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近代科学脱胎于基督教文化母体之中,二者之间的恩怨纠缠是多方位的,其中既涉及伦理价值观层面的冲撞与包容,亦有世界观层面的渗透与重构,同时还包含知识体系的塑造与再生。本书立足于科学史,以生动的笔调和流畅的叙事,描绘出二者在历史长河中互动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恩怨纠缠史,最能深刻地体现出人类思想成长变迁之大不易。 作者简介 马建波(1974-),四川西昌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作品有专著《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论文《略论科学与宗教研究中的两种辉格史观》《从文本解释的角度看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张力》《斑杂世界的背后存在统一性吗》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雅典和耶路撒冷 第二章 中世纪的基督教与西欧文化 第三章 上帝与科学革命 第四章 危险的盟友 第五章 进化论与《创世记》 第六章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对基督教思想与近代科学兴起之间的历史关联进行了相对完整和系统的论述,国内尚无同类型的原创作品。作者试图达到的主要论点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并非信仰(迷信)与理性之间的关系,理性同样是宗教思想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次,近代科学与基督教思想之间的相互作用丰富而且多元,其中不仅有冲突,也有彼此的重构。概括起来说,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基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学科范式,以及内蕴的价值观都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第三,尽管科学与宗教在当代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看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宗教对科学的最新进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并试图在最大程度上将自身的神学体系与其调和起来。这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二者之间的关系仍然会存在复杂的纠缠。总体上,本书对拓宽科学史研究的维度,增进对科学的文化属性的把握,加强对宗教现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等方面,都有启发性和建设性。 |