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物志全鉴(典藏版) |
分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作者 | (明)文震亨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长物志》共十二卷,其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等五卷,是记叙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构建、选材、构造与布局的,而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等七卷,则叙述了古代居宅所用器物的制式及极尽考究的摆放品位。《长物志》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完美呈现簪婴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对于优化居家环境和提高生活品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目录 ◎序 卷一 室庐 ◎门 ◎阶 ◎窗 ◎栏杆 ◎照壁 ◎堂 ◎山斋 ◎丈室 ◎佛堂 ◎桥 ◎茶寮 ◎琴室 ◎浴室 ◎街径 庭除 ◎楼阁 ◎台 ◎海论 卷二 花木 ◎牡丹 芍药 ◎玉兰 ◎海棠 ◎山茶 ◎桃 ◎李 ◎杏 ◎梅 ◎瑞香 ◎蔷薇 木香 ◎玫瑰 ◎葵花 ◎紫薇 ◎芙蓉 ◎萱花 ◎薝卜 ◎玉簪 ◎藕花 ◎水仙 ◎凤仙 ◎茉莉 素馨 夜合 ◎杜鹃 ◎松 ◎木槿 ◎桂 ◎柳 ◎芭蕉 ◎槐榆 ◎梧桐 ◎椿 ◎银杏 ◎竹 ◎菊 ◎兰 ◎瓶花 ◎盆玩 卷三 水石 ◎广池 ◎小池 ◎瀑布 ◎凿井 ◎天泉 ◎地泉 ◎丹泉 ◎品石 ◎灵璧 ◎英石 ◎太湖石 ◎尧峰石 ◎昆山石 ◎锦川 将乐 羊肚石 ◎土玛瑙 ◎大理石 ◎永石 卷四 禽鱼 ◎鹤 ◎?鶒 ◎鹦鹉 ◎百舌 画眉 鸜鹆 ◎朱鱼 ◎鱼类 ◎蓝鱼 白鱼 ◎鱼尾 ◎观鱼 ◎吸水 ◎水缸 卷五 书画 ◎论书 ◎论画 ◎书画价 ◎古今优劣 ◎粉本 ◎赏鉴 ◎绢素 ◎御府书画 ◎院画 ◎单条 ◎宋绣 宋刻丝 ◎装潢 ◎法糊 ◎裱轴 ◎藏画 ◎小画匣 ◎卷画 ◎南北纸墨 ◎悬画月令 ◎宋板 卷六 几榻 ◎榻 ◎短榻 ◎几 ◎禅椅 ◎天然几 ◎书桌 ◎壁桌 ◎方桌 ◎台几 ◎椅 ◎杌 ◎凳 ◎交床 ◎橱 ◎架 ◎床 ◎箱 ◎屏 ◎脚凳 卷七 器具 ◎香炉 ◎香盒 ◎袖炉 ◎手炉 ◎香筒 ◎笔格 ◎笔床 ◎笔屏 ◎笔筒 ◎笔船 ◎笔洗 ◎笔觇 ◎镇纸 ◎剪刀 ◎书灯 ◎灯 ◎镜 ◎钩 ◎束腰 ◎禅灯 ◎如意 ◎麈 ◎钱 ◎瓢 ◎钵 ◎花瓶 ◎杖 ◎数珠 ◎钟磬 ◎扇 扇坠 ◎枕 ◎琴 ◎琴台 ◎砚 ◎笔 ◎墨 ◎纸 ◎剑 ◎印章 ◎文具 卷八 衣饰 ◎道服 ◎禅衣 ◎被 ◎褥 ◎绒单 ◎帐 ◎冠 ◎巾 ◎笠 ◎履 卷九 舟车 ◎巾车 ◎篮舆 ◎舟 ◎小船 卷十 位置 ◎坐几 ◎坐具 ◎椅榻屏架 ◎悬画 ◎置炉 ◎置瓶 ◎小室 ◎卧室 ◎敞室 卷十一 蔬果 ◎樱桃 ◎桃李梅杏 ◎橘橙 ◎柑 ◎枇杷 ◎杨梅 ◎葡萄 ◎荔枝 ◎枣 ◎生梨 ◎栗 ◎柿 ◎菱 ◎芡 ◎西瓜 ◎自扁豆 ◎茵 ◎瓠 ◎茄子 ◎石榴 ◎芋 ◎茭自 ◎山药 ◎萝卜 芜菁 卷十二 香茗 ◎伽南 ◎龙涎香 ◎沉香 ◎安息香 ◎茶品 ◎虎丘天池 ◎齐 ◎六安 ◎松萝 ◎龙井天目 ◎洗茶 ◎候汤 ◎涤器 ◎茶洗 ◎茶壶 ◎茶盏 ◎择炭 序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和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养分。《长物志》犹如一颗璀璨的 明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它是古代建造园林的 集大成者,它是明代士大夫生活的大百科,它还是古今人 们提高文玩鉴赏能力、居住环境的档次以及人生品位的指 南。全书十二卷,其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等 五卷,是记叙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构建、选材、构造 与布局的,而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 茗等七卷,则叙述了古代居宅所用器物的制式及极尽考究 的摆放品位。《长物志》名“长物”,取“身外余物”之 意,在作者看来,书中所载之物不关人的生存和实用,只 是为了体现艺术的本质。所以说,《长物志》寄托了古代 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完美呈现了古代文人所追求 的清雅生活格调和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对今天的人 来说,在优化居家环境和提高生活品位方面都有很好的借 鉴意义。 《长物志》作者是文震亨,字启美,晚明南直隶苏州 人,生于官宦书香门第。曾祖文徵明是与沈周、唐寅、仇 英齐名的书画大家。祖父文彭,官国子监博士,以书画、 篆刻名重一时。父文元发,官至卫辉同知,兄文震孟官至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文震亨官至中书舍人,除传统学 问外,对造园、宅居、器物、音乐等都有精深研究,时人 评价他:“长身玉立,善自标置,所至必窗明几净,扫地 焚香”。可见,作者是个生活极其雅致的人。明亡后,因 大清剃发令而投湖自尽,家人救起后绝食而亡。其实,《 长物志》在它百科全书式的文本表象下,隐藏着以文震亨 为代表的一代具有骨气的文人对晚明社会状况的认知、感 悟与行动。 居住环境的布置反映一个人的修养,良好的居住环境 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远离市井气 息和土豪做派,让生活更有品位是很多人的追求。《长物 志》从居住环境布置的角度,给当今人们生活品位和自我 修养的提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指导。《长物志》所 写的是平常日用之物,追求的是至雅,而又带有一种生活 的情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只体现在生活日用的精致中 ,更体现在我们高雅脱俗的趣味与美好的心灵上。 不论从室庐雅园、水石花木,到桌凳几榻、文房雅器 ,还是从传统的历史价值至现实物质生活,《长物志》都 有重要现实意义,所以被后人十分推崇。《长物志》完成 于崇祯七年,之后有多种版本流传,直至今天它依然深受 众多读者喜爱。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更好领略它的魅力, 我们以清代乾隆年间的《钦定四库全书》版为底本,编撰 《长物志全鉴》,内容按照作者的思路进行章节排序,内 容编排按原文、注释、译文、古法今解四部分排列,解决 了读者的阅读障碍,帮助读者深度阅读和理解。但由于编 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 编者 2019年5月 导语 《长物志》对明代文人的生活日用文化及其精神追求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概要,是了解明代物质文化、建筑营造、文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之一。 本书内容按照作者的思路进行章节排序,内容编排按原文、注释、译文、古法今解四部分排列,解决了读者的阅读障碍,帮助读者深度阅读和理解。 精彩页 卷一 室庐 【原典】 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chái)①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②之踪,而混迹廛(chán)市③,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④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tuò)⑤,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蕴隆⑥则飒然而寒,凛冽则煦然而燠(yù)⑦。若徒侈土木,尚丹垩(è)⑧,真同桎梏樊槛⑨而已。志《室庐第一》。 【注释】 ①吾侪(chái):吾辈,我辈。 ②绮园:指秦汉之际的隐士绮里季、东园公,因避秦乱世而隐居商山,与夏黄公、角里先生合称“商山四皓”。 ③廛(chán)市:商肆集中之处,闹市区。 ④斋阁:书房。 ⑤怪箨(tuò):怪竹。箨,指竹笋外层的皮、笋壳。 ⑥蕴隆:暑气郁结而隆盛。 ⑦燠(yù):暖,热。 ⑧丹垩(è):涂红刷白,泛指油漆粉刷。垩,一种白色土。 ⑨樊槛:樊,鸟笼;槛,兽圈。此处喻指囚笼。 【译文】 居住在山水之间是最理想的选择,居住在村中就会稍差一些,居住于郊外则又差一些。我们这一代人固然不能栖居岩洞山谷,也不能追慕绮里季、东园公这样的高人隐士的踪迹,但即使混迹于红尘闹市之中,门庭也要雅洁,房舍要清雅安静,亭台楼阁具有旷达之士的情怀,房舍楼阁有一些幽隐之士的风致。而且要种植一些佳树奇竹,陈设一些金石书画,让居住里面的人忘记岁月是慢慢地老去了,让居住在其间的人忘记归返,游览其间的人忘记疲倦。天气闷热的时候,进入里面能立刻觉得凉爽,气候酷寒的时候进入里面则感觉和煦温暖。如果建筑只是一味追求豪华,一味崇尚色彩华丽,那么这样的房屋真如同脚镣手铐、鸟笼兽圈了。记《室庐第一》。 古法今解 这是卷首序言,以下各卷都会有这样的序言。本卷的这段序言总括室庐类物品的品赏原则。在古代“室庐”统称房屋建筑。“室”指房室。古代建筑是“前堂后室”,意思是“前面为堂,后面为室”。“庐”则常指临时建的简陋居室,也泛指隐居之所。古代隐士在山间林下结庐而居,“庐”也是名士最理想的居住方式。所以方孝孺在《借竹轩记》写道:“古之达人以百世为斯须,以天地为室庐,以万物为游尘。”在今天的人看来,这是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尘世中几人可达此境界?所以《长物志》以“室庐”开篇。 作者从“居山水问者为上”为开篇到“若徒侈土木,尚丹垩,真同桎梏樊槛而已”结束,其实表达的是崇尚自然的居住环境的思想,这和当下人对住所环境的追求是一致的。在作者看来,古代隐士的踪迹很难追寻,但在都市生活的人也要追求生存环境的艺术化——作者给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所在环境最上乘乃在山水之间,须种植佳木怪竹,陈列金石书画。而门庭须雅洁,室庐须清静,亭台须具旷士之怀,斋阁须有幽人之致,让人达到“忘老”“忘归”“忘倦”之境界,则非具体的设施要求,而是一种材料组合后浑融的境界,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风格与情调,传达的是一种自然而富有诗意生活的取向。 从对室庐的要求能看出作者对“雅”与“隐”的追求。他将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将园林看作审美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对园林的风格追求与诗文方面的追求相一致,即“雅”,要显示出雅士与庸众不同的审美趣味,不能只注重外在装饰而缺乏内在神韵。佳木怪竹、金石图画传达的正是文人雅士的趣味,也充分展现了作者他不同于流俗的文人姿态。一部书在此定下“雅”的基调。 提到室庐,我们不得不说一说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的描述:“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意思是:在松竹间搭建茅庐,闲云飘在门外;徘徊在苍翠的树林下,花瓣沾上衣衫。芳草爬满台阶,几缕煮茶的青烟;放眼望去一片春光,侧耳聆听,黄鸟一声呜叫。这个时候可以作诗,也可以画画,只担心诗不能将心中之言完全表达,画不能将胸中之意描绘淋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最理想的室庐风景的样子,的确很美。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