面上每年两本的出版速度或许不算惊人,但如果考虑到小 说的篇幅与内容的艰深,应当就能了解他的执笔速度之快 了。除了《姑获鸟之夏》不满五百页,之后每一本的篇幅 都超过五百页,后两本甚至超过八百页。如此的快笔,反 映出的是他过去蓄积的雄厚知识与构筑故事的才能。两大 系列与多元发展 虽然京极夏彦在日后的执笔速度已不再像初出道时那 么快速,但他发展的方向却更为多元。在小说的领域,京 极夏彦笔下有两大系列作品,分别为京极堂系列与巷说百 物语系列,此外还有一些非系列的小说。在小说之外,则 包括妖怪研究、妖怪图的绘画、漫画创作、动画的原作脚 本与配音、戏剧的客串演出、作品朗读会、各种访谈、书 籍的装帧设计,等等,在许多领域都可以见到他的活跃, 更让人惊讶于他多样的才能。 京极夏彦的成功,影响了日后许多的推理作家。讲谈 社由此开始思考新人出道的另一种方式,不需要挤破头与 大多数无名作家竞逐新人奖项,只要自认有实力,且经过 编辑部的认可,作家就可以出道。一九九六年讲谈社梅菲 斯特奖的出现,也正是将这种想法落实的结果。 …… 巷说系列的背景设定于江户时期,从一八二○年代后 半期开始。在那个时代,妖怪的存在依旧深植人心,人们 深信妖怪会作祟,怪事的发生也可以归因于妖怪而不必寻 求合理的解释。系列的灵魂人物是又市,一个以言语欺瞒 人们的诈术师。在《巷说百物语》中,诡异的怪事不断发 生,而这一切怪事,其实都是又市在幕后设计的。他接受 委托,并与伙伴们刻意制造出妖怪奇闻,借由这些怪事的 发生,使得他能够达成真正的目的,并且能够隐藏在怪异 之下而不为人知。 《续巷说百物语》与前作略有不同,着眼点较偏重于 角色,固定班底的描写在本作中被突显,他们的过去也借 由不同的故事被一一呈现。《后巷说百物语》发生于江户 时代之后的明治时期,四名年轻人每逢遭遇怪异,便来请 教一位隐居在药研堀的老翁。老翁由这些怪事,回想起年 轻时与又市一行人所遇到的事件,并在故事最后会同时解 决现在与过去的事件。 《前巷说百物语》的设定再度转变,描写的是又市的 青年时期。在前三作中,又市已经是成熟的诈欺师,但他 并非生来就是如此,《前巷说百物语》中的又市还年轻, 他的技巧也还不纯熟,因此故事又再次表现出和前三作不 同的风格。 巷说系列目前共包含上述四本,但还有另外两本小说 与其相关,那就是《嗤笑伊右卫门》与《偷窥者小平次》 。这两本其实是京极夏彦改写日本家喻户晓的怪谈,使其 呈现新貌的作品。但是由于巷说系列的重要人物又市与治 平也出现在其中,而且对他们两人的生平有着较多的描述 ,因此虽然小说本身的重点在于固有怪谈的重新诠释,但 由于人物的重叠,其实也等同于巷说系列的外传作品。而 在京极夏彦的得奖史上,这两部作品同样都有得奖的表现 ,《嗤笑伊右卫门》拿下第二十五届泉镜花文学奖,《偷 窥者小平次》则获得第十六届山本周五郎奖。 开创推理小说新纪元 京极夏彦的过人才华,发挥在许多的领域上,也让他 有着非凡的成就。过去台湾曾经出版过京极夏彦的数本小 说,读者们也已经对他有着一些认识。可惜的是,过去都 未曾以作品集的形态来全面地引荐与介绍,因此对读者而 言,期待度极高的京极夏彦作品,也始终都是传说中的名 作,无缘一见。 如今,京极夏彦的小说再度引进,而且是他笔下最主 轴的京极堂系列作品全集,读者们可以从完整的小说集中 一睹这位作家的惊人实力。足以在日本推理史上留名的京 极堂系列,其精彩的故事必然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妖 怪推理的代名词,开创妖怪小说与推理小说新纪元的当代 知名小说家京极夏彦,现在,就在眼前。 二○○七年五月九日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角是妖怪研究家多多良老师,他被卷入的案件有别于书斋派的京极堂物语,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每个故事更是鸟山石彦妖怪画的重新解读,充满解谜的快感。 妖怪研究家多多良老师,有着痴肥的体态,纵横无尽的无用知识。谈妖论怪如数家珍,把鸟山石燕的妖怪画集当做随身宝物。方向感奇佳,但只懂得直线前进。生活常识阙如,惟有饭量超常。和他一起踏上的探访妖怪之旅,注定劫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